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建筑与我的缘

2013-11-15傅晓红

雨花 2013年6期
关键词:古籍民国南京

● 傅晓红

家住南京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曾与民国建筑有过亲密接触。可一代又一代的新居民,早已不知这些样式独特,或宏伟、或秀丽的建筑背后有哪些刀光剑影、兴衰存亡的故事。最近看了《民国屋檐下》的电视史料片,很有感触。仔细盘点自己这辈子与民国建筑的缘分,大吃一惊,还真不浅哪!

孩提时候,随工作调动的父母来到南京,住进了珞珈路上的一座西式小楼,浅黄色的粉墙,木质楼梯、钢质门窗,有大阳台和大院子,房子很时髦。周围的邻居,都是一栋栋颜色、样式各异的小楼。珞珈路的街心有个小花园,那时马路上可没什么汽车,我们从幼儿园放学都在街心花园里疯玩,捉迷藏的时候居多。这里就是著名的民国建筑集中的颐和小区,不过那时的我对此一无所知。

因游泳成绩突出,小学毕业我被选拔进了东郊的南京体育学院附中。我们学校不过两百多人,是全省挑出来的体育苗子,全部住在“大圆圈”里。“大圆圈”是我们的俗称,是座钢筋混凝土的体育场。中间有绿草茵茵的田径场和四百米的跑道,四周是层层的看台。看台上有东西两个高高的门楼,中国传统牌楼的样式,可遮风挡雨。看台能容纳两三万人观赛。看台下有一间间的屋子,是我们的宿舍和教室。每天天未亮,嘹亮的起床号就响起,睡眼惺忪的我们被教练推着在“圆圈”里一圈又一圈地跑着出早操。

上午文化课,下午体育训练。出“大圆圈”,顺树冠如盖的法国梧桐林荫大道走十多分钟,就到了我们每天训练的游泳池。那么美丽的游泳池到如今还会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绝对空前绝后。那是座绿色琉璃瓦大屋顶的古典宫殿式建筑,五脊六兽的飞檐、雕梁画栋的屋子居然是我们的更衣室。外表古典,室内现代,细方的白色瓷砖、白色的木隔板、闪闪发亮的水龙头……记得第一次更衣时着实惊艳了!游泳池也都是由细小的白瓷砖贴就,几十年了,从未脱落。那时别人告诉我这是蒋介石、宋美龄游泳的地方。

离开体院附中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我们的校园曾是民国著名的中央体育场。它中西合璧,规模宏大,在当时就享有“远东第一”的美誉。据记载,1931年完工后在这里举办过全国第五届运动会,那届运动会成绩斐然,有位东北短跑运动员创造了100米、200米的纪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打破。

整个文革我都在“大圆圈”内度过,学校停课,派斗升级,我和小伙伴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几乎每天都到近在咫尺的灵谷寺闲逛。那时整个东郊游人寥寥,无梁殿、灵谷塔,还有灵谷寺东边的谭延闿、邓演达的墓园,都是我们游荡的地方,有时候还会走得更远些,中山陵附近的水榭、藏经楼、音乐台,这些民国建筑或靠山,或面水,都被浓荫环抱着,与周边秀丽的自然景色浑然成一体,极赏心悦目。间或登上掩映在绿色松柏中的蓝瓦银墙、雄伟壮观的中山陵,远眺群山,听松涛呜咽,看云气山色,五彩变幻……这里成了我们这些失学孩子最好的美学课堂。

粉碎“四人帮”后,我进南大读书,姐姐在南师大工作,我好些年徜徉在这两座花园般的校园里,留影在许多著名的民国建筑前。

工作后进了省作家协会。省作协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租借过不少地方,我们不得不一次次搬家。早先,在中山东路上的“东宫”办公。那是1936年建造的原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一座矗立在高高基座上的仿古大殿。同样是琉璃瓦、大屋顶,碧瓦红柱,木雕菱格门窗。殿前还有双踏道,一块石板上竟有一个地球,五洲四洋一一分明,既传统又有时代特色。“东宫”庭院深深,草木葱茏,鸟语花香,进得门便似入了花园。可漂亮并不适用,大庙似的大开间屋子,用纤维板隔出无数小间,大房间成了小鸡笼,光线全无。隔光却不隔音,东头打个嗝,西头听得见。只好搬家。

一搬搬到湖南路10号,南京警备司令部的隔壁,每天吃饭都在10号院子的食堂里。这是座名头更大的民国建筑,是当时南京的主要公共建筑之一,见证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这里先后是清朝江苏咨议局、江苏省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还做过十年的国民党中央党部,1937年成为汪精卫汉奸政府所在地。院内回廊,仿法国文艺复兴式样,屋顶中央有个高耸的铁皮方底穹窿顶钟楼,用设计师孟莎的名被冠为“莎式屋顶”。那时每天从“莎式屋顶”下走过,朋友们聊起在这个院内发生过孙凤鸣暗杀汪精卫事件,聊得多了,几个朋友干脆拍了部这个内容的电视剧,而汪精卫最终还是因为这颗没取出的子弹引发的炎症翘了辫子。

租房办公总不是个事,与经济大省实力不符,省里决定拨处房产给作协。我们去看过北极阁1号宋子文的故居,真是处好地方!居高望远,玄武湖水在夕阳下抖动着碎银般的光泽,习习湖风吹拂着小楼门口那棵巨大的雪松。宋公馆是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上下三层,屋顶似茅屋,看上去很朴素,内里却很讲究。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曾囚禁过此处。省作协老作家多,嫌山高路远,每天上下班没车不方便,否了此处,真是可惜啊!

省里又将颐和路2号给作协做了办公楼。颐和路2号位于珞珈路与颐和路的交接处,1941年开建,是汉奸陈群的私人藏书楼。陈群做过汪伪政府的内政部长、江苏省省长,喜收藏。1942年此楼完工,汪精卫还取《礼记》中“父殁而不能渎,手泽存焉”句提了“泽存书库”的匾名。抗战胜利后,陈群服毒自杀,写遗嘱要将40余万册藏书全部归还国家,后被当时的中央图书馆接收。1949年,许多珍贵的善本古籍被运往了台湾。解放后这里成为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目前南图的古籍珍藏在全国排位第三,仅次于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因地方狭小,九十年代初古籍部迁至龙蟠里,省作协才得以搬入。

搬前作了装修,没有文化地将这三层小楼外墙用白色马赛克贴上,小楼便像个大公厕。靠珞珈路一侧的三分之一分给了其他单位,被用来开了饭店。粉红外墙,白色罗马柱,起名“颐和春”,不伦不类,像个卖春的场所。此楼位于民国住宅颐和小区最显眼的地方,很煞风景。不过小楼其他建筑材料非常过硬,地板和窗户,都是五十多年前的原装,只是刨了一层再上层漆,便油光水滑,坚硬无比。外地作家朋友来访,踩在宽宽的地板楼梯和外走廊上,恍然若时间错位。

我大姐的婆婆是国学大师柳诒徵的女儿,柳诒徵曾担任南京图书馆的前身,江南省立国学图书馆的第一任馆长,“泽存书库”的古籍曾由他鉴定挑选造册。女承父业,大姐的婆婆同样是位古籍专家,在颐和路2号南图古籍部工作了几十年,她常年用眼过度,晚年视网膜脱落,几乎失明。她对那栋房子很有感情,每次我去大姐家,她都拉着我问:院子里的绣球花开了吗?雪松怎样了?我实在不忍告诉她,原先充满书香的院落现在一派世俗生活画面:三五厨娘每天坐在院中择菜、洗碗外加唠嗑、厨房的油烟与各式菜味在小院上空盘旋。长了五十多年的雪松与绣球花终于没能逃过油熏烟烤。现在院子统统被水泥糊上,变成了停车场,寸草不长。

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儿时刚到南京的地方,每天在颐和路进出。曾读《冰心自传》,看过这样一段记述,说冰心抗战胜利后从重庆来到南京,她的朋友大都住在颐和路,请吃饭、访友,她一天要在颐和路上走七八遭。她开玩笑地对朋友们说:“将来南京政府要翻修颐和路,我要付相当的费用,因为我走得太多了。”读到这段,真是非常亲切。当我走过南京一个个承载着醇厚历史积淀的深庭大院时,我常会猜想,这个院子有哪位历史人物住过?这里发生过什么样故事?

看来还须文字、影像才能将这些民国建筑背后的故事留存下来。早些年我读《蒋碧微回忆录》,知晓了南京傅厚岗徐悲鸿故居的许多故事。1932年,徐悲鸿夫妇看中了傅厚岗要出售的十几亩荒地。荒地内有无主坟冢,还有两棵枝叶参天的大白杨树和七八棵柏树,树龄都在百岁以上,据说整个南京只有三棵这样大的白杨树。徐悲鸿夫妇买下其中两亩,其余的由几位朋友分别买去。在吴稚晖等人筹钱的帮助下,建起了他们唯一的一栋华屋,那两棵白杨便成为徐家院落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景观。只可惜,房屋虽美,却没留住男主人的心,不久徐悲鸿出走,再也没有回到这个院子。抗战胜利后蒋碧微再回南京,院内的大树已不见身影。

感谢蒋碧微的文字记述,让我们知晓了这些。

猜你喜欢

古籍民国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