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天天都是“爱牙日”预防儿童龋齿的研究1)
2013-11-23李柳茵赖碧霞梁少林韦雪香马卫平
李柳茵,赖碧霞,梁少林,韦雪香,马卫平,陈 雯
龋齿是一种高发于儿童中的慢性口腔疾病。我们曾经对南宁市江南区3岁~4岁的儿童作过龋病的调查,患龋率达51.19%,无龋率仅为48.81%[1],与1994年 WHO提出的2010年全球口腔保健目标中5岁儿童乳牙无龋率是90%相差甚远。给今后的儿童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选择6所幼儿园的无龋儿童和已患龋的儿童进行综合干预并跟踪观察2年,其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南宁市江南区6所幼儿园中每所幼儿园抽取2个班,共抽取12个班269人,年龄3岁~4岁,男141人,女128人。12个班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每个幼儿园1个班为研究组,1个班为对照组)。研究组无龋儿童共103人,已患龋儿童38人;对照组无龋儿童90人,已患龋儿童38人。
1.2 研究方法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按无龋儿童和已患龋儿童分别按顺序编号,同时跟踪干预、观察2年并做好记录。
1.2.1 研究组 列为研究组的班级,在幼儿园开家长会的同时举办口腔保健知识教育讲座,给其中的无龋儿童家长和部分患龋儿童家长发放“儿童牙保健实验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内容包含牙保健实验的目的、家长需配合的措施和方法等,家长理解并确保能配合实施干预措施,签字后其孩子列为实验对象。
由家长和幼教人员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波浪式刷牙),家长监督孩子坚持早晚刷牙,每晚刷牙后家长亲自检查是否刷干净,如发现牙缝有实物嵌塞使用牙线或牙签帮助清除,保证刷牙质量。儿童在园由幼教人员监督,每次进食后漱口,去除食物残渣及残留在口腔内的糖分。
医护人员每半年到幼儿园进行口腔检查并集体涂氟,对无龋儿童发给儿童牙刷、牙膏、口杯等予以鼓励。对已患龋儿童进行填充治疗或窝沟较深的儿童建议家长进行封闭预防。
1.2.2 对照组 除了与研究组每半年进行口腔跟踪检查及集体涂氟外,无特殊要求。
1.3 检查及记录方法 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的方法和标准[2],调查前统一进行培训。检查时在幼儿园明亮的自然光线下进行,按班级、序号、姓名逐个检查,检查者一人使用一次性口腔常规检查器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口内视诊结合探诊检查,另一人在旁边同时一起视诊龋病的位置并做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采用重复观测数据的线性模型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3]。
2 结果
2.1 无龋儿童干预后比较 无龋儿童干预后,2年内研究组和对照组患龋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48,P=0.000),两组干预方法效果不同,参数估计结果OR=2.801,95%置信区间为1.865~4.212,认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7,P=0.000),两组干预方法效果不同,治疗不同时间的效果不同。与干预2年比较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概率分别为0.000,0.001,0.075,OR值分别为3.971,2.465,1.556,表明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龋齿数也是在逐步减少,效果体现得越明显。见表1。
2.2 已患龋齿儿童干预后比较 已患龋齿儿童干预后2年内,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新增的龋齿总颗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62,P=0.000),两组干预方法效果不同,参数估计结果OR=2.630,95%置信区间为1.645~4.200,认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P=0.689)。见表2。
表1 无龋儿童干预后每半年检查患龋情况参数估计
表2 已患龋齿儿童干预每半年检查龋齿情况参数估计
3 讨论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寓教于乐的综合干预方法使儿童养成天天都是“爱牙日”的习惯,由表1和表2可见,对牙齿健康的儿童和患龋的儿童都有良好的效果。对照组有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牙坏了以后还会换新牙,采取置之不理的做法,以致形成恶化龋,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理舒适和生长发育。通过研究,即使已患龋的儿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龋齿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组班级举办趣味活动时,要求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参加。进行现场刷牙,先讲解再结合示范,由老师和家长指导小朋友正确的刷牙方法,使小朋友对刷牙的兴趣和领会正确的刷牙方法起到积极的作用。每周进行1次评比,对能坚持做到早晚刷牙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小礼物,这个小刺激也大大地促进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小朋友做到坚持早晚刷牙就能领奖的积极心理。
与研究组班级的幼儿教师达成共同的防龋目标。作为教育的重要执行者的教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教师是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者和生活照顾着,儿童对教师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依赖[4],因此幼儿教师对在园儿童进食后漱口进行督促都能听从,久而久之使儿童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定期的口腔检查,定期进行涂氟,做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研究组在每次的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即通知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口腔科治疗,对窝沟较深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也是控制、阻断新龋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们今后的设想。一是在预防保健科有组织、有系统地定期举办口腔健康教育讲座,播放口腔保健的碟片,指导儿童家长牙保健的相关知识,让家长得到便捷准确的信息,形成家家户户都了解和关注防龋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基本保健方法,从幼儿开始即可按照掌握的方法实施干预措施,这是对大多数群众在这方面知识缺乏的授予与补给,也是使知识覆盖面不断得到扩大的有效方法;二是在幼儿园增添设置口腔卫生保健教育课程,由专业保健医护人员与幼儿教师联合讲授,将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儿童和家长都乐意接纳我们的要求。
防龋是一项重要而长久的任务,这需要专业保健医护人员、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参与和坚持,针对致龋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龋病的发生和发展。儿童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要靠父母的培养和教育,只有让家长掌握预防龋齿的卫生知识,才能使防龋工作更加行之有效[5]。因此,要拥有一口洁白的健康牙齿,必须打开“家长”这一道闭塞之门,这是一项难度不大、切实可行的方法。
[1]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等.南宁市江南区3岁~4岁儿童龋病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4B):957.
[2]齐小秋.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2-203.
[3]李新,董丹.重复测量资料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及SPSS实现[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5):549-551.
[4]秦少丹.心理干预在集体儿童预防龋齿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7(2):86.
[5]张小平.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