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考

2013-11-14杭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涂冬山

杭州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产业化杭州

杭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涂冬山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创新不同程度地发挥着推动作用。从创新的作用程度看,杭州产业发展经历了成熟技术的商品化阶段,亟待实现向创新成果产业化阶段转变。而创新型经济是创新要素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在创新的社会化组织程度和机制保障方面有着更高要求,需要加快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以支撑。因此,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率先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这不仅是一种理论创见,更是应对新形势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经过多年的调查探索,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下面就认识和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谈几点粗浅看法。

杭州产业创新的动力在哪里?

杭州经济总量在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四大特征:

一是创新驱动力明显增强。根据国际通行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杭州“十一五”期间新产品产值率、每万人专利申请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创新动力因素的贡献率均超过10%,而三次产业结构、人均GDP等发展水平因素的贡献率从“十五”的41.7%降为“十一五”的21.8%,说明创新正在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

二是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目前,杭州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国家级试点和基地总数超过50个;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1596家。重点产业中,电子商务网站数量、B2B、C2C、第三方支付等方面位居全国第一。装备制造业中的空分设备、余热锅炉、汽车零配件、水电设备等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物联网产业发展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三,动漫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总体看,杭州创新资源集聚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为发展创新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的销售产值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仅为25.1%,与先进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从相关政策梳理的结果看,当前相关政策多达60多项,不少存在内容重叠、管理职能分散的问题;政府扶持资金主要采取直接扶持的方式,引导放大的效果不佳,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较为薄弱。

四是企业创新支撑不足。从近年来对15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看,影响技术创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周期长(占60.40%,下同)、风险大(55%)以及自身技术水平低(40.50%);内部影响因素依次为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74.4%)、缺乏创新意识(43.8%)、资金投入不足(40.10%)、内部激励机制不完善(18.4%)和缺乏明确目标(15.9%);外部影响因素依次为技术市场不健全(47.6%)、缺乏技术支持(45.10%)、技术人员留不住(32.30%)、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20.80%)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19.40%)。对于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企业认为主要是搭建科技条件平台(51%)、提供优惠政策(50.30%)、提供科技信息服务(43.20%)、提供创新基金(34.80%)和推动产学研合作(32.20%)。说明创新成果和创新资源没有充分渗透到企业主体,企业创新意愿不高、创新支撑不足、投入力度不大等问题依然存在,创新仍未真正成为杭州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创新型经济的规律是什么?

创新贡献率提高而创新成效不明显,创新要素集聚度提高而企业创新支撑不足的原因,与杭州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相关。根据创新推动作用程度的不同,经济增长可分为“成熟技术的商品化”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两个阶段。

在“成熟技术的商品化”阶段,由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路径较为成熟,产业发展主要通过承接技术转移、加大投资、带动消费、扩大出口来实现。在生产地,由于核心技术研发和品牌营销网络在外,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知识和人才仍处于辅助地位。与此相对应,政府引导创新的主要模式是各部门分工负责投资、技改、生产等相应环节,创新资源虽有集聚但难以有效整合。

根据杭州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杭州目前总体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而“十二五”正是杭州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由“成熟技术的商品化”向“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萎缩,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以及产能过剩,逐渐削弱了扩大投资、消费、出口的边际效益和基本动能,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形成,随时都可能威胁现有的产业基础。在此情况下,走资源能源消耗、技术设备引进和“点式”创新的老路已日见艰难。

然而,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的新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从技术创新的规律看,由于单一创新成果具有不完备性,加上众多的成果由分散的利益主体持有,凭一项成果“单兵深入”,不仅投入大、风险也大,很容易碰到“专利丛林”、“专利雷区”。何况,从技术创新到出新产品,必须经历成果转化、技术集成深化和产业化(可统称为产业化)过程。如果企业和科研院所不下大的决心强化协同创新,政府部门按“多龙分头治水”老思路抓产业创新,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路同样会很艰难。

从新兴技术产业阶段发展规律看,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加之技术更新步伐加快,创新投入往往伴随一定的技术和投资风险。这就要求经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少数技术,过分追求少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否则,一旦更为先进和具有成本优势的新产品出来,原有产品和产业就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还可能错失其他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机遇。因此,政府应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企业创新需求,灵活高效地配置资源和强化服务,通过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

创新成果产业化阶段,必须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要素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形态。与知识经济不同,创新型经济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成果产业化为导向的“共生经济”。即,不仅注重知识成果,更加注重知识的“破坏性的创造”(即创新)作用;不仅注重单一环节、单一技术、单一产品的创新,更加注重创新的协同性;不仅注重创新成果的产生、创新资源的集聚,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从而通过完善创新链,嵌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使创新融入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目标,突出强调创新的共生性,更加突出人才的核心作用和协同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平台构建、要素资源的统筹推进,更加突出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从而通过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价值链的高度融合发展,力争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依靠创新驱动加快科学发展的新路。

发展创新型经济,应重点强化科技统筹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据权威数据统计,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三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比例约为1:10:100。为此,政府需要集聚更多资源,同时增强扶持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一是完善科技统筹机制。强化科技统筹机制,推进协同创新,营造创新环境,加大对应用性科技成果的扶持。目前,市里已挂牌成立市科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专家委员会和工研院,下一步还将形成跨部门的综合服务平台和政策扶持平台,形成多主体联合扶持,多因素综合评价,多途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服务机制。二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资助方式。除基础共性技术和民生公益技术实行直接资助外,改变应用性成果“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将切出30%以上的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设立创投引导和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企业创新,从而带动专业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激活创新要素,加快产业创新进程。

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

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和产业化,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重点要在七个环节上下功夫。

——主体培育。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强化科技统筹机制,把优质资源资本和服务引向企业,通过完善创新链,将创新链嵌入企业供应链,进而提升价值链、整合形成产业链,实现多链融合发展。支持企业把自主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努力争取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政府采购、直接投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重点投向十大产业和实体经济。

——协同创新。要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仅有松散型的产学研合作还不够,更要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和联盟推进协同创新。要坚持以“产”为主,支持企业依托自身科技研发资源,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甚至到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委托研发、技术入股、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要围绕发展十大产业,组织重点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攻克一批十大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

——集成制造。集成制造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临门一脚”,也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的重要环节。要大力扶持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聚合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型发展成为总承包商、总集成商。支持企业组建总集成总承包联盟,共同开拓市场。对新获得相关资质,实施重要项目的企业,要重点给予奖励和融资扶持。此外,要搭建信息平台,发布本地产工业品推荐目录,制定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标准、采购清单和指南,在政府采购和公共资源交易中,不断增加自主创新产品和采购比重,同时要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进本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广泛应用,让企业获得“第一桶金”。要加快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制订首台套购买补贴、保费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信息、开拓市场。

——智力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一个团队,能够带动一个企业,从长远来说,还有可能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坚持每年到硅谷等人才高地选才引智,引进高端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来杭发展。深入实施“瞪羚计划”、“雏鹰计划”、“青蓝计划”,办好“知识市场”,完善科技人才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创新激励制度和大学生创业、实训政策。完善人才专项房、公共租赁房等政策,解决好人才落户及子女就学等问题,降低城市商务成本,解除人才创业创新的后顾之忧。实施人口素质提升计划,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

——平台集聚。加快高新区(滨江)、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大江东等大平台建设,以整个城市为平台,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所有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转型为创新集约园区。今后新增工业用地要全部用于创新型产业。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做强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发布、供需对接、产业化评估、社会化服务机制。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十大平台,尤其要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资本助推”模式,共建杭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服务和保障。同时,加快之江地区文化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将现有的开发区、工业区、各类功能园区整合提升为创新集约园区,发挥创新示范作用。

——体系构建。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的创新体系,实现科技与实体经济、人才与资本、政产学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相互融合发展。重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各类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等中介机构,完善社会化、专业化创新服务网络。重点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抓紧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发展补充意见,推进母子产业基金体系运作,吸引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集聚杭州,鼓励在杭投资机构引进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在杭落地。完善科技银行、创投中心和金融超市等服务,通过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服务保障。把统筹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纳入综合考评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对完成目标成效突出的区、县(市),要给予表彰奖励,并在资源配置上予以重点倾斜。健全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和成果转化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对科技创新成果研发和产业化扶持资金的申报、执行和结果,实行全过程严格监管。建立完善重大产业化项目工作协调机制,抓紧制定出台具体操作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培育“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杭州创新创业文化。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产业化杭州
杭州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