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水域石油烃的分布及污染源
2013-11-12杨东方孙培艳白红妍
杨东方,孙培艳,陈 晨,白红妍,周 青
(1. 国家海洋局 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山东 青岛 266033; 2. 上海海洋大学 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3. 浙江海洋学院 海科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供求在不断增长,石油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我国海洋石油勘探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1975年渤海第一座海上试验采油平台投产,揭开了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序幕[1]。随着海洋石油勘探的开发不断加强、规模不断扩大,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和炼制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与油船事故的发生,使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1-2],给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了解近海的石油烃(Petroleum Hydro Carbon,PHC)污染程度和污染源,对保护海洋环境、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本研究通过1980年胶州湾石油烃(PHC)的调查资料,探讨在胶州湾海域,石油烃(PHC)的来源、分布以及迁移过程,研究胶州湾水域PHC的质量浓度现状、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为PHC污染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1 调查水域、材料与方法
1.1 胶州湾自然环境
胶州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深入内陆的天然海湾,地理位置为120°04′~120°23′ E,35°58′~36°18′ N之间,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西部,为青岛市所包围,面积446 km2,平均水深仅7 m。湾东部和东北部沿岸是青岛市的工业密集区域。胶州湾洋河、大沽河等主要河流注入。在胶州湾的东部,有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这三条河常年无自然径流,上游常年干涸,随着青岛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下游已成为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沟渠。带有工业及生活废水,汇入海区,给胶州湾带来大量的污染物。对胶州湾的环境影响比较大。
1.2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1980-06,1980-07,1980-09,1980-10胶州湾水体石油烃的调查资料由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提供。在胶州湾水域设9个站位取水样 (图1~2) : H34,H35,H36,H37,H38,H39,H40,H41和H82。于1980-06,1980-07,1980-09,1980-10进行4次取样。10月期间还增设A,B,C,D共4个区域,一共增设了30个站位,分别是:A区A1,A2,A3,A4,A5,A6,A7和A8共8个站位;B区B1,B2,B3,B4和B5共5个站位;C区C1,C2,C3,C4,C5,C6,C7和C8共8个站位;D区D1,D2,D3,D4,D5,D6,D7,D8和D9共9个站位(图2),根据水深取水样(>10 m时取表层和底层,<10 m时只取表层),调查采样中用抛浮式无油玻璃采水器采集表层海水样品500 mL用于石油烃分析,样品采集后立即加入1∶3H2SO4溶液;调节样品至弱酸性(pH≈4),然后用0. 01 m3石油醚萃取2次,萃取液密封后在(5±2)℃条件下避光保存。在实验室中应用751 GD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油类质量浓度。这个方法与HYOD3.4-91《海洋监测规范》(1991)规定的方法是一致的[4]。
图1 胶州湾H点调查站位Fig.1 H surveying stations in the Jiaozhou Bay
图2 胶州湾A~D点调查站位Fig.2 A~D surveying stations in the Jiaozhou Bay
2 结 果
2.1 质量浓度大小
在胶州湾水体中,1980-06的PHC质量浓度范围为:0.019~0.141 mg/L。只有湾外的H34和H82站位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为0.019 mg/L,达到了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0.05 mg/L)。而在湾内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超过了0.10 mg/L,整个水域都达到了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0.30 mg/L)。
1980-07的PHC质量浓度范围为:0.018~0.076 mg/L。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明显减少,只有湾内的东北部近岸水域:站位H38,H39,H40和H41,这个水域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的入海口以及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在这个水域,PHC的质量浓度大于0.05 mg/L,这个水域都达到了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0.30 mg/L),可是这个水域PHC的质量浓度都小于0.10 mg/L。而在湾外、湾口和湾中心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小于0.05 mg/L,这个水域都达到了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0.05 mg/L)。
1980-09的PHC质量浓度范围为:0.046~0.09 mg/L。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除了H36和H38站位,整个水域都达到了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0.30 mg/L)。只有湾外的H36和H38站位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为0.046 mg/L,达到了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0.05 mg/L),也接近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0.30 mg/L)。
1980-10的PHC质量浓度范围为:0.012~0.155 mg/L。大部分水域中PHC的质量浓度明显减少,达到了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0.05 mg/L)。小部分水域中PHC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加,达到了国家三类海水水质标准(0.30 mg/L)。这小部分水域是由C1,C3,C5,C8,D1和D2站位所组成,也是东部的近岸水域,即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其中D1站位是海泊河的入海口水域,C1站位是李村河的入海口水域,C3站位是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在D1,C1和C3站位,PHC的质量浓度较高,分别为0.152,0.098和0.155 mg/L(表1)。
表1 胶州湾表层水质Table 1 The qualities of the surface water in the Jiaozhou Bay
2.2 表层水平分布
1980-06湾内水体中表层PHC的水平分布:在湾的东部,PHC的质量浓度大小由北向南方向递减,从湾北部的0.141 mg/L降低到湾口的0.125 mg/L,再一直降低到湾外的0.019 mg/L。在胶州湾的湾口水域,表层PHC的质量浓度的等值线几乎平行于与湾口两岸的联线,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平行线,其质量浓度由湾内向湾外递减,其质量浓度从0.125 mg/L增加到0.045 mg/L(图3)。
1980-07表层PHC质量浓度的等值线(图4),展示以站位H38,H39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半个同心圆。湾的东部、东北部有相邻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以及湾的北部有相邻的娄山河和大沽河,在这四个河流的入海口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这是以站位H38,H39为中心的,PHC质量浓度从中心高质量浓度0.076 mg/L 沿梯度降低。在湾口H35站位,有一个低质量浓度区域,其低质量浓度的中心值为0.018 mg/L。
图3 1980-06表层PHC的分布(mg·L-1)Fig.3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Jiaozhou Bay in June 1980 (mg·L-1)
图4 1980-07表层PHC的分布(mg·L-1)Fig.4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Jiaozhou Bay in July 1980 (mg·L-1)
1980-09,湾的东北部有娄山河,这个河流的入海口之间的近岸水域,以站位H40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半个同心圆。PHC的质量浓度大小由北向南方向递减,从湾东北部的0.09 mg/L降低到湾口的0.046 mg/L。由于湾的东北部质量浓度比较高,整个胶州湾水域都受到影响,比较高(图5)。
1980-10,由C1、C3、C5、C8 、D1和D2站位所组成东部的近岸水域,这也是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其中D1站位是海泊河的入海口水域,C1站位是李村河的入海口水域,C3站位是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在D1,C1和C3站位,PHC的质量浓度较高,分别为0.152,0.098和0.155 mg/L。分别以D1,C1和C3站位中心,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长条梯田形状,PHC质量浓度由近岸水域到湾中心沿梯度降低(图6)。这样,沿着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河流方向,在胶州湾水体中PHC的值在递减,一直减到小于0.05 mg/L。于是,在胶州湾水体中,大部分水域中PHC的质量浓度非常低,形成了低值区域,其最低值为0.012 mg/L。
2.3 底层水平分布
底层PHC质量浓度的调查站位有H34,H35,H36,H37和H82。
1980-06,1980-07,1980-09,1980-10,在胶州湾的湾口水域,底层PHC质量浓度的等值线几乎平行于与湾口两岸的联线,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平行线。1980-06,沿梯度其质量浓度由湾内向湾外递减,其质量浓度从0.147 mg/L减少到0.036 mg/L(图7);1980-07,沿梯度其质量浓度由湾内向湾外递增,其质量浓度从0.033 mg/L增加到0.060 mg/L(图8);1980-09,沿梯度其质量浓度由湾内向湾外递减,其质量浓度从0.102 mg/L减少到0.068 mg/L(图9);1980-10,沿梯度其质量浓度由湾内向湾外递减,其质量浓度从0.065 mg/L减少到0.028 mg/L(图10)。
图5 1980-09表层PHC的分布(mg·L-1)Fig.5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Jiaozhou Bay in September 1980 (mg·L-1)
图6 1980-10表层PHC的分布(mg·L-1)Fig.6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surface water of the Jiaozhou Bay in October 1980(mg·L-1)
2.4 垂直分布
1980-06,1980-07,1980-09,1980-10,在H34,H35,H36,H37和H82站位,得到了PHC在表、底层的质量浓度值。在1980-06,PHC的表层质量浓度为0.019~0.141 mg/L,其对应的底层为0.036~0.147 mg/L。在1980-07,PHC的表层质量浓度为0.018~0.047 mg/L;其对应的底层为0.033~0.060 mg/L。1980-09,PHC的表层质量浓度为0.046~0.056 mg/L;其对应的底层为0.068~0.102 mg/L。1980-10,PHC的表层质量浓度为0.012~0.030 mg/L;其对应的底层为0.028~0.065 mg/L。可见,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HC的表层质量浓度高的对应其底层就高,反之亦然。
图7 1980-06底层PHC的分布(mg·L-1)Fig.7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bottom water of theJiaozhou Bay in June 1980(mg·L-1)
图8 1980-07底层PHC的分布(mg·L-1)Fig.8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bottom water of the Jiaozhou Bay in July 1980(mg·L-1)
图9 1980-09底层PHC的分布(mg·L-1)Fig.9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bottom water of the Jiaozhou Bay in September 1980(mg·L-1)
图10 1980-10底层PHC的分布(mg·L-1)Fig.10 Distribution of PHC content in the bottom water of the Jiaozhou Bay in October 1980(mg·L-1)
1980-06,在表、底层的质量浓度之差范围为:-0.076~0.038 μg/L,只有一个站位H37是正值,其它站位都为负值。1980-07,在表、底层的质量浓度之差范围为:-0.031~-0.002 μg/L,所有站位都为负值。1980-09,在表、底层的质量浓度之差范围为:-0.056~-0.012 μg/L,所有站位都为负值。1980-10,在表、底层的质量浓度之差范围为:-0.053~0.002 μg/L,只有一个站位H82是正值,其它站位都为负值。因此,PHC的表、底层质量浓度都相近,PHC在表层的质量浓度几乎都大于底层的,表层PHC的变化范围小于底层的变化范围。
2.5 季节分布
1980-06,1980-07,1980-09,1980-10,H34,H35,H36,H37和H82站位都有表层PHC质量浓度的调查。
1980-06,在胶州湾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19~0.141 mg/L。在湾内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超过了0.10 mg/L。
1980-07,在胶州湾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18~0.076 mg/L。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的入海口以及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PHC的质量浓度大于0.05 mg/L。
1980-09,在胶州湾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46~0.09 mg/L。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在湾内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几乎大于0.05 mg/L。
1980-10,在胶州湾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12~0.155 mg/L。大部分水域中PHC的质量浓度明显减少,只有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PHC的质量浓度大于0.98 mg/L。
这表明在胶州湾水体中PHC表层质量浓度在1980-06,1980-07,1980-09,1980-10变化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同样,在胶州湾水体中PHC底层质量浓度也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 讨 论
3.1 水质
1980-06,胶州湾水体中,在整个湾内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三类海水水质标准。1980-07,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的入海口以及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在湾内的其它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二类海水水质标准。1980-09,在整个湾内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三类海水水质标准。1980-10,在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在湾内的其它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3.2 污染源
1980-06,在整个湾内的水域,PHC的质量浓度比较高,在湾的东部,PHC的质量浓度大小由北向南方向递减。1980-07,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的入海口以及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PHC质量浓度从中心高质量浓度沿梯度降低。1980-09,在湾的东北部,娄山河的入海口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半个同心圆,PHC的质量浓度大小由北向南方向递减,1980-10,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长条梯田形状,PHC质量浓度由近岸水域到湾中心沿梯度降低。因此,在空间尺度上,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都为胶州湾水域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浓度PHC,使得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的入海口以及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PHC的质量浓度从中心高质量浓度沿梯度降低。另外,在时间尺度上,在1980-06,1980-09,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已经为胶州湾水域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浓度PHC,使得整个湾内的水域中,PHC的质量浓度比较高。在1980-07,1980-10,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刚刚开始为胶州湾水域提供大量的高质量浓度PHC,使得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而在胶州湾的其它水域,PHC的质量浓度比较低。这表明胶州湾东部和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还有北部的大沽河,都是胶州湾PHC质量浓度的主要来源,河流输送的PHC质量浓度在时间上没有固定的变化。
3.3 陆地迁移过程
胶州湾东部和东北部沿岸是青岛市的工业密集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比较多。在胶州湾东部和东北部沿岸有三条河: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这三条河基本上承担着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向胶州湾排污的功能,给胶州湾带来大量的具有PHC的污染物[5]。在胶州湾北部沿岸有大沽河,靠近大沽河的北部沿岸,没有工业密集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相对比较少,给胶州湾带来少量的具有PHC的污染物。因此,胶州湾水域的高质量浓度PHC是由胶州湾周边河流输送的,胶州湾周边河流主要有东部和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还有北部的大沽河。
3.4 水域迁移过程
PHC的质量浓度从河口经过胶州湾,进行迁移到湾外,展示了PHC的水域迁移过程。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在胶州湾的东部和东北部水域,为湾的东北部近岸水域提供了河流的输送,沿着河流的输送方向展示了PHC的质量浓度形成了梯度的变化:从大到小呈下降趋势。
PHC的水域迁移过程:PHC进入表层海水,会受到海水的稀释,会被微生物的分解。进一步,PHC吸附在固体颗粒物上沉积,吸附与沉淀作用可使海洋中的PHC进入沉积物[6]。从春季1980-05开始,海洋生物大量繁殖,数量迅速增加,到夏季的1980-08,形成了高峰值[7],由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活动,悬浮颗粒物表面形成胶体,此时的吸附力最强,吸附了大量的PHC,大量的PHC随着悬浮颗粒物迅速沉降到海底。同时,微生物对PHC的大量分解。这样,造成了表层PHC的质量浓度迅速下降。
1980-10的表层PHC水平分布,在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而在胶州湾的其它大部分水域:湾中心、湾口和湾外,PHC的质量浓度比较低。这展示了河流对PHC的大量输送和表层PHC质量浓度的迅速下降。另一方面,1980-06,PHC在整个湾内水域的高质量浓度,到1980-07,在胶州湾的其它大部分水域,PHC质量浓度变的比较低。这说明了PHC表层质量浓度的迅速下降,
PHC的表、底层质量浓度都相近,水体的垂直断面分布均匀。而且,在胶州湾的表层水体中,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HC的表层质量浓度高的对应其底层就高,反之亦然。这充分揭示了PHC表层质量浓度迅速下降的过程及结果。
3.5 河流输送
在胶州湾水体中,PHC表层质量浓度在1980-06,1980-07,1980-09,1980-10,变化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同样,在胶州湾水体中PHC底层质量浓度也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胶州湾水体中,PHC质量浓度完全依赖于河流对PHC的大量输送,这与胶州湾的入湾河流输送六六六(HCH)的结果是一致的[8-11]。将河流输送PHC质量浓度的强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在1980-10,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刚刚开始为胶州湾水域提供大量的高质量浓度PHC,使得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而在胶州湾的其它大部分水域:湾中心、湾口和湾外,PHC的质量浓度比较低。第二阶段,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进一步扩展。在1980-07,湾的东部、东北部有相邻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以及湾的北部有相邻的娄山河和大沽河,在这四个河流的入海口之间的近岸水域,形成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而在胶州湾的其它部分水域:湾中心、湾口和湾外,PHC的质量浓度比较低。第三阶段,PHC的高质量浓度区已经扩展到整个胶州湾水域。在1980-09,整个胶州湾水域都受到PHC的影响,PHC质量浓度比较高,在PHC质量浓度相对比较低的湾口水域,PHC质量浓度都达到了0.046 mg/L。第四阶段,整个胶州湾水域都成为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而且,PHC的质量浓度进一步提高。在1980-06,整个胶州湾水域都成为PHC的高质量浓度区,PHC质量浓度更高,在PHC质量浓度相对比较低的湾口水域,PHC质量浓度都达到了0.125 mg/L。这4个阶段展示了河流输送PHC质量浓度的强度变化过程。由于河流输送PHC质量浓度强度变化比较快,在胶州湾的水域内展示了PHC的表、底层质量浓度都相近,PHC在表层的质量浓度几乎都大于底层的。
5 结 语
在胶州湾水体中,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水域有:在1980-06,1980-09,在整个湾内的水域;在1980-07,在海泊河、李村河、娄山河和大沽河的入海口以及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在1980-10,在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入海口水域及其他们之间的近岸水域。除了上述水域外,在湾内的其它水域,PHC的质量浓度达到了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表明,胶州湾东部和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还有北部的大沽河,都是胶州湾PHC污染的主要来源。
通过PHC的陆地迁移过程,展示了胶州湾水域的PHC质量浓度是由胶州湾周边河流输送的,胶州湾周边河流主要有东部和东北部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还有北部的大沽河,给胶州湾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浓度PHC,这其中大沽河与其它三条河流相比,提供质量浓度PHC相对比较少。这样,从湾的东部、东北部和北部近岸水域到湾的其他水域包括湾中心、湾口和湾外都展示了PHC的质量浓度从大到小的下降趋势。
通过PHC的水域迁移过程,展示了PHC的表、底层质量浓度都相近,水体的垂直断面分布均匀。而且,在胶州湾的表层水体中,胶州湾表层水体中,PHC的表层质量浓度高的对应其底层就高,反之亦然。这充分揭示了PHC表层质量浓度迅速下降的过程及结果。PHC的表层质量浓度迅速下降是由于微生物对PHC的大量分解和大量的PHC随着悬浮颗粒物迅速沉降到海底。1980-10的表层PHC水平分布和1980-06-07的表层PHC质量浓度变化,都说明了河流对PHC的大量输送和表层PHC质量浓度的迅速下降。
在胶州湾水体中,PHC表层质量浓度在1980-06,1980-07,1980-09,1980-10变化不显著,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同样,在胶州湾水体中PHC底层质量浓度也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胶州湾水体中,PHC质量浓度完全依赖于河流对PHC的大量输送。作者将河流输送的强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了PHC的高质量浓度区。第二阶段,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进一步扩展。第三阶段,PHC的高质量浓度区已经扩展到整个胶州湾水域。第四阶段,整个胶州湾水域都成为PHC的高质量浓度区,而且,PHC的质量浓度进一步提高。这四个阶段展示了河流输送PHC质量浓度的强度变化过程。由于河流输送PHC质量浓度强度变化比较快,在胶州湾的水域内展示了PHC的表、底层质量浓度都相近,PHC在表层的质量浓度几乎都大于底层。
胶州湾水域中的PHC质量浓度主要来源于河流的输送,这是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因此,加强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减少含有PHC的污染物排放,就会使河流、海湾减少PHC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肖祖骐. 起步中的中国海洋石油开发[J].油气田地面工程,1987, 6(4): 50-52.
[2] LEVY E M, EHRHARDT M, KOHNKE K, et al. Global oil poclution[M]. Pair: Intergocernmertal Oceanographic Commission, 1981.
[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Oil in the Sea[M].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5.
[4] HY003.4-91海洋监测规范[S].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1: 205-282.
[5] YANG D F, ZHANG Y C, ZOU J, et al.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HC) in Jiaozhou Bay waters [J].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1, 2(3): 108-112.
[6] 尚龙生,孙茜,徐恒振,等.海洋石油污染与测定[J]. 海洋环境科学,1997,16(1):16-21.
[7] 杨东方,王凡,高振会,等.胶州湾浮游藻类生态现象[J].海洋科学,2004,28(6):71-74.
[8] 杨东方,高振会,曹海荣,等.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分布及迁移[J]. 海岸工程,2008,27(2): 65-71.
[9]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等. 胶州湾水域有机农药六六六春、夏季的质量浓度及分布[J]. 海岸工程,2009,28(2): 69-77.
[10] 杨东方,曹海荣,高振会,等. 胶州湾水体重金属Hg Ⅰ.分布和迁移[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1): 37-39.
[11] 杨东方,王磊磊,高振会,等. 胶州湾水体重金属Hg Ⅱ.分布和污染源[J].海洋环境科学,2009,28(5): 5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