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倔老头的“终极关怀”——电影《老爷车》所带来的人类学思考

2013-11-15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老爷车沃尔特兄妹

贾 婷

08年上映的《GRAN TORINO》(《老爷车》)由一位在演员和导演的位置上都拿过奥斯卡奖项的大师: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以78岁的高龄再次披挂上阵,从幕后走到摄影机前。《老爷车》这部电影可以作为“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银幕神话的再续和封刀之作,影片中无不散发着老片中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和沧桑的温情。同时,它也是第一部有关于Hmong族(美国苗族)人题材的影片,因此在影片中导演不只是浅述了一位花甲退伍老兵的晚年生活,更初次向人们介绍了美国苗族的存在和历史,倔老头和Hmong族人之间产生的情感、与家人的误解,无不渗透出人性的光芒:“终极关怀”,带来许多人类学的深思。

一、影片内容

当过兵,扛过枪,打过仗,参加过越南战争死里逃生后获得政府嘉奖的当年老英雄,不过现在是满头白发的福特汽车退休工人的沃尔特·科瓦尔斯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唯一的嗜好是整天喝啤酒和在家里鼓捣他那辆老爷车来打发无聊的时间,除了每个月都会准时地出现在理发店里的他很少出门。沃尔特那已经去世的妻子最后的遗愿就是希望他能够向上帝忏悔,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他仍然保留着那支M-1半自动步枪,每天擦拭;除了他的那只老狗戴西,沃尔特谁也不相信。而之前能够被他承认是“邻居”的人,不是全部搬走就是相继过世了,如今他被一群来自于东南亚的Hmong族移民包围着,而这正好也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为轻视的一个群体。事实上,他是在戴着愤然的眼镜看待事物,包括倾斜的屋檐、杂草丛生的草坪、以及生活在他周围的外国面孔。直到有一天晚上,沃尔特发现竟然有人想要偷他那辆产于1972年的自己亲手组装的福特老爷车。随着和美国苗族陶一家人的接触越来越深,沃尔特终于开始放弃他对亚裔的成见,慢慢地也愿意去了解这一家住在他隔壁的邻居的生活。他那被战争坚硬的心墙也随着涛一家亲人般的关怀而被融化尔;而那部一直被他存放在车库里的老爷车也同沃尔特的心一样,终于有机会重见天日。影片最终以沃尔特的死结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倔老头自杀式死亡所带来的“终极关怀”,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两位Hmong族孩子的未来和生活。

二、影片主人公与不同群体之间的摩擦

(一)沃尔特与牧师的六次谈话

在沃尔特老伴的葬礼上,牧师谈及:

“苦于痛苦之中,乐于救赎之中,苦让死者及其家属感到痛苦;乐让那些知道讲会迎来救赎的人感到欣慰。什么是死亡?是尽头吗?抑或是开始?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对于不信奉基督教的沃尔特来说,这段台词毫无意义,可就是片头这句台词点明了本片的主题思想。牧师第一次上门请求沃尔特到教堂祷告时,他家正在举行丧礼哀悼爱人去世,遭到拒绝无功而返;第二次上门时却在门口被拒绝,沃尔特这样形容了牧师:“我认为你是个过渡教育的27岁处男,喜欢去握迷信、相信永生的老女人们的手”,不近人情的台词诙谐幽默,更体现出老爷子的“牛仔”倔强风格;第三次在酒吧两人讨论“生与死”的话题,沃尔特第一次触及到朝鲜战争给他带来的阴影;第四、五次在家中的谈话都是涉及到Hmong族两个兄妹的未来发展,至此沃尔特已向牧师敞开了心扉,不再抵触牧师的谈话,“陶和苏不会在世界中找到安宁,只要那帮派(Hmong族黑帮)在,除非他们永远的走……”沃尔特不禁感叹着,他为两个苗族兄妹的生命安全担心;最后一次谈话发生在沃尔特平生第一次去教堂忏悔,这时的他已经决定用独特的方式去拯救两个孩子的未来,牺牲自己。

(二)沃尔特对美国苗族兄妹陶、苏的感情

影片中的美国苗族兄妹陶和苏,没有父爱的他们及其缺乏安全感并需要别人保护。弟弟陶很聪明却天性胆小,需要有个男性榜样去引导他走向正道,陶与沃尔特的相识也起源于被黑帮表哥驱使盗取沃尔特的福特老爷车,老爷子教“陶”怎么去开着她的老爷车去泡妞,教他如何成为家中的“修理一把手”,教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而对于聪明善良的姐姐苏,沃尔特是她的英雄,在一次街头骚扰中老爷子解救了苏;而苏在老爷子生日那天将他带进美国苗族的家中过节,苗族人的古老传统和热情款待让沃尔特感叹:“和我那宠坏的家庭相比较,天啊!我觉得我更像这些亚洲人”。事实上沃尔特与自己家人两个儿子的关系十分紧张,他不知道怎么处理父子关系,同时两个儿子也从来不会邀请倔老头去过圣诞节。面对两个苗族兄妹,他们却在心灵上得到了一种默契和认同,兄妹俩在感情上对老沃尔特这个“空巢老人”的慰藉,老爷子在生活上对兄妹的教导和关怀,都是一种“终极关怀”的体现。

(二)沃尔特对Hmong美国苗族看法的转变

由于参加过1952年的越南秘密战争,沃尔特内心中对亚洲人有一种抵触甚至是讨厌情绪,但是他不是一位种族主义者,也许对亚洲人有偏见但绝无伤害之意。沃尔特是那种最普通的老师,或者是严厉得有点过分的老爸;在越南的经历伤害了他,对他来说所有的亚洲人都是一样,可是当他越来越了解苗族,了解那次战争和美国苗族人的历史,开始理解和同情,开始反思越战带来的那些偏见。在苏的家中,苏告诉老爷子很多苗族人的习俗,他们从何而来,为何逃亡到美国,沃尔特越来越发现自己深深喜欢上这个民族,感到了心灵上的契合。在苏一家遭到美国苗族黑帮迫害后,在矛盾冲突升华时,在当法律无法终止一切罪恶时,沃尔特选择一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结束,牺牲自我来保护苗族兄妹的生活。在赴死亡之战前,沃尔特把自己的老狗黛西交给了陶的祖母,遗嘱上把自己珍爱多年的福特老爷车赠送给了陶,一个倔老头将自己生前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交付给Hmong族人,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和人文关怀。

三、影片所引发的一些人类学思考

(一)终极关怀;战争暴力对人们的伤害

何为“终极关怀”?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就如同影片开头牧师的开场白:“什么是死亡?是尽头吗?抑或是开始?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有限的,必然面临生死问题。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影片中无不散发着这样理念的光辉,无论是老人对苗族兄妹或是苗族家庭的关怀照顾,还是整个苗族邻居对沃尔特感激的馈赠,对于这样一个常年独居的70多岁“空巢老人”来说,可口的食物和不时的问候更堪比家人。

越南战争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老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刷洗这个记忆,用实际行动告诫陶暴力的可怕。即使是和平年代的今天,战争所带给人们的痛苦也从未消失过,从“911”恐怖袭击到各种组织反动武装战斗,最终的结果除了胜利河失败,永远不变的是流血。战争到底给人们带来的是永远和平或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二)影片中反映美国苗族Hmong的初步认识

在美国的苗族人有近20万,大都来自老挝、泰国、中国,和中国的苗族属于同一宗系。美越战争期间,CIA秘密策动苗族人参加对北越的战争,老挝苗人成为美国的盟友,他们英勇善战,舍生忘死,为美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有超过4万苗族战斗人员在“秘密战争”死亡。但是在美国撤出越南之后,老挝苗人成了“被遗忘的战士”,老挝王室被推翻,人民革命党执政,大量苗族人遭到反攻倒算,被越南和老挝当局种族清洗屠杀,残余的人越过原始森林逃到泰国,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由于当时美国根本不承认秘密战争的存在,苗人全然无法从美国和国际社会得到帮助。直到1997年,克林顿政府才开始承认“秘密战争”的存在,并开始将苗人难民安置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这些人初到美国时,绝大多数不懂英语,语言障碍使多数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靠政款勉强度日,妇女搞收录机装配、扫地、烧水等,男子饭馆,卖鱼等。现在美国的苗族,都是苗文和英文并用,他们还兴办每年出两期的期刊,为各地的苗族互通信息,介绍科学知识。但是,据一些美国的苗族老人说,现在的美国苗族青年已开始学习美国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担心会丧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正在寻求保持传统文化的方法。美国的苗族虽然是从老挝经泰国到美国的,但他们的根迹深至中国的贵州、云南等地。在美国的Hmong,在某种意义上属于美国边缘地带的弱势群体,影片并没有大篇幅的显露民族主义情节,只是将美国的这个Hmong群体带入到人们眼界,让人们深思。《老爷车》所表现出处于身患癌症将死状态的老爷子,那种乐观、冷幽默的一面,对于苗族兄妹的教导和关爱,对于战争的痛恨和悔过,对于家人的遗憾,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老人的爱,在死后更散布到陶和苏的身上,这便是真正的“终极关怀”,超越死亡、跨越族群。

注释:

① 张江华.《影视人类学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② 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③ 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④ 王海龙.《人类学电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老爷车沃尔特兄妹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慢热兄妹
豪华老爷车
《变身特工》
山羊兄妹交朋友
豪华老爷车
规模最大的老爷车巡游2491辆“高龄车”任性出游
老爷车
沃尔特的女朋友
兄妹卖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