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共享模式

2013-11-19姚晓霞朱强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9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文献大学

文/姚晓霞 朱强

全球大学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北京大学图书馆姚晓霞等人对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状况、共享模式、资源共享发展趋势等。本刊从这期开始进行系列刊载。本期主要介绍国外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下期开始将针对不同国家的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分别加以说明,希望为读者提供相应的借鉴。

综观国外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归纳出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同时,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实践中还在不断发展出新的模式。因此,本文并不打算穷举所有的共享模式,而是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提炼出一些在实践中形成并被广泛运用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按共享区域范围划分

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总是依托一定的地域范围进行的,从这个角度可以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大致分为国内型共享和国际型共享两类。

国内型共享模式

国内型共享模式主要包括全国共享和地方共享两种类型。

全国共享型:对于规模较大、耗资较多、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重大项目,一般采用该模式,即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联合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图书馆等文献信息中心开展共享活动,为该国境内的所有图书馆或特定的信息机构提供服务。因为是国家层面上的资源共享,项目通常都有固定的专业技术、管理和科研人员以及充足的经费保证。如日本以国立情报学研究所为中枢机构,全国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共同参与,通过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连接大学的大型计算机中心、综合信息处理中心、图书馆等,形成了一个收集、整理并为研究者提供学术资源的全国性综合信息共享系统。其中,综合书目数据库系统NACSIS-CAT是揭示日本各大学馆藏文献的综合联机编目和服务系统,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综合书目数据库。又如,“希腊学术图书馆链接”(Hellenic Academic Libraries Link,简称Heal-Link)是1998年由希腊教育部启动的全国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项目,旨在为希腊所有的学术图书馆、研究机构提供电子期刊全文获取服务。

地方共享型:指的是以行政区划或自然区域为地缘单位结成合作组织,在地区范围内开展共享活动。回顾西方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历史,不难发现,早期大学图书馆联盟的形成多与地理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尽管现在由于通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空间距离和地缘关系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地理因素仍然在联盟的形成和组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美国为例,基于州内的大学图书馆联盟并不是新鲜事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个州的大学图书馆都有不同层次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资源共享联盟,如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密苏里州等。目前,美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这些实践活动大都是在一个州的范围内进行的。对多数大学图书馆来说,基于地理因素结盟对他们来说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本地区范围内寻求合作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他们有共同的上级管理机构和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同一区域内的图书馆,往往共享相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背景,具有相同的需求和共性问题,彼此的认可度更高,也更容易达成共识。如俄亥俄图书馆与信息网络(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OhioLINK)就是美国较为典型的地方性图书馆联盟。此外,地方性图书馆网络也是德国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如巴伐利亚州图书馆网络(Bibliotheksverbund Bayern,简称BVB)就是20世纪70年代由当地新成立的高校图书馆发起的一个合作编目网络,包括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应用科学大学图书馆等成员。

国际型共享模式

国际型共享是指国家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包括一个洲内多国共享和跨洲共享两种类型。

前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合作密切的欧洲较为普遍,如德国-奥地利-瑞士图书馆联盟组织(German-Austrian-Swiss Consortia Organization,简称GASCO)。该联盟成立于2000年,由德国发起并吸纳了奥地利和瑞士的大学参加。GASCO不仅有助于促进资源采购谈判和合同签订方面的信息交流,而且关注联盟能力,并探讨针对个别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商的对策。

而跨洲共享方面,既有少数几个洲参加的资源共享组织,如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Pacific Rim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简称PRDLA)就是由来自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地的大学、科学和公共图书馆组成的跨洲合作组织,主要任务是共同研发中文数据库、多语种网关以及提供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等服务;也有规模更大的所谓“联盟的联盟(consortia of consortia)”,如成立于1997年的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是图书馆联盟的第一个国际性专业组织,主要服务于高等教育机构。ICOLC旨在为世界各地的200余个图书馆联盟提供交流沟通、共享经验的平台,促进各加盟成员的工作开展;同时也会召开一些关于新电子资源、商家价格策略以及其他一些馆长和联盟管理委员会感兴趣的专题会议,并为信息提供商与联盟领导者之间进行磋商提供论坛。

按共享体系建设和管理方式划分

按照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严密程度、共享各方的合作深度等,可以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分成如下三种不同的模式。

集中型共享模式

集中型共享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某一系统乃至全国范围内,某一信息机构集中构建并维护书目检索系统、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等,统一采购各类资源,通过共享协作网络,面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模式。这种共享体系一般都有共同的纲领和议程,安排专职人员促进项目开展,成员馆达成协议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合作购买资源。其特点为管理集中、系统集中、资源集中。该模式的优点是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系统、完整,人员、资金、设施、技术保障能力强,便于统一组织和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选择的集团中心地点(包括计算机系统中心、异地存储中心等)如何全面照顾成员馆及其读者的特殊需求。

集中型模式的典型例子有: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8所高校组成的资源共享实体——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Washington Research Library Consortium,简称WRLC)。在组织管理的方式上,该联盟组建了独立的服务机构,并制定了一个详细规定成员机构权利和义务的“永久性条约”。同时,联盟创立了一套稳定的统一购买模式,共享预算,合作建设馆藏。在资源共享方面,一是共享计算机软硬件与信息技术服务,WRLC的书刊目录都统一在ALADIN系统内进行编目和管理,所有高端计算机设备、大型计算机软件系统和高级系统管理人员均只配备一套,即集中于WRLC中。二是提供异地书库(Offsite Storage)管理服务,成员馆仅需保持一个数量相对稳定且容量动态平衡的常用资源馆藏,对一些访问量极少的文献资料随时可以清理,并送到该储存书库集中管理。三是在联邦政府基金的帮助下建立了数字化生产中心(Digital Collections Production Center,简称DCPC),集中利用技术力量、管理人才和设备进行数字化生产,促进各会员图书馆对于电子化馆藏的共享。

分散型共享模式

分散型共享模式的核心是“资源分布存储使用,资源目录统一集中”,它由多个资源站点(如区域中心、院所、高校图书馆资源中心)分布组成,每一个提供服务的站点都是资源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站点自主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分布存储和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文献信息资源检索平台,以快速检索和定位资源,并实现资源节点的资源互访和共享。该模式将资源建设与服务分散在多个信息机构进行,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使各成员馆保持自己的特点和独立性,更全面地照顾成员馆和读者的特殊要求;但是,也存在运作成本较高、知识产权和公平使用的问题,可能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资源重复建设。

这一模式的典型例子如美国的机构协作委员会(Committee on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简称CIC),该联盟由分布在美国中西部7个州的13所大学组成。CIC的共享成果之一虚拟电子图书馆(Virtual Electronic Library,简称VEL),由美国教育部和CIC成员共同出资开发,通过HTTP/Z39.50协议,将分散的系统和数据库“虚拟”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统一的界面和检索入口,用户可在一个平台上检索13个成员馆的资源。CIC的另一个合作项目CIC/HathiTrust Digital Repository也是采取这种分散建设、统一检索的模式。

综合型共享模式

综合型共享模式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大型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为核心,以各具特色的分布式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依托,以统一书目检索平台和服务平台为支撑,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这种共享模式以集中型资源为主体,以分布型特色资源为补充,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以点带面、统一标准、统一调控,在互通互联的系统服务平台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该模式兼具集中型和分散型模式的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共享活动、资源种类的不同,灵活选用适宜的合作形式。如很多大学图书馆联盟在购买和管理数据库资源使用的是集中型管理模式,而对于书目资源等成员馆自有资源则采用分散型模式进行共享。

按共享体系的功能划分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活动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目标,共享组织依据这些目标努力实现相应的功能。

单一功能型共享模式

单一功能型共享模式由来已久,国外早期大学图书馆联盟的成立初衷多是基于某一项具体业务的合作需求,如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等。而近几十年来,为了应对学术资源价格日益上涨的压力,图书馆纷纷组建采购联盟,其主要目的是以集团形式与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商就收费模式、价格、使用权限等协商谈判,以尽可能地降低采购费用,获得更好的资源分配。

在这些基于团购资源而建立的单一功能型(或者虽附带有其他功能,但以集团采购为核心功能)共享组织中,不仅有单个的图书馆采购与共享联盟,如日本九州地区的15所国立大学图书馆构成的电子资源共享联盟;也有近年来兴起的超级联盟(Superconsortium),比较典型的如美国的“网络联盟”(Network Alliance)。该联盟集合了数个区域性联盟组织,旨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与其他联盟之间的合作,联合购买大型、昂贵的电子产品或网络资源等,是一个购买性质的联盟。此外,还有不少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采购机构,他们的业务中也包括对图书馆资源的采访,如英国的伦敦地区大学采购联盟(London Universities Purchasing Consortium,简称LUPC)是英国国家采购联盟(English National purchasing Consortium,简称ENPC)的四所高等教育采购联盟之一,提供书刊、图书馆设备等的团购服务。

复合功能型共享模式

目前,图书馆联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藏书建设协调、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联合目录、电子资源集团采购、电子资源存储与运行、联合参考咨询、人员培训和藏书保护等。国外的大学图书馆联盟多数都具有上述功能,并且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成员馆之间合作、协调能力的提高,图书馆联盟的功能仍在不断扩展和延伸。

以上主要从共享的区域范围、共享体系建设和管理的方式、实现的功能等角度出发,归纳国外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诸多模式。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划分标准是单维的,而实际中的共享组织和共享项目通常具有多维属性,因而可以是多种模式集于一身。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文献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