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对网民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
2013-11-12王瑞乐胡志海
王瑞乐,杨 琪,胡志海
(黄山学院 教学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日益普及和博客、BBS、微博等交流工具的出现,网络对现实中的事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依托网络进行策划、组织或迅速扩大影响面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逐年递增。例如2009年“贾君鹏事件”、2010年的“云南躲猫猫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等均有大量的网民参与,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
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内就陆续有学者提出需高度重视网络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郑大兵等人在国内较早明确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的行为。[1]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往往会激化群体性事件并强化公众的不满情绪;部分学者进而认为网络信息或舆论有时还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杨久华将其按生成模式不同归纳为网络舆论引发、网络谣言泛滥导致、利益受损群体发动、国内外敌对势力酝酿发起等四种。[2]何国平则将其分成焦点型、诱发型、泄愤型与公关型四种。[3]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多数属于“无直接利益诉求”的冲突,一些研究者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此作出解释,指出站长或版主等“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起到方向引导操控的作用,公众人物会受到追随者的积极支持,网络中存在明显的群体极化现象,网民在群体压力下会产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等。自2006年以来,国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属于传播学、政治学或法学领域,更多关注的是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政府的治理对策、法律法规的健全等方面。纯粹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展开的研究还较少见,而且多仅限于简单探讨,缺乏深入分析,极少有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由多种因素引发,其中的心理成因需深入研究。作为表意群众的网民所表达的意见、选择接受的信息是建立在其社会认知的基础上的,采取的各种行动也是在社会认知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结果,对其社会认知的规律、特点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把握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理解、储存、回忆有关他人或自己社会行为信息的方式。它主要是用信息加工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着重分析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及机制是如何调节其社会行为的。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刻板印象、归因风格等方面,其中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4]141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刻板印象是偏见、歧视的认知层面的原因,因此刻板印象被认为是网络群体事件形成的一个因素。[5]网民的刻板印象不管是在其接触网络之前就已经形成,还是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认知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中大量充斥的信息的影响,因此网络中的负面消息可能是强化网民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进而诱发网络群体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中的负面消息往往会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具有很高的价值,所谓负面消息(Negative News)就是消极、不好、有害的信息。李涛将负面信息报道分为以下五种:一是政治丑闻和官员腐败信息报道;二是社会批评信息报道;三是社会危机事件报道;四是“黄色、煽情性”信息报道;五是自然灾害事件报道。[6]本研究中的负面消息指的是前两类,即对于某个群体或该群体中的个别成员的消极信息。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中的负面消息更多。其原因主要是:首先,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不实消息的出现;其次,网民在网络中不仅仅作为受众,还是负面消息的传播者。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对于网民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更甚。
综上所述,网络中充斥的大量负面信息可能会让网民形成消极的刻板印象,或强化网民已有的消极刻板印象,导致网民对外部社会形成消极的社会认知,进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网络群体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严重扰乱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已引起政府高层高度重视。然而,以上假设仅是综合了前人观点推断而来,并无实证研究做支持。本研究将从实证的角度考察网民的社会认知与网络中负面信息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入把握网民的心理机制。
二、方 法
(一)问卷调查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被试对6种职业的印象。
1.预测验问卷
预测验问卷通过在线调查网站OQSS发布和收集数据。通过预测验问卷确定6种目标职业。预测验问卷要求被试列举出网络中负面报道最多的三个职业和负面报道最少的三个职业。16名被试参与预测验,经过统计,负面报道较多的职业排名前三分别是:公务员、城管、艺人。负面报道较少的职业排名前三分别是:教师、记者、科研人员。
2.职业总体印象问卷
职业总体印象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采集被试的性别、年龄、接触网络的时间(月)、周上网时间(小时)、对新闻的关注程度、了解新闻的渠道等信息;第二部分要求被试根据对6种目标职业的印象,迅速对其进行评分。评分区间为0分到10分,0分代表印象很差,10分代表印象很好。共回收236份问卷,剔除一些有明显应付迹象的问卷,有效问卷228份。
3.职业刻板印象问卷
职业刻板印象问卷给被试呈现6个目标职业名词,要求被试分别在每个名词后迅速写出首先联想到的5个形容词(4字以内),为了防止被试猜测研究目的,告诉被试这是一个考察思维流畅性的测验。
(二)被试
参与职业总体印象问卷调查的被试共236人,其中男生145人,女生91人,平均年龄为(20.24±0.75)岁。参与职业刻板印象问卷调查的被试共76人,其中男生48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为(20.04±0.86)岁。
三、结 果
(一)被试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和新闻接触基本状况
表1 被试的新闻接触情况(单位:人)
本次调查被试接触网络的时间平均为 (3.80±3.21)年,每周平均上网(17.68±11.88)小时。 本研究被试的新闻接触情况见表1。
(二)是否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新闻对网民的职业印象的影响
表2 被试对6种职业的总体印象
所有被试对6种职业的总体印象评分见表2。从表中可见,被试对科研人员的印象最佳,教师次之,对城管的印象最差。
综合被试的周上网时间、对新闻的关注程度、接触新闻的渠道三个数据来区分被试是否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将经常或有时通过网络接触新闻且周上网时间不少于7小时的被试界定为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的网民共144人,其他84名被试为不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者。通过T检验考察被试是否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对其职业印象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是否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对被试的职业印象的影响
由表3可见,是否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会影响被试对教师、公务员的总体印象(p<0.05),对艺人职业印象的影响为边缘显著(p=0.073),对记者、城管、科研人员三种职业的总体印象影响虽然不显著(p>0.05),但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的被试对这三种职业的总体印象相对较低。结果表明,经常接触网络新闻会使网民形成消极的职业刻板印象。
(三)被试对6种目标职业的刻板印象
根据职业刻板印象问卷调查的结果,对被试列举出的同一职业的形容词进行分析,将同义词的频数合并,统计出被试所列举出的形容词频数。对于每种职业,出现频率较高的形容词见表4。
表4 出现频率较高的目标职业形容词
四、讨 论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职业总体印象问卷和职业刻板印象问卷,考察了网络新闻对网民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的网民会形成更为消极的职业刻板印象。张放研究表明,网络人际传播条件下所形成的印象比面对面传播更为鲜明、正面、失真。所谓正面即印象的好感度(valence)更高。[5]这一结果是否与本研究结果相矛盾?我们认为并非如此。张放的研究中,关注的是网络人际传播条件下,被试对某个人所形成的印象,也即社会认知中的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其起作用的方式是个人与个人通过QQ、微博等方式进行的社会交往。而本研究则关注的是网络信息对网民职业刻板印象(角色图式,role schema)的影响,与张放的研究并不冲突。
(一)网民对某些群体印象的消极化
最近几年,网络媒体对某些职业群体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各种负面报道让这些群体的形象大打折扣。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新闻的网民会对一些职业群体形成更为消极的刻板印象。以教师职业为例,古今中外教师的形象无疑是美好伟大的,教师被韩愈称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被加里宁称赞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列宁赞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的光辉形象正在随着网络负面消息的泛滥而逐渐下降。李程锦曾对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三家网络媒体中关于“教师”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负面报道数量多于正面报道,负面报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有:暴力殴打学生,乱收费、诈骗,私自补习收费,猥亵、性骚扰,以权谋私,歧视学生等。[7]
在本研究中,经常通过网络接触新闻的被试对教师等6种职业的印象相对更差。根据职业刻板印象问卷调查的结果,网民对教师的消极刻板印象主要有 “虚伪”、“贪小便宜”、“啰嗦”、“偏心”、“死板”等;对公务员的消极刻板印象主要有“贪污、腐败”、“虚伪”、“势利”、“懒”、“冷漠”等;对记者的消极刻板印象主要有 “虚假报道”、“脸皮厚”、“难缠”、“爱窥探”等;对城管的消极刻板印象主要有“粗暴”、“凶狠”、“素质低”、“爱欺负人”等;对科研人员的消极刻板印象主要有 “不修边幅”、“孤僻”、“固执”、“坏脾气”、“呆板”等;对艺人的消极刻板印象主要有“虚假、做作”、“轻浮”、“私生活乱”、“奢靡”等。 虽然这些消极刻板印象在非网民的角色图式中也存在,但经常接触网络负面报道的网民具有更为消极的刻板印象。不可否认,网络负面消息在网民的群体刻板印象消极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二)网民消极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认知机制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民形成对某个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其社会认知机制如下: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刻板印象是通过社会化习得的,而媒体是影响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有很大的影响。虽然网络中既有关于某个群体的正面报道,也有负面报道,然而在印象形成中,我们会特别注意负面信息。当我们形成对一个人的整体印象时,负面信息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谓的“负性效应”。负性效应导致网民往往会首先注意到网络上关于某个群体或群体中个体的负面消息,网民在认知启发、预言自动实现效应等社会认知偏差的影响下,很容易形成对该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如“某影视明星的不雅照曝光”的报道会使网民对整个艺人群体形成“淫乱”的消极刻板印象或强化其原本就有的刻板印象。另外,个别网民继续传播这种消极刻板印象又会影响其他网民或非网民对该群体的印象,最终导致该群体的公众形象下降。
(三)对网络新闻报道的启示
网民对某个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是群体偏见和歧视的认知基础。当网民群体形成了对某个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偏见、歧视时,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往往会使群体歧视表面化、行为化,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网络负面消极与网民群体刻板印象的关系,进而了解群体性事件中网民的社会认知机制,而并非简单地反对“负面报道”。新闻报道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每种报道都具有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负面报道虽然可能会引起网民对某些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但也具有舆论监督、促使社会改革等正面效应。[8]
当然,负面报道的正面效果虽不可抹杀,但媒体还是有责任对负面报道进行一定的引导,以减弱其负面效果,提升其正面效果。根据前人观点及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负面消息在报道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媒体在报道一些个体的负面消息时,应避免出现群体刻板印象。新闻工作者与普通人一样,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刻板印象。然而,这些刻板印象若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则往往会扭曲事实,不仅使媒体丧失公信力,也违背了新闻原则和职业道德。
其次,新闻工作者应避免基本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指的是人们在归因时往往偏好于内部归因,而忽略外部情境。某个消极事件出现之后,媒体在描述事件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然而,这种分析往往会是片面的。毕竟任何事件的原因都是多面的,既有当事人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情境的原因。然而,由于基本归因偏差的普遍性,专业的媒体人员也很难真正做到客观、中立。因此,新闻媒体对于负面事件的报道,不仅应该实事求是地报道事件的始末,也要尽量避免基本归因偏差。
最后,媒体应考虑负面报道的负面效果。媒体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去迎合受众的口味,而要考虑负面报道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通过一些手段的引导使负面效果最小化。如记者应避免扩大打击面,新闻编辑应尽力找到和挖掘负面报道中的正面因素等。[9]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媒体的内在规定和职责要求,须臾不可放松,但负面报道如果方向正确也能起到正面宣传的效果。
[1]郑大兵,封海东,封飞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J].信息化建设,2006(11).
[2]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
[3]何国平.网络群体事件的动员模式及其舆论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9).
[4]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张放.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效果的实验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2).
[6]李涛.关于负面信息报道的理论思考[D].广州:华中师范大学,2004.
[7]李程锦.网络媒体中教师形象负面报道的调查研究——浅析负面报道对教师群体的影响[J].浙江教育科学,2010(6).
[8]曾晓渊,沈燕妃.负面报道的正面效应与传播效果优化[J].新闻世界,2009(4).
[9]傅明霞.将负面新闻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J].报刊之友,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