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速览
2013-11-10
2013.5.27
2013年移动行业增长迅猛
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著名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All ThingsD D11大会上发布了她的最新《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中指出,1.移动行业增长迅猛;2.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可穿戴设备及新的设备类型,如无人驾驶汽车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并且引发一场个人数据的革命;3.照片、视频、音频及来自可穿戴设备的个人数据分享增长速度也十分惊人,预计这一趋势仍将延续;4.Facebook仍然会稳坐社交网络之王的宝座,Twitter、YouTube、Tumblr和Pinterest的增长势头也不容小觑;5.可视化网页迅速崛起,SnapChat、Facebook和Instagram紧紧相随。此外,Vine、Dropcam等视频共享应用也在快速成长。
译自 http://readwrite.com
2013.5.24
互联网“诱惑”
每天都会有人花上好几个小时在互联网上看视频、发评论、搜新闻。专家说,人类的大脑构成使之总是不由自主地寻求不可预知的“回报”(在网上闲逛就属于这种情况)。而且很难用意志力克服这种诱惑。
人类是社交动物,因此,人们自然喜欢通过电子邮件和互联网获取社交信息。看到引人入胜的消息或触动心灵的邮件,瞬间的满足感足以加强互联网的吸引力。琳达·斯通专门研究互联网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她说,阅读邮件或上网冲浪还会激发人类的“战或逃反应”。如果希望摆脱对互联网的依赖,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工具限制上网冲浪的时间,从而重新夺回对时间的控制权。
译自Scientific American
2013.5.22
美国青少年从Facebook向Twitter迁移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民调显示,青少年网民日益对Facebook感到厌倦和疲惫,开始呈现向Twitter的大规模迁徙。皮尤报告指出,青少年网民对于Facebook的热情正在消退,与之相比,青少年在Twitter的注册量在过去两年出现了增长。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青少年已经是Twitter用户。
皮尤研究中心指出,过去Twitter几乎是成年网民的天下,但是青少年对其兴趣骤增。“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向Twitter迁徙,Twitter成为Facebook之外的一个补充社交网络。”鉴于Facebook强大的惯性影响,Twitter人气的增长,尚未给Facebook上的用户活跃度造成负面影响。
译自http://allthingsd.com
2013.5.10
美国政府成恶意程序最大买家
美国政府正式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电子信息战,引发了恶意程序地下灰色交易市场的重大变革。依托政府的强大人力物力,很多病毒开发者和漏洞寻找者能够更加方便高效地收集和利用此前并未公布或者透露给安全公司的关键安全漏洞。
美国情报和军事机构不是为了抵御黑客攻击而购买这些黑客工具。相反,它们使用这些工具来渗透到海外的计算机网络,设置可以摧毁数据或破坏系统的间谍程序和网络武器。
所以美国政府花费在进攻技术上的投入更多,以确保从那些被广泛使用的、但仍未修复安全漏洞的软件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美国政府发现了一个新的漏洞,在正常情况下需要第一时间通知美国的消费者。不过美国政府内部有一套机制来确定新发现的漏洞是否可以向普通消费者公布。”对此白宫网络安全顾问Richard Clarke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候表示,美国政府的安全方向已经偏离了美国公司和普通消费者的发展意愿,正朝着“进攻型”网络安全策略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