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博弈
2013-11-22□寒冰
□寒 冰
社会危机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是近年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重点,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社会危机事件可分为“天灾”(地震、冰冻灾害、洪灾及其他无法找到直接原因的事件)与“人祸”(如西藏 3.14事件、奥运火炬事件、石首、瓮安等地的群体性事件等)两类。针对“天灾”与“人祸”,政府与媒体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说“天灾”的突发,需要新闻媒体尽快公开信息、提供服务、让广大观众知情,那么“人祸”的出现则需要在提出处理方案的同时,尽快找到事发的真正原因,定性定调,从而避免内外媒体的盲目臆断与猜测。而对于“矿难”等“天灾”与“人祸”各占一半的危机事件,则必须“双管齐下”,发布原因与责任人的同时尽快提供信息服务,才能高效化解危机与恐慌。
媒体对策:掌握“三态”把握“三时”
社会危机事件的传播策略及经验,可以总结为:“三态”与“三时”,即“姿态、语态、心态”,“ 时间、时机、时段”。
“姿态”一词,更多是给中国媒体的建议。新闻记者在高强度、长时间的采访工作中,都有逆反心理,行政部门越是“禁止”“推托”“拒绝”,记者就越会想办法去打探、甚至捏造,而媒体的市场运作属性又使得新闻媒介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新闻任务。姿态一旦处理不好,会极大地影响记者的主观判断与报道倾向,形成对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不利局面。
几次事件的处理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应尽可能避免对西方及国内媒体的直接性拒绝。即便出现了恶性事件和丑闻,也要以“公开欢迎,海纳百川”的姿态去接受媒体的报道与检验,切勿让海外媒体记者有被拒绝、推诿的感觉。良好的姿态可以使政府在危机公关中占得先机。至于一些涉及机要、安全领域的事件或地域,国内外均有规定,即“警察封锁的地方不允许媒体进入”,以此为理由均可以谢绝任何媒体,无论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可以达到目的。
“语态”,特指在新闻报道中西方媒体惯用的表达方式,如广泛使用引述,对关键词句进行模糊处理等等。如7.5事件中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打击“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政策,西方媒介惯于使用“人权自由,种族清洗”等字眼分类进行恶意围攻。因此,中国新闻媒介需要多次重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与“践踏人权”无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与“限制公民自由”无关,打击“暴力恐怖势力”与所谓“种族清洗”更是毫无干系。
西方媒体惯用的伎俩,是将所谓的“政府”与“人民”相区隔,进而为自己开脱责任。以CNN为首的美国媒体,时常会巧妙地在各种场合肆意批评中国政府,但是由于害怕激起华人世界的反感,很少会言及中国人民。但CNN的卡弗蒂事件却引发了全球华人的愤怒与抗议,就在于其辱骂“中国人民是蠢人和暴徒。”
根据中国现有的国情,应重视新闻报道的文风建设,讲究宣传艺术与宣传效果,反对党八股,提倡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新闻语态与中国气派。在世界新闻冷战的格局中,对语句进行模糊处理和模糊引用,是西方新闻传媒屡试不爽的一个阴谋。如在伊战中,对美军行动的报道中很少见到新闻中出现“空袭”字眼,相反用较为中性的“空中打击”代替,而“侵略”与“杀戮”也被说成“目标攻击”。而在歪曲报道时,西方媒体非常喜欢使用引述,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据消息灵通人士介绍”“非官方消息表明”等状语、定语,逃避责任。一些黄金时段访谈节目,西方一些不负责任的时事评论员在现场说得天花乱坠,最后主持人则以“以上内容均没有得到证实,谢谢收看”作为结尾,规避掉其胡言乱语和张冠李戴的卑劣行径。
“心态”,特指新闻媒体应辨证地看待每一次社会危机事件,将其视为一次锻炼与预警。7.5事件牺牲了很多无辜群众,这是令人痛心的,但这更是对“三股势力”实施高效打击的一次最佳时机。新闻媒体的批判意识太强,往往忽略了对事件内因的追溯及报道立场、角度的变换。7.5事件的积极处理与高效的媒体应对策略,有效扼杀了爆发更大规模危机事件的苗头,起到了积极的预警作用。这些经验有助于我们制定一套更为成熟的危机事件处理预案。
“三时”中的“时段”策略,指新闻媒体在应对消极信息与积极信息时,巧妙利用不同时段的收视率、到达率来弱化不利信息,强化有利信息。如美国媒体曾有意地在“卡特丽娜飓风”事件中选择黄金时间播出救灾政绩,而选择垃圾时段播出死亡人数、一些部门行政不作为等消极消息;“时机”则是媒体及各部门介入事件的机会;“时态”是紧密把握危机事件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三个阶段。“三时”中,尤以“时态”的把握最为重要。
危机事件的传播规律按照“时态”可以分为三个区间:第一阶段是“潜伏期”,此阶段中危机事件出现“苗头”,但发展曲线平缓。这期间新闻媒体的第一责任是公开,而西方媒体的做法是在公开的基础上“适当夸张”,目的是引起群众重视,并给有关部门提醒、预防,有助于控制事态,减轻后果,是所谓危机事件的预警阶段。如,美国媒体在SARS(非典型肺炎)爆发初期频繁夸张地描述其危害及传播速度,迅速引起全美社会高度警觉与重视,对控制病毒爆发起到了良好宣传效果。随着事态的发展,一些潜伏期中的危机事件会在量变的积累中,经过 “催化剂”的推动作用,最终达到质变,进入第二阶段“爆发期”。“爆发期”中的媒体,应该将职能与职责由“预警”转变为“缓释”,即缓解事件所引起的恐慌程度。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与新闻媒体长期实行的危机缓释策略有很大关系。随着政府的高效介入,社会危机事件会进入第三阶段“衰退期”。在此期间,新闻媒体应当行使起“观察员”与“监督人”的角色。一方面对事件本身进行监控,防止其反复;另一方面“回溯”整个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检讨各部门及新闻媒介在事件爆发的各环节中的义务与责任,总结经验。
事件警示:强化新闻媒体及职能部门的预警能力,互联网监管刻不容缓
任何无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完整、科学内涵,仅仅将新闻宣传简单地理解为“组织服从”“紧跟照办”,不顾群众需要和实际条件,缺乏主动性的做法都是绝对错误的。7.5事件的潜伏期,即“韶关玩具厂事件”的发生,并没有引起国内新闻媒体及新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缺乏联想能力,致使没有人对危机事件的爆发进行预警和推测,更少有人关注新疆局势,这也暴露出新闻记者和政府职能部门缺乏逻辑判断与推理能力的问题。
网络的种种现象早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在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时说:“今后各部委都这样,只要网上出了个什么东西是需要解释的,你们不用请示我,赶紧上网去解释,别把问题拖成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因此,尽快建立互联网新闻管控的高效机制,迫在眉睫。
互联网的发展确实解放了文化艺术的创造力,但是也增加了山寨、克隆、复制、抄袭、拼贴、歪曲的能力。网络论坛善于在某种力量的指示下把一件简单的事情放大或缩小,“石首群体性事件”“通化事件”等均有网络炒作的成分。从某种程度上看,互联网从社会信息的传播工具,已经演变为事件的寻找者、组织者、甚至制造者了。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使得视频画面和照片的拼贴、组接、特技都更加容易实现,无意中给歪曲报道扫清了技术障碍,带给新闻真实性更多的冲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神话”正在网络上频繁上演。而缺乏责任感的网友,常常利用网络进行宣泄和人身攻击,挑起事端,甚至出现了“网络群体事件”现象,应该引起新闻监管部门的警觉。
综上所述,正视危机面前我国外宣后劲不足的历史,我们要改变现状,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我们的新闻宣传实践,才能最终研究出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危机事件新闻报道策略。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特别是“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提倡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重视新闻对全民稳定团结的作用”以及“重视文风建设,讲究宣传艺术与宣传效果,反对党八股,提倡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都将是我们中国新闻传播领域未来工作研究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