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和抗-HCV 血清学分析的诊断价值
2013-11-08刘贤华白晓东刘元明段萃娟刘维维
刘贤华,白晓东,刘元明,段萃娟,荣 冉,刘维维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肝脏急、慢性炎性反应,目前世界上约有2 亿人感染[1,2]。近些年来,临床实验室相继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室,采用PCR 体外扩增的方法,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标本中的HCV-RNA[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0至2012-08 期间265例疑似HCV 感染患者的检测数据,探讨PCR-荧光探针法、抗-HCV 与ALT 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65例疑似HCV 感染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146例,女119例,年龄15~80岁。全部患者均检测HCV-RNA、抗-HCV 及ALT。HCV-RNA 检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和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同时设置阴、阳性对照和4个标准品,测定结果为0(无数值)的标本为HCV-RNA 阴性标本。抗-HCV 检测采用ELISA 法,同时设置阴、阳性对照和标准品,酶标仪450 nm/630 nm 波长测定。检验结果判断:标本A值<Cutoff值为阴性,≥Cutoff值为阳性。ALT 水平检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试剂与仪器 美国PTC-200 型Peltier Thermal Cycler 扩增仪,TECAN 全自动酶标仪,日立公司AU7600-12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抗-HCV 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由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 检验与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CV-RNA 与抗-HCV 检测结果 抗-HCV阳性检出率为80.4%(213/265),HCV-RNA 阳性检出率为64.9%(172/265)。在213例抗-HCV阳性者血清中,171例查出HCV-RNA,其余血清未检出HCV-RNA;52例抗-HCV 阴性血清中,有1例HCV-RNA 检测结果阳性,其余均未检出HCV-RNA。
HCV-RNA 与抗-HCV 均阳性171例,均为阴性51例,HCV-RNA 阳性而抗-HCV 阴性1例,HCV-RNA 阴性而抗-HCV 阳性32例。HCV-RNA 阳性多伴有抗-HCV 阳性(r=0.320),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并不呈正比关系。
2.2 HCV-RNA 和抗-HCV 阳性率的性别、年龄分布 由表1 可见,男性抗-HCV 与HCV-RNA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患者抗-HCV 与HCV-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65例可疑HCV 感染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与HCV-RNA 和抗-HCV 检测结果统计表(n;%)
2.3 HCV-RNA 含量与ALT 相关性分析 从表2中显示,265例可疑HCV 感染血清标本中,HCV-RNA 阳性172例,其中ALT 异常者有167例,异常率为97.09%;HCV-RNA 阴性98例,其中ALT 异常者1例,异常率为1.02%,ALT 异常率随HCV-RNA 阳性率的增高而增加,并与HCV-RNA 含量成正相关性(r=0.999,P<0.05)。但ALT 的水平与HCV-RNA 含量无相关性(r=0.800,P>0.05)。
表2 265例疑似HCV 感染患者HCV-RNA 含量与ALT 的关系
3 讨 论
3.1 HCV 检测方法的选择 目前,实验室检测HCV 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血清学检测HCV 抗体、基因分型技术、定量检测HCV-RNA 及HCV 抗原、核酸分子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等。以上方法大部分仅限用于科学研究,而在临床检验中酶联免疫测定HCV 抗体仍是国内外HCV 筛选最常用方法[5,6]。本研究265例全部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抗-HCV,213例样本呈阳性,52例样本呈阴性,但检测HCV-RNA 时发现,52例抗-HCV 阴性患者中,有1例HCV-RNA 检测结果为阳性。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可能由于抗-HCV 检测存在“窗口期”,用该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到病原存在[7];二是可能因为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其他严重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使抗体无法检出。而PCR-荧光探针法在患者感染HCV 后1-3周就可检出HCV-RNA[8],在诊断HCV 感染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笔者并不主张单独应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因为如果患者感染的HCV 与该引物不匹配或者患者病毒载量太低,都有可能导致HCV-RNA 检测结果为阴性。建议对于大规模体检进行HCV 筛查,可先行抗-HCV 检测,对其中抗-HCV 阳性标本或疑似阳性标本再进行HCV-RNA 检测;而对于抗-HCV 阴性标本,如果可疑也可再进行HCV-RNA 检测以减少漏诊的机会。因此在医疗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以同时开展HCV-RNA 与抗-HCV检测从而减少HCV 感染的漏诊率。
3.2 HCV-RNA 与抗-HCV 在诊断HCV 感染中的价值 从理论上讲,对于同一群体同时进行抗-HCV 和HCV-RNA 检测,HCV-RNA 的阳性检出率应该高于抗-HCV 的阳性检出率,文献[9]也支持这一观点。但本研究结果与之相反,抗-HCV 阳性检出率(80.4%)高于HCV-RNA 阳性检出率(64.9%)。考虑原因一是因为A值<2.5 滴度状态的血清,不容易检测到HCV-RNA;二是因为某些干扰因素的存在,例如在本实验中,有181例处于A值≥2.5 高滴度状态,其中有171例查出HCV-RNA 阳性,有10例出现抗-HCV 高滴度而HCV-RNA 阴性,而此类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ALT 水平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后经证实全部为经过抗病毒治疗后接近康复的患者。三是可能样本量还不够大,处于窗口期的患者少,今后对这一类情况将重点关注。本研究结果提示,抗-HCV A值的高低可预示其血清中HCV-RNA 的存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感染个体的传染性,这与文献[10]认为抗-HCV 的滴度与感染的病毒活性相关的观点一致。另外,本研究表明,HCV-RNA 阳性多伴有抗-HCV 阳性,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并不呈正比关系。
3.3 性别、年龄与HCV-RNA、抗-HCV 及ALT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男性抗-HCV、HCV-RNA的阳性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患者的抗-HCV 与HCV-RNA 阳性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且ALT 异常率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40岁以上的成年人社会压力过大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嗜酒、吸烟,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致使机体抵抗力过低[11],更易受病毒侵袭而使ALT 异常。本研究表明,抗-HCV、HCV-RNA 及ALT 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丙肝诊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当HCV-RNA 处于活动性复制状态时,肝脏功能亦处于损害状态,ALT水平的检测在诊断HCV 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ELISA 法检测抗-HCV 在丙型肝炎诊断中仍旧为首选检测方法,尤其适合于大规模筛查。PCR-荧光探针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结果会更精确,对于诊断HCV 感染者的病情及转归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
[1]Lauer G M,Walker B D.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01,345:41-52.
[2]Daniel Lavanchy.The global burden of hepatitis C[J].Liver International,2009,29(Suppl S1):74-81.
[3]吴金京,张皖瑜,丁 艳,等.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病原体携带情况的分析与对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2):184-188.
[4]Alter H.Discovery of non-A,non-B hepatit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its etiology[J].Am J Med,1999,107(Suppl.6B):16-20.
[5]Filippo Ansaldi,Giancarlo Icardi.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nti-HCV Antibody and HCV Core Antigen[J].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2009,510(1):15-23.
[6]陈建辉,尹建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4):441-444.
[7]Alan Kitche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见:世界卫生组织主编,上海市血液中心译.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远程教育项目[M].2 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20-31.
[8]陈开慧.探讨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免疫学杂志,2011,27(4):319-321.
[9]Filippo Ansaldi,Giancarlo Icardi.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nti-HCV Antibody and HCV Core Antigen[J].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2009,510(1):15-23.
[10]Vander Poel C L.Hepatitis C virus and blood transfusion:past and present risk[J].J Hepatol,1999,1:101-106.
[11]张国强,李玉梅.浅析血站在血液安全管理中的关键环节[J].武警医学,2011,22(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