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大学:流程规范打造高效信息化教学管理

2013-11-19陈丽娜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山大学校区教学管理

文/陈丽娜

必须建立统一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流程, 才能有效地减少管理层级, 突破管理的空间障碍, 从而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已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技术的背景和概念,其次介绍了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必要性和框架基本结构。并结合中山大学案例,阐述了中山大学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最后对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局限性做出分析, 并加以总结后阐明对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未来展望。

发展现状

中山大学是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山大学拥有四个校区,广州市区的南校区、北校区、大学城东校区和珠海校区。目前, 越来越多的大学打破传统的单一校区的组织结构, 向多校区的模式转变。随着校区的增加, 原有单校区管理模式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很大冲击, 如学校管理的空间距离增大、幅度扩大、层级增多、链条延长、各种行政信息加速膨胀。多校区大学的管理有五难: 行政管理难, 资源整合难, 学科融合难, 人心凝聚难, 整体规划难。因此, 必须建立统一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流程,才能有效地减少管理层级, 突破管理的空间障碍, 从而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多校区办学模式等客观因素进一步促使中山大学采用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来跨越校区之间的距离。网络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使我们有“同住地球村,天涯若比邻”的感受。借助于当前的网络技术,距离不再是问题。南校区的同学足不出户,一样可以经过网络学习其他校区的课程。种类繁多,质量一流的课程资源都实现了信息化,在日益完善的校园网支持下,学生在电脑面前触手可得知识真理。

经过20多年的教学信息化建设, 中山大学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中山大学的教学信息化建设模式不仅在广东地区、而且在全国高校都形成了示范作用,国内许多高校如中国人大、复旦大学借助中大模式获得了校园信息化的跳跃式大发展。

图1 运维体系

图2 监测体系

中山大学信息化教学建设,已形成一个拓扑合理,性能优异的网络基础;具有精密运行、可靠保障的数据中心机房;高度应用集成,数据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灵活可靠,资源丰富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性能价格比优异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完善实用的一卡通系统;逐步健全、有效实施的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规范和制度。中山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的技术成熟可靠,整体指标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是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通过应用和数据整合,达到业务信息流转,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实现从应用系统建设至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型。

图3 安全体系指南

中山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不仅引发中山大学教学和管理理念的变革,更引领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由应用分散型向应用聚合型转变,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通过整合基础设施节省大量重复建设的经费;应用和数据整合型信息化业务系统的实施,依托业务数据流的运转,控制学生欠收费现象,每年的直接效益高达百万;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推广,给师生间开辟第二课堂,学生能够学习更多更广的有益知识,教师能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指导交流,多达1500门的课程大大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内容;高性价比的高性能计算机群的使用,为学校科研研究提供一套通用的计算平台,减少了各单位在系统维护上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利用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出色的数据备份及管理机制,极大提高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信息安全,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

中山大学还通过详细的规章制度及各类标准的发布,规范学校信息化的各类流程,为今后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个体系

网络与运维体系

借鉴ITILv3最佳实践方法和流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补充,紧密融合组织、制度、流程、预案及演练等,将传统的“技术管理”与现代的“业务管理”有效结合,进行网络与运维体系建设,实现日常运维有效管理,保障网络及系统的稳定与效率,持续优化体系架构和流程,不断提升中山大学的IT成熟度。

信息与安全体系

按照持续、全面、有序地提升学校信息环境中的安全状况,使学校在信息安全方面进行有效的投入,避免形成绩效不佳的“成本中心”,制约学校IT投资向教学、科研与管理上的价值转移。有步骤、有计划、有方法地持久实施,建立一个持久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

信息与服务体系

以“ITIL最佳实践”框架为指导、《中山大学IT服务支持体系发展白皮书》为发展依据,通过流程管理——规范工作——岗位设置——绩效考核达到规范IT服务管理。为学校成员提供职业化、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模板化的IT服务支持。根据不同IT服务群体的应用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结合服务级别管理进行差异化服务和更加及时全面的服务, 即为关键用户提供差异化、主动式服务支持,快速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加强各校区院系、行政单位网管员团队建设,协助完善院系单位用户内部网络管理,优化物理链路环境,以提高重要用户的满意度;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用户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网络资源的宣传,拓展、完善应用业务及网络资源,提高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满意度。

三种模式

信息聚合模式

建立“中山大学个人信息中心”。基于Web 2.0的技术和思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下一代信息应用,为用户个性化信息主题聚合、高时效性信息获取、知识信息过滤与积累提供方便。同时,个人信息中心是一种个人的“随身资料库”,提供多种信息聚合的模式,融入了基于网络开发式模式的维基百科、逐渐开放的资源软件以及一种广泛意义上的Daily Me(博客)等。

服务整合模式

建立“中山大学面向社会信息与服务平台”。重新规划服务的内容及形式,整合现有信息与服务(如招标采购、产学研服务、人才提升服务、咨询顾问服务、医疗服务、招生服务等),并不断挖掘社会需要,丰富服务内容。实现面向个人、面向机构、面向社会等三类用户的注册和身份认证机制,为全校服务提供统一的认证管理。

协同工作和个性化应用模式

建立了“面向个人的信息服务与协同工作平台”,平台提供内容创建、信息聚合与订制、服务整合与订制(简单服务及校务系统服务)、协同(引擎、即时通讯等)、圈子(科研、教学、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内容。

总结和展望

1.建设面向服务的下一代校园网。

高性能,核心层带宽达100G,汇聚层带宽达40G;

多业务融合,实现语音、视频和数据三网融合;

支持端到端的QoS和安全保证;

使用网络虚拟化技术,提供虚拟网络云服务;

2.建设面向虚拟设施的高可用数据中心。

3.提供弹性计算云服务。

猜你喜欢

中山大学校区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中山大学科学家发现治疗新生儿炎症的新方法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