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钟小常识
2013-11-14
清代中叶,在闽西粤东一带,蒙学经常从七言诗中摘出三四或五六句,单成一文。为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又防止学生宿构(即前一天做好),先生往往采取现场出题、计时交卷的方式,让学生创作七言双句。由此可见,诗钟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类似对联的格律诗,而不完全是对联。下面给钟友们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1、对联仅限于写一个主题,而诗钟上下句可以各写各的主题,即诗钟上下句能分咏两事物,而内容毫不相干,从这点看类似无情对。
2、联语由上下联组成,长短是任意的。诗钟不论用何种形式,双句只限制于十四字(也有十字,但比较少见),即按题写成两律句,需对仗工整;须以类对而不是词性对。
3、对联不一定是用诗的句式,平仄不像诗钟那样严格;而不符合诗的句式、平仄,就不能称为诗钟。
4、诗钟本质上是两句格律诗,两者之间缺少联系,合成也缺少独立意义,因此不能等同于对联,也不能简单地归入谜联。
5、但是,诗钟与七言联、五言联毕竟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字数、对仗、平仄、联格可以类比,这些方面是可以相通的。一般来说,当诗钟的两句诗内容符合特定目的时,可以当作对联,否则不行。
6、当对联能够遵照诗句的格律,并符合诗钟命题要求,可以把这样的对联当作诗钟。
从本期“联友钟社”的作品看,安徽张永剑老师所撰的【对·联】二唱:
撰对常听鸡唱晓;
赏联每觉口生香。
“鸡”与“口”、“晓”与“香”不是小类相对,严格地讲,可以说是佳联,与诗钟还有所区别。
江西刘剑光的【清·明】合咏:
晴空万里传先德;
朗月三更照故人。
上联以“晴空万里”取“清”之意;下联用“朗月三更”取“明”之意。后三字合咏破题,点出清明节的意义,颇有趣味。
再看四川黄华元所撰的【清·明】合咏:
民愿此风恒久久;
诗吟那日雨纷纷。
上联以“此风”藏清正廉明之意,紧贴现实。下联以杜牧之诗点清明节。看似明合暗分,有违“合咏”之格,实则不然。因清明节本就有清正廉明之意,当为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