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农村教育的追寻和考察
2013-11-08魏宏运
魏宏运
(南开大学 历史学院,天津 南开 300071)
没有文化的边区军民,是不能打败日本鬼子的,这是晋察冀边区提出的一种口号,含有很深刻的哲理。
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每一地区后,即采取各种手段,摧残消灭我国文化,企图消弭我民族意识,使中国人愚昧无知,代以日本民族意识,以达到其灭亡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
一、扫盲识字运动
晋察冀军民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创建起各式各样的学校,反对敌伪的奴化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即边区政府)一成立,就提出扫盲运动,过去和文化教育绝缘的农民群众,现在把读书识字列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家家户户都在学习,夫妇、父子、祖父和孙子,嫂嫂和小姑相互竞赛,争取学习英雄、文化战士的荣誉。许多县和区都规定每天得识几个字,在村头立个识字牌,凡过路的人,都得认识,会认的就放走,否则把你教会再放行。根据龙华县资料,三年把全县的睁眼瞎扫光了,每人识1000字,多的识字1700多,会写便条,开路条,会看报,会打算盘。[1]74冀中八专区7个县有个更具体的识字调查:
数据来源:项柏仁《八年来边区社会教育概述》,载于新教育学会编《解放区群众教育建设的道路》,东北书店1948年11月版,第151页。
识了字的农民政治觉悟提高了,积极参加各项运动和对敌斗争。当时的论者称:“我们从民主政治两年中在农村中的开展;统累税的完成;志愿义务兵役制实行中青年成班成排的入伍(如青年支队的建立);积极参加生产;封建意识的削弱,迷信的破除,卫生运动的开展;对八路军与政民干部的关怀和爱护;特别是对敌斗争中,广大群众所表现的坚定信心,高尚的民族气节……在在表现了边区人民的进步。”[2]152
二、抗日两面小学和隐蔽小学
根据地环境极为恶劣,日军建立了碉堡、公路网、封锁沟墙,不断奔袭、扫荡,还在其建立的据点村或岗楼设立所谓中心小学,强迫各村保送学生,接受奴化教育。在其所控制的村庄设立伪小学,讲授日语及伪课本,强迫教师加人“新民会”。
为了消除瓦解敌伪小学的影响,保持中国文化教育不陷于黑暗之中,边区创建了抗日两面小学和隐蔽小学。
抗日两面小学,有其合法的一面,更有其对敌非法的一面。据1943年完县等11个县的统计,抗日两面小学有154处。据1944年统计,冀晋区1058个小学中有抗日两面小学168处,其中行唐一个县有43处。这类学校教师和学生均为我方所掌握,表面上实行巧妙的伪装,如迎门常常挂着伪县公署发下的孔子像,墙壁上贴着“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标语,而乘敌不备时,讲授抗日课程。
抗日隐蔽小学,也称地下小学,采取游击教学,今日在一个村庄上课,明日又到另一个村庄上课,没有固定地点。冀中“五一扫荡”中,在据点岗楼村残酷清剿的情况下,安国县有一小学教师化妆成卖货郎,沿街叫卖敲梆集合儿童学习,这是古今中外没有的现象。为了消除瓦解敌伪奴化教育的影响,边区采取了多种形式和方法。
小学的课程有国语、算术,高小有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历史、地理、音乐、体育、手工等。课本为华北联合大学师范部研究室所编,晋察冀边区出版发行。
三、军民誓约
日伪开展了大自首运动,边区则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军民誓约运动。1942年1月28日,边区各地所有村庄普遍地举行了军民誓约宣誓仪式,将军民誓约的原文写在边区所有村庄的街头的墙壁上,让边区每个公民诵读。誓约的原文如下:
我是中华民国的国民,我是中华民国的军人,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我们国土的时候,为着中国人民的利益,为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我愿遵守军民公约作如下宣誓:
一、不做汉奸顺民。
二、不当敌伪官兵。
三、不参加伪组织维持会。
四、不替敌人汉奸做事。
五、不给敌人汉奸粮食。
六、不卖给敌人汉奸货物。
七、不用汉奸钞票。
八、爱护抗日军队。
九、保守军事资财秘密。
十、服从抗日民主政府。[1]13-14
这种民族气节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使敌人为之胆寒。举例来说,在敌占区一个村庄,表面上是所谓爱护村,敌人很信任,实际上是抗日村政权,“经常掩护八路军。后来汉奸告密,敌人就对这个村怀疑起来,对这个村的联络员每天到岗楼上去送信报平安,也怀疑起来,因为联络员总报告没有八路军过。把村长叫去,问有无‘红军’过路,村长说没有。敌人带着村长走到铁路边上,把村长捆在电线杆上,三天三夜不给吃饭,然后叫他自己在铁路边挖一个坑,挖好后,敌人就把他砍了头,埋在坑里。于是敌人又派了第二个村长,而第二个村长依然抗日,而且很积极,敌人知道了,又捉去杀掉。第三任村长依然坚定抗日,说:敌人再杀掉我,有第四个人担任村长,还不是抗日,怕什么?死了是为了抗日,也值得!”[3]5-6这表明,不管日军和汉奸作恶到什么程度,也消灭不了中国人的抗日意志。敌人妄图灭亡中国只能是白日做梦。
日伪曾以各种手段诱骗儿童接受日伪教育,为日本服务。边区开展了“五不运动”,立下了“五不誓约”,其原文是:
一、不告诉敌人一句实话。
二、不报告干部和八路军。
三、不报告洞子和粮食。
四、不要敌人东西,不上敌人当。
五、不上敌人学,不参加敌人少年团。[1]14-15
边区的儿童从小就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顽强不屈,傲然地面对残酷现实。他们对敌斗争的贡献是很惊人的,如配合自卫队站岗放哨,查获敌探汉奸。据统计,完县、唐县、曲阳三县截至抗战第5年时,就捉拿汉奸90人,汉奸嫌疑犯432人。他们以其不为人注意的身份,常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到据点村庄,散发宣传品,侦查敌情,参加破路工作。曲阳贾家口小学展开“劫敌运动”,偷拉敌人的洋马,偷敌之大米。平山一村庄温新顺到炮楼偷敌人之文件。有一村庄村民马跃山,用口袋偷出敌人的子弹。定唐卜晏如小学的小学生1945年春一个月就拔道钉300斤。冀中武强一村小学生温三玉为了掩护钻在地道里的区小队,五个手指被敌人一个个用洋刀剁下来,他还是坚决不说。雁北繁峙县六区谢子坪的三保子,在学校里刚讲过“五不运动”之后,一天,他和家里的人刚送走八路军,敌人就来了。问他,八路军往哪里去了,他坚决回答不知道。最后,敌人把他扔在一丈多高的崖下,也没有问出一个字来。敌人包围了曲阳七区一个村庄,把全村的人,集合在广场上,为了搜查抗日干部,进行“拔像”,当场挑死了两个人,当又拖出几个人来讯问,经过小学生李占兵面前时,他轻轻把那人的衣襟一拉说:“记住!军民誓约”。敌人有一次在安固一村庄抓了三个小学生,问村长的名字和住址,第一个不说被挑死了。再问第二个还是不说,又被挑死了。再问第三个,依然是不知道。三个孩子为了村长的安全,同时牺牲在暴敌之前,流尽了他们纯洁的血。类似这样可歌可泣的史迹是说不完写不清的。故有人说:“晋察冀游击区的孩子不会哭”。[1]23-24可以这样说,晋察冀军民都是硬骨头,敌人用任何残暴手段,也不能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这是中国人应永远牢记着的。记住他们为了民族生存的献身精神。
四、教育和生产劳动及实际相结合
边区每个村都有小学,差不多都是民办公助。教育形式有整日制、半日制、早午校、夜校,巡回教学、班级教学或分组教学等。教育的特点一是学用一致,一是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如五台游击区小学,不仅坚持抗日教育,而且还进行生产。阜平崔家沟的民校教员陈继和上组织课,主要内容是讲生产知识,从日报和群众报上收集资料,并且还在村里搜集各种有关生产的书籍,作为授课内容。陈继和紧密将教育和实际相结合,他是个小地主,看了“减租课本”教材,就召集了自己所有的佃户,说明减租的重要,并且当下进行减租,把租子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陈继和被誉为“模范民校教员”,边区特别予以表扬。[4]
群众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如阜平五区各村群众,除隔天晚间上民校外,还创造了许多新方法来学习。纺织小组,把小木板刨平,作为识字牌,每天由小学教员把生字写上,放学时叫小学生带回家去,教自己的亲友,同时把识字牌挂在纺车面前,一面摇纺车,一面识字。还有的在墙上写字,生字都是从眼前实际事物的字眼学起,如棉、线、纺车等。他们还在一起讨论时事政治问题,上技术课,由纺织技术好的人讲怎样纺织。运销小组,流动性大,他们进行拨工,每个人赶两三头牲口,每个牲口鞍上都挂识字牌,或填生字在一小方块的纸上,贴在鞍后,一面走一面识字。他们还按牲口走的快慢,分成小组,一面赶牲口,一面讨论政治课。[5]
边区小学生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如参加生产,帮助抗属,学习掌握生产知识。曲阳武家湾小学上常识课时专请村上有经验的人来讲生产常识,并在园地作实验。灵寿张家庄小学利用上常识课的时间,讲种菜的办法,课后便在园子里学种植。完县刘各庄小学,生产什么就学什么。踏麦时就讨论踏麦有什么好处。捣粪时就讨论为什么捣粪。这样的学习方法效果很好。[6]涞源劳动英雄韩凤龄家乡银坊村成立了韩凤龄小学,建立分队读报制,每分队一天由民校教员与小学教员负责,青年男女、儿童参加拨工的,建立识字小组,每人每月至少识10个字,由民校教员负责。
教学课本,各地区不一。井陉编定初小新学制各年级夏秋学段课本,分成7月节政治单元、伏天云雨雷电自然单元及卫生单元,大暑前后预防农作物病害生产单元,九一八政治单元,武装保卫秋收单元。[7]
井陉栾家庄为使民校经常上课,决定村长李世盘任校长,教育委员杨厚任副校长,小学教员许得、民校教员杨国桢分担上生产和反法西斯课,又特别聘请许善田担任政治教员。由各校教员搜集反法西斯和生产方面的资料,在民校中进行教育,特别着重宣讲本县本区各村的信息。[8]
完县1944年8月作出成人教育计划,于半年以内做到:一,保证26岁以上的壮年半数以上经常能知道国家大事,及时能获得新的生产知识(大生产方针、各地消息、生产经验与科学知识)。二,保证青年百分之八十经常能知道国家大事及新的生产知识,百分之十能经常进行文化学习。三,以上数字做到有百分之五的学校或开学,能自动入学。四,三分之二的村庄,建立宣讲班,每小区一个正规民校。五,做到学习与实作联系,科学知识学后百分之四十做到实用。[9]
在扫荡和反扫荡的斗争中,生产和教育两不误。边区深刻认识到,文化教育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项重任。在《八年来边区社会教育概述》中讲:“至于乡村文化文娱运动,在这一时期,成为边区乡艺运动发展的黄金时代,就连偏僻不毛的察南、雁北、平西,也发育着文化的幼芽”。[1]152
边区的乡村文化是很活跃的,广大群众所表现的坚定信心,高尚的民族气节,在在表现出边区人民的进步。
五、晋察冀根据地农村教育的启示
历史的发展,有的成为传统,传承下来,有的被遗忘了。乡村教育始终是国家面临的大问题。重温一段历史,可以得到启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了解放区许多文化遗产。然而在“左”倾思潮泛滥下,又否定了不该否定的东西。特别是“文革”中,乱象丛生,使我国的文化教育遭受严重摧残。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重新审视以往,获得了正确认识。特别是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开阔了视野。我认为晋察冀的农村教育应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学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很好的例证。
[1]抗战时期边区教育建设(下)[M].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46.
[2]项柏仁.八年来边区社会教育概述[M]//新教育学会编.解放区群众教育建设的道路.再版.东北书店,1948.
[3]周而复.晋察冀行[M].东北书店,1947.
[4]模范教员陈继和[N].晋察冀日报,1944-05-16.
[5]阜平五区群众利用一切办法学习[N].晋察冀日报,1944-06-14.
[6]边区小学生在大生产中[N].晋察冀日报,1944-06-22.
[7]井陉编定初小新学制课本,已呈边委会审核[N].晋察冀日报,1944-07-09.
[8]教育简报[N].晋察冀日报,1944-07-22.
[9]把教育赶上去,定县向全边区挑战[N].晋察冀日报,194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