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家应为杂家

2013-11-14谭全刚

对联 2013年22期
关键词:吕后萧何叶剑英

□谭全刚

联家应为杂家,这是对联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联人自古以来的美梦。

自古至今,许多楹联名家都是“兼容并包”的杂家,例如宋代的欧阳修、苏东坡,明代的解缙、顾宪成。

许多名联都是社会的缩影、历史的写照和天文地理的描述,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知识,读一副佳联则能学到很多知识。例如山西霍县韩侯岭淮阴侯墓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此联短短10个字,便概述了韩信的一生。韩信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上联“一知己”就是指萧何,韩信被汉高祖重用,是萧何的举荐。后来韩信为吕后所杀,也是萧何提出的主意。“两妇人”即指漂母和吕后。韩信少年时流浪,曾遇漂母赏饭,后来吕后用萧何之计,杀了韩信。此联作者如果不了解韩信的生平和典故,就写不出这样的联语。又如,有人为湖北襄阳诸葛亮故居写了一副对联:

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摩诘画,屈子离骚,古今绝艺;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雾,巫山云,洞庭月,彭螽烟,潇湘雨,广陵涛,庐山瀑布,宇庙奇观。

此联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抒发了远大的抱负,写出了秀美的风景,又宣示了许多想象和思绪,供读者欣赏吟味。可以看出,此联的作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文学功力,是一位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又如,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诗联家、书法家和戏剧家郭沫若曾为成都杜甫草堂撰写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联以大手笔概述了杜甫的伟大成就,可见郭沫若具有大“杂家”的风范。

再如,伟大领袖毛泽东集句题赠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的一副对联: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这是毛泽东借用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夸赞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叶剑英的。上联写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事迹,诸葛亮既有大帅的气度,又有细致入微的处事能力。下联写北宋大臣吕端,身为宰相,处理政务“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为皇上称颂。毛泽东信手拈来夸赞叶剑英元帅,可见他对中国历史的了如指掌。

以上所列举的几个联例,说明联人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联家,必须做到“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在政治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专业上,要掌握对联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在学识上要通晓其它文化知识。如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多门科学知识,真正做到“一专多能,触类旁通”。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对联精品,才能使对联作品宏观远大,微观明细,宣示确切,笔法大气。这就是笔者对“联家应为杂家”的粗浅理解。

(423300湖南省永兴县政协)

猜你喜欢

吕后萧何叶剑英
叶剑英同志家属向梅州捐赠300多件珍贵革命文物史料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萧何为何不愿当头
吕后的精明之败和周勃的糊涂之胜
叶剑英(上)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好朋友就是相爱相杀
浅议“诸吕擅政”
萧何“自污”的政治游戏
叶剑英副主席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