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板桥道情》的泰州版本
——兼述宫、羽两个调式的【耍孩儿】
2013-11-21赵萌
■赵萌
道情,是流传华夏各地的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形式。由于演唱者只需一筒渔鼓和一副简板自己随歌敲击,伴奏简洁而灵活,所以,非常便于流传。从川、陕、冀、鲁、豫,到湘、鄂、苏、皖、浙等地,都有道情在各地传唱。由于语言调值和民歌音乐的差异,各地道情的曲调亦多有不同。流传在苏中扬泰地区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板桥道情》了。
清代江苏流行的道情曾有三家,即《大樁道情》、《冬心道情》和《板桥道情》,分别为徐大樁、金农(冬心)和郑燮(板桥)所著。前二者由于各自的局限,都未流传。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所著的“道情十首”,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今天我们的“非遗保护”对象。
所谓《板桥道情》,其实只是“泰州道情”(亦称“扬州道情”)之中最为流行的一首曲目。
“泰州道情”乃是中国南方诗赞体道情的一个分支,用扬、泰方言说唱,唱腔为曲牌体。常用的曲牌有【耍孩儿】、【浪淘沙】、【倒扳桨】、【清江引】等。早在明代就已流行,到了清代乾隆盛世,流行更为广泛。由于其内容亦庄亦谐,雅俗共赏,曲调流畅简洁,易学易记,故而爱唱者不分士农工商,多有所好,板桥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在“道情十首”的开场白中说:“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间教唱度曲,我如今也谱得《道情十首》……”,说明他的道情乃是家学渊源。这里所谓的“谱”,应该是按曲填词。因为,从词格上看,他就是明清俗曲【耍孩儿】的句式。全曲八句,按三、三、二分布,即由两个三句和一个两句组成。如其第一首《老渔翁》的词格为: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往来无牵绊。(以上为第一个“三句”)
沙鸥点点清波远,
荻港萧萧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以上为第二个“三句”)
一霎时波摇金影,
蓦抬头月上东山。(以上为最后的“两句”)
其余九首,均按以上格式填词。可见其曲牌就是【耍孩儿】。现在的问题是,【耍孩儿】的曲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收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以下简称“集成”的《板桥道情》标题为《道情调【耍孩儿)》,为2/4拍,羽调式,其“附录”的,清道光十二年(1840)刊行的《张鞠田琴谱》中,有“引子”、“道白”、“正曲”、“尾声”的《道情十首》,正曲也是羽调式(古琴谱不标板拍,故无拍号)。
“集成”中收入的另外两首《道情调【耍孩儿)》皆为宫调式,分别为戈弘先生采录于兴化和朱新华先生采录于东台。前者的词也是郑板桥的“老渔翁”,而后者由于内容不同,词格亦有变化,故而曲调也有变异。我们知道,历史上兴化、东台曾归属泰州。泰州、东台、兴化是一片紧密的文化群落。道情,曾经几乎是这里的人民个个能哼上两句的“乡曲”。集成能从此区域采录两首同为宫调式的【耍孩儿】,可见【耍孩儿】在此流行的程度了。而板桥先生的道情也曾以宫调式的【耍孩儿】在这一带流传,因而,我们不妨视宫调【耍孩儿】为《板桥道情》的泰州版本。至于究竟是宫调式的,还是羽调式的为板桥先生所传,似乎难下定论,诚如民族音乐家戈弘先生在其所著之《拔根芦柴花——扬州民族艺术》一书中所言:“民间流传的《板桥道情》有多种版本”,“究竟哪一种为郑氏所作,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充分的根据”。
现在,我们不妨把宫、羽两种调式的《耍孩儿】作一简单的对比:
“集成”收录的《道情调【耍孩儿)》署名为“佚名唱、记,郑板桥填词”,并在注释中说,“此曲流传于苏南苏州、无锡、常州、常熟、宜兴和苏北扬州、盐城、南通、等地”。可见其在江苏流传之广。其曲调为2/4拍,一板一眼,质朴、自然、清新、流畅,大众易学易记,故而流传广泛。
宫调式的《道情调【耍孩儿)》为4/4拍,一板三眼,前两个三句段落终止的“落板音”皆为调式主音“宫”,而全曲最后的终止恰恰结束在半终止的“徵”音上,给人一种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最近,有幸听到了戈弘先生编曲,由著名青年扬剧表演艺术家李政成演唱的《板桥道情》,其中有一段宫调式的旋律,飘逸、潇洒、和悦、闲适,充满文人气,其一唱三叹,起伏跌宕,令人陶醉。由于旋律音域宽广,节奏多彩多姿,因而,相对2/4拍、羽调式的曲调而言,宫调式的【耍孩儿】演唱难度要大得多。我想,这或许就是其未曾流传出扬泰地区的主要原因吧。
两个音乐版本的《板桥道情》,宫调羽调各有优长。前者飘逸、跌宕,后者明快、流畅,都是扬泰地区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宫调的不如羽调的那样广泛流传,因此,作为“非遗”的保护对象,人们有理由对宫调式的《板桥道情》给予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