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36例(72眼)
2013-11-14陈小娟刘彬彬陈俊马兰香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0006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0008江西中医学院南昌0006
★ 陈小娟刘彬彬陈俊马兰香(.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0006;.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0008;.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0006)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眼科常见眼表疾病之一,在眼科门诊中的患病率高达32.1%[1],亦是眼科难治病之一。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临床验证采用自拟滋补肝肾、润珠养目之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36例(72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3 治疗方法
(1)予聚乙二醇滴眼液(思然,爱尔康公司生产)局部点眼,4次/日;(2)予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进行辨证治疗(基础方:生地、淮山药、百合、草决明、菊花、麦冬、枸杞子、石斛、北沙参、女贞子、桑椹子、丹参各1包,均为颗粒剂,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1剂,开水冲服,治疗28天。隨症加减:伴邪热留恋者,加金银花、连翘;伴脾胃虚寒者,加党参、砂仁,伴心烦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
1.4 疗效标准
治愈:不适症状消失,泪液分泌≥10mm,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显效: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泪液量增加3 mm以上;好转:不适症状有所减轻,泪液分泌量增加1 mm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泪液分泌无改善。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Chi-Square Test),计量资料用t检验(T-Test),以P<0.05判定有显著性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我院眼科2011年7月-2012年6月诊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36例(72眼)干眼症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8.6岁;治疗时间28天。治疗前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相关标准[2-3]:(1)症状:眼部干湿、异物感、烧灼感、眼红、眼痒、畏光、视物模糊、易视疲劳等;(2)泪液分泌试验<10 mm/5分;(3)泪膜破裂度<10秒;(4)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在上述几项中,排除其他原因后有第(1)项及后面任何之一项者便可诊断。排除标准:严重的眼热烧伤、眼化学烧伤、干燥综合征、斯蒂芬斯-约翰逊综合征、眼类天疱疮病等其它疾病。
2 结果
治愈26眼,显效28眼,好转12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91.67%。治疗后症状改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情况比较
3 讨论
干眼症是指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眼干涩感、异物感、视疲劳、烧灼感、眼胀感有时伴眼痛感,眼红,畏光,视物模糊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电脑、电视、手机等视频终端产品的应用、空调的普及、环境污染、佩戴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以及内眼手术的发展,干眼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本病属中医学“白涩病”、“燥证”、“干涩昏花症”、“神水将枯症”等范畴。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与目而为之精。”《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肝受血而能视。”指出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但目为肝之窍,尤以肝血的濡养为重要。又《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即肾主津液,上润目珠。肝肾阴液充足,肝气条达,则泪液分泌正常;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灼津耗液,泪液分泌减少。肝肾不足、阴液亏虚、目窍失养为其主要病机,故治疗应滋补肝肾,润珠明目,使五脏充和,化生有源,则可润泽目珠,濡养眼球。经查阅资料及临床验证采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之,并结合局部点药,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本方中生地、淮山药、麦冬、北沙参、百合、石斛滋养肝血,补养肾阴,以润珠明目;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滋补肝肾,养阴生津;草决明、菊花疏风清热明目;丹参活血化瘀,可改善眼部微循环,诸药共用达到滋补肝肾,养阴生津,润珠明目功效。
通过本组病例治疗前后观察,总有效率91.67%,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应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易坚持按疗程治疗。通过辨证施治还可调理全身机能,标本兼治,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干眼症的优势,增加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稳定性,治愈或改善干眼症状。
[1]刘莹,邹留河,潘志强,等.眼科门诊患者中干眼症的初步调查[J].眼科,2004,13(4):233.
[2]段俊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3-135.
[3]刘祖国.干眼的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