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
2013-11-16
被告席上的官员
当政府部门被老百姓告上法庭的时候,往往只见律师不见官员。如今,在北京市平谷区,一场“逼官员出庭”的改革已经开展了快两年。起初,这里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改变发生在2011年6月,三个村民起诉平谷区政府违规为某养殖基地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最终区政府胜诉。唯一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次,是时任区长本人坐上了被告席。事实上,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平谷区开始将部门一把手出庭率与考核区优秀机关、“五好”乡镇挂钩。很快,他们便刷出了令人吃惊的一把手50%的出庭率,远远高出北京市高院要求的5%。更饶有意味的是官员们走上被告席之后的表现。有的官员搞不清楚庭审程序,一张嘴就是“我们没有错”;有的官员习惯性地在双方律师辩论正酣之时掏出手机,猫下腰打电话;还有的官员在庭审现场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改革是好事,到位却是难事。这一回,公权力算是给了法治面子,却还没给法治里子。被告席上的官员们可得改改,不然,眼睛盯着法官,心里想着领导,累不累得慌?
退休后的官员
“中国足球都这个德行了,你们干吗还关注这个?”对媒体说出这话的人是郎效农,中国足协中超联赛筹备办公室前主任,被称为“中超之父”。在任的时候,郎效农谨言慎行,如今,66岁的他已经退休,似乎不再顾忌什么。在郎效农的印象里,中国足球的兴衰与其和政治的距离有某种隐秘联系。这位曾经的足协官员并不忌言自己的判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体制,足协主席不是通过正式程序选举出来的,而是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选派任命的。足球管理者的思维停留在‘我们怎么管好’的层面上,没有深究足球到底是什么。”这观点不新鲜,但从一个老足协官员的嘴里说出来却有分量。他还说:“对行政管理足球迷恋,没有意识到改革和发展的责任,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但在权力的关照下,除了坐一个结结实实的“球车”,似乎再没有别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