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轮机空蚀与磨损现象分析

2013-11-25胡维光

湖南电力 2013年2期
关键词:麻点鱼鳞坑水轮机

胡维光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湖南 长沙410007)

水轮机空蚀与磨损是影响水轮机运行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水轮机空蚀及磨损的产生和发展,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特别是空蚀产生的机理及其预防,国内外学者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泥沙磨损的认识却不尽相同,特别是当空蚀与磨损同时作用时,如何定性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目前中外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文章提出作者对水轮机空蚀与泥沙磨损的认识。因不具备实验室试验条件,无法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论证,有些观点只是感性上的认识,还需有兴趣的实验室做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1 水轮机空蚀与磨损的定义

1.1 空蚀是指在空蚀单独作用下的破坏

空蚀即是微小气泡的形成、发展、溃裂对过流表面产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物理作用主要是气泡溃裂产生高压流体对金属表面的机械破坏;化学作用来源于局部高温和氧化。当然,有些由于河流中含有大量其它化学物质,也易对水轮机过流表面产生腐蚀性破坏(文中不予讨论)。

由于水具有容积强度,因而能抵抗气泡的破裂,但是容积强度与水的清洁度成正比。当水中杂质含量增加时,空蚀就会加大、加快,如果不考虑磨损的影响,这种破坏仅仅是空蚀破坏,只是杂质的存在增加了空蚀破坏的速度。

对水轮机而言,空蚀破坏以物理作用为主,作用的结果是在金属表面出现麻点和凹坑,呈蜂窝状。

1.2 磨损是指在泥沙单独作用下的破坏

通过日常观察与试验可以看出,任何表面被摩擦后均是平整而光滑的,水轮机表面被泥沙摩擦后也应该如此,即表面应是平整而光滑的,摩擦表面没有麻点和凹坑。

作者认为造成水轮机的磨损破坏的原因是:当水流对金属表面进行冲击时,由于角度的偏差,水流中的泥沙对金属表面产生撞击和切割,这时金属表面就会出现麻点和刮痕,这种撞击和切割反复进行导致破坏加大,即为泥沙对金属表面的破坏。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破坏是泥沙对金属表面的反复撞击和切割的结果,是水流方向与金属表面形成冲击角度造成的。

1.3 空蚀与泥沙共同作用下的破坏称为磨蚀

当水轮机在空蚀与磨损共同作用下,空蚀使水轮机表面产生麻点和凹坑,而水流中的泥沙则对这些麻点和凹坑进行反复的冲刷(即磨损),泥沙的磨损加剧了空蚀的发展。在空蚀与磨损的反复作用下,麻点和凹坑逐渐扩大,形成较大面积和一定深度的破坏。

另外,泥沙的磨损与撞击也导致叶片表面局部温度升高,水流更易汽化,使水流空化而产生空蚀。

空蚀与磨损共同作用、泥沙的撞击和切割与空蚀共同作用,这种破坏均称为磨蚀破坏。

2 水轮机磨蚀现象分析

水轮机磨蚀破坏一般出现在叶片背部、叶片进出水边、迷宫环等间隙部位以及导叶的进出水边、上下端面间隙等部位。

2.1 叶片背部磨蚀(空蚀磨损破坏)

如前所述,如果没有空蚀的发生,水轮机表面在磨损单独作用下只能将叶片磨薄(不考虑泥沙的撞击和切割),且其表面应是平整光滑的;而如果只有空蚀发生,则水轮机过流表面将变为具有麻点和凹坑的空蚀表面。也就是说,如果不发生空蚀,叶片表面是不会发生破坏的,这种在水轮机叶片上发生的空蚀被认定为翼型空蚀。

实际中也可以看到,磨蚀严重的区域一般都是叶片背面易发生空蚀的区域。如果是单纯泥沙磨损,由于叶片正面的压力较大,叶片正面应该产生更严重的磨蚀,但是实际中并非如此,说明在叶片正面,由于无空蚀发生,泥沙磨损只对表面起摩擦作用而未产生破坏。

所以,水轮机过流表面(叶片背面)应该首先产生翼型空蚀,而后水流中的泥沙则对这些麻点和凹坑进行反复的冲刷,空蚀和磨损逐渐扩大,形成较大面积的磨蚀。某水电厂机组转轮叶片背面磨蚀情况如图1 所示。

当这种空蚀的破坏速度小于或等于磨损的发展速度时,其结果在水轮机表面出现类似鱼鳞的现象,常称为鱼鳞坑。

目前,一般将水轮机表面产生的鱼鳞坑认定为是泥沙磨损的结果。作者认为,鱼鳞坑应该是在空蚀与磨损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而且空蚀的破坏速度小于或等于磨损的发展速度时,才会产生鱼鳞坑。即每当空蚀破坏发生后,其产生的麻点迅速被泥沙磨损、扩大,如此反复,麻点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形成鱼鳞坑。

相反,当空蚀的破坏速度大于磨损的发展速度时,则其破坏主要表现为空蚀破坏的现象。在泥沙磨损轻微的水中运行的水轮机,由于泥沙磨损很小,故看到的只有空蚀破坏。

这种由空蚀导致磨蚀的破坏,文中称之为空蚀磨损破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多泥沙河流中运行的水轮机,出现鱼鳞坑的区域说明空蚀指标相对较好;而只出现深度空蚀现象的叶片,则说明空蚀性能较差。

从图1 中知,叶片前半部是鱼鳞坑状,尾部部分区域则显现出空蚀状态,这说明叶片前半部空蚀指标相对较好,空蚀产生的麻点迅速被泥沙磨蚀,如此反复,麻点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形成鱼鳞坑;而尾部部分区域出现空蚀,说明该区域的空蚀性能相对较差,空蚀发展速度大于磨损速度。

2.2 叶片进出水边端部磨蚀(冲击空蚀破坏)

多泥沙地区的水轮机一般在叶片的进水边会出现不规则的磨蚀情况,这是因为在进水边由于水流进入角度不同,如在非最优工况下,水流方向与叶片成一定角度,造成水流中的泥沙直接对叶片头部的撞击和切割,如此长时间的作用,叶片的进水边必然出现不规则的缺陷,而这些缺陷也容易导致在此处发生空蚀,如此反复作用,使破坏加剧,越到外缘磨蚀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缺陷首先是由泥沙的撞击和切割造成,然后才发生空蚀,泥沙撞击与空蚀的反复作用使破坏加剧。

同样道理,有些水轮机在叶片出水边也出现一些与进水边相似的磨蚀破坏现象,这是因为当水流即将离开水轮机流道时,水流中的泥沙对后面的叶片进行冲刷(撞击和切割),这种冲刷就像刀子对叶片出水边端部的切割一样(如图2),使叶片出水边端部被破坏,进而导致空蚀发生,在泥沙冲击与空蚀的反复作用下使其破坏加剧。同样道理,叶片出水边的磨蚀也是越到外缘磨蚀越严重。

2.3 间隙磨蚀

间隙空蚀是造成水轮机空蚀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高速水流作用的结果。如果水流中又含有大量泥沙,则在空蚀与磨损相互作用下,磨蚀更加严重。一般来说,水轮机间隙中(如迷宫环、抗磨板等)产生的磨蚀,首先发生的是间隙空蚀,然后在空蚀与磨损的双重作用下加剧。同时,由于在间隙中存在泥沙颗粒,会对间隙两边的金属产生2 种影响:1)在该颗粒周围产生局部脱流,进而产生空蚀;2)该颗粒对两边金属已不是摩擦,而是对金属的切割,当颗粒硬度较高时,这种切割破坏力更加大。

以上3 种破坏(间隙空蚀、局部脱流和泥沙颗粒的切割)相互作用,造成间隙两边金属的严重破坏。这种磨蚀主要是间隙空蚀与泥沙的存在造成并扩大的结果,与单纯的间隙空蚀不尽相同。

3 磨蚀的预防

对于多泥沙河流,不可避免空蚀与泥沙对水轮机的破坏,但是通过一些途径,可以适当减缓和减轻磨蚀对水轮机的破坏。

3.1 鱼鳞坑磨蚀(空蚀磨损破坏)

根据前面分析,鱼鳞坑磨蚀产生的主要诱发原因是翼型空蚀,泥沙磨损只是加大、加快叶片表面的破坏范围和速度。

针对翼型空蚀,在设计、制造环节对水轮机叶片翼型进行优化和保证,尽量避免翼型空蚀发生的可能;而对由于泥沙的摩擦与撞击导致叶片表面局部温度升高造成水流空化产生的空蚀,可以通过增加吸出高度的办法得到适度的减轻,但这也是很难做到的。

3.2 叶片进出水边端部磨蚀(冲击空蚀破坏)

根据前面分析,这2 种磨蚀均为泥沙对金属表面的撞击与切割造成的,如果泥沙的硬度又比较大,则对表面的破坏更大。

所以,预防这2 种磨蚀主要应该从提高材料的硬度方面考虑,特别是进出水边材料的硬度,如果有可能,可以在叶片的进出水边增加高硬度的材料,以减缓磨蚀的发展速度;另外就是尽量避免水轮机在非优工况下的运行,以减小水流与叶片进水边的冲击角度。

3.3 间隙磨蚀

间隙磨蚀是指发生在水轮机间隙中(如迷宫环、抗磨板等)的磨蚀。

为了保证水轮机的能量指标,一直以来都将间隙设计得很小,所以在间隙中极易产生空蚀,对于在清水中运行的水轮机,由于在设计、制造及材料选择等方面均采取一定的措施,这种空蚀破坏并不严重,而且目前使用的材料基本上可以部分缓解这种磨蚀。

但是,在多泥沙中运行的水轮机,由于泥沙的存在特别是硬颗粒对金属的切割,对金属表面的破坏相当严重。所以是否可以考虑采取降低某些能量指标、适当增加间隙等办法,以减少这种破坏的几率。另外,还应该通过提高间隙两边金属的硬度来提高其抗磨性。

4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水轮机磨蚀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4.1 空蚀磨损破坏

主要发生在叶片背部,翼型空蚀引起,泥沙磨损加速并扩大破坏。

当空蚀的破坏速度小于或等于磨损的发展速度时,在水轮机表面出现鱼鳞坑;当空蚀的破坏速度大于磨损的发展速度时,则其破坏主要表现为空蚀破坏的现象。

在多泥沙河流中运行的水轮机,由于空蚀的破坏速度小于或等于磨损的发展速度,一般出现鱼鳞坑状。

出现鱼鳞坑的区域其空蚀指标相对较好,而只出现深度空蚀现象的叶片,说明其空蚀性能较差。

4.2 冲击空蚀破坏

主要发生在进、出水边端部,泥沙直接对叶片端部的冲击或切割引起端部破坏,相继产生空蚀。

4.3 间隙磨蚀破坏

主要发生在水轮机间隙中(如迷宫环、抗磨板等),是间隙空蚀和泥沙颗粒造成的局部脱流与切割联合作用结果。

猜你喜欢

麻点鱼鳞坑水轮机
微合金酸洗板表面麻点缺陷成因及控制技术
水轮机过流面非金属材料的修复及防护
太行山区困难立地“五步造林法”
大中型水斗式水轮机的关键技术
如何消除灰铸铁缸体麻点缺陷
水轮机虚拟仿真动画制作的研究
不同规格鱼鳞坑坡面侵蚀过程及特征研究
鱼鳞坑生态恢复措施对宁夏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亲水箔延伸率异常降低的形成原因分析
410S冷轧钢带表面麻点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