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的“忧爱”情怀
2013-11-16陈翠玲
◆ 陈翠玲
杜甫的“忧爱”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忧国爱民上,体现在他的诗歌中。这与他的人生境遇密不可分。杜甫青年时代壮游天下,感受大唐风光的壮丽和文化遗产的丰厚,树立起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但实际上他却仕途失意,报国无门,遂忧国伤时,把眼光投向底层老百姓。他的后半生几乎是在颠沛流离中生活的,穷困日益交加,生活历尽艰辛,尤其是他目睹了战乱之害、并亲历战乱之苦,其“忧爱”情怀更加旋进升华,至沉至深。
壮游天下,爱国情深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出生在河南巩县的一个下层官僚家庭。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县令。受家庭的熏陶,杜甫六、七岁时因作《凤凰诗》一鸣惊人,早早地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十四五岁时,已经开始和洛阳一些颇有名望的文人交往,成为诗人聚会不可缺少的常客。他那种“读书破万卷”的勤学精神,是他后来成为大诗人的重要条件。杜甫20岁以后,离开家乡,开始漫游大唐山河,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杜甫的青年时代,正处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当时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仓廪丰实。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杜甫在长安见到了李白。二人互相钦佩,一起漫游。杜甫写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纪念两人结下的深厚友谊。杜甫曾两次漫游大江南北,饱览四季风光,咏歌名山胜景,接触文化遗产,抒发凌云壮志。这些年的壮游生活,是杜甫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写下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内心感受。游历天下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陶冶了爱国品格。这种爱,直接反映在杜甫寻求报国途径上。
仕途失意,忧国伤时
公元前746年(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来到京城长安。他一心想求个官职,以便施展自己的抱负。次年,唐玄宗下令广招天下有才之士,杜甫满怀希望去应考,谁知应考的举人无一及第。原来当朝宰相李林甫怕举人进入宫廷揭发他的罪恶,故意一个不取,并以“野无遗贤”来欺骗皇帝。经历了这个骗局,杜甫甚是愤懑。让他忧愤无比的,非但是奸臣李林甫倒行逆施,胡作非为,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早年颇有励精图治精神的唐玄宗李隆基,这时已经成为只知求仙拜神、声色犬马的昏君,看到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急剧变化,忧国救国的心情更加急切。恰在这时,杜甫的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转折。为了维持生活,更担忧国家安危,杜甫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当高门贵族的“宾客”,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推荐。他甚至向皇帝献了三篇赋,虽博得“词感帝王尊”的虚名,仍是求官无术、谋职无门,在哀哀哭求中讨生活,心情更加失落。有四句诗清楚地说明了杜甫的内心感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到处流浪的长安生活,使杜甫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随着个人的贫穷与社会的腐败日益加深,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也日趋成熟。一天,诗人站在咸阳桥头,亲眼看到开往西北边陲的士兵们出发的情景:父母妻子牵衣拦道,哭声震天;满头白发的老兵悲怆哭诉,凄惨难闻。此情此景触动了杜甫强烈的诗情,再也压抑不住心头的愤恨,第一次写出了替人民说话的诗歌《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
公元755年,祸国殃民的“安史之乱”爆发。同年,杜甫回家探望他的妻儿。回到家中,只听见家中嚎啕声一片,原来他那不满周岁的儿子刚刚饿死。杜甫回想起回家路过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内宫弦歌舞、大张宴席,自己一个不纳租税、不服徭役的官僚家庭的孩子尚且被饿死,可知一般百姓的境遇更加悲惨了。想到这里,他奋笔写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剑贡城阙”,揭露了统治者尽情享乐的物质财富的来源,指出了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养活了达官贵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杜甫感受百姓所受灾难,又希望唐朝统治者能够尽快平定叛乱,于是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著名诗句。公元757年,杜甫逃出长安,直奔凤翔,投奔唐肃宗,决心以身许国。此时的杜甫衣破露肘,脚穿麻鞋,老瘦不堪。肃宗见他忠心耿耿,遂任命他为左拾遗(谏官),负责对政事提意见。杜甫做官,忠诚敬业,不辱职责,敢于对朝廷发表尖锐的批评,目光远达,见解独到,一针见血。不久,肃宗见他如此时常批评朝政,便以探亲名义,将他逐出朝廷。在近十个年头的长安生活里,杜甫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这时期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忧爱之情,倾注笔端
杜甫报国无门,唯有把一腔热血倾注于笔端,把对人民的疾苦和对人民的同情,写进诗句。他把一路上所见所闻,写出一篇五言叙事诗《北征》。诗中记载了阡陌之间,人烟萧瑟,到处是呻吟流血的伤兵难民,怵目惊心。杜甫用诗忠实地记录了这场战乱所造成的惨败景象,更直言不讳地叙述了人民遭受的苦难。由于杜甫长年生活于百姓之间,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征兵、征粮,连年战争,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诗人悲愤而沉痛地用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一幅幅社会历史画图。充满忧国忧民思想的“三离”(《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就是此时创作出的。
杜甫浪迹天涯,访求一个容身的小天地。他先后到秦川(今甘肃天水),继而又南下同谷,经栈道,穿剑门入蜀,然后到成都定居下来。后来,他在友人的荐举下,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和节度使参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营建起一座草堂,植树栽竹,养鸡养鸭,与妻儿老小一起过着清贫生活。不论生活上遇到什么苦难和挫折,也不论漂泊流亡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公元763年,“安史之乱”最后平息了。远在四川梓州的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惊喜欲狂,涕泪满襟,情不自禁地脱口成诵: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千古佳作,简直把诗人多少年来郁积心头的块垒发泄无余。
这年秋天,秋风怒号,杜甫草堂顶上的茅草被卷走。风刚停,雨又下个不停,屋里漏得没有一块干地。在这难眠的长夜,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想到的是天下的“寒士”,慷慨激昂地表示,为了天下的穷苦人免于饥寒,他即使冻死也心甘情愿。忧困窘迫之时犹惦记着天下的老百姓,其情之深,其爱之博,感人肺腑。后来,他的友人病死,他失去了依靠,只好带着妻儿老小到处奔波。此时,北方兵荒马乱,江南的朋友也无音讯,他只好以船为家,在湘江上漂泊,生活越来越贫困,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公元770年冬天,长年飘零流落的伟大诗人杜甫,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
杜甫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无论是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从不失去信心,具有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其中的绝大多数诗歌,用写实手法,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唐帝国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主题异常鲜明。杜甫之所以被称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民把他的诗称作“史诗”,尊他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