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大古琴周看香港古琴生态现状点滴
2013-11-08陈耀红
陈耀红
陈耀红:香港信报前助理总编辑
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明年,此事将踏入十周年。这十年来,香港琴界对古琴艺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的音乐生态一直默默关注。
另一位香港资深琴家刘楚华在她主编的《琴学论集》中的论点亦相同。她说:“……直至2003年‘申遗’之后,社会各界亦常态地冷静对待古琴,不见热潮效应,亦暂无突发的商业化现象。”刘楚华在港的琴龄超过三十年,她与谢俊仁都最有条件探讨这个问题。笔者学习古琴仅五年多,本文无意在这方面详作讨论,只是想借介绍中大的古琴周,谈谈这种音乐形式在香港过去与现在的发展点滴。
香港琴学发微于何时,其基础是什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人认为,香港琴坛真正展开活动,是由徐文镜开始。徐元白、徐文镜昆仲是二十世纪两位重要琴家。徐文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间移居香港后,组织雅集,还把斫琴技术传授到到香港,的确对香港琴坛贡献良多。但古琴之所以要申遗,是因担心此种音乐难以延续。音乐的延续需要后继有人。据悉徐文镜在港只有一个学生,因此,若说到在古琴传授方面有重要贡献的,蔡德允应占鳌头。此外,亦不得不提到新亚书院。
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与中大艺术行政主任办公室于今年11月13日至19日为校内人士举办的古琴周,可说是为纪念申遗成功十周年拉开序幕。借此活动,回顾新亚书院与本港的古琴传承之间的关系,相信有助了解当今香港琴风形成的底蕴。立此存记,有助将来作一比较。
新亚书院前身是一家文商学校,创办于1949年,翌年易名新亚。创办者多是来自内地的文人学者,例如院长钱穆是历史学家,而唐君毅被视为新儒家学派代表,两人都是国学名家。他们选择南下移居香港,艰苦办学,为的就是希望香港成为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的一处园地。笔者1978年毕业于中大时,新亚书院仍有一批以坚持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学生,这些人被视为国粹派。
早期在新亚的乐会学过古琴的,有潘重规、唐君毅夫人谢方回,与张世彬等,都是深具国学学养的人。张世彬是中大中国音乐资料馆创办人。他连同吴因明、蔡德允,以至胡菊人与后来的刘楚华等,都在新亚的琴社授过琴。谢方回也曾教过黄树志。这些喜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当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香港琴学重要的阳光雨露,培育着香港琴人对古琴艺术的理念。
姚公白弹《广陵散》四十余年。琴艺方面,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代表性传承人;琴学研究方面,他亦有许多未公开发表的见解。这次中大古琴周,他可说是兼琴家与学者两重修养,一方面简介历代对《广陵散》及其同曲异名者所留存下的诗文、研究,以及曲谱,另一方面提出他本人对有关研究的一些看法。
不过,此曲有许多种变体。现存的十多部载有此曲的琴谱,所载曲名不一,除《广陵散》外,亦有如《广陵真趣》等。其曲体长短不一,有长达45段,而清朝以后的以10段者最多。此外,还有说23段、36段、41段,与44段等。有些有开指,有些没有,亦有以慢商品开始;《神奇秘谱》称三段小序为止息,而《西麓堂琴统》一谱便载有两首不同的《广陵散》,诸如此类。姚公白据《琴曲集成》,对所载谱本上此曲作多番比较,有些还列成表格,不过,他这些研究仅在志莲的课堂让学生分享,并未书面发表。不管是否会有人提出跟他不同的意见,然因他年青时已懂弹此曲,擅长《神奇秘谱》与《风宣玄品》的《广陵散》,加上家学,受老一辈琴家与学问的熏陶,因此对不同变体乐曲本身吸收之快及理解非一般学者能及,再一次显示了香港学生之福份。内地亦有青年定期或不定期来港上他的课。
《广陵散》有不同变体,说明传统音乐在古代已不断地演变。中国传统受欢迎的音乐,变体通常很多,不单是文人喜爱的琴曲如此,俗乐亦是如此。《广陵散》绝非孤例。
古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香港古琴生态出现的变化虽然不一定有关,但上述的现象应都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注释:
[1] 有关徐文镜的生平,可参阅唐健垣的《琴府》、画家周士心着的《周士心谈艺录》中的《盲翁徐文镜》,以及笔者2011年9月8月在香港《信报》刊出的《访蔡福记谈徐文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