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量控制无缝变弯度翼型的气动设计
2013-11-09王福新
孔 博,王福新,周 涛
(1.上海交通大学 航空航天学院,上海 200240;2.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232)
0 引 言
在人们提出的对下一代客机的诸多要求中,环保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其中减少噪声和降低污染物排放是两个重要方面,绝大多数工程师认为,在有限时间内层流化技术是能满足环保要求的最现实方法[1]。层流技术要求机翼表面光滑,而襟翼、缝翼的间隙会使气流流过后马上出现转捩,无法继续保持层流流动;另外,这些缝隙也是飞机起降过程中气动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适应未来飞机发展的需要,人们探索了多种其他类型的增升系统,无缝增升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
无缝增升系统是指利用智能柔性材料,驱动机翼产生光滑连续变形,避免传统增升装置的驱动设备及缝道,从而实现减重、减噪、减阻的特性。因其具有无缝光滑的特点,能够很好满足层流机翼的要求,近年来得到了工程师们的青睐。目前得到初步应用的有A380前缘下垂装置(Dropped Nose Device)。
本文基于MD-30P30N反构建干净翼型,对二维翼型无缝偏转的气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前后缘弦长及偏角在无缝偏转中对增升效果的影响。针对无缝偏转引起的后缘大迎角气流分离,采用主动吹气予以改善,并对吹气动量系数及喷口高度的影响进行研究。
1 CFD计算验证和翼型构建
翼型绕流是粘性流体力学领域中的一类复杂流动问题,首先有必要验证CFD计算的可靠性。MD-30P30N三段翼型是被CFD工作者广泛采用的标模之一,如图1所示。本文用FLUENT数值模拟30P30N翼型绕流,主控方程选为定常可压缩流动的质量加权平均NS方程,基于密度的耦合隐式求解器求解。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密度和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湍流模型采用SA模型。来流马赫数为0.2,Re=9×106,计算域为100倍弦长,利用FLUENT多重网格技术加速收敛,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若无特殊说明,则下文的计算条件均与标模相同。
图1 MD-30P30N三段翼型构型[2]Fig.1 MD-30P30Nmulti-element airfoil[2]
图2 MD-30P30N翼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2]Fig.2 The simulation Clof MD-30P30N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2]
2 无缝变弯度翼型设计
基于MD-30P30N翼型参数,本文通过逆向设计得到一个初始干净翼型,翼型为单位弦长,如图3所示。其升力系数在攻角14°时达到最大,Clmax为1.716。
图3 基于MD-30P30N构建的干净翼型Fig.3 The clean airfoil based on MD-30P30N
后缘无缝偏转的设计涉及变量有偏转弦长及偏角。后缘偏转弦长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增升效率和结构等方面的因素。弦长太小,气动效率低;弦长增加,气动效率增加,但其长度要受到机翼后梁位置的限制(后梁的位置一般在根弦65%处)[3],本文限定后缘偏转比例不大于32%。鉴于传统富勒襟翼最佳偏角约为35°~40°[3],则设计偏角可选取20°~50°之间。同时取偏转弦长的25%为柔性变形段,驱动机翼光滑无缝变形,柔性段用样条线光滑连接,并保持与主翼曲率连续,其余为保形的刚性段,旋转轴取在机翼下表面。
前缘无缝偏转弦长同样要受到机翼前后梁位置的限制(前梁的位置一般在根弦的15%处)[3]。传统前缘缝翼的弦长约为当地机翼弦长的12%~16%,因此前缘偏转弦长可取9%~15%;目前前缘襟翼的最佳偏角约为25°,前缘缝翼的最佳偏角约为20°~27°[3],偏角过大,会因弯曲过渡段的吸力峰过高而引起气流分离,因此前缘偏角取10°~25°。以下表面为偏转轴,取偏转部分弦长的1/3为柔性变形段,用光滑样条线连接,并保证和主翼曲率连续,如图4所示。
图4 前后缘无缝偏转示意图Fig.4 Seamless deflection at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
图5是后缘偏转弦长26%、偏角40°、前缘偏转弦长15%、偏角25°的构型,计算得其Clmax为2.55,升力有一定的增加。但当迎角较大时,机翼尾缘出现大范围的气流分离,这是限制Clmax的主要因素,如果要获得更大的升力,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予以改善。
图5 前后缘无缝偏转的速度场云图Fig.5 Velocity magnitude contour of seamless deflection
3 后缘吹气设计
环量控制技术产生高升力的机理是利用了“Coanda效应”[4],即通过在翼型上的喷口吹气给边界层补充能量,推迟边界层分离;同时,外流受高速吹气射流的“裹挟”作用,使绕翼型流动产生很大的环量,从而获得高升力[5]。
在后缘无缝偏转前部添加喷口,喷管内侧高度是喷口高度的4倍,喷管的长度足够长,保证流动均匀稳定,喷口如图6所示。如果喷口处产生超声速流动,会在噪声方面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根据收敛喷管的临界条件公式,保证喷口处气流为亚声速流动:
其中,p0为外压,p9=p0,Ma9=1.0。喷管采用压力入口边界条件,根据以下公式定义边界条件的总压和总温[6]:
喷口高度和喷气量是环量控制的两个关键变量。参考相关环量控制文献,喷口高度一般取机翼弦长的0.1%~0.2%[7],本文设计范围取0.08%~0.22%。喷气量则用喷气动量系数公式表示[8]:
式中分子ρj和Uj分别为喷口处喷流的密度和速度,ρ∞和U∞分别为自由来流的密度和速度,h为喷口高度,c为翼型弦长。在升力曲线计算过程中,随着攻角变化,喷口处外压是不断变化的,公式计算值和实际值会不同,因此需要对计算结果用后处理软件测定喷口处空气实际属性值,对动量系数修正。
图6 喷口设计及网格划分示意图Fig.6 The jet nozzle and grid
图7是图5所示构型在喷口1.25mm、动量系数0.053时的速度云图,图8中“Exp.”是和 MD-30P30N的压力对比。可以看出,后缘吹气气流为边界层补充了能量,有效改善了后缘的气流分离,绕整个翼型的环量增加;壁面射流除了推迟边界层分离外,还能对外流产生很强的“裹携”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翼型的升力。需要指出的是,吹气动量系数越大,则发动机的能量损失越大,因此有必要引入参数ΔMμ=ΔCl/Cμ加以限制,即单位动量系数带来的升力增量。
图7 喷口1.25mm、动量系数0.053构型的速度云图Fig.7 Velocity magnitude contour(nozzle height 1.25mm,momentum coefficient 0.053)
图8 无缝构型和MD-30P30N的压力分布比较Fig.8 Pressure distribution comparison between seamless airfoil and MD-30P30N
4 多参数整体优化
上文涉及到六个变量,其对Clmax的影响是相互耦合的,因此有必要在设计空间内进行多参数整体优化,优化设计空间见表1。
表1 设计空间各变量取值范围Table 1 Variables range of design space
在多学科综合优化软件ISIGHT环境中,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高度并行、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具有全局优化的优点,适用于处理离散、连续以及整型变量等混合变量的复杂非线性最优化问题。为了抑制早熟现象的发生,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这是一种伪并行遗传算法,将每个种群分为几个称为“岛”的子种群,在每个岛上分别进行传统遗传算法操作,同时,在岛之间周期性地选择随机个体进行迁移操作,达到了群体的多样性[9]。
首先利用Latin方选取70组变量,分别计算相应的Clmax、ΔMμ,建立初始响应面。设置种群数30,岛数20,遗传代数60,杂交率0.9,变异率0.01,迁移率0.05,迁移间隔5。优化限制条件为Clmax不小于4.4。目标函数如下,并设为相同权重:
选取3组优化结果加入初始响应面中,进一步优化响应面,迭代3轮,得到优化的响应面均方根误差Clmax为0.02151,ΔMμ为0.03908。基于优化的响应面,得到最终优化设计点为:后缘弦长30.1%、偏角38.75°、前缘弦长12.9%、偏角24°、喷口高度2.09mm、Cμ为0.089,计算得该构型下最大升力系数可以达到4.399,达到MD-30P30N多段翼型的增升水平。
5 结 论
本文对构建翼型无缝偏转,通过改变后缘偏转弦长、后缘偏角、前缘偏转弦长、前缘偏角,从而改变其弯度,Clmax从1.716增加到2.5左右,但同时在大攻角下会引起后缘的大范围气流分离,这是限制Clmax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改善后缘气流分离,采用环量控制方法,在后缘主动吹气,并对喷口高度、动量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后缘吹气气流为边界层补充了能量,有效改善了后缘气流分离,绕整个翼型的环量增加;此外,壁面喷流除了推迟边界层分离外,还能对外流产生很强的“裹携”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翼型的升力。由于涉及到的六个变量对Clmax的影响相互耦合,因此需要在设计空间内进行多参数整体优化。在优化点下,该无缝变弯度翼型的Clmax达到4.399,基本达到了传统多段翼型的水平,说明该无缝增升技术具有一定工程应用前景。
本文工作是基于二维气动性能进行考虑,后续将其扩展到三维,从以下两点做进一步研究:(1)吹气动量系数与能量效率之间的关系,特别对发动机效率的影响;(2)采用大涡模拟的方法,对其噪声性能进行评价,以确认该措施的噪声效果。通过这些工作,将深化对无缝变弯度增升系统的理解,为增升装置设计提供帮助。
[1]Van DAM C,PARIS J,VANDER KAM J.High-lift design methodology for subsonic civil transport aircraft[A].Aerospa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C].Big Sky,MT,2000.
[2]KLAUSMEYER S M,LIN J C.Comparative results from a CFD challenge over a 2Dthree-element high-lift airfoil[R].NASA TM 887280,1997.
[3]张锡金.气动设计[M].飞机设计手册第六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2.
[4]MCGOWAN G,GOPALARATHNAM A,JONES G S.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of adaptive circulation control airfoils[A].22nd AIAA Applied Aerodynamics Conference,Providence,RI[C].2004.
[5]NIELSEN J,BIGGERS J.Recent progress in circulation control aerodynamics[A].25th AIAA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C].Reno,NV,1987.
[6]GOLDEN R M,MARSHALL D D.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circulation control flap systems[R].AIAA paper,2010-1053.
[7]PFINGSTEN K C,RADESPIEL R.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circulation control airfoil[R].AIAA Paper,2009-533.
[8]李志强,杜曼丽.Gao-Yong模型用于吹气环量控制翼型的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24(006):1326-1331.
[9]石秀华,孟祥众,杜向党,等.基于多岛遗传算法的振动控制传感器优化配置[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8,(01):62-6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