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3-11-15傅桂清姚志强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广东惠州516001

吉林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谷维素中度重度

傅桂清,姚志强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高通气综合征又称过度呼吸症候群或过度换气症候群,是急性焦虑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临床上会感觉心跳加速、心悸、出汗,因为感觉不到呼吸而加快呼吸,导致二氧化碳不断被排出而浓度过低,引起次发性的呼吸性碱中毒等症状[1]。国外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在30~60岁成人中男性占2%,女性4%。由于治疗费用等原因,患者的依从性并不高[2-3]。特别是患者不能长期规律地应用药物治疗。本研究旨在针对高通气综合征患者,开展积极的针对性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高通气综合征患者50例。纳入标准:诊断符合高通气综合征诊治标准;年龄为20~80岁;发病两年内;无严重并发症,神志清醒;患者同意入选并签订知情书。男15例,女3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5岁,平均(45.98±9.3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平均(4.21±0.51)年。50例均有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四肢发麻等临床症状,其中心悸18例,头昏21例,手指双上肢强直20例,晕厥4例,胸痛9例。轻度发作21例,中度发作19例,重度发作10例。

1.2 治疗方法:轻度发作者,口服谷维素、溴剂;中度发作者,口服用谷维素、溴剂、营养剂等;重度者发作,口服谷维素、溴剂、营养剂,并加用镇静剂。1~3次/d,2~4 d后减量停用。

1.3 观察指标:①综合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缓解甚至恶化[4]。②同时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的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根据判断标准,轻、中度患者的有效率都为100.0%,重度患者的有效率为90.0%,三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详见表1。

表1 综合疗效比较(例)

2.2 肺功能状态: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FEV1和FVC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不同组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肺功能对比()

表2 肺功能对比()

指标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FEV1 轻度发作者(n=21)0.28 ±0.11 0.40 ±0.14中度发作者(n=19) 0.26 ±0.21 0.38 ±0.20重度发作者(n=10) 0.24 ±0.16 0.37 ±0.12 P 值 <0.05 FVC 轻度发作者(n=21) 0.49 ±0.20 0.56 ±0.09中度发作者(n=19) 0.46 ±0.21 0.52 ±0.20重度发作者(n=10) 0.42 ±0.11 0.52 ±0.02 P值 <0.05

3 讨论

高通气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所需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累及多器官系统,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憋气、呼吸深或快、心慌或心悸等,多伴随有精神症状。但是一般可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多数患者为女性,患者先感眩晕,然后昏厥或感头昏产生脱离现实的情感[5];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在诊断中,Nijmegen症状血问卷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分、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发病前有精神创伤史或过度劳累。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诊断为典型高通气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往往没有生理器质性上的症状,是与精神因素、心理因素有关的功能性疾病,病情较重时只能靠镇静剂缓解患者情绪。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近几年得此综合征的患者明显增多[6]。

高通气综合征的患者一旦发病,家人要尽量安慰患者,让患者全身放松,均匀呼吸,有意识地减慢呼吸频率或屏气,以减少二氧化碳的呼出。另外适当给患者补充钾和钙,缓解症状。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要到正规的综合性医院接受药物治疗[7]。由于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建议找心理医生做心理辅导,有助于控制病情。本文结果显示,根据判断标准,轻中度患者的有效率都为100.0%,重度患者的有效率为90.0%,三组治疗效果都比较好(P>0.05)。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FEV1和FVC指标都有明显改善,不同组别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

总之,高通气综合征当前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但是预后一般都比较好,需要根据疾病状况应用不同的治疗。

[1]杨如玺,杨秀芝.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备劳特加爱全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3例[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4(6):58.

[2]关 巍.慢性肺心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4,20(2):55.

[3]余森洋,蔡柏蔷.高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呼吸内科主治医生41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726.

[4]蔡柏蔷.高通气综合征,呼吸内科诊疗常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4-536.

[5]王宇娜,李晓钰,王舒伟.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1(2):98.

[6]Van de Woestine KP.How does negative affectivity contribute to medically nnexplained dyspnea[J].Chin Med J(End),2009,117(1):1.

[7]凌 敏,赵明华.过度通气激发试验诊断高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16(6):45.

猜你喜欢

谷维素中度重度
小米手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不同植物油对γ-谷维素与β-谷甾醇有机凝胶的影响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β-谷甾醇和γ-谷维素的键合物对软质奶油的水分分布影响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糠油中谷维素含量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