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乜贴”
——农村回族社区社会资本的载体*

2013-11-16杨雪云牛喜霞

江淮论坛 2013年3期
关键词:回族穆斯林信任

杨雪云 牛喜霞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 230601;2.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乜贴”

——农村回族社区社会资本的载体

杨雪云牛喜霞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 230601;2.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

“乜贴”是回族穆斯林社会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各类“乜贴”行为在信任、互惠的基础上展开,编织和巩固着社区参与网络,成为回族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乜贴”有助于消除贫困,促进回族社区的经济发展;其次,“乜贴”作为回族社区的一种黏合剂,能够促进村庄自我调节,实现村民自治;此外,“乜贴”有利于塑造公共精神,奠定社区文化根基;最后,“乜贴”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乜贴”;社会资本;信任;互惠;规范;参与网络

“乜贴”是回族穆斯林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其扎根回族社区,世代相传,有始无终,连接着回族社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潜含着社区价值、情感、需求、资源等多元关系。各类“乜贴”行为在信任、互惠的基础上展开,不断编织和巩固着社区参与网络,成为回族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它关涉到回族社区意识的形成和社区纽带的凝聚,是居民根源感、认同感的根基,需要融合多学科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开展研究。

本文以“乜贴”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回族社区"乜贴"行为的不同类型,揭示其蕴含的社会资本质性及其运作机制,并据此探究"乜贴"在促进和谐社区构建中所显现的功能。

一、“乜贴”的内涵及其行为类型

(一)乜贴(Niyyah)的内涵

“乜贴”是波斯语Niyyh(尼耶)的音译,意为“心愿”、“决心”、“意念”、“动机”,也就是举意,指通过内心或口头表达的意愿,旨在发自内心地祈祷真主佑助。穆圣说:“万般功干,全凭举意;人之所得,乃其心之所求。谁为安拉和使者而迁徙,那么,他的迁徙就是纯为安拉和使者的;谁为获得今世的享受或娶女人而迁徙,他的迁徙也是为该目的而发。”“安拉不看你们外表的美丑和钱财的多寡,只看你们的心灵与行为。”由此可见,“乜贴”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由认识和行为两种因素作支撑。

在中国,穆斯林习惯把施舍钱财叫 “散乜贴”、“出乜贴”,把宴请穆斯林吃饭叫“过乜贴”。过“乜贴”也是穆斯林的传统习俗,每当穆斯林有喜庆大典、乔迁新居、纪念节日或追念亡人时,都邀请阿訇、社首、穆斯林亲朋好友到家中讲卧尔兹、吃饭的习惯。“乜贴”是回族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二)回族社区中的“乜贴”行为

在乡村回族社区,“乜贴”行为繁多,可以说是人人“乜贴”,事事“乜贴”,时时“乜贴”,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乜贴”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启名——“爱给格”乜贴

孩子刚出生时,要请一个奶妈妈,让孩子吃开口奶,给散10元钱。出生7天请阿訇起一个尊贵的经名,经名都要由阿訇赞念“拜克”(礼拜宣礼词)和“尕麦体”(礼拜招呼词)而获得。命取经名的意义就在于,以真主的名义宣布初生者正式降临到人世间,并且一出世便聆听到真主的召唤,成为一名穆斯林。还要宰“爱给格”的牲,男孩子宰2个牲,女孩宰1个牲。宰的牲必须是羊。要最少请20人,每人散2元钱,同时羊皮都要散掉。

2.课功——“费热多”乜贴

是完成伊斯兰教所规定的五功之一的 “课功”。包括泽卡特、爱舍勒乜贴。教法规定,凡穆斯林所占有的资财超过一定的限额,就应该从中按一定比率缴纳课税,即“天课”,阿拉伯语译为“泽卡特”,原意为“纯洁、纯净”,其内涵是只有通过缴纳天课后,所占有的资财才算合法洁净的。“泽卡特”一词,在《古兰经》的19个章中,共出现过32次,而且,总是把它和拜功相提并论,强调“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与此含义相类似的另一词汇,阿语叫“索德格”,全经中约出现 13次,其中第9章《忏悔》第103节说:“你要从他们的财产中征收赈款,借赈款使他们干净,并使他们纯洁”,译文的“赈款”就是“索德格”、“纯洁”,他们是“泽卡特”的动词型。具体方法是在穆斯林每年现款盈余中提出千分之二十五,给应得到帮助的人。

3.“遮百勒”/“索得格”乜贴

散给乞讨的人,以求家庭的平安与吉庆。

《圣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真主派“尔自拉依赖”天仙(是负责取生命的)取一个人的命时,却两次都未能拿下来。此人是给工地上送饭的,当“尔自拉依赖”天仙第一次要取其性命时,正巧他在给一个乞讨者散“索得格”乜贴,未取成命;第二次,当“尔自拉依赖”天仙要取其命时,正巧是主麻日(星期五是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此人给工地上送饭时路过一个清真寺,他先到清真寺做主麻,也未能取命。这则故事说明,人的生命有长短,如果多散乜贴,到了主麻日一定把主麻做,就会把“百勒”(不详、灾难的意思)挡回去,生命就会延长。

4.开斋——“费特勒”乜贴

是在开斋节会礼前,生活富足的家庭为全家成员交纳的法定性施舍,赈济贫困者。交纳的价值以3斤6两麦子的市场价为准(每人举一番乃麻子),足以供给一名贫苦人一天的伙食,可以兑换成其他施舍的物质或现金,所以中国穆斯林传统称为“麦子钱”,或者“费特勒钱”。

5.无常——“尔麦里”或“格作乃麻子”乜贴

回族把祭祀亡人叫“锅里倒油”或叫干“尔麦里”。主要是祭祀直系亲属亡人,祭祀教主等。祭祀直系亲属亡人一般根据亡人 “无常”(逝世)时间的长短来采取不同的规模。

二、“乜贴”潜含的社会资本质性及其运作机制

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参与网络为载体的社会资本与回族穆斯林的“乜贴”行为有着重要的联系。

(一)信任——“乜贴”运作的基石

信任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生活,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以情感内容和因素为维度的一方对另一方表示出一种相信的主观态度,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以至于发生交换关系的基石。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 (Francis Fukuyama)指出:“社会资本可以简单定义为一个群体之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如果该群体的成员开始期望其他成员的举止行为将会是正当可靠的,那么他们就会相互信任。信任恰如润滑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而信任或者说信仰恰恰是乡村回族社区“乜贴”行为得以进行并一代代延续的内在基石。他们相信只要“爱给格”乜贴,小生命就一定能获得真主的接受和祝福;相信只要“费热多”乜贴,就会使自己的财产在真主面前纯洁、干净;相信只要“遮百勒”/“索得格”乜贴,真主就定能保佑一家人平安、吉祥;相信只要“费特勒”乜贴,才能完成自已法定性施舍、赈济贫困者的义务;相信只要“尔麦里”乜贴,就能在真主面前表征自己对亡人的孝心,对教主的尊敬与忠诚,就能使亡灵超度。

(二)互惠——“乜贴”运作的前提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更接近中国人情所表现的特征,他将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可见,在布劳看来“回报”、“报答”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换的前提和基础。“报”更是中国人在社会交换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从马克思对资本的原始定义来看,资本是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即只有当资源用作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时才成为资本。社会资本作为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应该是存在于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中能够为拥有它的主体带来收益的一种资源。在回族社区,人情是关系的起点,“礼尚往来”又是人情的基本特征和穆斯林行为的准则。“乜贴”在回族社区尤其彰显“礼尚往来”这一人情特征。“乜贴”是举、散和过的统一体,散作为“乜贴”的中介与核心行为必然要有一个接受者。从以上关于回族生命历程中的每次“乜贴”可以看到,在每一阶段的“乜贴”行为中举意者都会请来很多人,如过“爱给格”乜贴、“费特勒”乜贴和“尔麦里”乜贴时主人都会邀请阿訇、满拉以及有威望的回族老人参加,在这些仪式中主人首先要用美味的饭菜款待来宾,然后阿訇和满拉要作宗教礼仪,如“爱给格”乜贴中给孩子起经名、洗礼,以宗教的方式欢迎新生儿的到来;在“费特勒”乜贴中阿訇和满拉都要颂经,表示对穆斯林传统节日的祝贺;在“尔麦里”乜贴中阿訇和满拉要到亡人坟上颂经,走坟,以安度亡灵。根据“乜贴”行为的规模与类别,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和贫穷者也会被邀参与其中。

(三)规范——“乜贴”运作的准则

规范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交互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影响人们行为方式选择的非制度化行为规则,包括乡规民约、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这些规范通过社会化过程被内化于社会成员的心中,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觉认可、遵守,形成相对稳定的观念体系和行为习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约束行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约定社会互动的原则,分清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各自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当然也包含着对不遵从者的特殊惩罚机制。

举“乜贴”、过“乜贴”、散“乜贴”贯穿于回族的整个生命仪礼之中。新生儿降临人世就必须过“爱给格”乜贴,这样新生儿才能得到真主的召唤,成为一名穆斯林;一个穆斯林想要使自己所占资财“纯洁、干净”,只有散“费热多”乜贴;想把“遮百勒”(不详、灾难的意思)挡回去,使生命得以延长,只有散“索得格”乜贴;要想体现出对直系亲属亡人及教主的尊敬与忠诚,就只有过“尔麦里”乜贴。以上这些都是回族穆斯林必须完成的宗教规范,也是被回族社区广大穆斯林所普遍认可并接受的行为规则。谁这样做了,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谁如果不这样做,轻则会被社区穆斯林所唾弃,重则会被孤立于社区之外。

(四)网络的建构与巩固——“乜贴”运作的社会效应

“乜贴”在乡村回族社会生活中如此普遍,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与人之间不断围绕“乜贴”产生关系、巩固情感、强化共识,最终“乜贴”成为回族社区特有的文化符号,成为居民相互识别、认同的标志,一个有着明确地理边界与心理认同边界的网络结构不断得以建构、巩固,并成为下一次“乜贴”行为的基础。

三、“乜贴”增进社会资本存量,推动和谐社区构建

伴随“乜贴”形成的融合了规范、信任、互惠的参与网络,大大增加了回族乡村社会资本的存量,提升了社区动员及行动能力,为回族和谐社区构建提供了独特的人文资源。

(一)“乜贴”有助于增进社区信任关系,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和谐社区构建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改变农业耕作规模过小、分散经营的现状,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融入现代市场经济。农地流转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农村土地规模较小、农业经营效益偏低等问题,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地利用效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来看,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农地流转存在诸多乱象,因土地引发的纠纷急剧增加,上访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原因不一而足,但诚信基础薄弱、信任关系缺失是许多土地流转纠纷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信任是交易行为的基础,农地流转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交易现象,这一行为的实施同样需要以信任为基础,这种信任关系依靠乡村道德文化等村庄内生资源衍生、滋养和维系。然而,社会转型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很多地区乡村传统道德文化体系趋于衰落,村民价值取向日渐功利,与此同时,村民之间关系日益疏离,呈原子化状态,原有的信任关系难以为继,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地流转的顺利开展。

“乜贴”是乡村回族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乜贴”的运作离不开信任、规范、互惠和参与网络,规范通过"乜贴"被反复运用、不断操演,对规范的信守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在信守规范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互惠行为有了确切的保障,彼此的信任感不断增强。总之,乡村回族社区居民在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类"乜贴"行为中建立了信任关系,培养了良好情感,形成了合作习惯,这些均为村民之间开展诸如农地流转等交易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回族农村社区土地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为和谐社区构建提供物质基础。

(二)“乜贴”有利于扶贫济困,在当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

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被喻为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已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但由于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农民在总人口中比重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覆盖面较窄、保障水平较低、区域差异较大等许多问题,还不能适应农民的现实需求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土地制度与分配体制的变革,原由农村集体组织分担的如赡养老人、疾病医疗等带有社会保障性质的诸多责任又重新转为主要由家庭来承担。然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实施、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与过度增长等多种因素同时叠加,使很多家庭不堪重负,因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在农村并不鲜见,家庭自助在市场经济的复杂形势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借助社区力量通过互帮互助、共同面对困难无疑是个体抵御风险的理性选择。近几年,在部分乡村试点实施的“互助金”制度就是这一社会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它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保障形式,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在乡村回族社区,人人“乜贴”、事事“乜贴”、时时“乜贴”,“乜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回族社区资源调节的有效工具,使贫困、老弱、遭遇厄运者均有机会及时得到救助,在社会生活中担当着社会产品再分配的重要角色,发挥着社会保障的功能。以“费热多”乜贴为例,它要求穆斯林每年从现款盈余中提出千分之二十五,分配给应得到帮助的八种人:穷困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和旅途中厄困者。散“乜贴”强调施者给出的必须是自己的心爱之物,对处于贫弱困境中的同胞除了通过施予财物的方式进行救助外,包括善意、关怀、智慧、祝福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美好情感也可以施予他人、与人分享。由于不拘形式,不限高低,在乡村回族社区,只要有意愿,几乎人人都能够参与到社区互助之中,既有机会施惠于人也有可能受施于人,这使“乜贴”的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出覆盖面广、持续性强的特点。

“乜贴”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在回族社区,扶贫济困、广泛施舍是穆斯林世代遵行的传统美德,《古兰经》有云“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资源再分配与文化道德通过善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文化条件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模式影响深刻,只有适合本土文化的社会保障模式才能够被人们接纳和认同。当下在我国一些乡村试点实施的互助式社会保障模式遭遇一系列困难,除宏观制度因素外,乡村内部诚信互助文化网络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乜贴”在回族社区的运作机制能够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三)“乜贴”提升村民公共事务参与度,有利于推动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实施与完善

村民自治是事关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它以“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是当前我国农村最直接、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基本民主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端至今,村民自治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但是,在部分乡村由于社会资本存量稀少,村民之间缺乏紧密联系的纽带,彼此关系疏离呈原子化状态,缺乏共同行动意识与共同行动能力,本应由村民广泛参与、共同决策的村庄公共事务,因为失去广大村民的有效参与而沦为仅代表少数精英意愿的“小团体事务”,村民自治远未取得预期效果。

“乜贴”在乡村回族社区中普遍存在,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不同层面,人们在各类"乜贴"行为中建立关系网络、践行特定规范、产生共同意识、获取社区归属感,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存量不断积聚增长,为村民自治、乡村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源。

首先,“乜贴”在举、过、散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一网络包括“乜贴”主体的关系,“乜贴”主体与村庄长老间的关系,“乜贴”主体与街坊、邻里间的关系,“乜贴”主体与亲戚、朋友间的关系以及参与者之间互相结成的关系等,这一错综交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村民有效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提供了基础。其次,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容易产生公共舆论,有利于培育普遍的公共责任意识,使村民逐步体会与明确个人在乡村社会管理与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责任。第三,与“乜贴”相伴而生的信任与互惠机制,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也使得村民之间的自愿合作较容易实现,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村民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也有利于提升其参与效率,推动村民自治的进一步实施与完善。

(四)“乜贴”有利于核心价值的生成与巩固,为和谐社区构建提供道德与价值基础

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们对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与坚守。然而,异质性、多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特征,在如此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前,任何强求规范统一的设想都是不现实的,正因如此,包容具体规范上的不统一,转而追求抽象层次上“核心价值”的一致性,成为社会转型期实现价值认同的一种智慧选择。十八大报告用二十四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

“乜贴”从其运作的具体形式与功能来看,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性与独特的群体性,但其运作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信任、规范、互助、诚信等核心价值追求。每个穆斯林在其一生当中既是“乜贴”的散出者,同时也是“乜贴”的接受者,人们通过这一过程塑造公德意识,强化自律行为,生成善待他人的慈悲情怀,从而体现出认同、信任、合作、互惠的精神风貌,社区由此形成一种互助共济、相互守望、互惠互信、诚实公平、注重团结与参与的人文环境。这一环境有助于形成宽容的精神气质,使村庄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包容,同时,它也有助于培育与增进人们重视规则、遵守规则的现代意识,这些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和谐社区构建提供了道德与价值基础。

注释:

(1)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在《古兰经》和《圣训》等著作中,“天课”是穆斯林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宗教义务,不同于“乜贴”(举意),也不同于“索得格”(施舍)。但普通老百姓在平时生活中仍将五功之一的 “天课”作为“乜贴”来对待。因为本文是深入老百姓生活实践的一项调查,因此本文亦延用当地老百姓对“乜贴”的认识和操作。但其实,“天课”与“乜贴”确实存在实质性的不同,前者具有强制性,而后者采取自愿。

(2)以前没有奶粉的时候,孩子刚生下来母亲还没有乳汁,就只好在村子里请一个正在哺乳的妇女给孩子喂奶,因为这是一个人一出生的第一口奶,所以奶妈妈在当地的声望是很高的。但现在有了奶粉,一般人家都会买来奶粉喂养刚出生的孩子,奶妈妈也就不存在了。

[1][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刘榜离,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4-28.

[2]布劳.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

[3]唐慧玲.现代性语境下的后单位制社会整合[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63-68.

(责任编辑 明 笃)

F207

A

1001-862X(2013)03-0056-0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SH026);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项目“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SK2012A140)

杨雪云(1968—),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牛喜霞(1973—),女,山东淄博人,社会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阿肯色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猜你喜欢

回族穆斯林信任
印尼·雅加达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美国穆斯林群体探析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信任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