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3-11-22董茜
董茜
患者在手术前会因为手术及麻醉产生心理障碍,对手术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而采取的护理措施称为手术室护理。自2011年6月开始,本院就将手术室护理加到了围手术其中,主要的舒适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现有104例患者中的52例患者接受的舒适护理,现将其主要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4例患者都是要进入本院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其中有男56例,女58例,患者年龄区间是21~47岁之间,平均为(29.2±3.4)岁。其中泌尿科患者有39例,妇产科患者18例,骨科患者7例,普通外科患者有40例。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进行舒适护理,而对照组52例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舒适护理方法 术前:患者养病的环境既要舒适安静还要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宜,术前患者还应该加强营养,同时要向术前的患者说明手术前后可能使用的仪器,如导尿管、鼻饲管、引流管等[1]。手术需要的维持患者体位的物品都要事先准备好,以便患者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紧张或者焦虑的情绪,这对手术过程和术后康复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护士在术前1 d和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可以放心的进行手术。
术中:患者躺在手术床上的时候情绪会瞬间紧张,这时候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者的床旁通过一些肢体语言使患者放松,当患者需要麻醉的时候可以说一些题外话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或者将麻醉后的感觉提前告知给患者。如果患者在手术时感到不适,要给予正确的解决办法,并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给予患者合适的安慰,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术中还要注意患者的隐私给予合理的遮盖。
术后:在患者没有清醒前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清醒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的情况,是否成功,效果怎么样?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若果患者有疼痛的情况,应该将疼痛的原因讲给患者,或者根据情况在术后48 h内可以给予杜冷丁阵痛[2]。术后患者的饮食是比较特别的,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在患者体能恢复到可以活动时,积极鼓励患者加强锻炼。
1.3 评价指标 要对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主要的表格是SAS、SDS,用来分别测量抑郁和焦虑的情况。经过测量后可以根据分值评价出抑郁和焦虑的程度,分值越高,抑郁和焦虑程度就越高,50分以上表示开始有抑郁的倾向了。问卷应该由患者独自在15 min中内完成。所有患者都做了调查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1分析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均数±标准差形式可以用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t检验来分析计量资料,对于P<0.05代表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护理前改善显著(P<0.05),在心理观察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P<0.05)。具体数据见表1。观察组护理前与护理后的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观察组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情况(±s)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情况(±s)
注:P=0.041<0.05
?
3 讨论
患者在手术时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部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有的甚至会担心或者悲伤,这时候患者的心理情绪对患者的身体影响是负面的,患者的免疫力可能会因此下降,增加患者的易感性,同时也更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不管是麻醉还是手术,心理上的刺激是对其威胁的不可忽略的因素[3,4]。为了解决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舒适护理被采纳到围手术期中,现在也越来越被重视,舒适护理的特点就是人性化、现代化、个性化和创新性,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使患者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增加患者的心情愉悦度。
本文所研究的舒适护理主要是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中体现,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程度无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较护理前改善显著(P<0.05),在心理观察方面观察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之,想要提高患者的术后效果及满意度,外科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1]曹燕.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临床护理杂志,2008,7(6):53-54.
[2]张秀贞.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8):113-114.
[3]杨艳秋.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214-215.
[4]张勤,张铭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