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现状的探析
2013-11-18许文川王海洋
许文川 王海洋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断深化,细化施工管理工作这事对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建筑施工管理的职责得到有效的明确。本文主要从建筑施工的基本规律着手进行分析,结合建筑施工现阶段的管理职责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的现状得到合理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现状
众多国内外学者都研究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原因,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管理系统方面,主要有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的有效性、管理的程序以及员工训练等,造成了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管理失效的原因。因此,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有效地防止与控制,其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着多个责任主体,包括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等。目前很多人认为安全质量事故大多是由施工单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有很多责任主体,因此,明确建筑施工管理职责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从立项到竣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全部设计工作则被称之为广义的建筑设计,该过程需要通过所有设计人员进行相互协作进行。而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空间及使用功能的合理安排,则是狭义的建筑设计,建筑物通过与各种外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进行相互协调,对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使其内部及外部的艺术效果得到有效发挥,将建筑与各种设备、建筑与结构等技术有效协调,在将上述要求进行协调以后,对材料、投资、劳动力及时间得到进行有效减少。促使建筑物的设计逐渐朝经济、适用、美观、坚固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因此建筑设计也存在着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在安全方面,如何同时实现结构设计、防火、抗震以及加固等功能。设计与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多矛盾,进而也会存在着很多管理上的疏漏,因此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建筑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么矛盾包括可能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设计本身与投资者、使用者、城市规划以及施工制作之间,以及由于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使得它们彼此之间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外部与内部之间、建筑物群体与单体之间存在的矛盾,以及在技术要求上各技术工种之间存在的矛盾;建筑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包括了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等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时候是可以通过管理来解决,但很多时候是不可解决的矛盾,管理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犹豫不决,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2施工安全与质量方面
政府及社会各界自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越来越重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出现质量安全等问题,不仅给国家和企业本身带来巨大的损失,还让民众对中国建筑失去一定的信心。然而,在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方面,各责任单位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一些建设单位不遵守建筑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甚至是不按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来承接业务,使得建筑市场混入了很多不合格的施工企业。还有的施工项目对应招投标的项目不实行招、投标,使得建筑市场一派混乱,并且出现了恶性竞争,甚至还有一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为了收取管理费,允许没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挂靠其名下,以他的名义承揽工程,但事实上这些施工单位没有技术和资质,其管理水平也很低,是有名无实、虚有其表的伪施工企业。这些管理问题都是导致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3建筑材料质量问题
作为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工程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以及建筑使用者的人生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影响着投资建筑人员的经济回报。所以,合格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及使用是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现如今,材料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数你、钢材该机机械设备三个方面:
(1)由于钢筋引发的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钢筋自身材质的问题,其次,在质量检验阶段,未能对钢筋进行严格把关。
(2)作为混凝土和砂浆的胶凝材料,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质量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强度达到不相关标准、安定性较低以及成品、半成品及构配件问题上存在的问题等。
(3)机械设备主要包括:设计设施、施工机具以及检测设备等。在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中,这些设备的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机械设备的完善能够促使劳动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及检修,计量工具定期校核、机械设备故障排除中未能做到及时,则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产生。
2.建筑施工管理职责的分配现状
2.1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责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单位不仅会由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因此,对于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的安全责任,建设单位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实施。首先在招标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选择的进行建筑施工的承包商必须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其次,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再次,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质量,建设单位还要积极地提供保障措施,对勘察、施工、设计、工程监理等单位提出的要求必须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标准规定。
2.2施工单位的管理职责
项目的直接实施单位就是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地进行建筑施工,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要时刻做好。施工单位首先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最好是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来保证现场安全。项目经理要大力支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还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高度的安全质量意识。
2.3监理单位的管理职责
在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中,监理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施工质量的按去哪生产得到有效地监督。要求建立人员应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认清,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进行加强,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安全隐患时,应严格对施工单位进行要求,使其及时整改或向建设单位进行上报,对于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的,应有权对建筑单位进行反应,促使施工单位进行限期整改。若出现施工单位不予以整改的现象发生时,监理单位应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结合合同中规定的强制性措施,对施工单位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强制性责令整治。
2.4设计单位的管理职责
设计单位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不是提供了施工图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的。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防护的需要以及施工安全操作,还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注册建筑师及其所在的设计单位要对其设计负责。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分析,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不完全是由于施工单位方面的责任。对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参与建筑的行业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建筑施工中,对安全管理职责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与建筑施工过程中各建筑主体的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划分,政府等相关部门通过对监管力度及各方安全责任的加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进一步使安全管理得到提升,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得到有效提升。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