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2013-11-19王仕宝
王仕宝
【摘 要】水稻病虫暴发频繁,危害严重,防控压力大,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对确保水稻生产和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了解和掌握水稻病虫害的特征,掌握防治策略,确保水稻稳产增收。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措施
0.前言
水稻是我县主产粮食之一,同时也是人畜生活的必须产品之一,所以抓水稻生产是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但是在生产水稻过程中,由于气候、农业栽培措施等综合因素,每季生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威胁,为此抓好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的一个关键措施。目前,危害水稻的病虫害达260多种,其中对水稻生产威胁严重的达30多种。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品种抗性的下降以及气候异常因素的影响,使水稻病虫灾害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实践经验,对当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我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1.1水稻病害
1.1.1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1.1.2纹枯病
纹枯病又叫云纹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脚瘟和霉绿秆等,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病害从分蘖期开始发生,愈到后期发生愈重,主要为害靠近水面的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上部的叶鞘和叶片。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叶片中央为灰绿色,以后不断扩大成为纹状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叶鞘和叶片枯死,分蘖死亡,严重时稻株不能抽穗或虽抽穗而不能结实,或引起早期倒伏,发病轻的增加空秕粒和降低粒重。
1.2水稻虫害
造成水稻虫害的害虫有外源性害虫和内源性害虫两类,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黏虫等。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在本地繁殖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等。
(1)稻螟虫:水稻分蘖期受害,先蛀食叶鞘,造成枯鞘,后咬断心叶,造成枯苗;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死孕穗或白穗。
(2)稻飞虱、叶蝉:稻飞虱、叶蝉体形小,常常混合发生,一般年份减产一成以上,大发生年减产二到三成,有的甚至基本无效。
(3)稻纵卷叶螟:水稻长势和高温多雨的气侯状况,有利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卵巢发育、交配、产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虫的存活,受本地虫源及外地虫源迁入重叠的影响,以及田间小气候条件、禾苗长势及种群繁殖力分析,预测我县第七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幼虫盛孵高峰期在8月上旬,防治适期为8月9日-15日。
2.防治措施
2.1主要防治措施
(1)建立良好的预测预报制度,为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的调查依据。
(2)抓好选用抗病虫良种、种子消毒、培育无病虫壮秧、施好送嫁药以及适当密植,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早施回青肥,综合化学除草,及时露晒田,减少无效分蘖等常规技术措施,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为综合防治措施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栽培环境。
(3)抓好兼治和重点挑治,减少用药次数。在明确病虫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采用主治与兼治、全面施治和重点挑治、病虫兼治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次数。
(4)抓住关键时期用药。
由于三化螟连年发生量偏低,枯心苗少,蛹量不足,所以传统的“枯心苗查蛹,定防治适期”的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我们采用一套“田间查蛾为主、查蛹为辅”的测报方法:即在螟蛾盛发期,田间定点,清晨赶蛾、排查卵块,查明田间发蛾始期、高峰期和盛末期产卵期及螟卵密度,以查蛹印证田间蛾、卵盛发期的方法,在螟蛾始盛后8天,为施药适期。稻纵卷叶螟也是以田间“定点赶蛾”的方法,掌握在螟蛾始盛期后7-8天施药。
纹枯病是普发性病害,在杂优稻和翻秋稻上较重,常规稻发生较轻。在水稻分蘖未期至抽穗前,是纹枯病的发生侵染期,病害主要以科间、株间侵染传播为主,发病科率、株率迅速增加。孕穗至抽穗后,病害迅速向上部叶鞘扩展,侵害功能叶,严重度增加。根据对不同时期施药的防效调查,水稻分蘖末期,在科发病率10%-20%时施药比80%时施药,平均防效提高24%以上。所以,掌握在水稻分蘖末期、始穗期各施药一次,是减少该病发生的关键。
稻瘟病主要是抓好早造破口期至齐穗期的防治,破口期结合除螟施一次药,遇多雨季节应抢晴施药,切莫等到全面放晴再施药。晚造田应重点防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在做好对杂优稻、翻秋稻、低洼渍水田等感病类型田的调查监控的基础上,掌握在台风过后、水稻破口期或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
2.2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2.1稻瘟病的防治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用量为每亩75-100克,加水50公斤,在病菌侵染前施用,可充分发挥其药效。或者用40%富士一号乳剂,每亩75-100克,加水50公斤释释喷洒。
2.2.2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
可选用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或1%中生菌素水剂300倍液、或70%甲福硫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隔7天施1次,连施2~3次。
2.2.3白叶枯病的防治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除此之外,要加强大田喷药防治,病害大发生时,每天喷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用20%川化-018(叶枯宁)可湿性粉剂,在风、雨过后或水退立即喷药防治。
2.2.4纹枯病的防治
井冈霉素每亩用药100-125克,加水50公斤,喷在稻株下部叶片上,该药对水稻安全,残效期长,且耐雨水冲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公斤;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加水50公斤;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加水50公斤。
2.2.5三化螟的防治
25%杀虫双乳剂用量为每亩200克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50%甲胺磷或40%乐果乳剂每亩100克,加水50千克;50%杀螟松乳剂每亩150克,加水50千克。
2.2.6稻飞虱的防治
用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时保持田间有薄水层。
3.结束语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目前, 我县还存在病虫监测体系不够完善, 技术服务队伍力量薄弱,管理体制脱节, 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配套、优化集成、推广应用有待加强和完善等问题。另外,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对综合防治技术知识和经验的认识不足, 较大地影响了防治效果。因此, 建议尽快完善县、镇、村3级病虫监测体系和植保技术培训、推广服务体系,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