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

2013-11-23孙耀吾蒋文兵

华东经济管理 2013年6期
关键词:主导者跟随者技术标准

孙耀吾,蒋文兵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一、文献简要回顾

作为国际商务领域重大问题之一,自20 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国际化吸引了来自贸易、组织、战略管理等诸多领域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1],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择经历了从单一路径到多路径发展的转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从企业国际化的速度看,阶段理论指出了依地理和心理距离的渐进国际化路径;网络理论和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指出了国际化的跳跃与快速发展路径;国际创业理论则提出了天生全球企业的新路径[2]。第二,从生产要素看,企业国际化路径表现为“产品/服务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以及“资本的国际化”三个方面[3]。第三,从经营方式看,企业国际化路径从低级到高级主要包括贸易方式、契约方式、投资方式和联盟方式四种[4]。

近年来,关于技术标准化及其战略的研究比较多。Besen等(1994)提出了企业的3 种技术标准战略选择,即标准间竞争、标准内竞争和标准模仿竞争[5]。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2000)的报告指出,技术标准在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赵伟等(2009)将企业标准竞争战略分“控制核心技术—获取先入者优势—提高转换成本—获取利润—持续创新”五个环节展开[7]。信春华等(2010)运用SWOT分析和波士顿矩阵,针对不同的高新技术提出包括主导型技术标准化战略、参与型技术标准化战略和有效采用战略在内的3 种竞争战略[8]。高俊光等(2012)从技术、经济和规制3个方面研究了企业可采用的8 种技术标准战略[9]。邓智团等(2010)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标准的网络、锁定和杠杆效应能有效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10]。

本文基于学者们的成果启示,从技术标准视角,研究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维度和标准主导者和追随或参与者的国际化路径选择机理,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有关的企业决策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启示和指导。

二、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维度及机理

(一)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维度

技术标准化过程涵盖从RD、专利技术确定为产业标准,直至标准产业化的完整过程(孙耀吾等,2009)[11]。同时,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的提出,一定是基于并综合分析自身的资源、能力状况及外部的竞争环境。任何战略的实施,都要根据战略目标,先确定自身的战略定位。企业技术标准战略中的最初定位,对路径的选择和调整都具有重要影响。由此,企业基于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路径将从“标准话语权定位”和“技术标准化一般过程”两个维度进行选择。

根据标准话语权的定位,这一维度由低至高分为:①跟随者,即被动接受现存标准的企业,标准话语权最低;②参与者,即积极参与目前标准的制定和产业推广,标准话语权居中;③主导者,即提出和主导技术标准及引导标准产业化的企业,标准话语权最高。

根据技术标准化的一般过程,这一维度可分为:①RD阶段。这一阶段,技术标准还只是处于构想或提案状态,需要对备选技术进行大量的研发及测试,为技术标准化提供基本技术和生产条件。②专利化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将研发成果专利化,出现大量针对标准的专利产出。③标准化阶段。这一阶段,基本技术及标准正式确立,并对外发布。④标准产业化阶段。随着技术标准的采用和扩散,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相关的产业链,标准的系统产品面市,进入产业化阶段。

(二)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国际化路径及选择机理

1.标准主导者的国际化路径

技术标准主导企业就是指那些发起技术标准,拥有基本知识产权或特殊地位,能主导和控制标准化过程的产业领袖企业及其群体。他们主要是产业的主导技术开发者、主导制造商及其战略伙伴[12]。标准主导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一般经由(标准主导者,RD 国际化)→(标准主导者,专利国际化)→(标准主导者,标准国际化)→(标准主导者,产业国际化),循序渐进,如图1所示。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这些企业已经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标准竞争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标准制定的起始阶段,控制核心技术是主导企业发起标准的起点,而RD能力是主导企业技术得以标准化的基础,RD的强度对于企业后续标准化过程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8]。标准主导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选择RD国际化,不仅可以维持、增强主导企业在基本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还可以增强主导企业在标准竞争中的先行者优势。

第二,标准主导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加速成果专利化。专利融入技术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技术标准与专利技术的联系日益密切,专利被不断包容进技术标准中。标准化组织在制定技术标准时,也越来越多地引用专利,以加快标准化进程[13]。标准主导企业选择(专利国际化),不仅可以巩固其在标准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还有利于促进标准及其产业的国际扩散。因为标准竞争的背后,真正的壁垒是以专利技术为主的知识产权,标准主导企业作为最重要的标准基本专利持有者,可以充分挖掘专利的利用价值[14]。

第三,标准主导企业发挥市场的先占优势,推进专利标准化和标准的产业化。当某一技术标准在一国取得成功,为扩大市场、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标准主导企业及其战略伙伴,共同推动该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并迅速进入产业化阶段,加快产品和市场的国际布局,以尽快收回研发投入,获取垄断利润。

图1 标准主导企业国际化路径

2.标准跟随者和参与者的国际化路径

与标准主导企业相比,参与者或跟随者一般属于后发企业,技术和市场在早期均处于劣势。但是,后发企业在进行模仿创新、路径转换和路径创造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容易跟上技术发展的方向,在新的领域取得成功,甚至可能超过先发企业[15]。因此,参与者/跟随者企业在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上与主导者企业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国际化路径通常经由(参与者/跟随者,产业国际化)→(标准参与者/跟随者,RD国际化)→(标准参与者,专利国际化)→(标准主导者,专利国际化)→(标准主导者,标准国际化)→(标准主导者,产业国际化)。前三步为参与者/跟随者企业追赶阶段,之后,参与者/跟随者企业完成追赶,成为标准主导企业,如图2所示。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跟随者或参与者利用信息优势选择标准体系,迅速抢占市场。作为后来者,参与者/跟随者企业最初以抢占市场为首要目的。由此,参与者/跟随者企业一般选择进入那些多标准共存的市场。由于多个标准互相竞争,每一标准阵营为了巩固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和市场份额,一般会欢迎新进入企业采用现有标准。因此,参与者/跟随者企业国际化第一步选择渗透进入某一标准的国际市场,先实现企业自身产品和市场的国际化,即“标准产业国际化”。

第二,跟随者或参与者利用后发优势,抓紧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发起赶超行动。跟随者或参与者由于前期未掌握核心技术,在RD和基本专利储备方面与标准主导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这些企业一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将重心转移至提高自身RD 能力、增加基本专利储备以及合理专利布局。因此,参与者/跟随者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为“研发国际化”和“专利国际化”。

第三,当参与者/跟随者完成技术上的追赶,在基本专利储量上接近或者超过原有标准主导企业,他们也就成为新的标准主导者之一,即(标准主导者,专利国际化)。之后,其国际化路径与主导者企业的路径会趋于基本一致。

图2 标准后发企业国际化路径

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技术标准化过程的划分不是截然的,通常是交织的和模糊的,企业国际化的步骤与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整个过程看,某些时段、某些因素对促进标准化和国际化的作用可能会更加突出,某些具体情况下,上述顺序可能打乱,甚至可能跳过某些阶段。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技术标准战略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基于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标准化特性和企业的代表性,本文选取美国高通公司(简称高通)和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作为实证样本。高通和华为均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现已分别成为全球领先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和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国际化发展成就突出。但他们的国际化路径不同,大体上代表了标准主导者和后发追赶者的国际化路径。以他们为样本,研究、揭示不同情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机理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的实证数据主要来自高通和华为公司、世界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局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官方网站。

(二)实证分析

1.高通公司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20 世纪80年代末,全球2G 通信技术兴起,欧洲和美国刚着手制定各自的2G 标准。1988年,高通公司第一次提出将CDMA(码分多址)技术用于移动通信,希望构建基于CDMA 的2G 标准。在CDMA 标准化的早期,仅高通公司对CDMA 进行了实质性的开发,因此,高通几乎拥有当时CDMA 的全部专利。因为坚信CDMA 未来会取得成功,高通从1988年起,开始在国外申请CDMA基本专利,迈出其国际化的第一步,即“专利国际化”。由图3 可知,截止2011年,高通已经在十几个国家、地区申请了专利,国外专利占其专利总数的87%。高通在PCT、EPO 和中国的专利申请数均超过其美国本土的申请数,分别占其专利总数的23%、17%和16%;高通在韩国的申请数略少于美国的申请数,占其专利总数的11%。积极申请基本专利,特别是申请国际专利,奠定了高通在CDMA标准中的主导者地位。此后,高通选择专利许可授权,以推动CDMA 标准在全球的推广。截至目前,全球240 多家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已被授予高通CDMA专利组合使用权①,而专利许可费用也成为高通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图3 高通公司专利申请国家分布情况(截止2011年)

与经多年测试的TDMA(时分多址)技术相比,当时业内多数制造商和运营商并不看好提出较晚的CDMA技术。对此,高通国际化的第二步是将CDMA 标准确立为国际标准,即“标准国际化”。这时,高通加快了CDMA 全球商用试验,并在1990年,联合几家运营商提出全球第一个正式的CDMA CAI 版本。随着CDMA 全球成功试验商用,CDMAone标准渐渐被其他企业接受,于1993年先后被韩国和美国确立为国家标准,同欧洲GSM 标准并列成为事实上的全球2G 标准。随着CDMAone标准在多国商用,高通进一步巩固了其标准主导者地位。在CDMAone标准基础上,高通及其合作伙伴于1997年提出CDMA2000标准,该标准于1999年被ITU选为全球3G标准之一。至此,高通已成为CDMA国际标准最重要的主导者之一,高通也凭借CDMA标准在全球通信行业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CDMA 标准确定后,高通面临培养、壮大CDMA 产业这一问题。对此,高通国际化第三步选择了“产业国际化”。首先,高通于1993年领导成立CDMA 发展组织(CDG),加大推广CDMA全球商用的力度。其次,高通1994年分别与索尼、北电集团就CDMA手机和系统设备成立合资公司,以满足快速扩张的市场需求。如今,CDG包含近百个企业,包括国际各大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等,CDMA国际产业链已十分完善。

随着全球CDMA产业不断壮大,为长久保持标准主导地位,高通迈出其国际化的最后一步,即“RD 国际化”。首先,全球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导致通信标准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其次,高通面临其早期CDMA基本专利过期威胁。为保持其标准主导者地位,高通一方面持续巨大的RD投入;另一方面,高通开始尝试海外研发,以利用全球科技资源。1998年,高通在中国建立其第一个海外CDMA研发中心。此后,高通在印度、韩国、德国、英国等地也分别建立了海外研发中心。

至此,高通的国际化基本完成,现今,高通占据全球CDMA手机芯片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任何想要采用和生产CDMA 设备的厂商,都要与其签订授权合同,高通也凭借CDMA标准,成为全球著名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其路径体现了由(标准主导者,专利国际化)→(标准主导者,标准国际化)→(标准主导者,产业国际化)→(标准主导者,RD国际化)的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高通公司的国际化路径

2.华为公司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1996年,华为正式提出进军海外计划。由于华为在通信技术上刚刚起步,在当时2G 标准制定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因此,华为的国际化选择了循序渐进的方式。华为竞争初期定位于“标准跟随者”,在2G 标准产业国际化过程中发力,即华为国际化的第一步(标准跟随者,产业国际化)。华为最早采取在目标市场建立当地的代表处,直接用于产品销售;后针对不同市场和产品,逐步引入了海外代理、分销和贴牌方式。截止2011年,华为已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总部,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在高科技领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企业才具有真正的竞争优势。因此,在国际市场稍有收获后,为了获得、利用和追赶国外先进技术,缩小与标准主导企业之间的差距,华为进行了国际化的第二步(标准跟随者,RD国际化)。一方面,华为选择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进行自主研发;另一方面,华为选择和有实力的国际企业进行联合研发。截止2011年,华为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3个研究所,34个联合创新中心;在通信核心网络、光网络、高端路由器等领域均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体系,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研发上持续大力投入(每年销售额的10%左右),华为的研发实力大幅度提升,其专利产出也大幅增长,提升了自己的标准话语权,华为由此进入到国际化的第三步(标准参与者,专利国际化)。一方面,华为选择在海外申请专利构筑自身的竞争优势。

图5 华为公司的专利分布(截止2011年)

由图5 可知,华为从2000年开始申请国外专利,截止2011年,华为已申请PCT专利10650项、海外专利10978项,两者共占其专利总数的37%。另一方面,通过获得标准主导企业基本专利授权,华为排除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障碍。华为相继获得高通、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思科等标准主导企业的专利授权,截止2011年,华为已获得授权专利23522项,包含了路由器、GSM、CDMA和WCDMA等有关标准的所有基本专利授权。2005年,华为已取得WCDMA基本专利的5%,跻身全球前五②;2009年,该比重提高到7%。华为从2G标准的跟随者,开始转变为3G标准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华为研发实力和基本专利储量的提高,华为开始寻求向标准主导者的转变,即其国际化的第四步是(标准主导者,标准国际化)。首先,华为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论坛),提交标准提案以及担任相关职务来巩固和提高自身标准话语权。截止2011年,华为已参与全球130个标准组织,向这些标准组织提交提案累计超过28000 件,并担任OMA、CCSA、ETSI 和ATIS 等权威组织的董事会成员,在任180 多个职位。其次,华为积极推动LTE成为国际4G 标准。早在2004年,华为就开始积极推动LTE/SAE 标准的发展,截止2011年第三季度,华为累计向3GPP提交7900多篇LTE/EPC标准提案,其中LTE核心标准的提案通过数超过230 件,位居全球第一,构筑了领先的LTE 标准专利优势③。2012年1月,LTE-Advanced 被ITU 确立为国际4G标准之一,华为“标准主导者”地位更加夯实。

随着华为竞争定位的改变,为寻求进一步扩张,华为国际化的第五步选择了(标准主导者,产业国际化)。近些年,华为在全球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LTE测试。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大LTE顶级奖项;截止2011年,全球已发布的35个LTE商用网络,有18个采用华为的解决方案开展部署,超过总数的50%,位居业界第一;全球18个TD-LTE商用合同中,华为获得其中的13个商用合同。这些,都展现出华为在LTE产业国际化中的引领作用。

至此,华为国际化已基本实现,现今,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 的人口。在WCDMA、CDMA 和LTE 和下一代网络上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国际化路径体现了从(标准跟随者,产业国际化)→(标准跟随者,RD 国际化)→(标准参与者,专利国际化)→(标准主者,标准国际化)→(标准主导者,产业国际化)的轨迹,如图6所示。

图6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路径

3.分析结果比较

高通与华为两家公司成立的时间相近,选择突破的行业都是电信领域,现今二者均为相关标准主导者之一,但二者在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上却是大相径庭,他们的国际化轨迹从一定层面也折射出技术标准战略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首先,两家公司选择的标准竞争策略不同。高通选择的是标准间的竞争,即CDMA标准和TDMA标准的竞争;而华为则选择的是标准内竞争,即在同一标准下竞争。二者不同的选择都是基于其自身技术能力的考虑。高通成立之初即进行了CDMA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于1986年开始申请专利。虽然高通进入电信行业较晚,但其在CDMA技术上却是先行者,具备技术上的先发优势。相比高通,华为早期作为一家香港公司的交换机代理商进入电信行业,是一个无技术、无产品、无品牌的“三无”公司,在技术上处于劣势的华为选择了在既有标准下进行竞争。

其次,二者进行国际化的政策环境不同。电信行业历来属于政府管制和垄断严重的行业。美国政府当时主张自由发展的技术政策,为高通CDMA 追赶TDMA 标准创造了条件。而在中国,执行的是由政府引导的产业政策,华为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被动地选择政府支持和鼓励的标准内进行竞争,同时,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也为华为公司的追赶和后发优势提供了可能。

再次,二者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在CDMA标准被全球接受后,高通将手机和系统设备生产业务剥离,留下技术授权和芯片销售作为主要业务,将自己定位于标准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华为则以电信设备生产和服务解决方案为主要业务,将自己定位于标准产业链的主干位置。这种基本定位基于各自现有的能力和积累,也为二者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提供条件。

四、结论与启示

全球技术竞争的新趋势表明,标准战已经常态化。技术标准化战略影响乃至直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本文从技术标准化的视角,研究标准主导型和标准追随或参与型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维度和机理,并以美国高通公司和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技术标准主导者的国际化路径基于对基本技术的研发能力,并利用其在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先占优势;后者则先从市场开始,同时发挥后发优势和信息优势。但无论选择哪一类路径,企业的技术标准化策略都起重要作用。这些对于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进行国际竞争的企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第一,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一个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定位和技术标准化战略;同时,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企业所处的竞争格局和国际、国内政策环境。第二,基本技术始终是主导技术标准化过程的基本力量,拥有强大研发力量和核心技术是强势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和掌控产业领域话语权的垄断优势,也是我国大型企业学习和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三,对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来说,通过技术标准化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机会同样存在。关键是如何审时度势,选择进入市场的时机,利用信息优势和后发优势,进行专利布局,最终实现主导技术标准,促进国际化发展。

注 释:

①美国高通公司官网:Licensing.http://www.qualcomm.com/licensing?page=16.2012-09-13/2012-09-19。

②新浪科技. 华为持有WCDMA 基本专利达5%,跻身全球前五。 http://tech.sina.com.cn/t/2005-06-23/1521644 262.shtml.2005-06-23/2012-09-19。

③腾讯数码:华为持LTE核心标准专利现居世界第一。http://digi.tech.qq.com/a/20111130/001590.htm.2011-11-30/2012-09-19。

[1]Ruzzier M,Hisrich R,Antoncic B. SME Internationalization Research:Past,Present,and Future[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6,13(4):476-497.

[2]王增涛.企业国际化:一个理论与概念框架的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11(4):96-104.

[3]赵曙明,高素英,周建,等.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116-122.

[4]冯磊.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现状及建议[J].国际经济合作,2011(5):22-26.

[5]Besen S M,Farrell J. Choosing How to Compete: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Standardization[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8(2):117-131.

[6]赵志强,胡培战.技术标准战略、技术贸易壁垒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基于浙江出口美日欧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10):79-86.

[7]赵伟,于好.基于事实标准的竞争战略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136-140.

[8]信春华,丁日佳.基于SWOT分析的高新技术标准化竞争策略选择及分析[J].情报杂志,2010,29(3):26-29.

[9]高俊光.面向技术创新的技术标准形成路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24(1):11-17.

[10]邓智团,刘瑶.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信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4):31-38.

[11]孙耀吾,赵雅,曾科.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模型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5):733-742.

[12]孙耀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基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18-119.

[13]冯晓青.企业技术标准与专利战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4):83-86.

[14]孙耀吾,贺石中,曾德明.知识产权、基本要素与技术标准化合作[J].中国工业经济,2006(4):81-87.

[15]杨玉秀.路径依赖下后发企业创新优势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24(2):105-109.

猜你喜欢

主导者跟随者技术标准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由城市台的“跟随者”到县域“三农”媒体的 “领导者”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 瓮福集团PPA项目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
跟随者
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校长的主导者角色
出口跟随者会受益于开拓者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