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留给陕南的高等教育遗产:陕西省立师专总校与分校的前世今生
2013-11-21姚远,姚聪莉
姚 远, 姚 聪 莉
(西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西北联大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69)
一、 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的创建
抗战时期,以迁陕的一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为恢复和振兴陕西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这时,陕西教育界为培养陕西本土人才而从长计议,利用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等机构的师资先后创设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8—04)、陕西省立政治学院(1940年秋)、私立西北药学专科学校(1940)、陕西省立商业专科学校(1941—09)、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44—07)等一批本土高等学校。其中,从培养本土师资入手,创设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最具深谋远虑。
1944年1月,陕西省政府聘请西北联大原秘书处主任、教授、西北联大子体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共聘教授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毛泽东的老师。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19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北京师范大学,1928年改为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1928年任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1930年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1931年任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校迁西安、汉中城固,先后任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系主任、联大秘书处主任。1946年2月任西北师范学院院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3月逝世。他对陕西文化建设多有贡献,受城固县长余正东之邀,自1938年至1944年任城固续修县志委员会总纂,先后撰成《洛川县志》等8部陕西地方志,号称民国名志,开创了西北联大为地方文化建设做贡献的先河。其《方志今议》于1941年获得教育部著作发明三等奖。1942年在西北大学和西北师院任教期间,毛泽东托回陕北省亲的马师儒转致问候,并寄赠《论持久战》。他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人、文字改革的先驱之一。有著作50余部,论文200余篇。、西北联大子体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教授萧一山、1937年起即先后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教授,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的王捷三*王捷三(1898—1966),又名鼎甲。陕西韩城人。1919年入北京大学,转哲学系毕业。1931年赴英留学,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1934年归国。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教授兼西安高中校长。次年任陕西省政府委员、教育厅长。1950年再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教授。著有《抗战时的陕西教育》等多部。为筹备委员,开始筹备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同年5月,在王捷三辞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后,又增聘1937年起即先后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教育系教授、系主任的高文源*高文源(1902—?),别号味根。陕西米脂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起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教育学系、师范学院教授、主任等。1945年3月任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城固时期西北大学共同科目教授唐得源*唐得源(1904—1992),李仪祉的妹夫。山东临淄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随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参与贫民教育。1931年2月任陕西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首任馆长。1932年1月任西安高中教务主任代行校长、复转任校长,兼任李仪祉在西安高中附设的陕西省水利工程专科学校负责人。1936年公派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于杜威的弟子克伯屈,获文科硕士学位。归国后历任西北联大、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1944年任西北农学院训导主任、教务长、教授,代理校务。1944年,在西北农学院训导主任任上受聘担任陕西省立师专筹委会委员。1947年3月任西北农学院代理院长、陕西省教育厅督学。1949年后,曾在西北革命大学受训,复派往甘肃土改,任工作队队长。后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任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革除教职,任甘肃省政府参事。1973年转陕西省参事室。20世纪80年代后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教育学院兼职教授。1992年3月14日病逝于西安。著有《李仪祉传》。在《民众与教育》、《陕西师大学报》等刊发表有《中国的“沙托克”》、《李桐轩——西安易俗社的奠基人》、《杨虎城将军在纽约》、《我国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与姚远合作)等。为筹备委员,以新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友直兼任主任委员,组成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以西安市崇廉路37号西安女子中学旧址(今西安市西七路西安中学校址)为校址,开始筹建。后又购买迁陕的原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校址。由此可见,总校的筹备大多以西北联大即后继学校的师资为主,或完全仰赖于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的教育资源。
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于1944年7月开学。首任校长郝耀东*郝耀东(1891—1969),别号照初。陕西长安人。清宣统三年(1911)肄业于西北大学前身之一陕西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复至西北大学另一前身三秦公学留学预备班学习。因留学计划变更,复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毕业后,转天津北洋大学法科,1920年毕业后考取教育部第二次赴美留学。1920年冬赴美,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文学院,复转斯丹福大学,于1924年获教育硕士学位。旋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一年。1925年归国,任陕源国立西北大学教授。1928年,西北大学改为西安中山大学,复任教授。1930年任安徽大学教育系教授、系主任。1937年冬回陕,先后任西安临大教育学院、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教授。1939年8月为西北师院、西北大学共聘教授。1944年在职休假一年期间,被陕西省政府召请筹建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任校长。1946年8月为西北大学教育学系兼任(1949年初专任)教授,之后相继为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大教育系教授。1965年9月退休。1969年3月病逝于西安。其子郝克刚195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并于1991年8月至1995年12月任西北大学校长。,任职到1948年夏。继任校长刘安国*刘安国(1895—1979),字依仁。陕西华县人。宣统三年(1911)考入陕西省立三中。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1919年派赴日本考察教育。1921年回陕任省立三中训育主任,次年任校长。1926年任省长公署参议。1927年任白水县长。一度担任陕西女子师范校长及中山中学校长。1931年先后担任富平县长、咸阳县长。1935年任省教育厅督学。1937年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副教授兼高级职业学校校长。1942年调任省教育厅主任秘书、设计委员会总干事、民众教育委员会主席等,同时在省立商专、西北工学院兼课。1948年8月,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至西安解放。西安解放后,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1年参加天水土地改革。1952年后在省文教厅、省文化局工作。后被聘为省博物馆顾问、省文史馆馆员。“文革”期间倍受迫害,被遣送回乡。1976年12月平反。后任政协西安市委委员、民革陕西省委顾问、政协陕西省委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委员、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顾问等。著有《东渡日本教育考察记》、《陕西交通絜要》、《动物的感情生活》、《乡邦之光》等,参与《重修华县县志稿》。1979年在西安逝世。,任职到1949年5月。学校设有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物化5个专业。有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背景的还有训导主任郝圣符*郝圣符(1900—?),山东济南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获北平师范大学研究科文学学士学位。历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北平志成中学校长、协和女中校长、北平师大附中训导主任、北平师大预科教授、北平民国大学、中国大学教授。1939年后相继任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工学院教授。1944年起任西北大学外语系教授。教授(北平师大毕业,西北师院、西北大学教授)、傅鹤年(北平师大毕业),总务处主任王均衡(北平师大毕业)、高元白(北平师大毕业,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师院、西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史地科主任许重远*许重远(1896—),河北饶阳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研究,又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选修国际政治。归国后,历任北平师范大学教授、西北师范学院教授、河北省政府委员、教育厅厅长、北洋工学院训导主任等。1937年起相继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历史系教授。1942年受聘为西北大学政治系教授,1944年,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应校长郝耀东先生之邀,任省立师专史地科主任、教授。1946年1月起复任西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47年兼任西北大学教务主任。1948—1949年任西北大学历史系主任。在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主要讲授西洋上古史、西洋近世史等课程。著有《世界近百年史》、《日本帝国主义与东三省》等。(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英文科主任李贯英*李贯英(1895—1971),字梦雄。河北怀安人。早年师从蔡元培。曾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41年至1948年间任西北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系主任。1949年任山西大学外文系一级教授、主任。1951年8月至1954年7月任张家口市副市长。1971年逝世。(西北大学教授),以及周传儒*周传儒(1900—1988),号书舱。四川江安人,祖籍湖北孝感。1918年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复转史地系,毕业后考取商务印书馆讲习班,留馆任编辑,一年后回师大附中任教。1925年考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师从陈寅恪等。1928年毕业,任教于东北大学。1931年赴欧留学,先后入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学习近代史,获博士学位。1937年归国,次年入陕相继任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教授。1945年任四川大学教授。1949年任辽宁大学教授。著有《中国古代史》、《书院制度考》、《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意大利现代史》、《西伯利亚开发史》、《新撰世界史》、《四川地理》、《南美洲地理》、《中央军校黄埔类书》等。(北师大毕业,西北联大、西北大学教授)、李仙舟*李仙舟(1902—1981),河北高阳人。1925年毕业于天津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应用化学科。1925至1928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工业大学进修皮革化学及油脂化学。1929年回国,任国立北平高级职业学校校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入陕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学院化工系教授。1938年任西北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50年任四川南充川北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57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兼二系、四系主任。1963年起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陕西省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协委员等。著有大学用书《最新实用制革学》(商务印书馆,1935)等。(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农学院、西北工学院教授)、霍自庭*霍自庭(1896—1984),河南安阳人。曾在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和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1929年毕业于日本庆应大学英文系。归国后,历任河南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兼任教授、厦门大学教授等。1942年起任西北大学外语系教授。1944年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教授。(西北大学外语系教授)、陆懋德*陆懋德(1888—1965),别号泳沂,字用仪,山东历城人。1911年入清华学堂,1911年8月作为清廷的第三批赴美留学生赴美学习,先后在威士康辛大学和俄亥俄大学学习,获教育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学位。1914年回国,历任大总统府礼官、教育部视学和编审、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1919年任北京政法专科学校教授。1922年受聘清华学校,教授周秦哲学史。1926年筹办清华学校历史系,并任系主任。1927年离清华,至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授、系主任,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学院、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授考古学和上古史等课程。1937年9月随北平师范大学西迁,历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44年,应校长郝耀东之邀,任陕西省立师专史地科教授,主要讲授中国上古史、中国中古史、考古学、历史教材教法等课程。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9年调离,任新成立的东北文史研究所研究员。其主要贡献:一是创建清华大学历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二是于1923年12月在题为《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1923-12-21第299期《清华周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甲骨文”这一名称;三是开创我国现代史学方法学研究,所著《史学方法大纲》于1942年获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二届著作发明二等奖。著有《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由甲骨文考见商代之文化》、《瑚琏考》、《中国发现上古铜犁考》、《试答杨君绍首的殷周殉人问题》、《虢季子白盘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化史》、《中国史学史》、《中国上古史》、《史学方法大纲》等。译著有《战后教育论》。(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大学、西北师院历史系教授、主任)等。陕西师专在1947年共有30名教授,而粗略统计与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有关的教授就有十四五名,几占半数。可以说,陕西师专筹建以及建成后的师资队伍均以西北联大及其后继学校为主。
学校历时5年,共培养958名学生。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西北地区对大专院校改造调整,同年8月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与西北大学教育系合并组成西北大学师范学院。
二、 陕西省立师专分校的创建
(一)时代背景
抗战胜利以后,在陕南的西北联大各后继学校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以及其他学校纷纷准备回迁,此前已有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于1944年11月底迁兰州。因此,在抗战时期形成的重庆、昆明、汉中我国战时三大高等教育中心面临解体,尤其是汉中以及陕南的高等教育事业瞬间真空的形成在所难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依托西北联大各后继学校师资建起的20余所中等学校高中部将面临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的局面。
为满足陕南汉中、安康地区高中和师范学校毕业生升学深造的需求,并为陕南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在1944年已于西安创建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于1946年春,会同陕南地方成立筹备委员会,开始酝酿建立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分校(这是其历史上唯一的分校,民间另有“南郑师专分校”、“师专陕南分校”之称)。分校于1946年秋季招生和正式开课。校址位于南郑汉台(即今汉中市汉台博物馆)。1949年5月西安解放,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12月汉中解放。1950年3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决定:“陕西省立师专分校撤销,除校产全部由陕南行署处理、部分教职工由陕南行署另行分配工作外,其余师生并入西北大学相应科系”[1]。分校的师生主要转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和工作,部分教职员留汉中工作。杨汉名、魏天纬先生将并入西北大学的时间记为1950年2月,或为开始酝酿时间之误[2-3]。
(二)分校校政与主要负责人
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分校设主任一人,次年改为校长,主持校务。下设教务处、训导处、总务处等。初设语文、数学两科。1950年并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时,数学科维持原称,语文科改为中文科,新增设理化科、史地科[1]。
分校初创时的主任(后改为校长)为龙文,陕西城固人,上海英语专科学校毕业。教务处负责全校教学工作,主任为白皓如。训导处负责全校体育卫生和学生生活指导工作,主任为傅鹤峰。总务处负责全校文书、庶务等工作,主任为赵福林。初创时期的语文科主任为张永宜,陕西城固人。数学科主任刘书琴。
初创时期的主要负责人中仅有训导处主任傅鹤峰和数学科主任刘书琴有一些生平资料。兹分述如下。
傅鹤峰(1895—1949),名瀛,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九月生于陕西城固。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城固县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1920年毕业,旋赴日考察教育。归国后在安徽第一中学及贵池师范任教。1922年回陕,任陕西第一师范教导主任。1924年,陕西省教育厅派回汉中创办省立第五师范,并任校长。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处总务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训导长、教授,西北大学教授,汉中警备司令部秘书、董钊所部第16军军部秘书。其思想进步,倾向于革命事业,在北京上学时即参加五四运动。任陕西第五师范学校校长期间,组织游行示威声援北伐。李大钊遇害的消息传到汉中,他组织师生召开追悼大会。在课堂上讲授瞿秋白编写的《社会科学概论》,请留苏学生赵元炳、于国桢到校作报告,介绍苏联情况。在大革命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第五师范先后有陈浅伦、张书行、胡哲、张斧(傅养初)等许多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在陕西省立师专任训导长期间,曾掩护共产党员田克恭和李一青,主动把自己在校住房让给二人,自己则搬到校外居住。1949年5月西安解放时,任西安兴国中学校长。他因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董钊有师生关系,且当过董的秘书,董和胡宗南也有矛盾,遂主动向西北军政委员会提出回汉中策动其起义。9月回到汉中,及时见董,向董讲解共产党的政策,劝董率部起义。10月5日晚,不幸被捕。在刑讯逼供中,他严守机密。1949年11月20日,解放军各路大军逼近汉中,他与囚禁中的70余人一同被胡宗南部押往成都。12月22日夜,被活埋于成都西门外金牛坝,时年54岁。之后,西北军政委员会追认其为革命烈士。[4]
刘书琴(1909—1994),别号桐轩,清宣统元年(1909)4月生于山东寿光。1928年秋考取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1932年6月毕业,任青岛胶济铁路中学数学教员,兼任高中三年级班主任。1935年4月考取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公费留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中断学业提前回国,历任山东大学副教授、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川北大学数理系教授、主任。1945年起任西北大学数学系教授。1946年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数学科教授、主任。1950年3月,随校转入西北大学,历任西北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陕西省科协委员、陕西省数学会第一届、第四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兼任《数学季刊》、《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主编、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教授等。1987年退休。1994年11月14日病逝于西安。他于20世纪20年代末步入数坛,是复分析在我国早期的传播者,也是几何函数论研究在国内的开拓者之一。他在50余年的数学教育生涯中,曾开设过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论、复变函数几何理论、几何函数论、单叶函数等课程。在美国《当代数学》、《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数学进展》等刊发表有《单叶函数的某些问题》、《族单叶函数》、《対称单叶函数的系数》、《娄威纳方程确定的某些特殊函数》等20余篇论文。曾翻译奈望林奈(R.Nevanlinna)有关亚纯函数毕卡(Picard)定理、单值解析函数以及辻正次(Tsuji)关于多复变函数的著作。著有《范氏高等代数学》(北平文化出版社,1936);《斯盖二氏解析几何》(青岛铁中社出版,1937);《椭圆函数纲要》(商务印书馆,1956);《复变函数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单叶函数》(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自守函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等等。另有《特殊函数》(安徽教育出版社约稿)、《几何函数论》(上海科技出版社约稿)两部未刊。[5]
(三)师资与主要教授
1946年陕西师专分校初创时有教职员12人,1947年增至20人,先后任教的教授有龙文、赵福林、张永宜、付瀛、熊文涛、李著昭、朱翠轩、段绍九等8人;副教授有吴继瞬、杜松寿等2人;讲师有黎顺清等。“当时,师专的专职教师很少,各科的科主任和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聘请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等校的教师兼任。”[6]1950年3月并入西北大学时,在册专职教师9人,有:中文科5人,理化科2人,数学科1人,史地科1人。在册教授有侯又可、高元白、高宪斌、贾则复等*1950年3月22日,高宪斌教授即被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任命为国立西北大学图书馆兼代主任。4月10日,高元白、贾则复教授当选为西安市教职员联合会国立西北大学分会执行委员。。
限于资料,以下仅择其要者,略述数人。
熊文涛(1891—1952),原名受书,字文涛,曾用名潜夫。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生于陕西城固谢何乡。191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陕源前身陕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6至1920年,曾与同学在汉中创办书店,传播新文化,并在西安等地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21年回到城固,同龙文等创办城固县单级师范讲习所,任所长。1924年,受陕西省教育厅委派,赴江、浙、直、鲁等省考察教育。1925年在北京参加共进社。1926年在西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1927年在湖北参加蒲圻暴动。1928年开始,陕西大旱,遂赴南京,同于右任发起成立陕灾救济会,任常务委员。其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美术史教授和南京文化学院国文教授。1936年,在西安发起组织西北救国联合会,参加“双十二”反蒋斗争,草拟《告同胞书》,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春回乡,任汉中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直至1949年。1950年,任陕南行署建设处处长、南郑专署副专员、陕西省人民代表、省人民政府委员、民盟汉中市委主任委员等职。1952年10月11日,病逝于汉中。
高元白(1909—?),原名崇信,清宣统元年(1909)生于陕西米脂。1930年入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1935年毕业,任北平师范大学附中高中语文教员。其间,在钱玄同、黎锦熙指导下,进修语言文字学,并研究文字改革问题。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校迁陕,历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大学国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1946年陕西省立师专分校组建后,调任分校教授。1950年3月随校并入西北大学,至1953年,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1954年起,先后任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兼任陕西省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等。著有《汉字形体的源流》、《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新诗韵十道辙儿说略》、《齐物论今译》、《庄子内篇今译》、《目录学论略》、《作旧诗押新韵<汉语新诗韵十道辙儿说略>后记》、《汉语声韵学专书和论文简目》等。[5]
段绍九(1890—?),又名大成。清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陕西华县。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27年6月,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司法厅厅长。1928年4月任陕西省高等法院院长,1930年12月去职。1944年4月任署陕西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推事兼院长,1947年12月去职。1946年起兼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分校教授,1947年12月起专任师专分校教授。
侯又可,1919年3月在京参与陕西旅京学生团主办的《秦劫痛话》的编辑出版。杨钟健任主编,由侯又可刻版油印,每天以陕西人民的痛苦事,记出一两条,印数10份,分寄北京、上海各报刊载。参与者还有段韶九、王震东和顾蔡红等人。
杜松寿(1906—1991),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陕西华县。1927年任教于陕源西北大学前身西安中山学院,中共党员,为农民运动班负责人(中共陕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九军军长陈浅伦即为该班学员)。1930年代初学习世界语,后在西安《新秦日报》副刊“新园”任编辑,并利用该刊宣传世界语。后调北京,在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是中国知名的文字专家。
黎顺清,教育学家,随师专分校转入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复转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四)教学与学生
陕西师专分校以培养初级中学、简易师范学校之合格师资为办学宗旨。语、数两科的学制均为3年,前两年在分校学习,最后一年到西安总校学习。分校设置有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教育学方面有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育测验与统计等。
分校每年招生100人,语文、数学两科各招50人。1946年、1947年均各招生100人。分校只办一、二年级,学校规模200人,故1948年首届学生在分校学习两年期满后,秋季开学即送西安总校学习。
分校学生待遇与总校相同,均免缴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分校三年级学生转入总校学习毕业,发给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毕业文凭,与总校毕业学生具有同样资格。
三、 高等学校在汉中的传承与发展
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在汉中的八年期间,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迹,首创训导教育并向全国推广,与其他五所国立大学一同创造师范院校管理模式,形成战时中国三大(重庆、昆明、汉中)高等教育中心之一,也有战时文化“五坝”(重庆沙坪坝、汉中古路坝、成都华西坝等等)之一说。西北联大则是中国战时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之一。尤其是在汉中时期,西北联大的子体学校国立西北大学一度号称民国十大著名学府之一,在教育部国立院校招生简章和年鉴等文件中先后被列为第三位、第四位和第六位,成为西北大学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这一切,都是在抗战时期陕南这个时空氛围中形成的,无疑成为以后陕南教育发展的基础,也积累了人才和历史经验。
西北联大还尤为重视扶持地方基础教育,从幼稚园、小学、中学、高中、高等教育,以至社会教育都有所建树。早在1937年11月底,西安临大南迁汉中之前,即有一支以徐佐夏教授为队长、由30余名师生组成的赴陕南抗日宣传队先期抵陕南,宣传抗日,讲解防空知识,为群众诊病,训练小学教师。第六区张专员在谈及此事时,特别指出:“以前贵校有一队到汉中,对于训练小学教师,尽了无限的力量,事后调查,各小学的教学状况均有进步。”[7]在1946年5月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复原西安前城固县举行的各界公宴饯行会上,县长周僖亦指出:“贵校迁驻敝邑,于兹八载,既蒙增进文化,复承嘉惠地方。尚祈不遗在远,今后对敝邑文化教育事业之推进,仍继续惠予协助。”[8]梁炳煊副议长还希望西北大学“以城固为第二故乡”[9]。这都说明陕南地方对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所做贡献,特别是对地方教育文化所做的贡献有高度的认同。
西北联大后继学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为陕南地方文化与西北教育做出过重要贡献。按照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划定的全国7所师范学院辅导区,豫、陕、甘、宁、青、绥为西北师院的辅导区。1941年1月19日,在城固郊区邯留乡成立“乡村社会教育施教区”(后改为社会教育实验区),开展社会教育、兵役法宣传、卫生与科技知识宣传等,两年半时间中先后有300余位学生参与,结束时当地民众还赠以“善教民爱”[10]的牌匾。1941年8月,曾在城固召开本区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此后,逐年举办暑期体育讲习班、体育师资训练班,又与地方教育当局、西北大学合办城固、临潼、西安、兰州暑期中等学校各科教员讲习讨论会,开展中等学校、小学教材教法研究,并以毕业生充实西北师资,从而奠定了西北高等师范教育的基础,并大大推进了西北中等教育、小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这为陕南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也因此对西北联大及后继学校产生了一定的依赖,以致有为陕南留下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动议和实践。
陕西省立师专总校与分校的创建,使陕西本土师资与原内迁留陕的高等师范教育师资通过新的高等师范教育组织形式得以容纳、融合与整合。其中典型者例如:毕业于西北大学前身陕西实业学堂和三秦公学留学预备班,归国后又任1925年陕源国立西北大学、西安中山学院、西安中山大学教授,以后复于1938年任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的郝耀东,1944年在西北联大后继学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任上休假一年期间,被陕西省政府召请回陕创建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任校长。西安高中校长、西安高中附设陕西水利工程学校负责人、国立西北大学共同科目教授、国立西北五校之一西北农学院院长唐得源,西安高中校长、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兼国立西北大学教授王捷三,国立西北大学工科的创始人之一、校长,以及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工学院兼职教授李仪祉都对这种融合做出了贡献,也成为合流的主持者和见证者。中华民国陕西省政府教育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从法理和政府层面,促成了经由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与分校的各科师资的合流。
1950年陕西师专分校撤销后,在汉中的高等教育一度停辍。直到1958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当年已开始筹办的汉中师专改为汉中大学,并由西安师范学院等院校和单位支援抽调教师解决骨干师资问题,同时列入当年陕西省高校招生计划招生开学,从此,在汉中的高等学校又开始发展。
1965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落实战备任务,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建设计划任务书,工程代号“653工地”,1967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建筑面积82 350 m2。北京大学校方于1969年10月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与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一起迁到汉中分校,10月24日,根据上级部署命令,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等1 150名师生及家属乘专列,于26日凌晨到达汉中,随后即开始建校劳动,由此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正式运作。1978年3月22日,经邓小平批示北大汉中分校搬回北京。4月28日,校党委做出撤消汉中分校决定。1979年1至2月,北大汉中分校1000余名师生分批返京,北大汉中分校结束。其后,为利用北大分校校址及教学资源,教育部批准建立陕西工学院。1978年12月,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基础上,在陕17所院校援助建成陕西工学院,为陕南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大革命”致使汉中大学一度停办,1975年陕西师范大学在原汉中大学校址和部分资源基础上建立陕西师大汉中分校,1978年教育部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成为陕西理工学院。
西北联大子体学校西北大学与其后继学校陕西师范大学,在今陕西理工学院发展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师资来源:一是在1950年12月,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与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和分校,合并组成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为尔后陕南师范高等教育的重新崛起保留了薪火;二是在1958年5月汉中大学的创建中,又是西北联大的子体学校——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发展而成的西安师范学院,派出50余名教师和干部,创建了汉中大学;三是1975年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以至汉中师范学院的创建,再次强化了陕西理工学院的师范源流,而且由于陕西师大的西北联大教育学科血统,也使陕西理工学院与西北联大的联系更为紧密;四是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基础上,又是西北联大的后继学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17所院校和6个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调来150名教师和干部,创建了陕西工学院。2001年6月,汉中师范学院(1978—2001)与陕西工学院(1978—2001)合并组建为陕西理工学院,标志着与西北联大有着承继关系的“师”、“工”两大源流的合流(图1)。今陕西理工学院以1958年的汉中大学为创校之始,是按实体学校机构功能要素俱全的传统理解认定的,如果以师承、师资以及在地方的文化影响等部分要素而论,将创校时间追溯和前推至1944年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和分校的先后创立,其学校性质、办学地域、师资主体、前后沿革、演化与传承,也均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图1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承继图(1944—2013)
四、 结 语
陕西理工学院在汉中早就具有“师”、“工”两源,从现代高等教育史的传承关系上看,皆流淌着西北联大的血液。
正像西南联大给地方留下了一所昆明师范学院一样,不谋而合,西北联大也给陕南留下了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而且在学校的曲折历史发展中还重新注入了京源和工科新元素。如今,陕西理工学院恰似西北联大在陕南的守护神,期望联大精神能够再现于这方充满希望的沃土。
[参考文献]
[1]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大字)第100号令[M]//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西北大学大事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266-267.
[2]杨汉名,魏天纬.陕西近代高等学校沿革[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44-346.
[3]陕西省教育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志资料续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1014-1015.
[4]小雷.城固地方名人傅鹤峰[EB/OL].(2013-07-21)城固县人民政府网.http://ziyuan.wh5000.com/ChengGu/Mingren/093715733.
[5]姚远.西北大学学人谱[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250,146.
[6]丁淑元.陕西师范大学校史(1944—1994)[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5
[7]梁炳煊.在城固各界公宴饯行会上的欢送词[J].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46(复刊22):6-7.
[8]周僖.在城固各界公宴饯行会上的讲话[J].国立西北大学校刊,1946(复刊22):6-7.
[9]张专员.我们最后的原动力均在大学教育[M]//姚远.西北联大史料汇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492-493.
[10]王镜铭.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城固社会教育实验区两年半工作介绍[N].甘肃民国日报,1943-1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