践行群众路线贵在身心下放躬身服务
2013-11-27中共临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游福海
■中共临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游福海
前不久,我和刘家会镇朱家会村的干部群众座谈。有个村民高兴地说:“去年以来,村里娶回了20多个媳妇,有几位40多岁的光棍汉也说下媳妇了。”也许说者无心,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要知道,朱家会村前几年可真是不景气,曾经连续三年没有娶回一位新娘!而今,这一最能反映农村发展兴盛与衰弱、群众生活景气与贫劣的情况发生了可喜变化,也佐证了外界对朱家会村发展的褒奖与认同。回想这两年来我下乡包村的一切,感触颇深。
我于前年12月到临县任职之后,开始联系包帮刘家会镇的工作。我因之前一直在市纪委工作,深入基层与群众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决心要在县里工作期间补上这一课。刘家会镇属于纯农业乡镇,2012年人均纯收入2026元。包帮之初,经深入调研,并与镇干部协商,选择了朱家会村进行重点帮扶。一直以来,我至少每周到该村一次,也不和基层的干部打招呼,直接进村入户,和村民说事;有时就近招呼几户村民在一起进行座谈。在几个月之内,和全村440余户1300余人全部见了面。时间一长,相互熟悉了。群众很本真、朴实,担忧什么、反感什么、希望什么、提倡什么,往往只用寥寥数语就表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也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融入全村,与村民共忧共乐,并和镇村干部一道谋划全村发展思路,积极付诸实施。
一是帮助村民改善生活环境。调研中,我明显地感受到,群众对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环境的改善寄予厚望。只有基础条件改善了,群众才会居住、生活得更加舒心。于是,在与镇、村干部多次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我结合该村小川河穿村而过的地理特点,兼顾防洪、交通、美化以及商业开发价值,形成了“沿河筑坝、跨河修桥、坝上开路、路旁开发”的思路。实施过程中,我注重协调,整合交通、水利、扶贫、林业等部门的村级民生资金,并亲自在各环节督促、把关,现已建成了580米护村河坝,完成了600米村外环路建设,新建了移民村便民桥。在村中心区域建起文化戏台,硬化了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且高标准、高规格地修建了洗澡堂、理发室、磨面碾米坊、红白理事大厅等。“五件实事”项目,使朱家会村生活服务类设施逐步健全,群众生活环境得以改观。
二是帮扶群众兴业致富。朱家会村传统的豆腐加工技艺精湛,生产的豆腐味美质优,在省、市有很好的口碑,市场前景广阔。但受观念、资金的限制,一直是传统小作坊经营,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因此,我逐步强化村干部的大市场理念,拓宽思路,鼓励其牵头创办豆腐加工园区,带动传统豆腐加工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群众增收。通过组织村内豆腐加工户外出考察,最终确定了“园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成立了临县农艺白豆腐专业合作社,在对传统豆腐加工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的基础上,将村内豆腐加工户集中到园区,变家庭作坊式加工为现代化园区经营,统一生产工艺标准,统一商标,打造品牌效应,并同步发展包装、配送、营销网络以及大豆生产基地。在相关部门的帮扶支持下,目前,年加工豆腐及豆制品7000吨的现代化豆腐加工园区主体已建成,年内即可投入生产。预计投运后,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力100余人。仅豆腐加工一项,年收入就可达到420万元,为全村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3000元以上。
建设豆腐加工园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有效地激发了全村群众兴业致富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朱家会村又相继建成年加工100万吨的红枣加工园区,带动全村群众对原有的1500亩红枣林集中进行了品种改良。同时,新发展了1500亩优质核桃林园区,初步形成山上经济林覆盖、村内加工园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群众发家致富有奔头,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是指导开展社会化服务。刘家会镇是全县的劳务输出大镇,留守老人问题比较突出,总体呈现高龄病残多、生产生活诉求多、牵涉社会问题多,子女照顾少、干部联系少、社会服务项目少的“三多三少”特点。针对这一现状,经与镇村干部商议,我组织朱家会村率先启动了空巢老人帮扶试点,由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帮扶队伍,为全村30多名空巢老人买米购面、拉水送炭,并帮他们求医问诊,必要时扶危救急。这些帮扶服务,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的生产生活困境,也使其子女们可以放心地在外打工就业。
近两年来,上级政府集中实施了一系列惠民项目,做了许多便民实事,但由于村集体缺少收入来源,部分便民设施后续管理不到位,效益发挥有限。因此,我们创新思路、搭建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经营,对去年以来实施的带有经营性质的红白理事厅、洗澡堂、理发室和磨面碾米坊等便民设施,村集体以公开竞争方式与热心便民事业的村民签订承包合同,以服务群众为主,微利经营,年底群众集体评议。群众享受到了便捷全面的生活服务,很是满意。
近两年来,我始终围绕群众的期盼与发展需求来开展帮扶工作,多方面调动他们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朱家会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园区化经营为突破口,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社区化管理为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以社会化服务为补充,解决农民多元需求”的农村“三化”发展模式。
前不久,省报一位记者好奇地对我说,那里的群众都认识你,都很感激你。我在略感欣慰之余,更加坚定了践行群众路线的信念。当前,中央决定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集中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践行群众路线,整改四风,首先要躬身下行。要迈开双腿到基层,张开双耳认真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群众才愿意对你说生活上的困难和想法、工作上的苦恼和愿望,你才能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才能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才能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其次,要带着感情。要涵养为民情怀,融入群众衣食住行、冷暖安危中,积极地在服务发展上找问题,在维护稳定上找措施,在保障民生上找办法。只有这样,好作风、好形象才会深深烙刻在群众的心底,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正能量,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