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网络阅读研究
2013-11-14滁州学院图书馆
杨 沉(滁州学院图书馆)
1 接受美学内涵
从认识论角度而言,读者的阅读活动是对阅读对象的理解、阐释和创造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读者不断地接受信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的一种心理过程,同时也是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间的信息交流和持续建构过程。传统认识论没有看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机械地将读者的阅读行为当作一种信息的被动接受活动,“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而不关注阅读信息接受的发生过程,接受美学扭转了这种认知和研究范式。接受美学大师汉斯·罗伯特·姚斯第一次从本体论高度提出读者与阅读接受问题,创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接受美学不仅特别强调读者发挥主体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和审美接受,还尤为关注阅读接受过程中读者阅读心理的变化,关注阅读信息接受过程中主客体间信息的交流和对话。在此基础上,接受美学提出了自己的核心理论。
1.1 期待视野:阅读实现的先决条件
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姚斯指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没有它,任何作品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从作品来看,它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也即唤起一种期待。”读者审美经验中的期待视野对于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广义上讲,从选择文本到理解文本再到认同文本、评价文本,每一步都离不开“期待视野”潜移默化的作用。换言之,读者在面对新文本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带着由阅读前所拥有的个性心理视野、审美能力视野及人文视野所构成的期待视野进入阅读过程,并在文本提供的审美经验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碰撞、融合之中满足、修正或提升这些视野,从而拓展自己的审美视野,提高个人的审美水平,建立起新的审美标准。也就是说,期待视野的融合、调整及新期待视野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得以发展的基础、自我意识获得提高的手段。
1.2 召唤结构:阅读的文本动力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这种未定性是由文本中存在的意义“空白点”和“未定点”共同形成的。“空白点”“未定点”的存在,使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意义阐释的空间,它们构成文本的召唤结构,对读者发出邀请,激发并唤起读者的期待视野及读者作为接受主体进行再创造的欲望。在召唤结构的引导下,读者驰骋想象,对文本的意义空白点进行填充,使之“具体化”。因此,在读者—文本—作者的关系当中,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的主动参与解读中生成的。同一部作品,由于读者阐释能力和审美趣味的主体性差异,作为“第一文本”它们是相同的,但作为经过读者填充后所形成的“第二文本”则会因人而异,形成“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第二文本”格局。可见,文本的意义在读者的理解接受过程中不断地生成,作品的价值也随着读者的参与而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和补充。故而,文本的意义是生长的、未完成的,其可能性是无限的。
1.3 阅读: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构成
伊瑟尔认为:“文学意义的实现既非完全在于文本,亦非完全在于读者的主观性,而在于双向交互作用的动态建构。”换言之,阅读接受过程是一个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或作者客体之间信息相互交流和持续建构的动态过程。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关系不再是线性交流模式,而是双向循环式的交互关系。文本意义空白点的存在提供了构成作品的潜在要素,要成为作品尚需读者能动地参与创造。在文本召唤结构和读者期待视野的相互作用下,读者对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创造性地补充、完形,作品的形象和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生成,存在于读者的审美心理之中。在这种持续、交互、动态的信息构建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不是简单地对信息刺激做出对应反应的生物体,而是具有选择、创造意识的主体,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2 网络阅读信息接受是一个互动持续的建构过程
通常意义上的网络阅读是指对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多媒体为呈现手段的超文本阅读。“超文本是一种以非线性为特征的数据系统。所谓‘非线性’指的则是非顺序地访问信息的方法。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是节点。节点可以包含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和图像等,它们通过广泛的链接建立相互联系。”非线性是超文本的本质特征,也是网络阅读的本质特征。超文本是一种动态开放的网状结构,“网络节点处在多维面的交叉点上,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提供了无限大的结构空白和读者参与创造的浩瀚空间。它有着众多的交互式开放节点,可以伸向任何其他地方的相关文本。”超文本为突显读者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内在的结构性要求。文本如何阅读?意义怎样连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读者手里,读者的主体性上升到历史的最大值。但这并不是说文本无足轻重。文本中众多交互式的开放节点产生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导致阅读路径选择的多元化、网络信息的动态化,使文本在结构和意义上处于未完成的生长状态,共同构成了文本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对文本进行“完形”创造,使之“具体化”。读者则在文本召唤和自身“完形”心理冲动的共同作用下,对文本进行“填充”“完形”,创造出作品的“复合形象”并构建出作品的意义。这一过程,诚如接受美学所言,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信息相互交流持续建构的过程,交互性是其本质特征。
阅读媒介的变化及技术的支持,使得网络阅读不再是青灯枯坐中一个人的思想盛宴,交互性成为其显著特征。作为技术媒介,网络本身具有开放与互动的特性,不但提供阅读文本,还提供评论、链接、回复等功能。在网络阅读中,读者—文本—作者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一对一的交流模式,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可以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通过共同的平台进行交流、对话,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且,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身份也可以在交流切磋中互换。无论是blog还是学术论坛的跟帖,抑或是豆瓣网、时光网等阅读、观影网站中的阅读观影欣赏、推荐与切磋,再或是网络文学创作,读者与作者、读者、文本之间多向或双向的交互式的对话交流模式,无疑调动了阅读者的主体性,令网络阅读成为伸张自我的自由阅读。同时,这种动态的信息建构模式也使网络文本处于未完成的生长状态,网络文本意义呈现出“未定性”。一方面,这种未定性为读者的阅读接受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满足了主体对阅读自由和创造自由的享受,同时也满足了读者的控制欲;另一方面,文本的未完成性也对网络文本的经典性和永恒价值提出了挑战,构成了威胁。
3 网络阅读格局与阅读主体格局相关
从哲学的高度来讲,文学作品审美接受对于人的感性满足和感性解放,在于其提供了一种完整的以审美的方式占有和肯定自我的手段。正是在读者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互作用交互融合的过程中,读者不但寻得了文本的意义、实现了作品的价值,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水平,拓展了个人的审美视野,实现了认识的发展。这一过程,既是读者在阅读欣赏与创造之中反观自身、肯定自我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换言之,读者的认知和审美格局决定了读者的阅读物。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规定了所读之物的格局,一是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将阅读物对象化,而对象化反过来又说明了主体的审美品位与格局。
毋庸讳言,网络阅读的格局与阅读主体的认知和审美格局密切相关。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读者在“欣赏接受作品之前就已经具有由诸多主观因素组成的心理模式,这种心理模式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知识素养、气质禀赋、兴趣习惯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心理模式也即姚斯所说的“期待视野”,亦被称为“格局”,它存在于读者的意识和潜意识之中。读者在阅读接受作品时会不自觉地接受这种格局的制约和影响,于是就会出现“我们知道什么才会看到什么”的现象。阅读主体的认知格局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审美格局则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品味和阅读倾向。网络阅读中杂多的主题,海量的信息,纵横交错的节点,以及大量不良信息的存在,使读者在阅读接受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干扰。是选择浏览娱乐八卦、时政资讯,还是沉溺于网络游戏,抑或是偷窥色情网站,或者是建立个人化的网络图书馆,开展专题阅读,都由阅读主体格局决定。而阅读主体格局的高低,不但决定读者读什么,还决定其怎么读。这种格局不仅关乎读者自身,同时也关乎作品自身价值的实现。“你读什么说明你是什么”,甚至决定了你是什么。阅读成为读者自身文化身份的识别。因此,要提高网络阅读的格局,必须从提高阅读者的认知和审美格局入手。这不仅决定读者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性质,也关乎网络阅读未来的命运。
4 网络阅读效果由阅读主体认识能力决定
对于成人阅读而言,阅读接受效果除了受文本自身难易程度和读者文化价值取向也即功利性阅读的影响,关键还与阅读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阅读过程中读者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接受能力如何,均受认识的“同化”“调节”功能影响。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乃在于人类具有“同化”和“调节”能力。网络阅读接受过程中,读者“视野的融合”、格局的提升、认识的发展,皆由主体的“同化”“调节”能力决定。
阅读是一种认识的发生和持续建构过程,阅读主体在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结构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同化”和“调节”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网络超文本中主题的驳杂、信息的多元、众多的选择路径及多媒体的综合运用,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超文本中放射状的链接及大量意义空白点的存在,要求读者对所得信息进行组织、连贯、综合、概括、评价,而新出现的媒介信息也需要激起读者以往的认知图式对之加以整合,这些都对读者的认识能力提出了要求。读者要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建构起新的“期待视野”、心理结构图式,就必须将新旧经验整合到一个认知结构中去。这将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将新阅读经验“同化与己”,纳入到原有认知格局中,也就是纳入到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中,但这只会促进主体格局量的扩张与丰富,不会改变主体的认知结构,更不会带来创新;一是“顺应于物”,“当主体原有认知结构不能囊括或者同化新的信息时,就必须通过主体格局的自我调节,改变原有格局或者创立新的格局,以适应变化的客体或环境”,形成格局质的改变。在此过程中,主体的认识结构获得重新建构,认识得到持续发展。
主体“同化”“调节”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读者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接受能力如何。能力高者对网络文本信息的整合接受和理解程度就深刻,能力低者阅读接受的效果相对较差,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仅得不到满足,作品的生命和价值也得不到实现,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也无从提高。故而,提高读者认识能力的建设在网络阅读中显得尤为重要。“同化”“调节”的能力既是先天赋予更来源于实践,因此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和阅读实践,尤其是经典文本的阅读是非常必要的。
5 网络阅读过程对读者主体性的诉求
网络及非线性超文本阅读方式既是网络阅读优势之所在,也是网络阅读缺陷之所倚。网络媒介引发了阅读领域的连锁反应。阅读媒介的变化引发了文本的组织、结构乃至呈现方式的改变,文本变革导致了读者主体性的削弱;阅读者主体性的缺失又直接引发阅读效果和阅读信仰的变异。具体来说,网络超文本中交互式放射状的众多节点导致文本选择路径多元化,而不同的路径选择读者得到的是不一样的文本结构,文本的意义也就有所不同。这使读者深陷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般的困境之中,面临选择的困难;而众多的路径也容易使人迷失其中,进得去,出不来,忘记了阅读的初衷和目标,产生阅读迷航现象。网络文本中众多的主题和海量的信息,对读者的信息识别、筛选、判断、组织、连贯、综合、提炼、评价等信息处理和认识能力提出要求。一方面,它可能导致读者信息筛选和获得的困难,使读者处于信息焦虑之中;一方面,为尽快消化大量信息,又诱使读者产生浅阅读行为。大量的节点和文本结构空白及多媒体的呈现方式,还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产生过量的认知负担,严重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而一些不良的灰色的甚至是黄色信息的存在,也对阅读者的心理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因此,由于阅读媒介和文本的改变,网络阅读对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诉求。
网络阅读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首先要有主体意识,放亮眼光,自己选择、鉴别、判断文本是否适合自己,努力向经典靠近,与经典同行;其次最大化地发挥读者作为主体的创造欲望,能动参与文本空白点的“完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有选择地吸收文本中的有益养分,滋养自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的作品能培育好的读者,不良文本则败坏阅读趣味,甚至将读者引入歧途,这需要读者主体意识的高度觉醒,既能进得作品,也能出得作品,并能活用作品。只有主体意识已觉醒并拥有坚定意志力的读者,才能在网络阅读的声光影色构筑的世界中始终追随自己的审美趣味,紧抓主要阅读目标不放手,既不盲从盲动,也不随波逐流,丧失自己的立场、选择与价值判断。只有这样“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阅读,才能使读者从中汲取到反观自我实现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养料,从而才能在真正的阅读中获得自由与审美,实现自我超越。
6 结语
网络阅读的变化以及读者消极阅读行为的出现,使网络文本和读者主体性构建成为阅读文化关注的焦点。接受美学对阅读信息接受过程和读者主体地位的研究与强调,为我们认识和研究网络阅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为网络阅读的构建指明方向。
1 [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7
2 张玉能.西方文论思潮[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412
3 Jauss H R.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esota Press,1989.43~46
4 邹建林“.期待视野”与接受美[J].中国音乐学,2007(3):135~139
5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9
6 黄鸣奋.超文本诗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3
7 刘忠华.试论网络阅读的特点[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2002(2):72~74
8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54
9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58,368
10 南长森.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69~75
11 [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