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3-11-21叶芳英
叶芳英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若能驾驭好一堂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做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读詩词
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笔记本专门罗集课内外古诗词,并把抄出的诗词熟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通过朗读成诵,感受诗词的乐境哀情。古诗词讲究和着音乐奏唱,讲究平仄和押韵、韵脚、韵律一咏三叹的使用,使诗词洋溢着音乐的旋律,令人流连忘返、神清气爽。如: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在朗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时,可让学生培养语感,感受到语言中轻唤着春的歌声,每一个字都流动着春天的气息,莺鸣燕哝般的旋律,使得全诗读来轻快愉悦。又如,感悟李清照的《如梦令》,多次朗诵“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吟诵,读出如此意境:晚醉回舟本天籁音律,不料“误入”而“争渡”天籁人籁如舞如歌,鸥鹭丝啾天作之音与主旋律交织,把醉兴难艾表现得回环绕梁。再如,教学《琶琶行》时,指导学生朗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对八种琴声之描摹,领会诗句本身的缓急轻逸,准确地传出琴声的涵韵,无形地在朗读时感受了世人称颂的音韵美和典范如斯之佳音。就是如此这般的诗词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大声诵读,自然能感其文气贯之如虹,味品佳作之言魅力如温泉。
二、赏诗词
就是教师要上好古诗词欣赏课,指导学生如何从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欣赏一首诗词。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抽象符号,诗、词人按某种逻辑将符号顺起来就是作者的创举。由于缺少生活的阅历,现代学生的想象很难脱离文字的局限,因此,认识作者创造的“形象”既不能脱离文字也不能拘泥于文字。一首首诗词是一卷卷完美无瑕的艺术画,指导学生读诗赏词,使其脑海浮现画境是不可或缺的,将诗词中的文字符号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是教会学生欣赏诗词的关键。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诗词时应当紧扣古诗词的本意,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及丰满的想象羽翼想象画面,再现情境,身临其境;反对逐字逐句的机械翻译,反对对诗歌形象刻板的摹写和简单的接受。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脑海中构筑穿越时空的画境,是赏诗词的重点,正如王维所云:“诗即画,画亦诗也。”如: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词,教师可引导学生赏析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名词排到一起,由九种景物构成的一幅江南小镇的生活画卷,村落的苍穹下孤立着一棵缠绵着枯藤的老树,身致衰微却情意绵长相偎相依相思,一只乌鸦随着夜幕的降临,幽灵般地落在树上,缓缓的流水上架着一座小桥,桥儿旁一户傍水人家炊烟袅起,古道上迎着西风站立着一骑……赏完后,身同漂泊天涯的游子身处其境怎能不睹物思乡,愁肠而结呢?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教师可指导学生想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种景物在“直”“圆”的互映互衬下的气魄。“直”将苍骨立于天地,那沙漠的苍凉浩渺之感怎能不在你心中涌动呢?“圆”将刚柔凝于一景,那超越时空的静谧之态怎能不叫你凝神屏气呢?学生的想象力是能融入诗词意境的,赏诗析词中想象构建的画境能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正如一位学生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呼之欲出如斯言语:“学业负担是沉重的,但我读《如梦令》,眼前似在登眺:在夕阳与大地之间几只大雁在展翅飞翔,彩云露出怡人的笑容,在藕花深处几只青蛙竞相鼓奏,仿佛置身“听取蛙声一片”,“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文学作品中的那些真、善、美的情感思想,就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植入了学生的心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赛诗词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赏的基础上,为了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举行以诗词为内容的比赛活动(游戏)。语文的教学应当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短短的45分钟是有限的,用赛诗词的方式目的就在于树立学生大语文的课堂意识。用诗词比赛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捧飞学生于广阔的知识天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赛”是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的试金石。青少年是青春的花朵,本身的健康美丽孕育了他们新时代的审美情趣,古
诗词的浪漫气息深受欢迎。如:讲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后,教师已然指导学生明白了朋友之间那深厚的友谊。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友人之间那“心有戚戚焉”之情,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指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到网上查阅《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等书籍资料,比比谁知晓更多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主基调相一致的名家名句。比比谁的感悟更深,比比谁更能领悟友谊的价值。然后,教师适当拔高比赛的氛围,可以使学生赛情浓浓,兴致风发。赛诗词,不仅可以让学生摸准古人的感情脉搏,还能引领学生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汲取知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在阅读中尽显魅力。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芦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