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德学院与孔子学院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2013-11-14车凯龙西北大学图书馆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10期
关键词:歌德孔子图书

车凯龙 铁 茜(西北大学图书馆)

1 歌德学院与孔子学院发展概况及功能定位

歌德学院于1951年成立,是一家非营利的协会性机构。主要致力于促进德语知识的推广,开展国际文化合作,介绍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国家形象,推动科学研究、教育、艺术、文化以及人民之间的了解。目前已在全球82个国家设有147所分院和200多个考试语言中心。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了一个由歌德学院、歌德中心、文化机构、图书馆(阅览室)、语言学习及考试中心等构成的成熟网络。北京歌德学院成立于1988年,设有现代化的教室、图书馆和学习中心,共有雇员34人。从1994年起,歌德学院在北京、上海、青岛、西安、重庆、天津、广州、南京、香港设立了歌德语言中心,在上海图书馆、北京西城区图书馆、成都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重庆沙坪坝区图书馆设立了德语图书资料区(室)。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服务。它是继法国的法语联盟(成立1883年)、英国文化协会(成立于1934年)、德国的歌德学院(成立于1951年)、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成立于1991年)后,中国在全世界推广本国语言和文化的标志性品牌。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35个国家和地区已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截至2012年底,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注册学员总数共计65.5万人。孔子学院仅用8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奇迹。

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定位的共同点都是非营利性机构,主要功能是推广本国语言、传播本国文化、提升本国软实力、促进多元文化发展,都具有普世性、民族性、时代性特点。歌德学院缘于德国深刻的文化自省,主要通过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优秀文明符号,来宣传德国优秀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德国国家形象,改变世界对纳粹德国血腥、纷乱、恐怖等认识,提高国际社会的文化理解和认同。而孔子学院缘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地提升,以及在全球化环境下,文明多样性成为共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所以孔子学院成为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国家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品牌。它们都把开展语言教学作为基本职能,通过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受众进行跨文化的语言教授,来扩大和提高受众比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进一步提升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而从信息资源传播和服务角度看,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的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可以看作是信息资源的重新聚集(建设)和扩散(服务),是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良性循环的又一过程,体现了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社会功能的价值与作用。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的社会功能决定信息资源服务的性质、范围、模式和途径,决定它的聚集程度和扩散效果。本文拟从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探讨两者如何体现其聚集和扩散功能的。

2 文献信息资源聚集模式

2.1 歌德学院的文献信息资源聚集模式

图书是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因此歌德学院国外分院都建有图书馆,在其附属的德语信息中心建有德语资料室(区)。图书配置的途径主要有政府购买、项目合作、社会捐赠、翻译资助等。

图书资料的配置由德国政府通过慕尼黑歌德学院总部提供资金,统一购买,然后歌德学院分院通过调配的方式,又为其附属的歌德信息中心配送图书资料。例如,北京歌德学院下设的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传播体。该图书馆建设精巧,设计独特,环境优美。现有馆藏23 000余册,其中80%为德文原版图书,其余是德译中著作和中文版介绍德国文化的书籍。图书的配置强调时效性和本土性,馆藏类型包括反映德国文化和社会的媒体资料、德文日报和周报、专业性的德文杂志期刊、德语故事片和纪录片、音乐CD及有声书、外语教材、电影、数据库、电子报纸和杂志等,内容涉及德国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济、自然科学和德国重要人物传记等。这里成了中国广大读者了解德国历史文化、学习德语、增进双方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场所。

图书资料的另一聚集模式就是项目合作和社会捐赠。通过项目合作在上海图书馆、北京西城区图书馆、广州孙中山图书馆、成都图书馆、重庆沙坪坝区图书馆设立了德语图书资料区(室),所有资料都由北京歌德学院提供,场地和工作人员由当地图书馆负责。歌德学院每年都努力从社会各界发展关系、筹措资金、接受捐赠,可以说歌德学院将公民社会的理念发挥得淋漓精致。

图书资料还有一种聚集模式就是翻译资助,这项计划的目的是以多种方式促进文学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但客观上却生产了新形式的图书资料,这个项目由歌德学院图书馆直接负责,为德国现当代人文和社科、纯文学及儿童和青少年文学领域精选的优秀图书提供翻译资金,以促进其在中国的出版。据统计,每年翻译量可达250到300部,有力地补充了图书信息资源。

2.2 孔子学院的文献信息资源聚集模式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不同,它主要是通过中外合作的途径,以民间运作、政府支持、民办官助的方式建立的。在每个国家都建立了相互独立的孔子学院,每个孔子学院都有各自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所以,其图书馆的建设也因当地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图书馆,拥有图书数万册,有的则只建立了一个简单图书室,图书数量只有数百册到几千册。如,加拿大爱德蒙顿孔子学院图书馆就具有相当规模,是目前阿尔伯达省最大的中文图书馆,现有24 000册图书和视频资料,包括中文学习,以及有关中国文化、历史、地理、旅游、医学、艺术、烹调等不同内容的图书,另外还有中国电视连续剧,中国不同时代的电影和有关中国文化、艺术、旅游、音乐的视频资料,图书资料全部输入网络图书馆系统,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图书馆的全部资料。而菲律宾布拉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图书室就只有不到3 000册图书。

海外孔子学院图书资料的建设主要是以政府购买的方式,由国家汉办统一采购。孔子学院总部汇集国内各出版社发行的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出版物,建立图书资源库,并向海内外符合资质要求且有明确需求的机构和个人提供免费图书资源。孔子学院总部对赠书资质、赠书流程、受赠管理有着明确的规定。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根据年度计划,在国家汉办网站赠书书目上挑选所需资源,一次性提出书面申请,审批通过后在网上提交订单,审核通过后通过海运的方式进行配送。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家汉办已向136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赠送教材、文化读物、工具书、音像制品1 200多万册。除了图书赠送外,文献信息资源还有一种建设模式就是研发和编写教材,已支持各孔子学院编写本土化教材500多种,开发了45个语种的网络课件,并将50种教材动漫化。

2.3 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在文献信息资源聚集模式的比较

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在信息资源聚集模式上的共同点是,都建有相对独立的图书馆或图书室,作为信息资源传播的重要场所,图书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文献内容的推介主要以本国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为主,图书配送基本上都是总部向各分支机构进行调配。而不同点是歌德学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比较多元化,产业化水平高,社会运作机制健全,除了政府购买外,还通过项目合作、社会捐赠、翻译资助等方式进行补充。它的典藏体制和配置体制都是总分模式,歌德学院在一国或地区一般都建有一所独立的学院,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管理机构,为了扩大覆盖面和提高宣传效果,又通过各种方式在这个国家或地区建立若干个歌德语言中心或德语图书资料室,这些资料室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所藏图书都由歌德学院配送,图书管理员由所在单位本土人员兼任,接受歌德学院的指导。孔子学院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比较单一,它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一国建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它们受设在中国的孔子学院总部的领导和管理,所以它们会根据当地不同条件和实际需要,建立相互独立的图书馆或图书室,所藏图书都由孔子学院总部统一配送,图书总量多,辐射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3 文献信息资源扩散模式

3.1 歌德学院文献信息资源扩散模式

以北京歌德学院为例,它下设的图书馆是信息资源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播者,服务形式多样、途径多元。目前藏书23 000余册,所提供的文献种类有德文图书、德译中著作、介绍德国的英文版图书、德文日报、德文杂志、多媒体资料等。图书馆向所有感兴趣的人开放,馆内阅读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对借书有着详细的规定,借书者需在北京居住或者在北京停留4个月以上,持身份证或学生证申请办理借书证,在职人员按半年120元、全年200元收取费用,学生按半年60元、全年100元收取费用;每次最多可借图书6本、多媒体资料3种,借阅期限为1个月,逾期不还按照每天1元进行罚款,可以续借和预借,图书损坏或丢失需承担赔偿责任;提供资料复印服务,由于版权问题最多复制20张。

歌德学院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广播资源,提供与德国相关的文化活动、语言培训、德语教学、图书出版等各类一手资讯。其中典型的就是歌德学院(东亚区)电子图书馆的服务,这项服务弥补了实体图书馆服务所受的地域、时空限制。只要在歌德学院图书馆登记注册,经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一个用于激活电子图书馆服务的注册码,就可以从歌德电子图书馆中下载德语版的电子书、语音读物、电子杂志、电子报纸,或者电影到自己的电脑中阅览。

歌德学院图书馆还把开展和加强中德图书馆间的业务交流作为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聘请德国图书馆方面的专家,组织各种报告会、交流会、研讨会、培训会、书展。如,歌德学院图书馆与陕西省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生活和体验的空间”报告会,举办德国哲学书展、德国中文现代出版物中的德语文学和文化作品展、少年儿童阅读能力促进的模式培训、德国图书封套设计、中国社区小型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合作研讨等,来加强中德在管理和读者服务方面的经验和交流。另外,歌德学院图书馆还与中国各地图书馆建立项目合作关系,在信息领域共同组织研讨会、工作访问、文化交流,来提高文化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孔子学院的文献信息资源扩散模式

孔子学院在信息资源服务方面,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介服务外,还充分利用新技术,加大电子媒介的创新服务。

在纸质媒介服务方面,孔子学院总部主要通过向海外孔子学院赠送各类图书、教材、工具书,建立孔子学院图书馆或图书室,作为信息资源的服务中心和文化的传播阵地。这些图书馆都免费向学生和当地居民提供阅览服务,图书外借服务只限于师生,借阅规则和我国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大同小异。不同特色的孔子学院所提供的图书各有侧重,但图书内容都普遍涉及中国文化、历史、经济、地理、旅游、医学、艺术、烹调等方面。图书语种比较丰富,如《中国三常》就根据学习者母语的差异共出版了英语注释、法语注释、德语注释、韩语注释、日语注释等九个版本,这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地理常识”“中国历史常识”。报刊服务是纸质文献服务的又一种形式,如《孔子学院院刊》,它提供中英文、中法文、中俄文等八个对照版本,主要发布权威资讯、交流学习心得、探讨汉语教学、解读中国文化。该刊内容丰富、视角独特、采访深入、风格清新、栏目多样、组稿多源。目前,《孔子学院》院刊面向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影响力不断扩大,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发行量持续攀升,每期发行逾3万册。另外,各孔子学院通过新书发布会、图书展、教材开发、读书会、文献互译、合作出版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在电子媒介服务方面,孔子学院不断创新,开发了多种新媒体服务形式,主要包括网络、广播、电视、电影、歌曲、移动终端等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孔子学院设有资源中心、学习中心、文化中心、互动中心等几个栏目,同时开通英、法、俄、日、韩、德、西班牙、阿拉伯、泰等九种语言的二级网站,设置了人物、中医、旅游、珍宝、曲艺、饮食、功夫、音乐、文化汉语、魅力文化和我爱江南等传统与现代风格结合的汉文化传播网络频道,其数字图书馆拥有46个语种内容,1.2万多个优质学习课件和近1 000小时的音视频内容供免费下载使用。数字图书馆中的中华数字书苑,提供的数字资源相当丰富,目前有电子图书699 572册、数字报纸20种、工具书2 460种、年鉴1 587册、图片库180 510件。网络孔子学院的互动中心还契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开设了博客、社区、交友、群组、论坛、相册等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互动栏目。据统计,网络孔子学院日访问量达7万人次。广播孔子学院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孔子学院总部携手创建,依托众多国际台海外听众俱乐以广播孔子课堂、无线广播、在线广播为载体,用 38种外语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900句》,传播中华文化。电视孔子学院以其生动形象、受众喜爱、易于普及、传播及时快速等特点,全天24小时播出《熊猫老师教拼音》《汉语365句》《走遍中国》《中华小吃街》《乘着歌声的翅膀》等节目。移动孔子学院学习平台则为汉语学习者量身定制课程,实现了信息传播的精准化、个性化、趣味化。

3.3 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在文献信息资源扩散模式上的比较

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都采用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和进行文化传播。所不同的是歌德学院提供的纸质资源相对匮乏,服务受众有限,但它更加注重信息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而孔子学院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数量多、辐射广,所提供的纸质资源数量多,受众范围广,电子媒介的服务呈现多元化,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网络、电视、广播、电影、歌曲等不同媒体形式,以海量的信息储备能力,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大大提高了信息服务传播的速度和效果。但它也存在着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度低、跨媒介的联动性差,由网站和移动终端进入 Twitter、Facebook、LinkedIn等国外社交平台的渠道相对欠缺等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服务、文化传播的效用。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球化信息时代背景下,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歌德学院和孔子学院,都扮演者对内促进传统文化兴起、对外构建文化和文明对话平台、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的重要角色。为了实现这个角色所担负的重任,它们都在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文化传播手段,都在不竭余力地推介本民族的文化产品和价值体系。孔子学院在短短的八年里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这无疑与中国式的文化传播策略和信息服务模式有着很大关系。

1 刘丽萍,蒋鑫鑫.从歌德学院看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之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5):84~85

2 孔子学院[EB/OL].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2013-04-15.

3 董璐.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不同理念下的跨文化传播[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4):103~104

4 宁继鸣,孔梓.社会资源的聚集与扩散——关于孔子学院社会功能的分析[J].理论学刊,2012(12):76

5 北京歌德学院[EB/OL].http://www.goethe.de/ins/cn/pek/bib/ auo/zhindex.htm,2013-04-15.

6 孔子学院[EB/OL].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7535.htm,2013-04-15.

7 北京歌德学院[EB/OL].http://www.goethe.de/ins/cn/pek/bib/ aus/zhindex.htm,2013-04-15.

8 歌德学院电子图书馆[EB/OL].http://www.goethe.de/ins/cn/ pek/bib/onl/zhindex.htm,2013-04-15.

9 易丽萍.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20~23.

10网络孔子学院.[EB/OL].http://www.apabi.com/overseas/pid= foreign=EBook&dc=1.6&hdc=1&cult=CN,2013-04-15.

11黄艾.网络孔子学院:优势与不足[J].对外传播,2012(9):41~43

猜你喜欢

歌德孔子图书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孔子的一生
晚年的歌德
孔子的一生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我要歌德的书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