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课本插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3-11-21陈刚
陈刚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如果不用多媒体就称不上是一节具有时代信息的课。而多媒体的运用往往让很多老师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文本插图。在我们苏教版的文本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有相应的插图,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关注它、使用它,一定可以让课文中的插图发挥出它潜在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利用插图,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爱如茉莉》教学目标要求重点体会爸爸和妈妈之间那如茉莉般平淡而又散发出幽香的爱,学生体会起来比较困难,课文中正好有一幅插图,可以善加利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结合文章的词句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妈妈的嘴边挂着微笑,说明妈妈当时很开心。
师:是什么事情让妈妈觉得开心呢?再看看图。
生1:爸爸守在床边。
生2:爸爸紧握着妈妈的手,可见爸爸很关心妈妈。
生3:妈妈在床上想到了爸爸知道自己生病住院后,不顾自己的劳累直奔医院感到非常幸福。
师: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结合课文,观看插图体会爸爸对妈妈的关爱。那么,从这幅图上能不能看出妈妈对爸爸的爱呢?
生:当然可以,你们看妈妈早就醒了,但是为了不打扰爸爸休息,依然保持这姿势一动不动。
……
这双紧握的手,传递出那无言的爱。学生在静静的观察中、在深情的朗读中便会与文章产生共鸣、与图画产生共鸣。
《锄禾》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观察插图,农民伯伯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做什么?
生:中午,他们在农田种粮食。
师:那么“日当午“如何理解呢?
生:烈日当空的正午。
师:在那样的天气、时间下干活,农民伯伯们会怎样?
生1:流很多的汗。
生2:会很干,口渴。
生3:太辛苦了,真累!
师:农民伯伯们这样种植的粮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生:珍惜、不浪费!
二、利用插图,塑造人物形象
《三顾茅庐》的教学中,文本插图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关羽、张飞以及刘备的形象特点。
师:文中的插图中有三个重要人物,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观察插图辨别人物的身份。
生1:……所以他是关羽……所以他是张飞。
生2:那个弯腰向童子询问的人,一看就是平易近人、谦虚有礼的刘备。
……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苏教版课本里的很多插图的绘制十分形象优美,有的还形象鲜明、如诗如画的描绘了祖国的美丽山河。在教学设计中恰当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冰花》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图,结合语言文字说说冰花形成了哪些图案?
生:宽大的树叶、柔嫩的小草、丰满的牡丹……
这样看似简单的片段却是图文结合的最好例子,这样一种从文中看图、从看图中感文的方式,轻巧而又方便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难点的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审美情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利用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爱想象是学生的特点,精美的图画会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
膀,让他们自由飞翔。教学时展开合理的想象,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培训与发展。
《元日》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说了不少过春节时的快乐情景。你们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吗?请大家看课文插图。他们和你们过春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从图中我知道古代的小朋友过春节也很快乐。他们喜欢放鞭炮,但是他们放的鞭炮和我们放的不一样,我想我们现在的鞭炮肯定要比他们的漂亮很多。
生2:他们一蹦一跳的,可见他们很开心。我想他们甚至会大喊:过年了!过年了!我们有新衣服穿了。
……
师:你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是一流的,我仿佛也看到了古人过年时的欢快场景。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看图,当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1:种葫芦的人后悔极了,他想,要是我当初听别人的劝告,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生2: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生3: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几棵葫芦,可是,过了一段日子,葫芦叶上又爬了一些蚜虫。种葫芦的人赶紧去买了一些农药来,喷洒在枝叶上。没过多久,葫芦又长出来啦!
生:唉,都怪我,不该只要葫芦!没有了叶子,怎么会有葫芦呢?
……
通过这样看图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的想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观察和写作能力,又使故事更充实、生动了,真可谓一举多得。
五、利用插图,再现情节场景
课文中一些特定的情节和场景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对于缺乏丰富阅历的学生来说,对这些情景往往感到很陌生,如果借助具体直观的插图,就可以将课文的插图形象化、场景化。
《回到自己的祖国去》教学片段:
师:(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小小的片段,图文结合,既紧扣课题又抓住主要内容,一针见血。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的感情。
可见,利用课文插图的教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真正地关注它、合理地使用它,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徐溜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