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农村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

2013-11-20陈玉永朱艳茹

交通运输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客流量苏北客运

陈玉永,朱艳茹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0 引言

江苏省苏北地区位于江苏北部,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总人口为3 042.77万,其中农村人口高达1774.35万,占江苏总人口的24%,占苏北总人口的58.3%。农村客运承担了城乡之间主要的客流运输任务,在整个苏北公路运输系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农村客运量不断提高、农村客运网逐渐成形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分析农村居民出行特征,为农村公路规划以及农村公交线路的开辟提供依据。

采用抽样问卷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沛县、邳州、睢宁县、铜山县和新沂市)、淮安市(洪泽县、清浦区)、盐城市(大丰市、东台市和盐都区)、连云港市(赣榆县)、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宿城区)的2 000位农村居民,就其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出行频率和出行距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805份。以此为基础对苏北农村居民出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农村交通发展对策。

1 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1.1 居民出行次数特征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出行具有往返的性质,因此偶次出行居多。出行频率最高达6次/d,出行2次的比例最大,占到60%,3~4次的次之,占到35%,出行5次和6次的比例相当,均为2.5%。出行频率大小与出行活动范围密切相关。大体而言,出行频率与出行活动范围成反比关系,即涉及活动范围越广的出行,其发生的频率越低。村级范围的出行承载着农村居民大部分的日常活动,发生的频率较高为76.3%,包括日常的农业生产、邻里走动、参与村民集体活动等。乡级范围出行发生的频率较低为22.8%。

1.2 居民出行方式特征

农村机动化出行近几年逐步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虽然与城市机动化水平相比在质和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但对农村居民来说,其出行方便性、快捷性和舒适性仍得到了大幅提高。现阶段苏北农村机动化出行中,电动车、步行和摩托车等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其中电动车是最为普遍的出行方式,达46%;其次是步行,达到18%;然后是摩托车,比例为15%,公交车也承担了一定比例,大约为8%,可见农村出行机动化服务水平还须提高。苏北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如图1所示。

图1 苏北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图

1.3 居民出行目的特征

在农村地区,出行目的分布特征显著。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产业以农业为主,所以总体上来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灵活性很大,相对固定的上下班制度在农村地区存在比重较小,只有中小学生上学尚能算作通勤出行;但另一方面因为农村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加上城市建设对农民工的大量需求,使得农村部分劳动力能够到建筑工地、各类加工厂务工,使得农村居民在某些时段形成了出行的高低峰。

在农村居民日常出行中,占据主要部分的是生产出行和生活出行。其中,生产出行既包括前往劳作场所、购买生产资料、出售农产品、寻求农业科技服务等农业生产出行,也包括外出劳务、个体经营、前往乡镇企业、工厂和建筑工地上班等非农业生产出行;生活出行与城市居民的生活出行大致相同,但具体的比重有所差异,农村居民出行主要是下田劳作、上班、上学以及接送小孩等,苏北农村居民出行目的的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苏北农村居民出行目的分布情况

1.4 居民出行空间分布特征

由于苏北农村人口广泛分布在各乡、镇、村,密度低、覆盖面积广,导致农村客运客源分布具有点多、面广和分散布局的特征。

1.4.1 路网上客流特征

道路网上的客流特征是指道路网中各路段某一时刻的客流情况。农村客流层次性强,有县城与乡村间较长距离客流及村与村之间、村到农田之间较短距离客流。其中,县城区客流最集中、最稠密,中心城镇客流量次之,边缘地区相对稀疏。

1.4.2 方向分布特征

从某时刻来讲,在平峰时段多数农村客运线路表现为双向型;早晚高峰期间线路具有普遍的单向型特征,受农村居民早出晚归的出行特征影响,同一时间上下行方向的运量差异非常大。从较长一段时期内(年)的客流总量来看,道路上下行方向客流总量平衡,可以认为农村客运旅客流动方向具有往返双向平衡特征。

1.5 居民出行时间分布特征

农村客流在每日的时间段、一定周期和季节等时间区间表现出不同的时间分布特征。

1.5.1 客流日分布特征

客流日分布也被称之为客流昼夜变化,是指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单位时间)内的客流量分布,有双峰型、三峰型、四峰型及平峰型四种。苏北农村客流应属于潮汐性的双峰型,有早高峰和晚高峰,客流高峰出现时段与出行目的、城乡距离有密切关系:早高峰一般出现在6∶00~10∶00,晚高峰一般出现在17∶00~20∶00;距离较远早高峰提前、晚高峰延后,距离较近反之。

1.5.2 客流周期分布特征

受某些客观因素影响,客流在一定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规律,即为周期性。城市客流受工作日和休假日影响通常出现以一个星期7d为周期的规律变化,与城市客流特征不同,农村客流无明显的波动周期。节假日是学生流、务工流往返城乡的小高峰。

1.5.3 客流季节分布特征

一年中每月的客流量有一定起伏变化,受季节影响,夏秋为收获季节,居民出行较多;岁末年初适逢传统春节,探亲访友、消费性出行较多;受天气影响,雨雪天部分建筑工地无法施工,农田也不适宜劳作,很多村民会闲置在家。

2 交通对策研究

由于国家对苏北农村客运的扶持,以及“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正在不断地形成与完善。苏北客运企业也在不断正规化,适时制定营运计划,为农村人口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农民出行较以前已经方便了许多。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a)农村客运运力、运量发展不平衡;b)农村客运基础设施落后;c)农村客运经营方式粗放;d)行业监管不力;e)政府支持不到位。针对苏北农村居民出行服务存在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

2.1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为了确保苏北五市“村村通”目标的实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资,改善农村道路通行状况,提高农村公路线网密度;扩建或重建危桥,确保道路通行安全;合理制定城市发展规划,选取合理站点布局;完善站亭、站牌等道路设施,为农村居民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改善公交运营现状,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2.2 合理安排时刻表

农村客流量受农忙、农闲、季节、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农闲时节和岁末客流量较大,应减少发车时间间隔,提高发车密度;节假日客流量增多,要采取有效经济的方法(如临时调车等)提供更多的车辆资源,最大可能的满足农村居民的出行需求。

2.3 科学选择车型

公交运营车辆的选择和客流量的大小、道路的技术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上街购物及上班务工的村民较多,客流量比较大的区域,如果所在区域道路等级相对较高,可以选择实载人数47人的大巴。而对于一些偏远、道路条件较差的乡镇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取更为实用的车型,如中巴、农工班等,使运输经济效益最优。

2.4 多种方式有效经营

坚持冷热线合理搭配和区域调节制度,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可以开通上下班高峰接送线、区域快速线等不同结构功能的专线。采取固定(定时、定点、定线)发班、包车和隔日发班等多种形式,使乡镇村公交形成有别于单一城市公交的形式,促进农村公交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本文在对苏北五市农村居民出行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安排公交时刻表、科学选配车型、坚持多种运营方式并存等方面对苏北农村交通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为实现苏北农村交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1]过秀成,胡斌,陈凤军.农村公交线网规划布局设计方案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2,(4):12-15.

[2]李宝红.村村通客运网络的建设[J].规划与建设,2005,(8):19-20.

[3]吴少松.大力发展农村客运网络势在必行[J].交通企业管理,2003,(6):10-11.

[4]吕周洋,吴广谋.开通公交客运班线的模糊聚类决策方法[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0):39-42.

[5]顾志兵.农村客运线网布局规划及班线配置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7.

[6]陆建,胡刚.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层次规划法及其应用[J].交通规划与研究,2004,(4):34-37.

[7]葛志涛,李自林,常汝鸿.小城镇公交线网规划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8,(3):34-38.

[8]郑强.公路网布局优化中重要度布局法的有关计算[J].山西交通科技,2002,(4):25-26.

猜你喜欢

客流量苏北客运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商场客流量统计算法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
苏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