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其模式研究
2013-11-21朱涛,邹双
朱 涛,邹 双
(河南大学产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4)
一、引 言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应以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来大规模承接东部地区即将进入衰退期、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边际产业,从而逐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仍然很小,据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已经部分代替了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中西部地区在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被动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之外,应该发挥积极主动性,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异。
关于以产业集群理念承接地区产业转移,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有很多。Sammarrat和Belussi(2006)[1]认为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倾向于与他们的配套企业一起转移。Klmienko(2003)[2]认为企业的“抱团”流动形成了产业集群,而集群内部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转移到该地,促使产业集群越来越大。Hwang(2003)[3]通过对韩国电子产业对欧盟投资的研究,认为韩国采取以本国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集群式投资是韩国电子产业对欧盟投资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吴晓军(2003)[4]认为产业集群以其特有集聚优势在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产业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欠发达地区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丘兆逸(2006)[5]阐述了产业集群转移模式的定义和特点,认为产业集群转移模式一方面增强了西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促进了西_部经济的腾飞。蒙丹(2007)[6]提出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因其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更能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并认为在转移的同时,应注意转移产业的选择,移入产业集群与当地企业和文化的融合,以及转出地产业的发展。王瑛(2008)[7]认为运用产业集群理念进行招商引资是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赶超发达地区的有效战略工具,并根据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机遇与障碍,提出了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的问题与对策。何龙斌(2012)[8]从东部地区集群粘性的角度,运用博弈分析阐明了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以上这些研究对中西部地区以产业集群理念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然而,国内对以产业集群理念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多集中在对集群转移概念确定以及产业集群对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升地区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用上的分析方面,对具体承接模式的概括很少,对承接模式的特点、利弊以及适用产业类型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以集群理念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定义为集群转入模式,并将集群转入模式分为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和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同时尝试对集群转入模式的特点、利弊以及适用产业类型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二、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与现状分析
(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分析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源自于弗农(1966)[9]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一个产业一般都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产业在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之间进行转移。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是日本学者小岛清在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10]。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扩张理论,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在进入成熟期后,企业数量逐渐增加,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市场利润也逐渐下降至平均利润水平,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并且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成本逐渐上升,这些产业必然会失去竞争优势。然而这些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可能仍然处于导入期或者成长期,企业数量较少,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利润较高,市场竞争较低;加之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土地以及自然资源,在这些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中西部地区应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承接在东部地区即将进入衰退期、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在中西部地区处于导入期或者成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逐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表1 产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是市场状况
(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关于中西部地区是否大规模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学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借鉴贺曲夫、刘友金(2012)[11]以产业比重(各地区相应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变化的方法,并依据:如果中西部地区某产业的比重在不同期间发生增加(或减少),即表明在此期间该地区中该产业存在转入(或转出);在中西部地区承接某产业转移的情况下,如果该产业比重3年内变化(增加或减少)幅度达到5%,或5年内变化幅度达到8%,说明该产业在该时段发生了大规模转移(转入或转出),否则说明该产业没有发生大规模转移。①严 格来讲,一个地区的产业比重增加或减少,不能说明该地区一定转入其他两个地区的产业或者向其他两个地区转出该产业,还可能是扩大或减少生产,或者是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或向国外转出产业的结果。为强调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现象,本文假设某地区某产业比重变化完全因为其他两个地区产业转移造成的。考察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规模大小,本文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②东 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第二产业中27个工业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年、2005年、2008年和2011年4个时间截面的各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研究样本。
表2 东中西部地区各产业的产业比重变化③产业比重的计算公式是:(各地区相应产业工业总产值÷全国该产业工业总产值)*100(%)
表2和表3的统计结果显示,2000-2005年,中部地区有6个产业的产业比重在增长,只有5个产业是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占27个样本产业总数的18.5%,增幅在0.3% ~3.4%,都没有达到8%,有色金属冶炼业是承接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西部地区有11个产业的比重在增长,只有6个产业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增幅在0.1%~6.8%,也是都没有达到8%,其他5个产业都是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承接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这说明在2000-200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种类极少,规模也很小。
表3 中西部地区各行业的产业比重增减幅度变化①表3中正值表示增加,负值表示减少。(%)
2005-2008年,中部地区有22个产业的比重在增长,有20个产业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27个样本产业总数的74.1%,其中饮料制造业的增幅达到5.4%,有色金属冶炼业(3.9%,1.1%)②括号中的二维数据表示承接产业来自两个地区的比例,地区按照东中西顺序。的增幅达到5%(表3),但饮料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在2008年的产业比重也只有26.4和32.8(表2);西部地区有23个产业的比重增长,其中19个产业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是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占样本产业总数的70.4%,增幅多在0.1% ~3.2%之间,只有煤炭开采业(4.8,4.3)达到9.1%超过5%(表3)。这表明,从2005年开始,中西部地区已经开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但规模不大,仅个别产业出现大规模转移。
2008-2011年,中部地区有23个产业的产业比重在增长,有20个产业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样本产业总数的74.7%,其中非金属矿制品业(6.1%),食品加工业(7.1%),纺织服装业(7.7%),专用设备制造业(6.3%,0.9%)4个产业的增幅达到5%;西部地区有21个产业的产业比重在增长,有17个产业是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占样本产业总数的81.0%,其中,非金属矿采业(5.1%)的增长超过5%,而煤炭开采业(1.8%,4.3%)一半以上是承接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这说明,虽然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有所扩大,但是仍然不够。
整体来看,自2000年到2011年,中部地区共有7个产业的产业比重超过8%,其中全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非金属矿制品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业、纺织服装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6个产业,有色金属冶炼业(5.5%、3.1%)是承接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西部地区有5个产业的产业比重超过8%,其中非金属矿采业、饮料制造业和石油开采业(11%、6%)全部或者一半以上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煤炭开采业(2.3%、11%)和石油炼焦业(2%、6.1%)都是承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虽然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象尚未发生。
(三)中西部没有大规模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
1.东部地区市场环境粘性。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以及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等被大规模开发,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必然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制度完善,劳动力素质较高,信息沟通便捷迅速,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高,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这些都会使企业对东部地区的市场环境产生依赖,对企业的整体转移产生拉力。
2.东部地方政府阻滞。尽管东部地区需要将处于衰退期、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以获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但地方政府由于担心资金外流、税源流失、财政收入减少、失业人数增加以及产业“空心化”造成经济增长乏力,在新兴产业壮大之前,地方政府往往会通过低价甚至违规提供土地以及提供税收优惠等各种优惠政策,阻滞产业外移。
3.中西部地区市场环境不完善。虽然西部地区劳动力、土地、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环境也有待改善,劳动力素质较低,生产技术水平及创新水平低,缺乏上下游配套企业,企业的整体转移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由前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多是非金属矿制品业、煤炭开采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纺织服装业、饮料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产业。这说明了目前中西部地区是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被动地承接在东部地区即将进入衰退期、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边际产业。总而言之,由于东部地区市场环境的粘性,东部地方政府阻滞以及中西部地区市场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只是小规模承接了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
三、集群转入模式的机理分析
(一)中西部地区以集群转入模式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分析
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发表的《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指出,国际投资不再向劳动和土地要素的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2000)[12]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特定领域中具有竞争或合作关系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在地理上的集中。”也就是说,这些在地理位置上聚集的相互分工协作的企业或机构所构成的产业集群是吸引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关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一方面,集群内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专业化分工,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各个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即实现了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另一方面,集群内大量的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市场网络、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等诸多生产要素,获得分散企业不具有的外部规模经济。
2.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易于交流和监督,彼此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这能够减少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抑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增加企业间交易频率,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3.产业集群能够加速创新。这里的创新包括技术、管理、制度等各方面。一方面,产业集群中尤其是处于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中,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相临近,有利于思想、知识、技术的交流、传播、应用和创新;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这种彼此间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管理等创新。
也就是说,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创新等集群竞争优势已经部分代替了劳动、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为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我国中西部地区在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的同时,还应通过集群转入模式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集群转入模式的内涵、特点分析
集群转入模式是指以转入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为核心,带动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转入,形成产业集群。集群转入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集群转入模式转入的是产业集群。集群转入模式中转入的不是某一产业或者企业的生产部门或者生产工序的转入,而是包含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的产业集群的转入,因此被称为集群转入模式。
2.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顺序。集群转入模式不是将集群一次性的在短时间内全部移入,而是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因为关联性产业的关联性强,大规模企业是该产业中的领导性企业,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能够吸引竞争性或者上下游配套企业以及辅助机构跟随转入。因此,通常是先转入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然后带动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的转入。
3.关联产业或规模企业的选择是集群转入模式的关键。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在集群转入模式的企业成员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成员都为其提供配套或服务,并且关联产业或规模企业的关联性、技术水平、空间分布等决定其对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的带动程度,影响转入集群的网络联结强度和根植性,最终影响转入地经济的发展,因此,集群转入模式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
在集群转入模式中,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以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较长;从产品的角度看,生产的产品较复杂,产品能够分割成不同的生产工序,产品系统集成性比较强,其中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从集群网络关系看,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垂直分工和协作关系,同一配套产业内企业之间存在较强竞争关系。因此,集群转入模式适用于产业链较长、产品系统集成性比较强或者产业间关联性较强的产业。
(三)两类集群转入模式内在机理的比较分析
在集群转入模式中,新产业集群中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以及为其配套的产业或者企业可能是自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或者零散产业,也可能来自同一个产业集群,并且这两种方式下的集群转入模式的内在机理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根据转入集群的形成方式不同,将集群转入模式分为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和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
1.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
(1)内涵及特点。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简单地说是将各地某一类相关联的产业集聚本地形成产业集群。具体而言是指以转入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为核心,带动各地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转入,形成产业集群(见图1)。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以集聚转入模式转入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可以是一个产业集群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也可以是一个产业集群的配套产业,还可以是零散的产业或者企业。第二,为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配套的产业既可以是来自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产业原来产业集群的企业,也可以是来自其他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或者分散产业。第三,由于在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的企业成员来自各个地区,因此,在新的产业集群中,企业需要建立新的网络关系。
(2)现实例证。2005年,江西新余市转入以多晶硅片生产加工为主的赛维LDK公司,由于多晶硅片处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中游,对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效应较大,带动一大批配套产业向新余转移,如天能电力、江西中材、台湾昇阳、江西盛隆、新余奥曼特、新余金品德、江西瑞晶等光伏企业;同时,赛维LDK公司与上海交大联合建成“上海交大赛维LDK太阳能联合实验室”,与南昌大学合作成立了“南昌大学—LDK太阳能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光伏产业集聚。新余光伏产业以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带动各地以硅片生产为核心,以上游产业——硅材料提纯,下游产业——太阳能电池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太阳能应用产品,以及辅助材料产业——产业坩埚、氮化硅微粉磨料为配套产业的一整条光伏产业链的发展,推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新余光伏产业已形成国内首个规模大、技术领先的“硅料-硅片-配辅料-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产品”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誉为“多晶硅片之都”、“太阳能之城”。新余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100212万元,其中光伏产业对新余GDP增量的贡献达到61.5%。
(3)适用产业类型分析。以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形成的集群内,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来自于全国多个地区,甚至是国外,不同地区的企业集聚在一起更有利于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并且,这种转移模式只转入转出地个别产业或者企业,对转出地造成“伤害”相对少,受转出地政府阻滞的可能性较小。但是,集聚转入模式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产业与其配套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之间的转入有一定的时滞,首先转入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会因为没有配套产业或者企业而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因此,关联产业和规模企业的引进难度也较大一些。假若只引进原集群中的某一大企业,企业原先可以从集群中迅速便捷的获得相应的零部件,现在购买一个零部件需要从其他地方购买,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转入的产业或者企业由于受转出地政府阻滞的可能性小,并且转入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会因为没有配套产业或者企业而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因此,集聚转入模式适用于转入在东部地区仍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在中西部地区也具有一定的资源或者市场基础的产业。因为,这样的产业不仅能够跨越式的提升转入地的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够相对减少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会因为没有配套产业或者企业而增加的生产经营成本,减少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产业的引进难度。
2.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
(1)内涵及特点。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简单地说是指将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整体移入本地区。具体来说,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是指以产业集群内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为核心,带动原集群内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的集群整体性移入(见图2)。整体型产业集群转入模式与通常意义上讲的产业集群转移模式相对应,与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整体性集群转入模式是一个产业集群的整体性移入,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都来同一个原有的产业集群。第二,基于产业集群移入的整体性,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仍是原集群中的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集群内企业与企业间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并没有改变,原来的网络关系依然保持。
图1 集聚型群转入模式
(2)现实例证。2003年,重庆璧山县以奥康集团为核心,带动浙江20多家为奥康配套的皮革、鞋机、鞋底、零配件等上下游企业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辅助机构的集群整体性移入,就属于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重庆市璧山县以转入的浙江温州奥康集团为核心,首先带动浙江温州长城鞋材、杭州兴华皮革机械有限公司、重庆裕华鞋业鞋材有限公司等8家与奥康集团长期密切合作的配套企业的入驻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随后又有一批来自浙江一带的数十家产值超亿元的大型企业,以及属于制鞋产业链上的皮革、鞋机、鞋底、零配件、鞋业培训机构、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鞋业配套企业或者机构也纷纷进入园区,实现了东部鞋业集群的整体型移入。
重庆市璧山县以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承接东部地区鞋业集群,主要是因为集群在东部地区发展出现了瓶颈——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的成本上升、电力的短缺等因素给浙江制鞋企业的生存造成威胁;而在西部地区,例如重庆,有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够降低集群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重庆璧山产鞋已有5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十大皮鞋生产基地之一,在2003年的皮鞋生产企业1800余家,年产皮鞋500多万双,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因此,最终重庆市璧山县以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实现了东部地区鞋业集群转入。
(3)适用产业类型分析。由于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是将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整体移入本地区,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保持不变。因此,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引进单一产业或者企业,没有配套产业或者企业,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情况。另一方面避免了由于企业网络关系变动,企业增加交易成本的状况。但是,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是一种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由于转出地政府担心这种整体性的大规模转移会导致转出地“产业空心化”,即使是转出那些有利于转出地产业升级的产业,转出地往往也会多方阻挠,因此,这种模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
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出主要是因为原发展地出现了瓶颈,例如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增加,转入地具有较优越的发展环境;并且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转入的产业集群由于受转出地政府的限制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多适用于那些在东部地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处于衰退期的、淘汰的或者污染严重的,但在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的产业集群。因为,这样的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并能够减少东部地区的政府限制的可能性。
图2 整体移入型转入模式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2000年至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只小规模承接了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文章将集群转入模式分为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和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和利弊,转入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是选择集聚型集群转入模式,还是整体型集群转入模式,需要根据转入产业的类型而定。本文建议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仅要以低成本要素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边际产业,还应通过集群转入模式构建产业集群,以集群竞争优势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具体建议如下:
1.中西部地区应选择以集群转入模式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转入地对土地、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等客观环境的改善一般及其有限,因此以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但是转入地可以通过规划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吸引所需要的产业转移,带动转入地经济朝着规划的方向快速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应选择集群转入模式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2.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条件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选择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在集群转入模式的企业成员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成员都为其提供配套或服务,关联产业或规模企业的关联性、技术水平、空间分布等决定其对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旁侧产业以及相关辅助机构的带动程度。同时,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影响转入集群的网络联结强度和根植性,影响产业集群对转入地经济的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当地产业基础、资源条件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选择关联产业或者规模企业。
3.中西部地区应根据不同转移产业选择不同集群转入模式。不同的转移产业,中西部地区承接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应该根据产业类型选择不同的集群转入模式。对于在东部地区仍处于成长期或者成熟期,在中西部地区也具有一定的资源或者市场基础的产业,应选择集聚转入模式;对于在东部地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处于衰退期的,在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的产业集群,应选择整体转入模式。
[1] SAMMARRA A,BELUSSI F.Evolution and Relocation in Fashion-led Italian Districts:Evidence from Two Case-studies[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6,18(6):543-562.
[2] KLMIENKO M.Competition,Matching,and Geographical Clustering at Early Stages of the Industry Life Cycle[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03,56(3):177-195.
[3] HWANG K K.In Search of a New Paradigm for Cultural Psychology[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6(3):287-291.
[4] 吴晓军.论产业集群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3(8):123-126.
[5] 丘兆逸.实施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西部经济腾飞[J].探索,2006(1):146-149.
[6] 蒙丹.以集群转移的模式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J].商场现代化,2007(18):258-259.
[7] 王瑛.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8(2):149-152.
[8] 何龙斌.基于产业集群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研究[J].商业研究,2010(8):144-147.
[9] 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10]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周宝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53-96.
[11] 贺曲夫,刘友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2(12):85-90.
[12] PORTER M.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