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类文献分析
2013-11-23常保霞孟繁洁靳英辉温晓燕何芳敏周倩妹
常保霞,孟繁洁,靳英辉,温晓燕,何芳敏,周倩妹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分支,又称为实证护理。这一全新的护理理念从1996年引入我国后受到护理教育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开展相关科研的能力也逐步增强。但目前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因此,护士执业前对其进行在校循证护理教育迫在眉睫,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将现有最好的临床科学研究结果和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及病人的意愿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满足病人对现代护理的更高标准要求[1]。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护生只有在实习期间进行循证护理的小范围学习,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不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另外,众多研究者对护生的循证护理认知、态度等现状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本研究针对护生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旨在综合分析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的整体认知水平、态度及影响因素等,从而为循证护理在教学活动和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1 检索数据库及检索方法
1.1 检索数据库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以及网络资源(主要是Google学术搜索、sumsearch循证医学专业搜索)获得有关我国护生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
1.2 检索方法
1.2.1 检索策略 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以“循证”“护理”及“调查”等为主题词,检索范围2001年1月—2012年8月有关循证护理的调查类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全部导入Endnote软件,并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集成。逐一审读检出记录的题目和文摘,纳入针对护生的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排除重复及一稿多投文献、针对护士的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循证护理临床应用类或教育类或理论研究类文献、个人观点及评论的文献。
1.2.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针对现况调查类研究的评价标准JBI(2005)[2]。该评价标准包括10个条目:①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立题依据是否充分;②研究人群是如何选择的?如何抽样?是否随机?③样本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是否清晰?④是否清晰描述了样本的特征?⑤资料收集的工具是否具有信度和效度?⑥核实资料真实性的措施是否合适?⑦是否考虑到伦理问题?⑧统计方法是否正确?⑨对研究结果的陈述与分析是否恰当、准确?⑩研究的价值是否清晰阐述?每个条目均设3个层次的评分,分别为若各条目描述不符合要求时则得0分,只是提到却没做详细描述时得1分;全面详细并描述正确时得2分。最后计算总得分,一般得分高于总分的70%可认为文献质量尚好。由2名评价员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如遇分歧,通过讨论解决。
1.2.3 数据提取 根据分析需要及文献的数据信息详细阅读检索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地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献进行筛选,并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数据提取表对所有的纳入文献提取所需的数据,然后双方比较结果,讨论数据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结果的差异,并进一步完善数据提取表。提取表内容包括文献发表情况(发表时间,获得资助情况等)、调查区域、调查工具、主要调查结果。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及Excel软件提取文献相关数据信息。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的系统评价,数据不具备进行Meta分析的条件,故对纳入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将数据导入SPSS13.0软件,多数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综合分析。
2 结果
最终纳入关于我国护生循证护理调查类文献18篇。
2.1 文献基本情况 ①除2001年、2002年、2005年及2011年无相关文献发表外,其余每年均发表2篇或3篇。②所检索文献均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方式(其中7篇文献所用量表经过信效度检验)。③项目基金支持情况:3篇文献有相关项目基金支持。④调查对象多数来源于天津、吉林和长沙等省市专科、本科院校在校护生,部分来自临床实习护生。
2.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分
表1可见:对所有的纳入文献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后,总得分的平均分为13.17,低于总分的70%,可知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较低。此外,各条目的平均得分也不一致,特别是“是否考虑到伦理问题”这一条目得分为0,说明国内对研究中伦理问题的考虑有所欠缺。此外,“样本的纳入排除标准是否清晰”这一项平均得分为1.06,说明在样本选取时存在方法不严谨,纳入排除标准尚不明确等问题。总之,在保证整体质量较好的基础上,对各条目的科学实施需要加以重视。
2.3 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态度情况及处理临床问题的依据
2.3.1 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见表2)
表2 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人(%)
由表2可见:“熟悉”的比例相对较低(0.59%),而“完全不了解”的比例明显较高(70.25%),约29.16%的护生对循证护理仅是初步了解。整体而言,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程度较低。
2.3.2 护生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态度(见表3)
表3 护生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态度 人(%)
由表3可见:“很有兴趣”和“有兴趣”的比例较高(84.18%),说明国内护生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态度比较积极。
2.3.3 护生认为处理临床问题的依据情况(见表4)
表4 护生认为处理临床问题的依据情况 人(%)
表4可见:选用“运用护理常规”作为处理临床问题依据的比例最高(30.68%),说明多数护生仍然受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及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在遇到临床问题时仍应以护理常规作为主要的处理依据。“查阅文献”比例较小,说明护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信息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循证护理的研究和推广。仅7.16%的护生会结合考虑病人自身的价值愿望,体现护生对“实证”的内涵把握不准。
2.3.4 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因素(见表5)
表5 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因素 人(%)
3 讨论
3.1 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和态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完全不了解,熟悉的比例仅占0.59%,说明10年中循证护理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护理学院一致遵循的“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课程设置,此种设置并未纳入循证护理教育相关课程,因此尚不能提高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Ma[21]指出,在中国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未开设循证医学的课程。针对此现状,解决办法关键在于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具备循证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可通过建立健全的循证护理中心,集中优秀的循证护理研究人员培训相关教师,逐步将循证护理深入到护理教育中。此外,对循证护理的正确认识和积极的态度是护士开展循证护理的始动剂。本研究结果看出,84.18%的护生对学习循证护理持有积极态度,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抓住契机,为广大护生安排相应讲座和课程。
3.2 循证护理教育滞后,灌输式教育仍占主要地位 循证护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以及制定护理措施的能力,并可提高护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获得评价证据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护理研究的传播[2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选择处理临床问题的依据上,多数护生选用“运用护理常规”,极少比例者选择 “查阅文献”或“考虑病人自身价值”,充分说明国内循证护理教育滞后。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未能将循证护理理念和实践循证护理所需具备的能力传授给护生,导致护生对“循证护理”理解不透彻,信息能力缺乏,获取证据主动性不强,这样不仅积累不到足够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也不利于循证护理在临床的深入开展。
3.3 促进循证护理的发展对策
3.3.1 强化循证护理教育,提升循证实践能力 目前大部分护生尚不具备开展循证护理的能力,实际工作中需着重培养护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循证护理所需的基本知识(如医学统计学、英语等)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方面应增加循证护理基础知识和方法等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培养护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让护生参与循证护理的实际运作。如新墨西哥州立大学(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护理系已经实施了通过联系本科和研究生护理教育的新方法,在本科课程中使用基于研究技能手册的全面计划[23]。我国上海地区在行政护理实践(EBP)教育中综合应用演示、实例分析、在线学习、小组讨论和项目制作等方式来增强循证护理学习效果[24]。通过这些方法促使护生学习和掌握如何科学地寻找证据,从而提高其循证实践能力。
3.3.2 促进护生循证护理的开展 护士个人缺乏时间及行政支持是影响循证护理开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在资金、师资培训、课程设置和医院的合作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营造一种有利于科研工作的良好环境。建议:①加强师生规范化培训,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②学校建立循证护理专门研究机构,吸纳高水准的循证护理研究人员和教育人员,多方位重视利用循证护理研究信息,并将其很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③丰富图书馆电子资源,提供足够时间鼓励护生多阅读中英文文献,帮助和指导科研论文的写作,使护生有时间和精力从事与循证护理研究有关的学习。我国正处于将循证护理理论引入护理实践的阶段,分析影响护生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并寻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将有助于循证护理在我国的发展。
3.4 局限性分析 本研究因为各个纳入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各异,答案设计方式不同以及此种调查数据本身的特点等原因使得现有数据不具备进行再次统计学分析(Mate分析)的条件,所以无法进行异质性检验,也无法根据样本量所占权重进行结果合并。但本研究从立题到具体调查和结果分析、文章撰写均严格遵循系统评价的方法学和报道学标准,力求使研究方法严谨,且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态度以及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 小结与展望
国内护理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护理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不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学习态度积极,应抓住契机普及相关知识来促进循证理念在国内的传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的培养及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培养护生的循证思维及循证实践能力仍是我国护理实践者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谭凤林,谭进,李建光,等.开展循证护理教育 培养应用型高职护理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68-69.
[2]陈泽鑫,刘慧,潘益峰,等.试验性和观察性研究相关医学文献质量评价方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1):1229-1236.
[3]杨晓燕,刘雪,胡静.新疆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J].全科护理,2010,8(1A):69-70.
[4]朱云,田萍,王梅新.新疆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护理知晓状况分析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23-125.
[5]段明娟.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和信息素质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1.
[6]曾华.高职护生循证护理了解度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2):83-86.
[7]曾旭婧,姜小鹰,黄白桦.护生循证护理知晓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71-72.
[8]付保芹.在校中专护生循证护理知晓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4):65-66.
[9]董云霞.开展循证护理知识培训 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8,8(9):56-57.
[10]李亚洁,蔡文智,李瑛,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27-629.
[11]钟玉杰,段明娟,钟秋.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12A):3211-3213.
[12]王俊杰.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558-559.
[13]胡静,张艳芬.本科护生循证护理学习期望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3):64-65.
[14]崔洁.护理本科生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09,7(2B):478-479.
[15]邓甲秀,应燕萍.临床带教老师和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认知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4):75-77.
[16]梁晓丽.远程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调查分析及对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2):18-20.
[17]朱晶,吴小玲,梁丽群.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5A):1244-1245.
[18]朱丽琴,彭凡,何静婷,等.护理实习生循证护理了解度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1C):1991-1992.
[19]戴月,胡虹,巫智勇.我校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信息,2006,19(1):86-88.
[20]泮显芳.浅议给护生传授循证护理知识的必要性[J].台州医学院学报,2003,7(6):60.
[21]Ma B,Guo J,Qi G,etal.Epidemiology,quality and reporting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atic review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J].Plos One,2011,6(5):e20185.
[22]应燕萍,邓甲秀,黄惠桥.国内循证护理教育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2):83-84.
[23]Klassen PG,Karshmer JF,Lile JL.Research-based practice:Applying the standard in nurs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2,41(3):121-124.
[24]矫海莲,胡雁,曹育玲,等.上海地区循证护理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调查[J].上海护理,2011,11(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