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味蕾的江湖

2013-11-15金学舜

雨花 2013年6期
关键词:盟主味蕾包子

● 金学舜

每个人都行走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味蕾的江湖。在我的记忆里,味蕾的开场本身就是美好的:乡村阡陌上沐浴着朝阳的鲜花,伸出稚嫩的双手,心想我会用爱去拥抱眼前的一切。

小时候爱吃包子,那年头庄户人家能填饱肚子就得南天门作揖,吃上一回包子无异于天上真的掉下馅饼。鄂南虽说是“鱼米之乡”却并不盛产小麦,吃一回面食恰似逢年过节打牙祭。但在我家,吃包子并不是难事儿,父亲在乡中学教书,每逢周末他总是在他的饭堂多买几个包子捎给我。所以小时候,周末的到来让我无比憧憬,味蕾在等待吃包子的过程中铆足了劲,它们等候着那个快乐盛会倏忽来到,哪怕都是些并不稀罕的白菜馅、猪肉薯粉条馅。

长大后到南方打工,吃包子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路边热腾腾的包子却让我童年的美妙记忆倒转了个底朝天。那种难受就像分明爱着一个人,竟然只能远远艳羡;甚至连一厢情愿的隐秘窥视也显得不地道,因为她名花有主,是一支带着狼刺的玫瑰;更有甚者我明明知道她遇人不淑,却只能束手无策。有个老乡K在工业区附近开了一家包子店。有一回去K君的包子店,味蕾正准备放声歌唱。他却一脸无辜地忠告,要吃包子可以,反正我是不吃的,这些包子都是卖给别人吃的。如果话到这里戛然而止,还真弄不准K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一脸不屑,什么?不就是几个包子,犯得着吝啬?K君连忙笑道,不怕你吃,实话告诉你,怕你想吃也不敢吃。于是他详述包子出笼的过程:做包子卖早晨要起得早,K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就得开始揉面。揉面是个体力活,K打了个哈欠,抓起挂在墙壁上的毛巾擦了把脚,干脆就用脚踩面团。胳膊拧不过大腿,用脚踩面还的确省力了许多,K在慵懒的隧道里做加速运动时进入他新一天的买卖。

“怕我白吃你的包子,编出来吓我?”听者藐藐,还有些不信。

“骗你乌龟王八蛋!”K君言者谆谆,一脸憨笑。

不知双脚踩面在“包子行业”算不算是K君专利!否则如此令人大倒胃口的加工方式一旦风靡,我担心会糟蹋包子的美名。

上世纪末我在常平朗贝一家眼镜厂打工。那时候乍到南方,一番辗转好不容易才为孱弱的身体找到立锥之地,那会儿味蕾却出奇振奋,激动的精灵总在嘴里蠢蠢欲动期待着鼓捣点什么。于是我广泛地与味蕾江湖里的三教九流接触,路上笼罩于一片灰蒙蒙的尘雾里的早点,夜晚烟雾弥漫的烧烤,一直将桌椅板凳摆到马路边的大排档,飘散着一股奇特气味的臭豆腐摊子,都引我频频光顾。我像拉伯雷《巨人传》里的庞大古埃,心里总在叫嚷着要吃点什么。

眼镜厂在朗贝村里,出门是一条柏油路,对面有一棵高约数丈的大榕树,那是一只庇护着南方村庄的硕大无朋的手,现在村民为了保护它就为它砌上一圈水泥台。每到吃饭时间,榕树下就变戏法一样出现了许多吸引味蕾兴致的杂耍——不知从什么地方,蹬过来几辆简陋的三轮车,小小的车架子里嵌着几盆炒得萎靡不振的小菜:湿漉漉的茄瓜、不见油光的通心菜、一小盆看了让人心里都酸溜溜的酸豆角等等。厂里的食堂照例只保证不让饥不择食的工人饿死。男厨工的表情有一点矜持,手抓着铁勺子在大菜盆里蜻蜓点水地晃了几下,然后近距离投射到工人递过来的饭盘的一个空格里。但是每当窗口露出一朵如花笑靥时,男厨工的手就迟疑了一个节拍,脸上突然有了相应的表情,有点突兀滑稽,手里的勺子不由得在菜盆里探索得更深了些。工厂伙食不如人意,许多工人无形中被吸引到厂门口,围着杂耍一样的卖熟菜的三轮车溜溜转,只见围在中心的人喜笑颜开,一边点着零钞,一边叫嚷“五毛一份五毛一份”,一边在屁颠屁颠之余小心地掂量着小勺子里的份量。但是每到临末,盆都见底了,他那手的动作也豁然变得大方起来,脸上的表情显然比来时要轻松得多。

味蕾的江湖里面有狂魔侠客,有胆战心惊的小民,有隐秘的历史,有挂羊头卖狗肉的作祟者,有风传开人肉包子的孙二娘,有造假售假的奸商。面对食物,有人在鼻子下面举起一根手指头做出“嘘”的手势。

小时候不只一次听说,族里有位长者在世时有一个怪癖,喜欢吃生蛆发臭的咸猪肉,连同蛆一起吃下去,以为那才是人间的第一美味。想一想那情形,每逢腊月,庄户人家都在熏制黄灿灿的腊肉,慢慢燃起的艾蒿或者锯木灰不断冒起浓烟,让肉里面渗透了腊月的滋味,肉味也就变得别具特色了;而那个怪癖的人,却在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的那几挂肉恰到好处地发臭生蛆,他心里兴许知道如何掌握臭味的分寸,就像面对气味不好的奇葩,到了他那儿已经是其臭如兰,天使的光芒洋溢其间。别人见了臭肉都掩鼻作呕,此公倒偏好迎着扑鼻的恶臭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他无疑就是味蕾江湖的奇人异士。

味蕾江湖里的侠客往往横空出世一鸣惊人。倍受追捧的“土掉渣儿烧饼”,当其风靡一时,势头差不多可以登上路边小食的武林盟主的宝座,当它正向宝座迈去,不知从哪儿刮来一阵罡风,让准盟主的城门失火,殃及那烙得还来不及掉渣儿的烧饼。只见风卷残云,准盟主仓惶退去,偶尔还有几个卖烧饼的游勇散兵,吃力地拽着零乱的旗子,可惜眼下还望不见东山再起的方向。唯有穿街过巷,无可奈何地瞅着别的武林盟主,在味蕾的江湖里嘁嘁喳喳,瞥一眼城头变幻的大王旗。

有的街头小吃,自称很有特色,其实只算得上是太平盛世里低眉顺眼的小民。就如S县小吃,不经意之间就能发现一家,饥肠辘辘之际走进去打算抚慰一下无精打采的味蕾,但店与店之间千篇一律,小吃也就是那么几样:蒸饼、云吞、原蒸盅汤,上网一查却发现原来五光十色、名目繁多。让人怀疑流行于店面的都是寻常功夫,看家本领还深藏不露。

七八年前我在松岗一个小厂打工,工业区门前有一个大排档,虽然美其名曰“大排档”,其实档子不大,里面摆着几张桌子。经营大排档的老板娘,阔嘴、高颧、腰板佝偻,身高一米四五的样子,她像个童话世界里的丑陋精灵。也许她的大排档生意并不怎么好,导致有些食材在雪柜里放得太久。有一天,我到她的大排档吃了个“牛腩煲”,回来没过多久,就有食物中毒的症状,只觉得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躺在床上半天起不来。那天,好不容易从阴曹地府里踅回人间,自个儿只顾难受,居然忘记去找大排档的老板娘理论。最起码我应该去告诫她以后不要再拿那样的食物祸害别的食客。

有一回我在大食堂里吃饭,那是一个供上千人用餐的大食堂,每到开饭的时候就人头攒动。那天我端了个饭盘,正坐在条桌前埋头吃饭,冷不防筷子在空心菜里挑出一条几寸长的蚯蚓,马上搁下筷子拔足狂奔。

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什么苏丹红鸡蛋、毒酱油、毒大米、毒豆腐、地沟油……让人忍不住要频生感慨,咱们国人怎么啦!

猜你喜欢

盟主味蕾包子
碎石神掌
LOVE, XO
大话三国志
当味蕾遇上棉花糖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包子有毒
刺激味蕾的春夏色彩盛宴
卖包子
三千门客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