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录音的要点与技巧

2013-11-21魏晓军

声屏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空间感传声器声源

□魏晓军

好的声音素材是一笔财富。事实上,“你拾取的声音素材越好,后期制作时拥有的本钱就越多”,而要想获得好的声音,就要从现场开始。现场所录的声音是整个节目声音质量的保证,如果现场录音失败,有些声音在后期是无法替换或者无法重新补录的。现场录音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着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电平控制

电平的控制是对录音师最基本的要求。为得到合适的录音电平,现场录音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设置通路电平。在标准监听条件下,电平设置的基本原则是:录音中如果使用调音台,则首先将MasterFaders设置为0(或最大值),ChannelFaders设置为0,调整输入增益(TrimorGain)取得合适的录音电平值;若使用话筒放大器录音,则话筒放大器输出设置为0,调整输入增益(TrimorGain),取得合适的录音电平值;若使用音频接口直接输入,则调整输入增益(TrimorGain)取得合适的录音电平值。

录音时,数字峰值表指示最大电平一般≤-3dBFS。相对数字峰值表(dBFS)而言,录音通用的电平标准有,SMPTE:0VU=-20dBFS;欧洲广播联盟:0VU=-18dBFS;美国卫星电视:0VU=-12dBFS等。前期录音应尽量采用24bit/48kHz,为后期处理留有余量。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高电平,提高信噪比。

现场录音中必须解决噪声问题。现代录音技术几乎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因此,有人认为现场的问题可以留给后期运用工作站解决,用软件消除噪声。事实上,任何现场不合要求的录音,后期调整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现场录音前要积极寻找噪声源,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噪声,消除噪声。

录音中若使用灵敏度高的强指向传声器,应调整指向角度,抑制现场噪声,以求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对于现场风噪声而言,如果以拾取对话为主,则可采用60Hz或80Hz低切滤波器,基本上不会对声音产生影响,能够有效地减少风噪声。

要适时地调整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对于大声压级的信号,传声器与声源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要远。这是因为录音设备都有一定的音量处理限度,超过这一范围,声音就会失真。声源信号的声压级过高的话,电容传声器产生的电压会导致内部的前置放大器过载,声音就像爆裂似的。由于这种过载是传声器本身造成,所以在调音台使用衰减器也没用。由于声压级大,输入电平过高,造成过载失真,这在技术上是不合格的,同时也影响到声音的艺术表现。

音色平衡

录音时应尽量通过传声器指向特征、拾音距离、拾音角度等方面的设置,来取得较为理想的音色。

引起音色变化的因素除了传声器与声源外,还有频率均衡的调整。在录音时要注意音色的平衡,音色的平衡是节目声音高中低频段在整个平直频响曲线上的量的比例关系应为等同,不可以过高或过低强调已经存在的频率信号。

在现场录音时,传声器设置的距离和角度至关重要,传声器要尽可能地靠近声源。如果传声器距离过远,人物对话会由于掩蔽效应而被周围大环境声所掩盖,使人难以听清。通常将声源的距离拉开到原来的两倍,传声器接收到的信号便减弱到原来强度的1/4。传声器距离声源过远还会过多地拾取到混响声,对语言的清晰度产生影响。

现场拾取对话时,大多使用指向性强的心形电容传声器。心形传声器的最佳位置是离演员头部上方0.3-1米处,如果演员上方没有位置时,也可放置低于嘴的高度,传声器呈仰角设置。但这样设置会过多地拾取到胸腔共鸣的声音,并且演员转身、扭头说话,传声器不好跟。传声器若跟不住,则会产生明显的离轴效应,音色发生变化。

现场录音拾取到声源音色如果不够理想,对人声的音色调整可适当使用EQ,调整时通常不宜超过±6dB。值得注意的是,对EQ的调整要通过后期声音制作来完成,现场一般不使用均衡,这是由于时间、监听环境、制作要求、艺术表现等因素影响决定的。现场一旦对音色调整失误,后期很难找回来。对于多传声器拾音,尽量用多轨分别记录,以便于后期分别对诸多声源的音色进行不同调整。

在均衡调节时,要避免过量的提升,因为这样有可能使信号失真。在提升高频时,可以试用衰减低频的方法来达到提升高频的目的。使用均衡前,先试着变换传声器或位置的摆放,来审听是否获得满意的音色,这样做比使用均衡获得的声音更为自然。

动态处理

现场录音中要注意动态处理与把握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从最弱的可闻声0dBSPL,到最强的可忍受声,通常是120dBSPL之间的范围。在听感上应是一个录音作品最大声与最小声之间的音量差,动态范围常被用来达到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拾音过程中的动态处理指压缩处理,一般不主张使用过大的压缩比,应控制在2∶1-3∶1之间,压缩拐点不宜过低,应控制在-10dB以上。录音师可根据节目及声源的具体情况,对节目信号做轻度处理,确保信号在录音过程中不超过记录载体所能承载的动态范围。如果没有把握,现场录音可不做动态处理,为后期制作留有余地,后期用自动化或音量包络来完成音量的动态控制。

现场录音中,电平过大会导致过载失真,电平过小在提升后又可能导致噪声过大。一般在增益端做固定的衰减,便于控制通路输入电平,求得大的动态,又可抑制噪声。

现场录音中,节目可以不压缩,但绝对不可以过载。后期制作时,可根据不同声源与不同风格的节目类型做不同的动态处理,确保不同的节目具备不同的动态范围。在系统通路中,加入限制器可以用来防止那些可能会超过预置电平的过大信号,却不会压缩掉声音信号的任何动态。设置限制器时,应先以最大音量播放声音素材,然后慢慢降低门限值,直到压缩电平起表,经过反复比较、调整压缩比和门限值,直到合适为止。输出电平的原则是既不可使信号过载,又要使信号获得最大的信噪比。

空间感的获得

除电平、音色、动态因素外,录音时也应对声音空间给予充分的考虑。如果声场环境良好,在拾音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传声器的方向性、拾音距离、拾音位置等因素,更多地拾取近次反射声和自然混响,这样会对响度、音色、动态等带来较大的帮助。

声音距离感与传声器与声源的距离、声强变化、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的变化以及音色的变化有关。空间感是指人耳对声源所处空间特性的感知,声音的空间感由声源所处环境的声音特性决定。空间感可以理解为声场感,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特定的空间有其特殊的声场特性,如旷野、隧道、室内、室外等等,都可以通过声场体现出不同的空间感。

现场录音中,要有“空间”意识。在笔者担任录音的电影《约会阳光》中,丈夫在前景喝水看电视,妻子在后景收拾床铺,两个人对话慢慢演变为吵架。录音时,一只传声器拾取前景丈夫的声音,另一只传声器拾取后景妻子的声音,两路传声器信号输入调音台。在调音台控制两路信号的比例,使得前后景声音距离感与画面保持一致,注意了声音距离和声音纵深的体现,获得准确的透视感和空间感。并且,以两人声音的空间距离表现出两人情感的距离。

现场录音时,空间感的获得主要依靠声场特征与传声器的选择与摆放,后期也可以通过对人工混响的使用达到较为准确的空间定位。在使用人工混响时,调整混响时间、预延时、混响扩散、阻尼、预置混响等参数,把房间声响、环境或空间等感觉加入声源,来体现空间感。在利用混响器的调节中尽最大的可能使听众、观众察觉不到人工的痕迹,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美学价值。

一切技术手段都是为艺术表现服务,对录音要点与技巧的把握,需要录音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完善。现场录音要想获得较好的声音,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的融合,需要从业者长期的积累与实践。

猜你喜欢

空间感传声器声源
正确选择传声器的响应类型
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
表面传声器校准技术研究
冥想
空间感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运用内积相关性结合迭代相减识别两点声源
浅谈3D电影摄影立体空间感的建构
力-声互易在水下声源强度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