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格里拉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理化指标现状分析

2013-11-19杨海云王秋菊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丰水期饮用水水源

杨海云,王秋菊

(1.迪庆州监测站,云南香格里拉674400;2.迪庆香格里拉县疾病控制中心,云南香格里拉674400)

农村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解香格里拉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状况,保障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2008~2011年对建立的70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进行连续4a的采样,实验室对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1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对象。2008~2011年分别于枯水期 (3月)和丰水期 (8月)每年各采样1次,共采集香格里拉县农村饮用水水样1086份。其中枯水期水源水272份,末梢水278份;丰水期水源水268份,末梢水268份。

采样及检测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分析。

监测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pH值、总硬度、肉眼可见物、铁、锰、砷、氟化物、硝酸盐氮 (以N计)、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氨氮、硫酸盐。

评价标准。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其中1项指标超标即判定为不合格。

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检测结果

2.1 水质检测总体情况

2008~2011年共检测水样1086份,其中359份合格,总合格率为33.06%,详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可见各年度合格率间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x2=39.81,p<0.005)。

表1 2008~2011年香格里拉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

2.2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检测情况

通过对1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可知,pH值、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均未超标;2008~2011年肉眼可见物的合格率分别是28.01%、46.83%、40.42%、100%;色度合格率分别为84.40%、96.83%、90%、93.93%;耗氧量合格率分别为84.40%、93.66%、88.33%、98.57%;臭和味合格率分别为82.98%、100%、99.17%、100%;浑浊度的合格率分别是76.60%、94.72%、82.50%、86.07%;铁的合格率分别是92.55%、99.65%、100%、98.57%;氨氮的合格率分别是85.46%、88.73%、97.92%、95.71%;锰的合格率分别是95.74%、98.59%、85%、99.29%,详见表2。

2.3 毒理学指标检测情况

通过对3项毒理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可知,砷和氟化物均未超标,2008~2011年硝酸盐氮合格率分别为78.36%、100%、100%、99.60%。2008年合格率相对较低。

表2 1086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

表3 1086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毒理学指标合格率

2.4 不同水期水质检测情况

2008~2011年共采集1086份水样,进行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的统计,并做统计学有无显著性差异的分析,结果见表4。同时分别做水源水和末梢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的统计,并作统计学有无显著性差异的分析,结果见表5、表6。

表4的统计结果,x2检验 (x2=18.34,p<0.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枯水期水质合格率明显高于丰水期,有统计学意义。表5统计结果,x2检验 (x2=9.27,p<0.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水源水在枯水期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表6统计结果,x2检验 (x2=9.030,p<0.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末梢水合格率在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4、表5、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8~2011年1086份水样按照枯水期和丰水期两期采样分析,枯水期水样水质合格率高于丰水期,而从表5、表6看水源水的合格率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都相对低于末梢水,但是通过x2检验 (x2=1.839,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结论

(1)香格里拉县农村饮用水工程以地下水为水源水,13项理化指标合格率低,仅为33.06%;

(2)肉眼可见物是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3)目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供给居民饮用,仅仅改变了过去的供水方式,很难达到卫生学上的“安全饮水”。

表4 2008~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

表5 2008~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在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

表6 2008~2011年农村饮用水末梢水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合格率

4 讨论

(1)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低。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卫生安全要求,水源未设置防护区,部分工程无围护结构,水池无顶无盖无人管理。导致理化指标中肉眼可见物超标严重。

(2)应选择适合的水源。选择合适水源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前提。农村饮水改水工程的开展,在水源的选择上应考虑当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和今后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安全卫生的原则,加强饮水工程的管理,促使农村饮水工程走上正常轨道。

(3)保护水源。应重视对农民饮水安全知识教育。保护水源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机制,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饮水卫生知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处理,防止生产和生活污水进入水源,使农民养成爱护水源、保护水源的良好习惯。

总之,农村饮水安全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和努力,才能使农村饮水工程真正造福人民,保证饮水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S].

[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

[3]马燕.卫生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刘韧,廖传新,李艳飞.柳州市2008-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20).

猜你喜欢

丰水期饮用水水源
水中楼阁
胶东沿海某地区生活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分析
保护水源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2016-2019年天桥区城乡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南水源头清如许
寻找水源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水文形貌特征对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