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行稳中求变

2013-11-12杨练

证券市场周刊 2013年63期
关键词:生息息差基点

杨练

规模放缓,同业收缩,业绩不良可控,但稳易变难,在A、H股配股适时完成后,招行如何将资本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优势,有赖于未来风险偏好的调整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取决于新管理层执行力的落实。

10月31日,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三季报如期而至,这是新行长入主招行经历第一个完整季度后的业绩报告。或许不如市场期待般惊喜,但细细条分缕析,新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已有蛛丝马迹可循,其对业务层面的把控初露峥嵘。

业绩增息差降

招行三季报盈利增速在预期之内,实现营业收入97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5%,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5.9%,三者增幅基本一致,显示公司经营状况总体稳定,未受高层人事变动而产生波动的影响,这也符合招行内部对新旧管理层交接后求稳的共识。

不过,单就盈利能力而言,总体稳定背后也透露出一丝隐忧:实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59%;同比减少了1.47个百分点;此外,净息差两位数基点的降幅颇显意外,前三季度,按照日均余额计算,招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2.83%,同比下降了21个基点,第三季度单季度净息差为2.73%,环比下降了12个基点。

净息差下降的主因是规模增速明显放缓,其中,三季度生息资产/计息负债环比分别增长3.5%/0.6%,增速较二季度放缓。

而存款增长放缓则制约了规模扩张,截至三季度末,招行存款余额环比仅增加了0.3%。而且,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年初至今,活期存款占比累计下降近5个百分点,这使得计息负债成本率快速上升,有机构根据期末余额计算得出,招行三季度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显著上升23个基点。

虽然前三季度境内客户贷款定价与上半年持平,整体定价能力保持平稳,但存款增长乏力,规模增速放缓,三季度存款较二季末仅增加71亿元,同业存放增加937亿元,加上受同业摊薄和同业利率上行影响,导致三季度净息差同比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同业业务却雪上加霜。三季度,招行同业业务呈现显著收缩,同业负债增速放缓,同业资产余额减少,其中买入返售较二季度末减少27.5%,同业资产在生息资产中所占比重又从二季度末的15.7%降至12%。

在同业业务监管日趋规范的情形下,同业业务的收缩一方面是监管预期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银行间资金面紧平衡倒逼银行调整资产负债配置。

总体而言,受制于存款增势放缓和流动性偏紧,招行三季度总资产环比仅增长2%,但风险资产却环比增长4.6%,生息资产日均余额环比增长7.5%。三季度贷款投放751亿元,648亿元投向小型和微型企业。

尽管招行三季度同业资产的收缩以及贷存比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生息资产收益率,但是活期存款占比的下降以及实体经济萎靡导致其企业贷款收益率表现不佳,还导致其息差环比出现收缩。

招行三季度生息资产中,收益率较高的贷款、应收款项类投资分别环比增长3.58%与86.87%,而同业资产环比收缩20.86%,生息资产结构明显改变;但由于存款增长乏力,以及流动性紧张导致同业利息支出增加,三季度日均息差仍出现了12个基点的环比降幅,但由于日均生息资产余额环比增长7.5%,规模仍增长较快,使得在营业收入环比增长0.8%的基础上,净利息收入仍环比增长3.01%。

不良拐点未见

招行三季报在信贷结构上传递出一个明显信号:即将信贷资源向“两小业务”倾斜,两小贷款在三季度仍维持高增长。三季度末“两小贷款”余额5902亿元,较年初增长2126亿元,增幅达到56%,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93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63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47%和67%;其中小企业贷款与小微企业贷款环比分别增长8.7%与16.2%,高于整体贷款增速。从增量上来看,“两小业务”贷款三季度总计新增648.6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6%。

同时,两小贷款定价能力持续提高,贷款上浮比例分别为23%和33%,较2012年有所提升,这有助于改善公司资产端的定价能力和收益能力。相比较而言,对公贷款却是环比负增长,表明招行小微战略执行坚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管理层思路的些许变化,未来方向和路径值得期待。

有机构明确表示,虽然招行“两小业务”扩张很快,有利于公司提升贷款定价能力,但小企业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截至三季度末,招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1亿元,比期初的116.94亿元增加了54.06亿元,不良贷款增加幅度为46.23%;第三季度环比增加了21.75亿元,占比上升8个基点,整体而言,不良环比增幅有所扩大,预计四季度仍难见不良拐点。

前三季度,招行计提了81.62亿元的减值损失,同比多计提了26.84亿元的减值损失,初步计算前三季度的信贷成本为0.53%,比2012年同期的0.43%上升了10个基点,从环比的情况看,前三季度计提拨备的力度基本平稳。三季度单季拨备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自年初以来逐季上升。

截至三季度末,招行不良率环比增加8BP至0.79%,因未披露单季不良核销数据,估算单季度不良生成率在42-54个基点之间,与二季度的46个基点基本接近。三季度末拨贷比为2.21%,考虑到达标要求,未来三年需要将信用成本保持在0.50%以上。

目前来看,招行主要风险点在于未来同业新规颁布的不利影响和未来资产质量的持续不利变化超预期的风险。虽然“两小业务”的快速扩张对息差有正面作用,但随着“两小贷款”在其整体贷款组合中占比的持续上升,招行未来资产质量风控管控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招行资本充足水平随着配股的完成已经有了较大提升,为其未来两年的规模扩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据了解,招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在配股完成后分别提升至9.38%与11.32%。如果招行未来两年保持平均11.5%的资产规模增长,其2015年末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8%,高于监管要求。

“两小”方向不变

结合三季报和中报进行分析,招行为了保持较高的定价水平,未来几年会继续将贷款向小企业、小微企业倾斜,这一方向和战略基本不会改变,但是否会上升为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目前不得而知。

二季度以来,招行管理层变动后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费用控制力度明显加强,二是实际资产增速加快。但6月出现的“钱荒”,使招行受限于当前流动性环境,导致三季度规模增速带来的收入贡献受到限制。好在A、H股配股的适时完成,使招行的资本优势凸显,但优势的发挥有赖于风险偏好的调整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从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在经历了管理层变动和融资顺利完成以后,招行的业绩增长在预期和掌控之中,公司在配股完成后明显提高了资产运作空间,单季度信贷增长相当积极,而零售业务占比的提升和上浮比例的扩大也为其资产端定价提供了稳定器。

零售业务一直是招行的传统强势业务,但三季度末的数据显示,其存款在激烈的竞争中仍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未来能否维持其估值溢价,则更多地来源于零售优势所具备的客户粘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招行同业结构性收缩,但投资中非标占比继续环比大幅增长,反映了在新管理层上任后风险偏好整体提升,未来或将打开资产端的结构性增长空间。

如果说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只看好两个方向的话,即富国银行和恒生银行式的专注中小企业零售贷款的小微化金融方向,道富银行和纽约梅陇银行式的资产管理型金融市场业务方向,那么,招行前期是国内优秀的零售银行代表,未来能否顺利地向中小企业专营化方向转型,从而实现持续的资本节约型发展,即“二次转型”呢?现在还未见端倪,归根结底,这依托于管理层执行力的落实。

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招行耗时长达两年的配股在新行长上任后循序完成,显示新管理层极强的政治资源禀赋和整合能力,本次资本补充也将积极拓展今后3-5年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空间。招行此前表外杠杆低于行业平均,同业运作较为保守,在未来监管调控中具有明显的安全边际。

从中期来看,招行在新管理层上任后,风险偏好的提高将打开资产端的增长空间,成本端的费用压缩也有利于提高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生息息差基点
奇首可汗生息事略考
一片雪花的重量
生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