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百川“山东泰安人”说补证

2013-11-15··

明清小说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百川济宁泰安

· ·

成书于清乾隆中的《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的籍贯问题,至今众说纷纭,但多笼统地说是“北方人”或“南方人”、“山东人”或“山西人”,很少具体为哪一地人之说。有之,则是最早考索此问题的郑振铎先生提出的“山东泰安人”说。这是一个极有见地的认识。然而郑先生只是随文涉及,所以论证甚简略,后来再无学者就此深入探讨,所以在笔者看来,仍有继续探讨的价值和余地。故不揣谫陋,于郑氏之“山东泰安人”说申说补证如下。

第一,诚如郑氏所说,书中主要人物之一的温如玉是“作者自己的小影”,其故事发生的泰安当为作者的家乡。这是因为事实上,作者要把温如玉写作自己的“小影”,也只有把自己的生活环境作为温如玉故事发生的环境,才更为方便和写来最为亲切。反过来也就可以认为,既然正如郑氏所说《绿野仙踪》“写山东事最为亲切”,把温如玉写作“泰安城中赫赫有名的”公子,“而最好的地方,尤在第三十六到第六十回的写温如玉事”,也正是发生在泰安的故事,那么《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也就应该是泰安人了。

第二,比较书中写到的各地,以写泰安地方发生的事为最多,可知作者对泰安最为关注,极有感情,应是一位泰安人。《绿野仙踪》一百回,仅涉及泰安人温如玉的故事就有35回之多,是书中人物除冷于冰之外,所占篇幅最大、内容最重的部分,而温如玉故事基本上都是在泰安或泰安附近发生的。此外,书中写及的其他人物故事,发生在泰安或与泰安有关联者,还有第十三回写诸强盗于泰安州监牢搭救连国玺失败被官兵所擒之事;第十四回写冷于冰于泰安通往济南道上从官兵手中搭救连城璧及诸强盗之事;第二十七回写冷于冰、连城璧于泰山埋连国玺骨骸,且于半山腰庙宇中巧遇并考验金不换诸事;第四十五回写翠黛提到泰山碧霞元君庙后面,有个悬崖洞,洞里住着她一个新结拜姊妹儿飞红仙子一事;第六十二回写冷于冰于“山东泰山琼岩洞”中指点超尘、逐电前程并修炼《天罡总枢》情节;第七十一回写温如玉听从冷于冰建议,来“泰安琼岩洞”修炼之事;第七十三回写温如玉在泰山烟谷洞几为蟒妇所害及朱文炜“与宗宪……约在山东泰安州会齐”之事,等等。这就是说,《绿野仙踪》除写温如玉的35回故事主要发生在泰安之外,至少另有7回书故事也发生在泰安或与泰安相关,这就将近半部书是写泰安或与泰安有关的人与事了。

除此之外,据《汉籍》电子版统计,《绿野仙踪》全书共有36回132次出现“泰安”,20回31次出现“泰山”,2回2次提及“东岳”,几乎遍布全书。同时,书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林秀才,是本省新都县人。单讳一个岱字,号齐峰”(第十七回),也不能不使人想到泰山在古齐国和齐郡(济南)之西南,而别称“岱岳”、“岱宗”等。在这样一部名为“绿野仙踪”之写人物踪迹不定的长篇小说中,“泰安”或其别称如此频繁大量地出现,应非偶然,似可表明作者对泰安、泰山有特殊的关注与感情。那么李百川如果不是泰安人,就不好解释了。

第三,书中有关泰山与泰安的描写极具体而且准确,表明作者对泰安及其附近甚为熟悉,非泰安人难得如此。如第三十七回写登泰山“经历了十八攀、阎王带、雁鹰愁涧、断魂桥、大蟒沟、金箧玉策、日观神房、老龙窟、南北天门、蜈蚣背等处险峻……”,以及其它地方写及或提及的杜家溪玉女峰、玉女峰石堂、碧霞宫、碧霞元君庙、悬崖洞、白云岭、玉皇庙、琼岩洞府、烟谷洞、泰安东关、泰安西关、泰安北门、长泰庄、骡马市儿等等,经与《岱史》、《泰安志》等泰山史志对照,基本属实。这些地名都非寻常泰山游客所可能一时就熟悉了的,而只有泰安人才可能这样如数家珍。

更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了泰山的一些甚为隐蔽罕为人知的地方,如上列第四十五回写“惟有山东泰山碧霞元君庙后,有个悬崖洞,洞里住着我个新结拜的妹儿,叫做飞红仙子”。据乾隆《泰山志》,后石坞元君庙后有莲花洞和黄华洞,莲花洞在黄华洞东,二洞相距很近。前者相传是碧霞元君炼真之所,后者传为玉女修真处。《岱览》云:“自黄花栈至此,为松云最深处。”又明姚奎《游记》云此洞为“人之游泰山者,每以道左日穷为画,于斯罕到……世之豪杰士,固有终身未之遇者”,可见此洞之隐密。作者能信手将此洞纳入作品中,倘非亲至,必不能如此。而作者倘非泰安人,必不能到如此熟悉的地步!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书中写温如玉狎妓的地方,是“相传韩信做三齐王时,在这地方试过马”(第四十三回)的“试马坡”,“此地离省城百余里,比泰安还近一半路”(第五十五回)。“试马坡”这一地名虽然在志书中无考,但在清代与泰安曾一度同属济南府而地相连接的长清县(今属济南),其实就有“韩信台”等遗迹。康熙《长清县志》卷十一《古迹志》载:“韩信台:在县治北二十五里,其台三级,岁久风雨剥落,止高丈五有奇,世传为韩信下齐时所筑。台西数里有大沟,乃其藏兵处,今呼为韩信沟是也。”而此韩信台离济南的距离,也正是“百余里,比泰安还近一半路”。可知“试马坡”之名虽然在地方志中未见,但其地不完全是虚构,书中能写它“离省城”的路程都大致准确,可见也非揣测得来,而是有所考证,是在实际历史地理的基础之上加以虚构的。

作者不仅熟悉泰安,还熟悉其附近地区。如第四十回写温如玉从泰安出发去苏州贩卖丝绸,走水路,“先到济宁”,“从济宁雇一大马溜子,或二号太平船,顺流而下”,“济宁起,到苏州止,共是三十八两船价”。又写尤魁等行骗温如玉得手之后,即着其家人“各安顿在济宁小闸口,寻了几间房住下,等候消息”。这些行走路线的安排都极为合理,“济宁小闸口”地名至今尚存,说明作者对泰安相邻的济宁也是熟悉的。参以作者《自序》说“癸酉,携家存旧物,远货扬州……无如洪崖作祟,致令古董涅槃”,说不定当年他就是从泰安先到济宁,然后沿运河南下扬州的。

总之,从《绿野仙踪》故事大量有关泰安人物情节及环境的描写看,作者对泰山、泰安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非常熟悉而且极有感情。这种情况,只有李百川是泰安人,才最有可能发生。

第四,《绿野仙踪》中有大量泰安方言。苏兴先生说:“读《绿野仙踪》全书,谁都会感到它的语言是北方普通话。”但还要补证的是,这“北方普通话”其实是泰安及其附近地区的方言。兹摘录有代表性的若干如下:

1、“变蛋”。第四十三回:“我们有火腿和变蛋,亦足下酒。”泰安俗称“松花蛋”为“变蛋”。

2、“达达”。第四十八回“闹淫声吁喘呼亲达”,“你喘吁着叫亲达”;第五十一回“我的亲达达,我今日活不成了”;第八十三回“一个叫达达,若决江河”。“达”或“达达”是泰安方言对“父亲”的称呼。《绿野仙踪》与多山东方言的《金瓶梅》一样,均用“达达”一词作为对“父亲”的称呼。而《金瓶梅》作者虽同样有争议,但诸说中“山东人”之说最广为人接受。

3、“馍馍”。第七回“予有馍馍焉;君啖否”。泰安俗称“馒头”为“馍馍”。

4、“蹶(jué)劣”。第八回“那男子一蹶劣站起来道”;第十回“那花子被缠不过,一蹶劣坐起”;第二十六回“只见那犯人一蹶劣扒起”等,书中共9处用“蹶劣”一词。“蹶劣”中的“蹶”字有两个读音:一读jué;一读guì。然无论发哪个音,《汉语大词典》均解释为:“疾起貌”。并以《绿野仙踪》第四十三回“用手推了几推,只见金钟儿一蹶劣坐起来,圆睁杏眼,倒竖蛾眉”为例。苏兴先生认为“蹶(guì)劣”一词“很少出现于其他通俗小说”,“明末清初许多由江浙人作的小说,地方性词语很多,但未现过‘蹶劣’一词或音相近意相同的类似词语”。“蹶(jué)劣”一词,至今泰安方言中经常听到。

5、“汉仗”。第八回“这人好个大汉仗,又配了紫面长须”;第十一回“这小厮力气最大,汉仗又高”;第十七回“他生的汉仗雄伟”等,全书共有7处用到“汉仗”一词。“汉仗”是北方方言,也是泰安口语词汇。

6、“一窝子”。第四十五回写连城璧大怒道:“怎一窝子都是这样无耻?我岂是你们戏弄的人么?”“一窝子”即“一家人”的贬称。此为泰安及周边地区的方言,至今沿用。

以上6例,均带有泰安及其附近地区方言特色。即使此6例方言词汇并非只在泰安使用,因此不是证明《绿野仙踪》作者为泰安人的充分条件,但是反过来,《绿野仙踪》中如果没有这些泰安同样使用的方言词汇,那么其作者就一定不是泰安人了。这也就是说,以上泰安方言之例虽非证明作者为泰安人的充分条件,却至少是旁证《绿野仙踪》作者为泰安人的必要条件,所以值得提及和给予应有的重视。

当然,不能仅据作品写何地人事用了何地之名和有何处方言,而径判作者就一定是何地人。《绿野仙踪》“写冷于冰和金不换等人入都,却把北京的小街巷写得挺详细,如东河沿、西河沿、香炉营、余家胡同、西江米巷、永光寺西街、东猪市口,等等”,但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断言李百川为北京人。因为很明显,明清外省士人能够去北京甚至长住北京而知道东河沿等街巷者,实在是太多了。但在另一方面,却可以说如果书中写一地而绝无或甚少此地的真地名与方言,那么其作者恐怕就一定不是那里人。例如书中用了12回之多的篇幅写江西富少周琏事,也写得相当精彩,却几乎没有与之关联的江西具体地名,如果将此故事安插在其它省份也是完全可以的。再参以《自序》并无作者去过江西的蛛丝马迹,所以作者是江西人的可能性不大。但反过来也就说明,作者写泰安而熟悉泰安,就很可能是泰安人。

本文以上考论虽就单独某一点来看不足为作者为“山东泰安人”的依据,但综合各点都共同指向于作者为山东泰安人的结论。虽然这些共同的指向还不是正面的揭谜,但旁敲侧击,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也应当是必要和有益的。具体则应该是,虽然最后的结论也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但作为阶段性的认识则基本上可以肯定,李百川是山东人的可能性较大,并且很可能如郑振铎先生所主张的就是“山东泰安左近人”或“山东泰安人”。这也就是说,在没有反证或同样多而可信的证据证明其为另一地方人之前,以李百川为“山东泰安人”是最为合理的认识。又即使将来发现李百川仍不是泰安人,但本文所列《绿野仙踪》与泰山和泰安如此密切的联系,也是研究者值得注意的现象。

① 参见拙文《〈绿野仙踪〉百年研究综述》,《南都学坛》2008年第2期。

②③ 《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23、466-468页。

④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华艺出版社1993年据社科本影印本,本文以下凡引此书,如无特别说明,均据此本,只括注回数。

⑤ [清]唐仲冕编著,严承飞点校《岱览点校》(卷第十七)(下册),泰山学院编印2005年版,第421页。

⑥ 因古运河水闸而得名,位于今济宁市中区银座购物广场南,在阜桥街道办事处辖区内。

⑦⑧⑨ 苏兴遗著,苏铁戈整理《〈绿野仙踪〉丛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百川济宁泰安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琴语” “律动” “百川”
一场美梦
Reflections about the Summer Camp of Shandong University
《金娃——龙舟》
济宁有线“屏屏通”便民惠民生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