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录片类型——影视幕后纪录片研究
2013-11-21屈高翔
□屈高翔
栏目责编:陈道生
影视幕后纪录片在国外有着一定的发展,早在1982年,莱斯·布兰克拍摄德国电影大师沃纳·赫尔佐格名片《陆上行舟》的纪录片《电影梦》,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幕后纪录片。好莱坞很早便有为电影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公司。此类纪录片通常被剪辑成半小时左右的片段,在电视台播放或随DVD发行。某些特殊的电影也会制作篇幅较长的纪录片,如《阿凡达》制作了超过两小时的纪录片,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斯皮尔伯格拍摄《拯救大兵瑞恩》时套拍的纪录长片《和平的代价》《直击战争》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影视幕后纪录片在中国起步较晚,本世纪初开始起步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发展脉络清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2002年以前,中国已经出现为电影拍摄的纪录片,但这类纪录片很少与观众见面,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仅保留起来作为影像资料。1997年,著名导演张艺谋选中当时还是学生的甘露为即将开拍的《幸福时光》“留下点资料”。甘露凭借自己的理解,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完成了《留住时光》,用镜头纪录了作品的创作过程,这是影视幕后纪录片在中国最早的作品。
发展阶段。 2002年是中国电影的转折点,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英雄》不仅使中国电影开始追求大场面大制作,而且使电影制作人看到了电影宣传和营销的巨大作用。甘露耗时四年追踪《英雄》的拍摄过程,积累了400 小时的素材,制作成纪录片《缘起》,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轮番播出。《缘起》一经播出就产生了轰动效应,观众第一次看到了一部国产大片出炉的幕后细节。在甘露的纪录片里,人们看到了张艺谋坐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思索的背影,人们看到了章子怡素面朝天地坐在练功房的地板上……人们看到了那么多著名或者不著名的面孔在为一部电影或快乐或哀愁着。
《缘起》随着《英雄》一同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这也让片方看到了电影纪录片的潜在吸引力。《缘起》当年单独发行的光盘叫价30 元,被许多影迷争相购买收藏。甘露为《十面埋伏》拍摄的纪录片《如花》同样大受关注,影视幕后纪录片开始“走红”。甘露此后几年又先后为《赤壁》《刺陵》《大笑江湖》《龙门飞甲》等拍摄了纪录片。期间,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集结号》、顾长卫的《最爱》也都拍摄了纪录片。幕后纪录片已经成为国内大导演、大制作的“标准配置”,成为电影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熟阶段。 随着网络的兴起,播出平台的扩展,影视幕后纪录片逐步走向成熟。《千里走单骑》幕后纪录片《千里之旅》片长40 分钟,新画面影业公司把它拿到全国几十家电视台播放,收视率和宣传效果非常好,为《千里走单骑》赚足了眼球,较好地刺激了观众的观看欲望。《满城尽带黄金甲》随即“升级”,制作了十八集系列短片,每集10 分钟,更适合电视栏目化需求。到了《三枪拍案惊奇》,由于国内视频网站崛起,制作公司制作三五分钟的幕后特辑,专供网络发行。顾长卫作品《最爱》在上映前,先行在网上播出了幕后纪录片《在一起》,极大提升了影片的公益形象,使原本对影片不感兴趣的观众开始关注《最爱》。《金陵十三钗》上映时,片方把90 分钟的《张艺谋和他的金陵十三钗》授权给了某门户网站独家播放,还专门召开发布会造势,对方也拿出大篇幅宣传资源置换,跟拍纪录片的综合效益得到了放大。
随着宣传平台的多样化,幕后纪录片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制作和剪辑也呈现多样化趋势。《逆战》一杀青便发布了视频特辑,而很多电影都开始分拣纪录片素材针对不同时期的宣传做着准备。比起文字宣传,短小生动又有演员出镜的纪录片特辑更适合宣传的需要。幕后纪录片已经走向规范化的成熟时期。
影视幕后纪录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类型特征和符号特性,成为区别于其他类型纪录片的独特样式。它的类型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题材上,幕后纪录片取材于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包括影片的前期筹备、演员选择、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等过程,立足影视作品创作本身,结合宣传的需要,从创作过程中选取有趣味可挖掘的点进行真实记录,结合影片的主题进行合理的展现。
第二,叙事模式上,幕后纪录片叙事性差,一般按照影视作品创作的过程进行纪录和编排,没有较强的戏剧冲突。一般纪录模式都是导演怎么带领大家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完成影片的创作。但通过展现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和欢笑,可以使观众了解一个影片是如何产生的,可以调动观众的情感,进而拉近观众和影片的距离,实现商业价值和创作目的。
第三,主题的依附性。幕后纪录片主要是想表现影片产生的过程。幕后纪录片导演甘露说,她想呈现给观众的是:“只有这样一位导演带领这样一群人才能完成这样一部作品。”由于幕后纪录片是纪录影片的创作过程,因此它的主题往往是依附于影片本身的主题。比如,《最爱》的幕后纪录片《在一起》通过对艾滋病人的纪录和拍摄过程的真实呈现,呼唤人性的回归,这和电影的主题一脉相承。《集结号》的幕后纪录片《牺牲》和影片一样,展现了革命战士的无畏气概,呼吁人们关注战争中的个人命运和荣誉。幕后纪录片在纪录的背后,是对主题的又一次附和,将主题现实化。在体现影片如何完成的同时,也表现了主题是如何建构的,展现电影主题的现实意义。
幕后纪录片为影视作品而存在,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就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功能。
商业宣传功能。 商业功能是当代幕后纪录片最突出的功能和发展的动力。现如今电影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获得更多的票房,必须依靠强大的宣传来调动观众的兴趣,营造观影的氛围。幕后纪录片具备很好的宣传功能。它可以制作成不同时长的不同版本,分别投放不同的媒介平台,配合其他宣传手段,形成立体宣传态势,营造市场氛围。
满足观众窥视心理。 在大众传播时代,对于那些早已经熟悉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八卦新闻漫天飞的观众而言,对电影制作的窥视早已成了他们的一个心理需求。观看影片本身就是一次窥视。借助影院的独特氛围,观众通过影像营造的镜像世界,去窥探电影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种种活动。幕后纪录片则是将观众的目光,从影视的奇观世界中接续过来,让其聚焦到这部电影的生成过程上。他们窥探了这部电影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秘密,满足了他们窥探电影如何产生的需求。
揭示电影本质,增加电影噱头。 电影本身只是商业社会中满足大众需要的一种文化产品,是由电影制作人员结合多种表现手法而生产出来的审美对象。无论观众在电影中看到的是多么瑰丽、奇特、惊险的世界,都只是电影人制造出来的幻象而已。幕后纪录片将实现各种电影效果的过程展示给观众看,一方面唤起观众对电影人艰辛劳作的敬佩之情,知道影片背后导演和演员的艰辛。比如《赤壁》的纪录片《路有多长》纪录了演员拍摄战争场面时意外受伤的片段,展现了电影人的不易;另一方面,幕后故事也是有效的广告,增加观众看电影的冲动。通过幕后纪录片你可以知道张艺谋怎样调教“十三钗”、徐克如何玩转3D 武侠,进而产生观看电影时的冲动,使观众超越视觉幻象世界,将目光投射到对电影的生产上来。
文献资料功能。 由于幕后纪录片详细纪录了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通过纪录片可以较好地研究一个导演的风格、剧组的组成和运作、演员的表演和角色的塑造、当代电影工艺和产业等,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
当下,我国影视幕后纪录片发展迅速,逐步迈入成熟阶段,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幕后纪录片市场和机制,要想发展壮大,必须遵循以下趋势。
独立化。 影视幕后纪录片虽然以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为创作对象,但一定不要局限于只完整纪录创作过程的模式,应该重新挖掘新的亮点;不要依附于影片,要有自己的主题,和影片形成相互照应的关系。
《最爱》的幕后纪录片《在一起》没有局限于影片如何拍摄,而是抓住导演顾长卫在网络上发布寻人启示,征集感染者出演或参与电影《最爱》的幕后工作的事件,以艾滋病志愿者征集活动为突破口,真实记录了剧组通过网络聊天进行全国寻访、征集人选、选定感染者进入剧组参与拍摄的全过程。镜头中感染者讲述了个人的感染经历及疾病带来的困扰,使观众脱离了影片《最爱》设定的故事环境,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关注实实在在的感染者,较好地宣传了反艾滋病歧视,主题鲜明,使人心灵震颤。
艺术化。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导演艺术构思的体现,都有着自身的艺术价值。幕后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新形式,它在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方面还有待挖掘。以往的幕后纪录片只追求纪实价值,要求完整纪录拍摄过程,忽略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幕后纪录片应该以影片创作过程为依托,通过对素材的筛选来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在满足观众窥视欲的同时,感受到作品传达的理念和追求。这样的幕后纪录片才能长久,而不是随着影片的下线而被人淡忘。
《集结号》的纪录片《牺牲》在纪录影片原有的拍摄基础上,一方面回溯淮海战役中普通士兵鲜为人知的经历,另一方面寻访与《集结号》中的谷子地有类似经历的老战士。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叉,结合牺牲这一主题,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升华了《集结号》的主题:每一个牺牲者都永垂不朽。
产业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幕后纪录片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规模化效益。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家专门的影视幕后纪录片制作公司和团队,大多数作品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风格,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这对于幕后纪录片的发展壮大极其不利。
实现幕后纪录片的产业化,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纪录片制作公司。剧组设置纪录片组,形成完整的制作体系,实现制作公司和媒介的结合,配合影片的宣传需要制作不同样式和类型的幕后纪录片,在不同的媒介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其次,培养专门的制作人才。现如今,很少有人靠专门拍摄幕后纪录片生存,幕后纪录片的拍摄缺乏专业编导人才,应加强人才培养,增加新鲜血液的流入。最后,应该把幕后纪录片当作商品、当作产业来办,把它看成是一种制造业,这样才能体现它的商业价值,形成规范合理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