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3-11-21贾学梅
贾学梅
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心悸、昏阙等,我院对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加以总结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名患者经检查都为心血管疾病患者,A组治疗组55名患者,男性34名,女性21名,年龄25~45岁,病程1.2~4.6年;B组对照组33名患者,男性24名,女性9名,年龄31~68岁,病程1.7~3.5年[1]。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心血管疾病患者88名,根据依从性好坏分成A、B两组,A组55名依从性较好的患者为治疗组,B组33名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为对照组,对A、B组患者年龄、性别、对药物使用知识掌握程度、与医生和护士关系以及自费支付医药费比例等加以回顾总结,并得出结论[2]。
1.2.2 治疗方法 给予A、B组患者辛伐他汀药物医治。晚上服用,开始服用剂量为8 mg/d,1次/d,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和身体情况可做适当调整,最大剂量不超过15 mg,以两周为一疗程,服用3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我院此次研究所得的关于A、B两组的有效数据,依据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经过治疗分析,A组治疗组55名患者,年龄为25~45岁,病程为1.2~4.6年,对药物使用知识掌握程度较为熟练的49名,比例为89.1%,患者与医生和护士关系良好的51名,比例为92.7%,患者自费支付医药费为5名,比例为9.1%;B组对照组33名患者,年龄为31~68岁,病程为1.7~3.5年,对药物使用知识掌握程度较为熟练的12名,比例为36.4%,患者与医生和护士关系良好的14名,比例为42.4%,患者自费支付医药费为19名,比例为57.6%。
表1 A、B组患者治疗后依从性总结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主要为与身体之中负责血液流转的多数器官及组织相联系的疾病,如心脏、血管等[4]。他汀类药物主要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般经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从而导致细胞中的胆固醇数量降低,引发细胞膜上的受体数量以及活性提高、及血清胆固醇减少提高。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依从性一般也说为顺从性,主要是说患者依据主治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安排加以医治,并和医治人员保持一致;反之则称为非依从性。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心功能和血管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阻碍,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本身较为脆弱,抵抗力较差,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和病死率,必须进行及时治疗[5]。
我院通过详细的研究比较总结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依从性较好和较差的患者治疗资料,对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加以分析,治疗组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年龄为25~45岁,小于对照组患者31~68岁,药物使用知识掌握熟练89.1%,高于对照组患者36.4%,与医生护士关系较好比例为92.7%,高于对照组患者42.4%,自费支付医药费比例9.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7.6%,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1]Chiu JH,Abdelhadi RH,Chung MK,et al.Effect of statin therapy on 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mo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Am J Cardiol,2005,95(4):490-491.
[2]刘英明,费宇行,杨晔.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前景.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1):86-89.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90-409.
[4]Barreto D V,Barreto F C,Liabeuf S,et al.Plasma interleukin-6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both hemodialysis and pre-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Kidney Int,2010,77(6):550-556.
[5]Navab K D,Elboudwarej O,Gharif M,et al.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nd 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chronic kidney disease.Curr Pharm Des,2011,17(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