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当下窘境与批评价值的重建
2013-11-14◆蔚蓝
◆蔚 蓝
文学批评的当下窘境是显而易见的,批评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大减弱,其吸引受众关注的公共空间在不断地萎缩。而批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薄弱,批评价值标准的游移和含混,使文学批评不仅失去了它所曾有过的锐气和锋芒,而且愈加变得趋时媚俗,患上了失语与失信的时疾。这一切都令人对文学批评的现状感到不满和焦虑。
不过,从整体大面上去观照,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种繁荣热闹的批评景观。一是批评家阵营在快速壮大,作协派、学院派、媒体派,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互补的批评格局,一批高学历出身的批评家已经成为批评领域的主力军,活跃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前沿。二是各类批评文本每年在迅速增殖,从批评专著、长篇大论到报刊短评,批评话语繁复而多样。三是批评的兴盛,使得批评的阵地在不断地扩展,相关批评的刊物在陆续开办。四是各种批评论坛,各级作家、作品研讨会的数量逐年递增等等,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若是以统计数据来加以考量,各种增长指数恐怕都创出了历史的新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文学批评所受到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批评主要是批评家自发的个人行动,有感于阅读而来的心之触动而发声,是批评家们汇聚公众的阅读反应,或是联手作家推出一个个吸引人眼球的文学话题,打出一些新的创作旗号进行理论上的导引,营造着文坛的热点;而现在是各级机构都参与了进来,政府宣传部门和作家协会与批评家、作家和传媒联手,打造着一个个有关文学的新闻点。中国作家协会去年 (2011年)就专门召开研讨会,来探讨文艺批评的有效性。由此可见当下主管部门对批评功用的重视,这既有批评对繁荣创作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关系到评奖、社会关注度等相关批评实绩的结果,以及主管部门组织工作的政绩问题。因此每年各种有组织的批评活动、各种批评论坛等次第展开,经费上的大力投入,媒体的宣传和炒作等,无一不在营造着批评的热闹与繁荣。
但是,在这些看似有实绩印证的热闹的表象下面,却隐现着令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当下的文学批评与社会现实的发展,与大众的文化和文学的审美需求日渐疏离;文学审美对象的日渐陌生化,使得批评的应对能力明显不足,面对当下变化多端而又无限繁复的文学现象,批评却无法及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各种因素和利益的驱动下,批评的价值坐标出现了漂移,主体判断日趋混沌化,批评变得越来越商品化、工具化,这使得批评逐渐在丧失自己所应有的一些功能,尤其是社会公信力的下降,使批评的实际影响力正从社会大范围内退潮。这让我们不由得对批评在当下所经临的窘境以及其未来的处境产生一种担忧。梳理和分析一下文学批评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文学批评功能的减退与异化
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这是个常识。常听人把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比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是互补生辉的。由此可见批评之于创作的重要性。传统的文学批评的功能是明确的,诸如文学批评承担着佑护创作的重任,对作家创作起着一种延伸反馈的作用。因为体现了批评家独立的审美判断的批评,不仅可以深入细致地阐释文学作品,将隐含在作品中的作家的创作意图和精妙之处予以彰显,而且可以通过作品去揭示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和书写经验,发现作家自己也未能清晰地认识到的问题,帮助作家发掘自身潜在的创作能力,从而对创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去看,文学批评起着一种引领公众阅读导向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欣赏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同时也将自己对不好的作品的甄别和判断向读者发出提醒和警示。文学批评也会对其他门类的艺术生产,诸如出版营销、影视改编、舞台剧和广播剧的再制作等等,产生积极的推介和影响作用。此外,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建设中,文学批评也同样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就当下的现实情景来看,文学批评的功能却在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当批评的某些功能在无限止地膨胀的同时,它的激浊扬清、斩荆开路的社会性功能却在萎缩。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滋生文学的气候和土壤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文学的价值观念、文学生产的内在机制、文学的审美选择和社会接受功能都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多元话语杂糅共生,作家和受众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迅速地蜕变与分化。一些作家从原先所秉持所坚守的知识分子立场上撤退,在创作中主动放弃了以思想和认知深度为评判的尺度,甚至也放弃了传统的艺术性的尺度,而流于对日常经验性表象的复制与临摹;或是丢弃作家应有的社会批判精神,完全受制于市场与利益关系的驱动,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作品能融入从俗从众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市场。文学和文学创作变得愈来愈功利化和世俗化,但批评却未能以一种“铁肩担道义”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关注现实的批判精神,在文学的整体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担当起对社会、对文学发展的一种责任,在杂语喧哗中坚守一种主流价值,坚定地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反而是喑哑失语,甚至是放弃应有的批评立场和价值判断标准,成为消费市场与利益关系中的一部分,为市场营销吹捧抬轿,媚俗又媚钱。所以对当下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现状态进行一番审视,我们就会看到,批评在很多方面多少是有些失职的。
其次,文学批评对读者的阅读欣赏的指导功能已大大减弱,这其中既有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读者方面的原因。因为在这个个性充分自觉的时代,读者不再把批评家视为审美领袖而完全遵从批评家的意见来校正自己对作品的感觉和判断。但文学批评远离受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批评本身对读者文学欣赏活动指导的轻视和放弃。批评家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帮助普通受众理解、分析、判断文学作品的好坏,去把握作品的审美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是学院派的批评家占据了批评领域的主导地位,使文学批评进入到一种学术化的规程之中,不是在作品的审美维度中去进行批评,而是从西方的批评话语中来建构自己的批评范式,一味地讲求批评的学术化和学理性。这就使得批评主要是以学术期刊为载体,成为学术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完全与普通读者隔离。即使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文学评论,也会因为过于学术化的批评话语与普通读者的交流产生明显的障碍,不仅无法进行阅读指导,甚至是抛开了读者。此外,当下的学术评价体制也不认可指导公众阅读的时评和赏析读本,这也助长了文学批评远离受众的倾向,这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事实上,从现实情势来看,批评对读者的阅读欣赏的指导仍然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引导广大受众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这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素质,提升整体的文学审美水平和个人的审美品位,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三,当下文学批评对作家创作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也变得微乎其微,批评不再是创作的催化剂。过去文学批评的确对作家的创作起到一种延伸反馈的作用,比如像高晓声写陈奂生,因文学批评汇聚读者的反应,以及所起到的社会推介作用,而影响到他对自己创作目标的调整和确认,使他将自己后来的创作重心都放在了写陈奂生的故事上,将陈奂生写成了系列作品,成就了他的创作人生。
虽然作家的创作一般并不听命于批评,但批评仍然对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批评,就没有创作水平的提升。但批评要真正能对创作产生作用,就必须做到与作家真正地相知,这其实对批评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四,文学批评的功能的异化,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当下的批评愈来愈体现出商业化和工具化的特点,同时也因为批评产生的效应所具有的宣传性,以及批评成果直接或间接表现出的政绩化,使得各级部门都愈来愈重视批评的功利作用。文学批评正成为一种行为艺术,批评家的“到场”比深入地阐释分析作品显得更为重要,作家、作品研讨会有了级别的区分,纷纷在北京或省会城市举行,领导和著名批评家,以及新闻传媒的到会成为最重要的内容,而批评则成为点缀。还有令人担忧的是市场化、商品化的制约对批评功能的异化,使批评成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一种方式,开始进入到社会的文化消费过程中。这些对文学批评都是一种伤害。
二、文学批评的失语与缺位
失语成为当下文学批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尽管失语这种说法在批评界一直存在,但现在情形则有所不同。过去说批评的失语,主要还是说批评家缺少铁肩担道义的勇气,世故慎言,不愿得罪作家,尤其是那些自己所熟悉的作家;其次是说批评家避开矛盾,不愿去触碰那些敏感的文学话题,或是不愿去深度探寻作品问题的本质。这种主观刻意的不言,小则不利于作家创作的进步,大则放纵着某些文学消费的不良趣味与走向,容忍着创作的某种无序性和对文学终极意义的消解,这些都有碍于文学的发展。而现在批评的失语,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外,更多的是面对变化多端无限丰富的文学现象却发不了声,由此而造成了批评的缺位。
文学批评已不能完全应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复杂环境,因为作为文学批评对象的中国文学这些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几分天下的新格局。进入新世纪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一体化的中国文学开始分化为传统的纯文学、以畅销书为主打的市场化的文学以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这些新兴的文学板块,使得过去读者一元化的文学共识产生了分化,也对文学批评构成了新的挑战。面对不同的文学板块提供的迥异的文学经验和多样化的写作规则,传统的文学批评已经是力不从心,也无力应对。批评在传统的纯文学圈子中还能勉强应付,但对于青年受众接受甚广的网络上已经成型的各种类型化的小说,对销量巨大的市场化文学,对青春偶像剧,对动漫作品,对已对当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构成了巨大影响力的微博文本,还有手机文学等,都无奈地处于失语的状态。当下的批评,不是不到位的问题,而是无法进入这些新兴的文学板块,在认知上完全不对版,想发声也发不出来,只能是无语。传统批评现在面临的很大挑战和困难是,面对许多新的东西应接不暇,缺少应对能力,尤其是以中老年批评家为主的主流批评阵营,与处在蓬勃生长期的网络文学和新媒体文学,完全处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中,所以只能是失语与缺位。
批评的这种失语,与现在的批评群体的构成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批评家,多数人基本上已经退出。五六十年代前后出生的评论家目前仍然是批评阵营的中坚力量,一直保持着批评的锋芒;70年代出生的批评家,开始成为批评阵营中的主力军。这样的批评队伍,在传统文学的专业性的文学批评中,的确发挥着作用,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传统文学、严肃文学这一块领地,但对一些新的文学形式和新兴文类却不大关注,诸如以畅销书为主打的市场化的文学,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等。像网络文学中的一些类型化小说,如拥有大量“80后”和“90后”读者的悬疑小说、穿越小说、玄幻小说、耽美文学、重生小说等,这些作品提供了迥异的文学经验和多样化的写作风貌,但主流批评却不熟悉,甚至是从一开始就排斥这些不同的文学板块。面对批评对象的变化,不是去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而是以认知的不同而放弃了自身的职责,甚至将其视为“垃圾”文学,而没有看到这些目前看似不大成熟并且存在许多问题的新兴文学,其所具有的未来的发展空间,像“青春文学”已经成为文化产业链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令文学批评不可忽视的是其庞大的青年受众群。所以当下的文学批评队伍的结构已经显露出了自身的缺陷,对批评家的年龄和认知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批评家积极吸纳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储备,针对批评对象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以适应文学发展的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为了完善批评,也需要尽快地培养与当下文学形势发展同步的“80后”和“90后”的青年批评家,让他们去批评自己所熟悉的批评对象,更容易产生与文本的共振,这对创作也会起到一种很好的促进作用。培养批评新人,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时下还有一种失语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学院派批评家身上。他们更加注重发出自己的声音,试图确立批评的独立性和导向性,改变过去批评一直被视为文学作品的附庸的地位。他们使文学批评更加理论化,使批评过程体现出学理性。一般他们关注的重点首先不是具体的作品,而是在既成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范畴中去阐释作品,使作品成为理论阐释的印证。这种将西方的批评理论话语和批评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当代文学批评中,不免显得有些生硬,理论的引述和阐释使作品分析变得空洞化,这样的批评既不能很好地阐释文学作品,总结文学经验和文学发展的某些规律,而且也不能真正对创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结果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对中国文学产生失语。批评的失语,不仅对文学创作、文学生产、文学研究,以及受众的文学接受造成不利的影响,而且也不利于批评自身的发展。
三、文学批评社会公信力的下降
当下令人堪忧的是批评的失信。在市场经济潮流的推涌下,批评的性质和功能也在悄然地发生着一些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批评日渐趋于工具化和商品化,成为一些人获取利益、声名、金钱的工具。功利性和商业化对批评动机的侵蚀,使得批评行为越来越随心所欲,批评缺少基本的准则和标准,失去了批评的灵性和价值判断。在利益和金钱的驱动下,或是碍于人情和面子,使得批评无所谓是非,话尽赶好的说,怎样都能给好话找到立足的依据。在一些作品研讨会上,到会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作品做出切实的评价,有好说好,有坏说坏,而是只说好不说坏,脱离作品实际去一味地进行拔高,随意地冠以“史诗”、 “力作”之名,说一大堆与作品内容不符的好话,将一些平庸之作举之上天。价值评判标准的丧失,抹平了高下浊清之分,使批评成为以表扬为主的甜点,亦成为戏园子捧角的把戏,喝彩叫好声连连。既误导作家,也误导读者。
的确,在这种主要以宣传为主的研讨会上,有见地但却逆耳的批评一般不大受欢迎,现在已很难在研讨会上听到不留情面、比较尖锐的批评。许多研讨会研讨作品是次要的,主要是发布消息,给作品和作家定调,使批评整个退化为对作家、作品的歌功表扬,成为一种舆论宣传。除了表扬的好话外,多是说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问题;说套话也成为最常见的现象,千篇一律,随便套用,批评不是发自内心,不是来源于对作品的认真阅读,有的批评者甚至没有读作品,只能讲一些大而空的套话,随便用在哪部作品都行。这种缺少真知灼见的批评,或说是应付式的批评,对促进创作无用,对指导读者的阅读也无用,套话、空话太多,同样对批评的声誉也是一种损害。
导致文学批评社会公信力下降的另一个因素是,文学批评日益被纳入到文化消费或文学产业化的链条中,成为一种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方式,而进入到了社会的文化消费过程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媒体上充满溢美之词的广告式的批评,或是在新书的书带上印上一些知名批评家的评语,为出版机构的营销做宣传。批评成为一种商业包装,成为出版商的营销策略中的环节。时下膨胀得很厉害的媒体批评,将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运作方式渗透到了批评领域中,不是以严谨的学理分析去阐释作品,而是以宣传和炒作代替了批评,依靠媒介自身所拥有的大众传播的优势,发布信息,大造声势,以获得最有效应的信息流动和舆论支持,于是作家成名、新作推介、文学评奖、作家及作品研讨会等等,都被引入了新闻媒介的运作。媒体批评以强有力的攻势,提升着作家和作品的声名,于是作家在媒介的滚动式宣传中扬名,新作在炒作中畅销,批评的判断和谀词之下浮现着的是经济功能和舆论宣传功能。这种宣传和炒作往往名不副实,结果可能是作家在媒介上红火一片,实际作品的质量却令人生疑,不过作品的销量却得到了提升,达到了促销产品的目的。因此从表面看,媒体批评似乎把持着话语的中心,呼风唤雨,气势夺人,但这种过度的宣传和夸饰,不仅使媒体批评显得庸俗而充满功利性,同时也在消蚀着受众的欣赏力和耐性,使媒体批评陷入信任的危机,久而久之,批评话语的可靠性在受众那里必然会大打折扣。不少读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听批评家或是传媒宣传某部作品如何如何好,便抱以很大的阅读期待去买书阅读,结果是大失所望,由此,他们对整个批评也渐渐失去了信任。
在当下,好话、套话,甚至是瞎话在批评中泛滥成灾,这种缺少见地、失却公允的批评,必然失信于公众。因此,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已经成为当下批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四、文学批评的价值重建
的确,批评在当下所经临的窘境令人担忧。在各种因素和利益的驱动下,批评的价值坐标出现了漂移,批评的失语和失信正在对文学批评造成致命的伤害,正是这一切,使大家真正地认识到重建批评价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的重建,并不是一个颠覆性的话题,而是要面对当下批评所呈现出的各种问题和危机,积极去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寻求新的建构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这应该是我们今后思考和践行的重点。这种构建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是文学批评要树立和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文学批评立身的根本。对作家来说,不管立足于何种立场,都应该体现出对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并对世界对人性作出深刻的追问。而批评家判断作品也同样应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并且加以审美的判断。那些人类恒久的价值观和善恶判断是批评的基石。批评家要坚守批评的价值标准,要有明确的是非和善恶判断,不为金钱和名利所诱惑,不为人情和权力所牵绊。
二是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文学批评公信力的丧失是当下文学批评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也最令人忧虑。市场经济下,从上到下红包批评盛行,在有关部门、领导的指令下,在人情和社会关系等利益的驱使下,或是在高额酬金的诱惑下,批评行为越来越随心所欲,无所谓是,亦无所谓非,批评沦为炒作的工具。所以要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就必须使偏离了文学批评本义的批评回到正轨,保持批评真正的独立的判断,激浊扬清,保证批评价值判断的公正性、客观性和严肃性,保证审美判断的准确性。
三是要扩展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从当下来考察,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正在快速地萎缩。过去文学批评观照的范畴相对地比较单一,批评拥有较大的公共空间。而在文学多元化的格局下,市场化文学、新媒体文学对读者产生着巨大的分众效应,这成为传统批评公共空间萎缩的主因。因此文学批评也不能总守着传统的文学空间,而且因为外在情势的变化,这个空间也日渐受到挤压。要想改变这种情形,一方面要求批评家积极吸纳新的知识,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去扩展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也需要批评家以切合实际和现实的文学见解和判断来吸引更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参与到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中来。而培养与当下文学形势发展同步的年青一代批评家,也是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四是要更新批评理论和批评话语。批评理论和批评话语是文学批评的根基和武器,过去我们一直采用了拿来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直接运用在中国文学的文本批评中,或是进行一些改造后用来进行中国文学研究,把文学批评的过程变成了模仿西方批评方法去进行的技术性的解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对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模式也有所反思,当下迫切地需要更新批评理论和批评话语,调整我们的观念,寻找新的理论资源,以强大的新理论和精神来支撑批评,在批评方法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不断创新批评话语。同时也需要积极地去建构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五是重视对文学批评的批评。文学批评的批评对象中也应该包括自身,文学批评需要以一种返视观照的姿态来时常地检视自己,进行自反式的思考。近些年来,一些文学批评脱离文本,自说自话,与当代的中国文学脱节。在理论的运用上,对西方的批评理论生搬硬套,忽略理论产生的具体语境,以及适用的范畴。有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于对中国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语境不大对称。这种依据西方的批评理论对中国文本所做的评论,以及为阐释和印证西方理论所做的作品的取样分析,对促进当下的文学创作、促进文学的发展无用。在一些批评文章中,西方理论的术语化、修辞化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内容上显得空洞化,并未提供新鲜思路和理论洞见。还有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是,一些批评缺失原创精神,人云亦云,流于简单的复制,使得批评的平庸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重视对文学批评的批评,对提高文学批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总体来看,社会对文学批评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要求强化批评的力度的呼声一直很高,各地各级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批评队伍的建设,强调批评对创作的扶持性、宣传性,积极扩大文学批评的活动阵地,加大对文学批评成果的评奖等等,这些都在为文学批评创造一种良好的外部发展的条件。现在需要我们认真去做的是,真正地认识到重建批评价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去改变批评领域中一些不良的状况。批评不应该远离社会和大众的期待,每一个有良知的批评家都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参与和负重意识,提升批评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切实地肩负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批评的激浊扬清、佑护创作的重任,把促进创作和批评的发展作为一种切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