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3-11-24周平南彭鹏鸣王蓉娣
周平南,彭鹏鸣,王蓉娣
(1.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江苏无锡214434;2.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432)
目前糖尿病(DM)在我国已成“井喷”式增长,成人DM患者总数达9 240万,90%以上是2型糖尿病(T2DM),其中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1]。西医西药在DM的治疗中起主导治疗作用,但目前仍有不少DM患者不愿用西药治疗,祖国医学——针灸是否可作为目前西医DM“五架马车”治疗方法的补充,值得研究。笔者观察了40例新发肥胖T2DM患者针灸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选自2011年1月至12月在本单位慢病门诊就诊的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简单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针灸组共40例,其中男17例,女23 例,年龄(40.6 ±9.7)岁,合并高血压20 例;空腹血糖(FPG):(8.2 ±1.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7.3 ±1.1)%,体重指数(BMI):29.2 ±1.1,空腹胰岛素(FINS):(19.1 ±4.3)pmol/L。对照组共36 例,男15例,女21 例,年龄(42.6 ±9.4)岁,合并高血压22例;空腹血糖:(8.1±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 ±1.2)%,体重指数:29.5 ±1.3,空腹胰岛素:(18.7±4.1)pmol/L。治疗前两组基础资料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体重指数(BMI)≥28(kg/m2);③2型糖尿病诊断在1个月内;④未接受过任何糖尿病的治疗措施。
1.3 排除标准
①空腹血糖≥1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8.6%;②血压(BP)≥160/100 mmHg;③严重肝、肾疾患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应激情况。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基础治疗:由专门糖尿病护士做糖尿病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包括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高血压患者不常规口服血压药物,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160/100 mmHg时,则加用降压药。生活方式改变具体为:①逐步适量饮食控制(总目标设定为3个月后进食量大约为控制前的一半):具体为第1个月将进食量(包括主食、蔬菜、荤菜、水果、奶制品等)在原先进食量的基础上减少1/5,第2个月在第1个月的基础上再减1/5,第3个月在第2个月基础上再减1/5;②适当运动:第1个月每日散步1次,每次15 min,每周3天,第2、3个月每日散步2次,每次30 min,每周5天。
2.2 治疗组
除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外同时采取针灸治疗。辨证取穴[2]体针取穴:大椎、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肝俞、脾俞、胰俞、肾俞(5个俞穴分别位于第7、9、11胸椎,第1、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太渊、太溪、中脘。方法:患者仰卧位:取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穴用28号1.5寸毫针,太渊、太溪穴用30号1寸毫针,均按常规方法刺入,提插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2 min,留针30 min,其间行针1~2次。患者俯卧位:取膈俞、肝俞、脾俞、胰俞、肾俞、大椎、合谷穴用30号1.5寸毫针,针与皮肤成45°角,斜向脊柱刺入1~1.5寸,得气后,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2 min,留针30 min,其间行针1~2次(俞穴不可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治疗每天1次,20次为1个疗程,针灸先仰卧位,后俯卧位,休息10天,进行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项目
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常规、体重、身高、血压。体重、血压、身高由同一人测量。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用化学发光法;并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PG×FINS/22.5,评估测胰岛素敏感性。
3.2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数据用±s表示,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疗效标准
显效:FPG <7 mmol/L,HbAlc<7%;有效:FPG 7~10 mmol/L ,HbAlc7~8%;无效:FPG、HbAlc下降未达上述标准者。
3.4 治疗结果
治疗中针灸组有1例、对照组有7例患者不能完全按要求进行生活方式改变;治疗中两组共有15例高血压患者因血压≥160/100 mmHg而短期加用降压药,其中针灸组11例,对照组4例。因此类病例对整个研究影响不大,故不予以剔除。3个疗程后所有患者观察指标都有明显好转,具体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6%,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SBP:收缩压,DBP:舒张压。
组别 n 时段 BMI(kg/m2)FPG(mmol/)L FINS(mIU/L) HOMA-IR HbA1C(%) SBP(mmHg) DBP(mmHg)针灸组 40 治疗前 29.2 ±1.1 8.2 ±1.6 19.1 ±4.3 9.7 ±2.9 7.3 ±1.1 136±18 94±10治疗后 25.5 ±2.5*# 6.3 ±1.3*# 11.6 ±3.6*# 3.8 ±1.4*# 6.5 ±0.7*& 126 ±16* 88 ±8*对照组 36 治疗前 29.5 ±1.3 8.1 ±1.7 18.7 ±4.1 9.3 ±2.8 7.4 ±1.2 138 ±17 95 ±12治疗后 27.5 ±2.8* 7.4 ±1.1* 15.9 ±4.4* 5.4 ±1.8* 6.9 ±0.9* 130 ±15* 90 ±10*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患者平素饮食偏嗜肥甘,尤其肥胖者喜静懒动为其特点,久之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得输布,脂浊痰湿内聚。其基本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继而导致血瘀;由于燥热内盛,伤津耗液,致肾阴不足,水亏火旺,消灼肾阴,燥热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若进一步发展,阴虚火旺,耗灼阴血,热郁血瘀;或阴伤及气,气阳不足,气血运行失畅成瘀,瘀阻气滞,水津失布[3]。
针灸能明显降低血糖[4]。故本研究采用针灸组与对照组观察疗效。其治疗原则用补虚泻实、益气养阴、活血祛瘀通脉之法。取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脾俞调理脾胃,以益气血生化之源,生津止渴;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三阴交、脾俞等穴,可调节DM患者的血糖水平[5]。取太溪、肾俞以滋养肾阴;取大椎、合谷以泻热理气;取太渊益肺气、清虚热;取肝俞、胰俞以调整肝、胰器官功能。马言清等[6]则认为针刺肾俞、肝俞、胰俞“三俞”穴对于T2DM有着良好的疗效。现代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认为针灸是通过对神经系统、胃肠道激素及葡萄糖代谢途径起的影响,来降低食欲,延缓胃排空,导致胃扩张,产生早饱感,减少食物摄入,降低体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7]。本研究通过3个疗程治疗,两组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改善,但针灸组效果更显著;针灸组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针灸组总有效率较唐咸玉等[8]报道(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总有效率81.6%更佳。笔者分析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①笔者选择的病例都为新发病例,胰腺β细胞没有完全衰竭或凋亡。②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解释由内分泌专科医师同患者沟通;健康教育由专门作教育的糖尿病护士专人宣教;针灸由针灸科专门的医师负责,这就给患者以高度负责和信任感,使其更好配合治疗。③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处方上采取少量、逐步的方法,将目标设定由低到高,使患者心理和生理上更适应,最后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治疗中两组共有15例高血压患者因血压≥160/100 mm Hg而短期加用降压药,其中针灸组11例,对照组4例。根据发生时间、治疗经过分析可能原因为:针灸组11例发生在针灸开始时因疼痛、紧张所致,经过医生耐心解释及逐渐适应后,血压逐渐平稳,于第2个月停用降压药。对照组4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分析开始时饮食控制致患者饥饿、焦虑所致,后亦血压稳定且停用降压药。
针灸治疗新发肥胖T2DM,临床操作简便易行,对降低血糖、改善症状,疗效较为明显,且无毒副作用,可以作为新发肥胖轻、中度血糖升高的T2DM病人且不愿服西药患者的首选,结合缓慢的生活方式改变更佳。笔者观察到针灸效应的潜伏期较长,具有远期疗效。
针灸能否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接受,是否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值得继续研究。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5
[2]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6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2
[4]刘娟,马晓军.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室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22 -124
[5]张艳红.针灸对2型糖尿病3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51
[6]马言清,郑学锋.针刺“三俞”穴治疗2型糖尿病1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1):15 -16
[7]张舒婷,陈红梅,邝建,等.现代针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影响及机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31(5):331 -333
[8]唐咸玉,范冠杰.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1):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