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2013-11-25朱桃花曹晓明
夏 夷 朱桃花 王 芬 曹晓明
(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是妊娠20 周后或分娩期,正常附着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1]。由于其漏诊、误诊率高,不及时处理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对我院4 年来收住的15 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漏诊、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为改善母儿预后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1 月30 日我院共分娩8358 例, 其中胎盘早剥病例15 例。 发生率为0.18%。 年龄20-37 岁,平均年龄29 岁,其中初产妇5 例 (33.3%), 平 均 年 龄23 岁, 经 产 妇10 例(66.7%),平均年龄31.3 岁,发生子宫胎盘卒中6 例(40.0%)。 胎盘早剥分型及子宫卒中的诊断标准,均按照《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1]。
1.2 方法
对15 例分娩及术后确诊胎盘早剥的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根据临床表现及胎盘剥离面积分为轻型:以显性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积通常不超过1/3;重型:以隐形出血为主,亦或有混合性出血,胎盘早期剥离面积超过1/3[1]。
2.结果
2.1 入院情况
15 例患者中,不明原因者8 例;有明确诱发因素者有7 例,占总数的46.7%。 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4 例,外伤性因素2 例,羊水过多1 例,所有患者均无吸烟、吸毒史。
2.2 孕妇资料
发病年龄:经产妇10 例,平均31.7 岁±3.9 岁。孕周:轻型者平均孕周37+2 周,重型者平均34+2 周(见表1)。
2.3 临床表现及B 超显像
15 例胎盘早剥患者中,轻型腹痛者5 例,无腹痛者3 例, 阴道流血者5 例, 无阴道流血者3 例,2例同时出现阴道流血及腹痛;重型:腹痛者5 例,无腹痛者2 例,阴道流血者3 例,无阴道流血者4 例,2例同时出现阴道流血及腹痛(见表1)。
患者分娩前超声图像14 例,其中仅有2 例重型患者出现胎盘早剥征象,检出率14.28%。 表现为子宫壁及胎盘之间出现液性暗区及不均质回声, 其余均未见明显胎盘早剥超声特异性改变; 轻型均未发现(见表1)。
2.4 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
剖宫产13 例(86.7%),平产(13.3%)。 手术指征见表2。并发子宫胎盘卒中者6 例。死胎者均在住院前发现。平产2 例,均为产后检查胎盘发现血块及压迹诊断。 无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切除病例。 新生儿Apgar 评分: 轻型10-10 分者5 例,9-10 分者2 例,6-7 分1 例。 重型:死胎2 例,10-10 分2 例, 8-9 分1 例,1-8 分1 例,0-0-0-6 分者1 例。 新生儿体重1400-3800g,平均2700g,低出生体重儿2 例,无巨大儿(见表2)。
表1 胎盘早剥患者入院时情况
表2 15 例胎盘早剥的母婴结局
3.讨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0.46%-2.1%, 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是无胎盘早剥的15 倍[1]。 国外报道发病率约为0.5%-1%[1-2],围生儿死亡率约为15%[1-2]。 如果产后由病理医生检查胎盘而进行诊断, 发病率则高达2.12%-3.80%[3]。
3.1 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本组资料显示,我院发病率为0.18%,明显少于文献报道。 其中,入院后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B 超检查做出诊断者为产前明确诊断,共6 例,占40%,其中B 超明确者2 例,6 例均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重型者4 例,轻型者2 例。 其余9 例均为术中或产后才发现,漏诊、误诊率高达60%。 其中术前未考虑胎盘早剥,因其他指针行剖宫产时发现者7 例,平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2 例。围生儿死亡率13.3%,与文献报道基本吻合。分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1、胎盘早剥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是轻度早剥者,临床医生往往以先兆早产或者先兆临床处理, 忽视了对胎盘早剥的鉴别诊断;2、过分依赖B 超,忽视体检,而B 超对于胎盘早剥检出率较低(14.28%)。 本组资料中,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如腰部酸胀、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均有,但是个体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患者在夜间急诊入院,接诊医师为一线班或者住院总医师,这说明胎盘早剥的漏诊、误诊与接诊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有一定关系。 2 例病人入院时未发现胎盘早剥, 经上级医师查体发现子宫张力增高、 宫缩无明显间歇期从而诊断胎盘早剥急诊手术证实,也从侧面反应这一点。
3.2 胎盘早剥的影像学检查的选择
对于孕妇而言超声检查目前仍是临床首选。 对任何可疑或轻型病例应进行超声检查以了解胎盘剥离面的大小。 然而超声检查阴性并不能除外胎盘早剥,这既和胎盘早剥表现不典型,尤其是轻型早剥B超不易发现有关。 应用B 超检查主要是为了除外前置胎盘[1]。 孕早中期超声检查发现绒毛膜下出血,预示其后胎盘早剥的风险增大[4-5]。 MRI 对出血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具有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为可疑而B 超无法诊断的患者明确诊断[6]。CT 检查由于其放射性影响,不推荐在孕产妇中使用。对于急性创伤后严重腹痛的妇女,需要及时、明确的诊断,衡量风险后仍可考虑选择CT检查[7]。
3.3 胎盘早剥与母儿预后
本组资料显示,除了2 例入院时发现死胎,其余母婴结局良好。 其中一例(例5)孕32+2 周,下腹阵痛伴胎动减少7 小时由外院转入我院, 胎心监护基线在110 次/分左右,呈正弦波型,考虑“疤痕子宫、子痫前期、胎盘早剥”,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发现胎盘剥离面达3/4, 子宫胎盘卒中, 新生儿重1600g,Apgar 评分0-0-0-6 分转NICU 后平安出院。一例(例3)孕39+2 周经产妇行人工破膜后发现血性羊水,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发现胎盘剥离面达1/3,子宫胎盘卒中,出血1200ml,行B-lynch 缝合术。 一例(例6)孕29+1 周,胎动消失1 天,下腹痛10+小时,入院时B 超证实死胎,行剖宫取胎时发现子宫胎盘卒中,切口渗血不止,相关化验证实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予积极抢救后平安出院。所有产妇无子宫切除术。 提示母婴结局与严重程度、 起病时间、终止妊娠时间及复苏情况有关,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术前充分准备、新生儿积极复苏及抢救,通常可获得较好母婴结局。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6.
[2]Oyelese Y,Ananth CV .Placental Abruption[J].Obslet Gynecol,2006,(108):1005-1016.
[3]Bemis K, Gille J Phcental pathology and asphyxia[M].Cluck L Intrauterine asphyxia and the developing fetal brain Chicgao(IL): Yearbook Medical Publishers, 1977.123.
[4]Nagy S,Bush M,Stone J 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bchorionic and retroplacental hematom as detected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J].Obstet Gynecol,2003,(103):94-100.
[5]Shay na N,Anthony O.Ultrasound -Detected sub chorionic Hemorrhage and the bostetirc implirations [J]. Obstet Gynecol,2010,(116):311-315.
[6]Bardo D,Oto A Magnetic resonance in aging for ealuation of the fetus and the placental [J]. Am J Perinatol,2008,25(9):591-599.
[7]Ames CM,Shipp TD,Castro E,et al The use of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rgnancy for the diagnos is of acute appenditis [J].Am J Obstet Gynecol 2001,184(5): 95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