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宝鸡·中国钛谷”的案例研究
2013-11-26韩言虎罗福周
韩言虎,罗福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1 文献研究简述
根据协同创新的范围不同,可将协同创新为三类,第一类是微观协同创新,主要将企业作为创新空间,在企业内部核心要素(技术和市场)与支撑要素(文化、组织、战略、管理等)之间的协同;第二类是中观协同创新,主要是指某一产业集群或产业内各相关主体(政产学研用)之间的协同创新;第三类是宏观协同创新,主要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协同创新,如“欧盟创新计划”。本文研究的是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创新主体,属于中观协同创新。关于强调产业集群协同主体之间的整合与互动,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强调企业需要通过整合内外部的创新要素,尤其是应该与大学等外部知识源进行广泛合作[1];Etzkowita在《三重螺旋》指出“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多重互动[2]。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作为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3]。各相关主体能够进行协同创新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经济利益的占有比例、知识转移、过程管理等[4-6]。范太胜认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结构是基于契约、信任和联盟关系而形成,可以增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学习机制和提高创新绩效[7]。陈晓红等将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社会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纳入到一个创新体系中,建立协同创新“四主体动态模型”,旨在为集群协同创新集成多方资源和提供有力支撑,强调四主体之间的分工和协作[8]。
2 研究方法
根据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要求,本研究基于案例研究的方法,试图以一种系统全面的视角,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内部政产学研在协同创新中的运行机制,在对“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发现各创新主体规范化运作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应该考虑到相关产业的特点及其地域特性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关于钛等有色金属产业的集群协同创新研究基本上还没出现,而且国外及国内不同地方的研究难以直接应用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而案例研究特别适用于新的研究领域或现有研究不充分的领域,适用于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9]。
本课题组长期关注“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的发展,多次实地考察宝钛集团等企业,与宝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钛产业协会秘书长、当地专家等相关人士座谈,实施完成多项有关“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发展的科研项目,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研究以“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
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基于案例分析
3.1 案例背景与发展现状
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是宝鸡在全国范围内最具优势的产业集群,经过4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钛加工工业体系,代表了我国钛材料研发和生产领域的先进水平,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目前,宝鸡市聚集了以钛为主的稀有金属及其合金深加工为主体的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385家,其中规模以上钛加工类企业65家,规模以上贸易企业50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专业人才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42%。钛领域高新技术认定企业21家,累计获准国家、省科技计划、新产品项目200余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2个,省重点技术创新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88项,专利授权265项,自主开发新产品160余项。龙头企业宝钛集团在研发、制造、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钛锭、钛板、钛棒、钛粉、钛丝等产品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均处国内第一,占据全国高端市场95%的份额。截至2011年底,宝鸡钛材料及产品产量已占到国内生产总量的85%,约占世界钛材总产量的22%,产品出口约占全球的15%,成为世界第四钛材生产大国。宝鸡已经初步形成了钛材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宝钛集团为龙头企业,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依托,加快钛材应用领域和新产品的研发,带动钛工业的全面发展的钛材相对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的成功发展,主要依赖于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政府宏观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科技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3.2 集群协同创新机制
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各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基本组织形式。正如Joseph与Rugman指出的那样,产业群聚可以协调彼此的网络利益,构建紧密互惠合作网络关系,通过共享内外部性资源,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通过对“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的深入研究,得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需要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创新主体,以政府、中介组织、创新服务平台等为支撑机构,以知识协同为核心,以组织协同为基础的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见图1)。
图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模型
(1)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和推进是集群协同创新的保障。
宝鸡钛产业发展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以及各级政府的认同和支持。2007年6月,宝鸡的“钛谷”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全国50个产业集群试点之一,2008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分别批准建立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宝鸡钛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6月,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被列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10月,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批准在中国钛谷设立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新材料);2010年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宝鸡国家钛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1年,“宝鸡·中国钛谷”被商务部、科技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宝鸡市政府组织编写了《宝鸡钛及钛合金产业发展规划》,从战略层面保证集群的优先发展,先后投资30多亿元,用于完善集群的基础设施,建立集群专项招商引资、土地征用、规划建设、项目申报、企业服务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引导钛产业集群科学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同时积极促进宝鸡市科技局与其他部门的组织协调,引导金融、物流等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参与集群的创新发展。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协调、创新资源的集中倾斜成为集群协同创新的基本保障。
(2)产学研组织的协同是集群协同创新的基础。
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不同利益目标的创新主体,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跨组织关系[10]。因此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做到组织层面的协同是一个基本的前提。通过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设立项目的合作创新形式一度是“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形式,这种合作方式往往是大企业(宝钛集团)才具有合作研发的能力,中小企业只能望洋兴叹,不易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联系,主要以线性合作创新为主,组织松散,规模较小,创新效应不够明显。随着企业集群的成长,分裂出众多中小企业,因此需要在更高层面上设计新型组织模式,以克服传统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的局限。为此,“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以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联合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鸡力兴钛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核宝钛锆业有限公司、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建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聘请相关知名专家学者为联盟顾问委员会委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就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理事会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该联盟有效解决了“点对点”合作模式的问题,突破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到产业化的线性模式,实现了产学研真正的协同运行模式,提高了创新效率,加速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另一方面,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多侧重企业与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内部协同”,忽略了外部的支持性因素和辅助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包括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不能把相关参与方纳入合作模式中,也就不能调动这些参与方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协同创新的实际效果[11]。集群建立了宝鸡钛产业工业园,设立宝鸡新材料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宝鸡新材料研究院,组建了钛产业协会,计划筹建钛材交易中心、宝鸡钛业商会,以充分发挥这些支持性、辅助性组织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组织协同图如图2所示。
图2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组织协同
(3)高度的知识协同是集群协同创新的核心。
随着创新难度的增大,创新需要的更加复杂前沿的知识,往往超过单个主体内部的知识储备,而且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合作各方迫切需要对方的知识互补,以保证创新的顺利进行。知识协同是知识在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转移、选择、消化、吸收、集成、共享和利用再创造的过程,本质上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12]。知识协同主体主要是大学、企业研发部门、科研院所,然后在各方充分沟通的基础性,搭建知识协同平台,充分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确保知识协同。从地理位置看,西安地区具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客观上为知识的协同创造了条件。基于此,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如宝钛集团技术中心(国家级)、宝钛集团实验中心(国家级)、国核锆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国核锆业实验中心(国家级)、陕西省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等。这确保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交流和沟通。通过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采用联合研发、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训学生、人员交流等知识协同形式促进知识流动、共享和创造。何郁冰基于跨组织知识转移的特性和过程,描绘出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协同的模型,在谈到产学研知识协同的具体运作时指出需要考虑:产学研对隐性知识协同、组织间学习、知识界面管理、知识协同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重视程度[13]。
(4)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集群协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提高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建立钛及钛合金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支持体系,为众多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信息需求、产品检验、技术交易、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提供有效服务。建设宝鸡市钛及钛合金检测中心服务平台,购置和完善国际先进的检测实验设备,研究新牌号钛合金检测方法,针对钛及钛合金出口产品开展化学分析、金相、低倍、高倍、力学、无损探伤等综合检测服务;将宝钛集团已形成的检验检测优势与宝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外贸易法定检验资质优势互补,为宝鸡钛产业企业提供研发过程检测、产品销售检测、产品出口质量检测以及企业检验检测人才培训提供服务。搭建1个平台:钛产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平台(门户);开发7个数据库应用子系统:钛产业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查询子系统、钛产业专利数据库全文检索子系统、钛产业标准数据库检索子系统、钛产业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数据库子系统、钛产业企业数据库子系统、钛产业产品数据库子系统、钛产业专家数据库子系统等;探索建设1套适应钛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国钛及钛合金技术与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建设交易行情分析、供求信息、期货查询、物流信息、技术转移等系统,实现科技成果展示、技术难题招标、技术及产品交易等集成应用服务。
4 结论
现在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改变增长方式利用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是真正的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和新产品最敏感,能够感知到技术和产品的前沿发展,一方面能够产生强烈的创新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为“学”和“研”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国家科技创新资源的浪费,为协同创新汇聚合力。
(2)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在产业政策、产业的发展目标、规划、创新资源的倾斜、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组织与协调方面能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尤其是当下经济转型期阶段,虽然企业逐渐替代政府在协同创新中具有主体地位,仍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3)协同创新不仅仅是“产学研”的协同,还包括政府、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支撑服务功能,推动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当前能够提供金融、技术、信息等服务的中介机构相对比较少,对协同创新的支持效果不显著,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培育。对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而言尤其重要,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充分发挥集群的协同创新效应,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作用。
[1]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2003.
[2]Etzkowita H.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J].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3]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2.
[4]胡恩华,郭秀丽.产学研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1):69-72.
[5]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6):114-121.
[6]Perkmann M,Walsh K.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59-80.
[7]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26-30.
[8]陈晓红,解海涛.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37-43.
[9]EIN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10]BorysB,Jemison D.Hybrid arrangements as strategic alliances:theoretical issu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bin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2):234-249.
[11]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科研管理,1998,(1):30-34.
[12]Perkmann M,Walsh K.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and open innovation: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7,(9):259-280.
[1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