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纪行之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宗教信仰浅析
2013-11-18张淑凤
张淑凤
【摘 要】本文是笔者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其中一部分,实为进一步研究民族认同机制问题所作的铺垫。兴蒙乡是700多年前因战事从北方蒙古高原迁徙至通海县河西镇的蒙古族将士的后裔所组成的蒙古族聚居村落,他们历经七个多世纪的异乡生活后依然坚定于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兴蒙乡蒙古族的历史不单是这一族群的历史,更是众多有相似经历的民族演变史的缩影。本文从问卷和访谈入手调查,统计分析后得出兴蒙乡蒙古族以祖先和鬼神信仰为主。
【关键词】兴蒙乡;蒙古族;宗教信仰
兴蒙乡是700多年前因战事从北方蒙古高原迁徙至通海县河西镇的蒙古族将士的后裔所组成的蒙古族聚居村落,他们历经七个多世纪的他乡生活后依然坚定于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兴蒙乡蒙古族的历史不单是这一族群的历史,更是众多有相似经历的民族演变史的缩影。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准备了20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调查对象的民族成分均为居住于兴蒙乡的蒙古族,笔者认为这200份问卷能在性别、年龄与宗教信仰方面呈现直观数据,所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表1 宗教信仰统计
表2 性别与宗教信仰
图1 年龄与宗教信仰
据表一和表二可知,在200位调查对象中,男性有66位,女性134位。有44位被调查者明确填写宗教信仰为佛教,占调查总数的22%;156位被调查对象不能明确说出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没有宗教信仰,占调查总数的78%。在明确宗教信仰为佛教的信众里有16位是男性,28位是女性,在被调查的性别比中,男性村民占被调查男性总数的24.2%,女性村民占被调查女性总数的20.8%,余下的78%并非全无宗教信仰,而是不确定信仰什么。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表示,家中会安放“天地国亲师”神位、祖先牌位、本家司命灶君神位和成吉思汗像。
据图一可知,11至69岁均有信佛教的村民,共44人。在44位信佛教的村民中,15至23岁的信众有23位,占信佛教总人数的52.2%;另外,13岁的信众有2位,37至38岁的信众有4位,其余年龄段均为1人信佛教。笔者对11岁至23岁的信教村民进行访谈后发现,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经常跟随家中长辈参加在兴蒙乡周围村落寺庙中举行的法会,但是真正明白法会内涵的人较少,多数孩子表示参加法会只是“好玩”;2位年轻妇女说自己信仰佛教,是因为孩子生病时曾到庙里上过香拜过佛;更多的人则认为自己参加过庙里的法会和其他活动,所以确定自己信佛教。可见44位信教群众并非真正明确自己信仰什么,而是以一定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信仰,比如是否参加过法会。
除去调查问卷,笔者也对村民进行随即走访,据村民介绍,兴蒙乡内的每个村子都有寺庙,但诚心拜祭的人不多,以下仅对几座较具规模的寺庙进行介绍与信仰分析。下村和交椅湾之间有“三教寺”,据说三教寺原为都元帅阿喇贴木耳时期建的孔庙,是为当时元帝国提倡儒学而建,后因元帝国覆灭而被明军毁坏,当地村民于明朝期间在原址又重建了以“儒释道”为一体的三教寺,寺内有玉皇阁、观音阁和元开国皇帝成吉思汗像。平时到寺里祭拜的人不多,所以只有初一、十五才对公众开放,平时作为下村和交椅湾村的老年协会的活动中心使用。走访了到寺里“跳乐”的老人,大部分老人说到寺里没有拜神的习惯,只把它当作一个活动场地来使用,而且家里的小辈也不信这个,倒是周围汉族村里的老人做法会时会来邀请参加,那时就会去“热闹”下。
“三圣宫”,据介绍三圣宫又叫“关圣殿”和“北阁寺”,清同治年间在殿前设置过学馆,教学对象主要是幼童,后来于学馆原址办起私塾,民国以后又称为国立中心小学,向导杨馨便在三圣宫的幼儿园和小学上过学,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都已搬迁。从前三圣宫里塑着关云长的塑像,1967年“破四旧”时被毁,后来1985年老年协会又发动群众重新修筑寺庙,在原关圣宫大殿内筑起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三位蒙古族先祖的泥像,并在东西厢房内陈列都元帅阿喇贴木耳和旃檀的事迹碑和蒙古族人民落籍云南的历史碑刻。每年的祭祖节就在三圣宫内举行,届时村里男女老少都会参加,但平时仅作为历史遗迹被珍藏。
“观音寺”是中村的寺庙,清雍正初年建,寺内主要有观音塑像、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塑像和鲁班塑像。村民说由于当时不敢让人知道他们是蒙古族,所以祖先在修庙时刻意把蒙古族三位祖先塑在观音塑像的右边,为的是不显眼。兴蒙乡还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叫“鲁班节”,这个节只有中村的人才过,因为只有他们有鲁班师傅的塑像。与其他寺庙相似,观音寺也曾被用作“学馆”。
“天子庙”是1291年在杞麓山顶修的一座圆顶小庙宇,庙里供奉着用香木雕刻的天子像、送子娘娘、土地公、土地婆,庙门外有一座弧形拱门,是给小孩过“百日关”用的。笔者2010年1月到兴蒙乡调查时恰逢村民举行婚礼,婚礼其中一环节就是拜祭天子庙中的送子娘娘,这一习俗是兴蒙乡信仰链条里承接得最好的一环,至今婚庆中的新人和过百日的婴儿家属都要拜祭天子庙,而且男女老少无一例外。
据村中老人讲,解放前村里的各个姓氏都有宗祠,那时他们定期在祠堂里举行祭拜祖先的仪式,族中有大事发生也在祠堂里解决。据村民赵清丽回忆,小时候见过长辈在祠堂里公审族内不孝敬父母的儿媳妇,而且那儿媳妇是从外村嫁进来的汉族人,她说蒙古族的妇女从小就帮家里做活,出力吃苦从来不输给男人,那家人的儿媳妇嫁进来后好吃懒做,所以族里的长辈才会公审她。解放后,宗祠形式的家族联系方式表面看来被割断,但笔者认为,破除宗祠只是表面的家庭间的割裂,其实质的被血亲关系联接的内部亲疏程度却未被分裂。
笔者进行宗教信仰调查期间,观察到村民对家族祖先存有敬畏之心,且大部分人信仰鬼神之说,很多村民表示“拜菩萨不如拜老祖宗”,各家各户供奉成吉思汗的圣像,谁家要是请客吃饭或杀猪过节,一定会在全家吃饭前给祖宗“献饭”,寓意为祖宗不吃晚辈就不能吃,所以笔者认为兴蒙乡村民更趋向于信仰祖先和鬼神。 [科]
【参考文献】
[1]杜玉亭,陈吕范.云南蒙古族简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
[2]通海县兴蒙大队.凤凰集[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2.
[3]云南省通海县史志工作委员会.通海县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4]兴蒙蒙古族乡志编纂组.兴蒙蒙古族乡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