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引发的故事”——读刘洪一的《圣经叙事研究》
2013-11-14林艳
林 艳
《圣经叙事研究》集中体现和全面呈现了刘洪一多年以来对圣经叙事研究的总体思考。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圣经在国内外学界已不鲜见,然而本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创造性地将圣经叙事设定在本体论的高度,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整合并统摄希伯来圣经的各部书卷,建构出圣经叙事话语、圣经叙事母题、圣经叙事结构、圣经叙事形态、圣经叙事成规等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圣经叙事研究体系,将圣经研究提升到一个突破性的全新高度。圣经研究学者习惯于对个别经文或者个别书卷的诠释,这样的诠释可以借助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释经方法;或者有学者致力于开辟新的研究方法,从全新的角度阐释古老的经文。然而刘洪一的兴趣显然不在此处,他的想象力已经触及到宗教文化诗学的范畴,用圣经叙事研究的概念和逻辑筑造其理论大厦。
《圣经叙事研究》的章节安排是本书最大的亮点,其实精到的章节安排正是本书作者理论化努力的体现。导言的标题“圣经:上帝引发的故事”很有诗意,仿佛有开始而无终局。可是读者很难想象这样的标题却如一滴水看世界,它涵盖了整本书的基本内容。所以,这篇书评的标题也不揣冒昧地照搬了这句话,意在归纳和重申该书的主要内容。“上帝引发的”直接带出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第一章“圣经的叙事话语”主要研究圣经里的话语是什么样的话语,也就是对它进行定义。本书告诉读者圣经里的话语是上帝的话语,上帝之道是这种话语的属性(第一节)。该话语的核心概念就是契约,契约关乎上帝与人立约;离开契约这个概念,上帝之道就只是神界的呓语(第二节)。接着本书作者很自然地转入本章第三节,这种话语围绕什么内容展开?那就是契约所规限的双方,即上帝和人。第二章接续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讨论上帝和他的造物(世界和人)之间的关系。上帝创造了世界(第一节),上帝将祝福和应许启示给人类(第二节),人在世界的作为是能否得到上帝救赎的深层根源。上帝和世界的关系,上帝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三个母题就构成第二章讨论的重点。
第三章在整本书的体系架构内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这个问题在书中没有过多地展开。不过本书作者明确指出:“圣经叙事……是一个包含了多维向度的叙事系统。”我理解为本书作者意图建构的理论大厦不是平面图形,而是立体丰满的厚重之作。第三章以上帝和世界的划分对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作了某种整合。本书作者认为圣经叙事结构具备三维向度,从内容上讲,它包括经验叙事和超验叙事;从指向方面看,它包括神学推演和超神学呈现;从方式来说,它包括字面意义和隐含寓意。其中经验叙事、超神学呈现、字面意义都属于世界的范畴,而超验叙事、神学推演、隐含寓意都属于上帝的范畴。这样,第三章就像经线一样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纬线编织串联起来。
第四章重点介绍上帝引发的故事包括哪些体裁类别,也就是“圣经的叙事形态”。本书作者区分了灵性叙事、历史叙事、律例叙事、智慧叙事、抒情叙事五种形态,这种区分方式让读者依稀可辨希伯来/旧约圣经的传统分类原则,即五经(律例叙事)、先知书(灵性叙事)、圣卷(智慧叙事、抒情叙事)、历史书(历史叙事)、五小卷(抒情叙事、智慧叙事)。但是传统的划分原则可能会让几种叙事类别充斥在一个单元内,因此传统的做法不是以文学体裁为划分标准,而是以编修时期信仰群体的神学观念为依据。本书作者从叙事类别,也就是文学体裁的角度作了五部分划分,不依赖信仰群体的神学规习,令读者见识到以叙事为本体论的圣经可能会呈现什么风貌。
有没有一种规范性原则在圣经的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叙事母题、叙事形态各个层面都有呈现和运行?有没有一种规范性原则在前四章的内容里都发挥作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让整本书的五个章节之间有内在逻辑连接,本书作者在第五章从文学修辞、意识形态主导、文化呈现三方面着力构建这种规范性原则,也就是圣经的叙事成规。文学修辞的叙事成规主要以情节化、异象、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展开论述;意识形态主导的叙事成规探讨了一神教的神学思想和以色列民族主义思想互为补充、联通一致的精神实质;圣经叙事的历史性、综合性、普适性特点是圣经叙事中文化呈现这一重要叙事成规的集中体现。这三种叙事成规在圣经叙事的整体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主导性、贯通性的作用。回到导言的标题“圣经:上帝引发的故事”,其中的“故事”也就是整本书都在讨论的“叙事”,所以导言的标题完全统纳了该书的内容。在结语部分,本书作者提出了“宗教文化诗学”的命题,认为圣经的叙事研究实质上是对圣经进行的一种文化诗学的研究,即令圣经叙事研究上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这种学术使命感必定催生宗教文化诗学研究的勃兴。
《圣经叙事研究》对读者产生的另一个影响是作者对“叙事”这一概念的独特理解。通常人们对叙事的理解局限在作为结构主义分支之一的“叙事学”的范畴,但是本书作者的做法是“以叙事为研究界面和思想框架,摆脱了圣经考据学、圣经文本分析、传统释经法等的局限,融合了历史、文化、宗教、文学、诗学等要素,对圣经建构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即力图揭示圣经叙事的构成,以及它所包含的基本规则和特质”。我认为叙事在本书中已经被提到本体论的高度,它是一种原理,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研究理论、方法,甚或文学修辞方式。由叙事这个原理,统纳了由上帝引发的各种故事。
因为叙事在本书中已经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而本书研究的对象——圣经——在读者心目中多少和普通文学作品有别,所以如何协调叙事的本体论地位和“上帝引发”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宗教观念对叙事操作的潜在规范”?这也是本书作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他希望以后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探讨。作为读者的我也非常期待刘教授以后的专著对这个问题有详细表述。
刘洪一在国内属于较早一批研究圣经的学者,和他同时期的圣经研究学者还有河南大学的梁工教授,以及山东大学的傅友德教授。刘洪一早期的代表作有《犹太文化要义》、《犹太精神》、《美国犹太文学的文化研究》等,这时的研究偏重犹太文化和犹太文学,和希伯来圣经研究关联不大。但是经过长期的积累、酝酿,刘洪一这部专著堪称其研究生涯的华丽转身,直指希伯来圣经研究的内部,并运用他所擅长的叙事研究加以统纳归类。
《圣经叙事研究》一书和普通的圣经研究著作有很大区别,即使和运用叙事学研究圣经的同类型著作相比也显示出独特的理论想象力和创造力。本书对有没有圣经知识背景的读者都适用。如果读者了解圣经,那么它可以提供给你审视圣经的新视野和新架构;如果读者对圣经一无所知,那么它可以快速带领你进入由叙事搭建起来的圣经世界。因此,这本书既可以作为通俗的圣经入门教材,又可以作为进阶研究的参考书。当然,这本书并没有穷尽读者的所有问题,即使作者本人也提出本书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和方向,期待刘洪一今后有更多作品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