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在股骨骨折中的疗效评价
2013-11-07吴希林董恩幸潘同谋
吴希林,董恩幸,潘同谋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阳新,435200)
股骨骨折是四肢骨折的常见类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股骨内收肌群肌张力大,术后活动时产生的剪切和旋转力易导致骨折断端分离和错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体位治疗对于股骨骨折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探讨髓内钉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在股骨骨折中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1月—2011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有明确的外伤史,并在受伤后24 h内入院就诊;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受限;③X线检和CT扫描确诊股骨骨折;④排除病理性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根据体位治疗模式不同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38~61岁,平均(46.39±7.65)岁;受伤5~21 h,平均(12.74±3.08)h;给予髓内钉内固定配合自主体位治疗。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7~66岁,平均(45.79±7.65)岁;受伤5~22 h,平均(12.09±3.21)h;给予髓内钉内固定配合协助体位治疗。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3.1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全麻后取平卧位,取骨折断段处皮肤为切口进入,显露骨折部,清除骨折断端的碎骨,手法牵引下将骨折断段复位,然后用粗钻头钻入完全闭塞髓腔,再换用扩髓钻头分别向近侧和远侧髓腔扩髓,打入髓内钉。检查骨折断端及髓内钉是否牢固。
1.3.2 术后体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主体位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利用肩膀、手臂、腹肌、健肢进行翻身、转体以及抬高臀部的活动。对照组患者给予协助体位治疗,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
1.3 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无畸形愈合及感染;有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愈合,但仍在接受范围内,无感染;无效: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出现了髓内钉断裂,愈合不良,影响患肢正常活动。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术后4周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跛行、疼痛、支撑、交锁、肿胀、不稳定、爬楼梯和下蹲共8个方面评价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KPS)评估患者的活动状态,总分100,每10分为一个等级,得分越高、活动状态越好;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测评,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见图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图1 2组患者术后的影像学表现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后4周时,观察组跛行评分为(4.17±0.47),疼痛评分为(23.28±2.74),支撑评分为(4.42±0.57),交锁评分为(13.98±1.76),稳定性评分为(22.84±2.74),肿胀评分为(9.04±1.14),爬楼梯评分为(8.38±0.98),下蹲评分为(3.72±0.41),Lysholm总分为(89.83±9.58);对照组跛行评分为(3.37±0.38),疼痛评分为(19.47±2.13),支撑评分为(3.51±0.42),交锁评分为(11.73±1.32),稳定性评分为(17.33±1.89),肿胀评分为(7.89±0.83),爬楼梯评分为(7.13±0.78),下蹲评分为(2.93±0.34),Lysholm总分为(73.06±8.23)。观察组Lysholm总分及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 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KPS评分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总体生活质量观察组 治疗前 67.21±6.31 57.93±5.48 44.82±6.13 49.11±4.31 49.21±5.21 69.21±6.29治疗后 84.37±8.21* 74.17±7.61* 59.31±5.37* 57.83±2.74* 58.84±5.74* 81.84±8.34*对照组 治疗前 67.45±6.98 57.87±1.32 44.11±5.71 48.92±4.34 49.42±5.84 69.42±6.14治疗后 72.38±6.48 64.31±6.84 47.84±4.37 51.33±4.32 50.38±5.04 73.31±6.94
3 讨 论
股骨骨折是四肢骨折的常见类型,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交通意外增多,股骨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典型的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受限[1]。根据股骨骨折部位不同,股骨干上1/3骨折时,骨折近端因受髂腰肌、臀中及臀小肌及外旋肌的作用而产生屈曲及外旋移位,远端则向后上、内移位;股骨干中1/3骨折时,骨折端移位视暴力方向而异,无一定规律性;股骨干下1/3骨折时,骨折远端由于膝后方的关节囊及腓肠肌的牵拉致向后上倾斜,有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2]。
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交锁髓内钉固定被逐步应用于股骨骨折的治疗,其结构符合股骨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既能充分固定骨不连断端,又不会造成股骨血供的破坏,对于股骨骨折的愈合具有积极意义[3-5]。但是股骨骨折存在其特殊性,由于股骨内收肌群肌张力大,术后活动时产生的剪切和旋转力易导致骨折断端分离和错位。但是,如果单纯地要求患者保持患肢制动和卧床休息,则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深静脉血栓、压疮等[6]。
体位治疗的概念被逐步引入到股骨骨折的术后治疗。体位治疗是将人体力学原理应用于临床治疗,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体位变换[7]。按照人体力学原理,肢体的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并依靠骨骼肌的收缩牵引来完成的过程[8]。自我体位治疗是指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利用肩膀、手臂、腹肌、健肢进行翻身转体以及抬高臀部的活动,在健侧向患侧翻身时,健侧下肢弯曲并用力蹬床,同侧上肢拉住对侧护栏完成翻身运动。在患侧向健侧翻身时,则保持患肢处于牵引状态下,同侧上肢拉住对侧护栏翻身30°即可。在抬高臀部时,指导患者以双侧肩膀、双肘及健肢五点为支撑并用力,同时辅以腹肌发力使腰背及臀部抬高[9]。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Lysholm 评分、跛行、疼痛 、支撑 、交锁、肿胀、稳定、爬楼梯、下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髓内钉内固定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对于股骨骨折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作者还发现观察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治疗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髓内钉内固定配合自主体位治疗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胡广健,冯锡光,陈俊光,等.股骨干髓内钉固定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2):186.
[2]管明.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78.
[3]焦广俊,刘海春,王洪亮.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Gamma钉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22):1858.
[4]李军,吴贵根,荣红亮,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51.
[5]环球.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下段骨折中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7):96.
[6]张志平,张忠民,金大地.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5):574.
[7]曹烈虎,苏佳灿,张春才.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26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9,22(1):59.
[8]王文岳,杨天府,刘雷.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伴同侧髋部骨折的临床观察[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4):324.
[9]申国庆,张浩,高发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不连[J].中国骨伤,2011,24(1):62.